帳號:guest(3.144.89.4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佩君
作者(英文):Pei-Chun Chen
論文名稱:新竹市香山區清末至日治時期住民之祖籍、族群及生活方式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An Exploration on The Ancestry, Ethnicity, and Living Style of Residents Living in Xiangshan District, Hsinchu City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指導教授:黃雯娟
指導教授(英文):Wen-Chuan Huang
口試委員:韋煙灶
潘繼道
口試委員(英文):Yen-Tsao Wei
Jih-Daw P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學系
學號:95592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關鍵詞:香山世居家族祖籍族群生活方式
關鍵詞(英文):Xiangshanclansancestral originethnic groupliving sty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為了解香山區的祖籍族群分布,筆者抄錄除戶簿、進行世居家族訪查,以抽樣所得的家族資料作為族群分布空間代表,並蒐集世居家族祖籍地之資料、與地方耆老訪談、實地勘查塚地墓碑籍貫,以追溯世居家族原鄉祖籍地與族群屬性。
根據地形與人文歷史發展,將香山區分為南北兩個次區域。北香山地區有較寬廣的平原,易形成大型聚落,晉江籍世居家族比例超過近六成,顯示祖籍地緣的集中性。南香山祖籍以惠安籍居多,但血緣性聚落的發展不及北香山。愈往南或往東,腹地愈狹小,加上入墾年代晚,不僅限制產業發展,也影響世居家族聚落的形成。
再以地形等高線20m為分界線,香山沿海地區世居家族祖籍幾乎都是泉州閩南裔。丘陵區世居家族仍是以泉州府籍與泉州閩南裔稍多。
論香山區日治時期住民職業與地形的關係,無論南北香山,苦力皆偏多,顯示當時土地贍養力不佳或人口過於飽和。香山區沿海平原腹地不大,就其地利因素,形成「半漁半農」的維生型態。而靠海吃海,養蚵和傳統沿岸漁業—牽罟都有所發展。除了農漁業,也有多元的區域經濟型態衍生,如:日曬製鹽、商業活動及勞力工作等。
早期臺灣漢人的聚落發展,因神明信仰而產生的地緣組織有很大的影響。如:本區威靈宮奉祀廣澤尊王,清府王爺四大庄輪祀,滄岑楊氏宗族角頭普渡輪值,是泉州府移民依原鄉生活方式和習俗信仰的縮影。竹圍仔福龍宮的存在,透露閩、客和諧共處的族群關係。
With the goal to understand the ancestral and ethnic distribution among Xiangshan District,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transcribe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ancellation Transcripts, conducted interview surveys on the local clans, and used the data sampled from local clans to present the ethnic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searcher also collected the data on the ancestral homeland of the clans, interviewed local elders, and conducted field surveys researching the ancestral homeland etched on the tombstones to trace the ancestral and ethnic background of the local clans.
Xiangshan District can be divided in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the humanitie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orthern Xiangshan enjoys a vast plain, making it easier for large settlements to take place. More than 60% of the clans here have Jinjiang ancestry, indicating 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the ancestral homeland. In terms of southern Xiangshan, although the ancestral origin of most of the clans is Hui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is not that agglomerated comparing to northern Xiangshan. Because the hinterland narrows at southern and eastern Xiangshan District, and the settlements here happen relatively late comparing to other regions, not onl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ere has been restricted, but the forming of the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has been impacted as well.
When using the 20 m contour line for demarcation, clans living at coastal Xiangshan are mainly Minnan ethnic groups from Quanzhou. On the other hand, clans living at the hills mainly consist of people with ancestors from Quanzhou Prefecture and Minnan ethnic groups from Quanzhou.
Regarding the professions of residents living in Xiangshan Distric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terrain, bo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Xiangshan have had more Coolies, suggesting the land had low carrying capacity or the local population was oversaturated at that time. As the hinterland of Xiangshan District is not vast, the land features have led to a “semi fishing and farming” living style. Moreover, since those who live by the sea rely on the sea, both oyster farming and traditional coastal fishery industry, Taiwanese Beach Seine, have developed at this place. In addition to the fishery industry, this place also forms diverse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such as solar salt,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other labor work.
The regional organizations formed based on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an Chinese settlements. For instance, the God King Guangze worshiped at Weiling Temple in this District, the offering celebration for the Qing Royal Lord held taking turns by four local villages, and the Zhongyuan Festival held with a taking-turn system by the Yang Clan from Cangcen are all an epitome of the original living styles and custom religions of settlers from Quanzhou Prefe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unding of Fulong Temple in Zhuweizai indicat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he Minna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 15
第一節 研究區沿革 15
第二節 氣候條件 16
第三節 人口資料 19
第三章 香山區清末世居家族的姓氏、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 21
第一節 客雅溪下游與三姓公溪沖積平原的世居家族與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 22
第二節 中香山諸水系中下游地區的世居家族與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 33
第三節 鹽港溪下游地區世居家族與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 38
第四節 香山丘陵區世居家族與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 4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50
第四章 香山居民傳統生活方式之探究 55
第一節 日治時期研究區住民維生方式探討 56
第二節 香山地區早期住民的傳統民間信仰樣態 64
第三節 小結 72
第五章 結論 75
參考書目 79
一、專書
1.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於《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市,1996)
2.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鄉土史與村莊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
3.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4.施添福,〈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收於張炎憲、陳美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5.周浩治總纂,《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8)
6.陳國川,《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7.張永堂總編纂、陳國川等撰述,《續修新竹市志(上)卷首、土地志、住民志、政事志》,(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5)
8.潘朝陽,〈地理學與人文關懷〉,《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5)
9.韋煙灶,《與海相遇之地:新竹沿海的人地變遷》(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13)
10.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國防研究院暨中華學術院,1968 重印)
11.廖子齊,〈香山開發史〉,《百年香山—第二輯》(新竹市:竹塹城社區願景協進會,2018)
12.林偉洲,〈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國家圖書館,2003)
13.許明鎮,《閩臺的姓氏族譜與宗族》(臺中市: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2015)
14.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市: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
15.韋煙灶,《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未出版,2021)
16.張德南,〈香山區庄長—陳雲如〉《新竹區域社會研究》,(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10)
17.張德南:〈香山灰窯地區發展的初探〉《新竹區域社會研究》,(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10)
18.波越重之著,宋建和譯:《新竹廳志》(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1907/2015)
19.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臺北縣:國史館,1995)
20.黃成助發行,《新竹文獻會通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21.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

二、期刊、研究報告及研討會
1.韋煙灶〈清末―日治初期新竹市居民祖籍之空間分析〉,《竹塹文獻雜誌》第62期(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16)
2.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發展、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第40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
3.黃琡勻,〈新竹沿海地區信仰與祭祀圈探討〉,《竹塹文獻雜誌》第36期(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6)
4.張智欽、韋煙灶,〈新竹市南寮地區聚落變遷及變遷過程所顯現之人地關係意涵〉,《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報》第2期(宜蘭縣:國立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2005)
5.韋煙灶,〈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海洋文化學刊》第5期(基隆市: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2008)。
6.胡興華,〈臺灣海洋養殖的先軀-牡蠣(上)〉,《漁業文化》第106期(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1995)
7.姜道章,〈甚麼是歷史地理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7卷第3期(臺北市:教育部,1996)
8.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地理學報》第22期(臺北市: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1997)
9.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8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1)
10.林聖欽,〈臺灣王爺信仰文化的陸域性格初探-新竹、苗栗長興宮地域的考察〉,《地理研究報告》第46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7)
11.黃進仕,〈從「風城神話月」看新竹市的城市祭典行銷〉,《竹塹文獻雜誌》第35期(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5)
12.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4)。
13.郭冠伶整理,〈香山大湖社區的家族與廟宇〉,《竹塹文獻雜誌》第34期(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5)
14.卓克華,〈新竹市蔡氏宅第門樓與蔡氏家族之發展〉,《竹塹文獻雜誌》第25期(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2)

三、學位論文
1.施雅軒,《竹苗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論文,2001。
2.葉燕申,《新竹香山天后宮之研究》,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3.林燕瑜,《新竹市市郊居民維生方式與社會網絡的變遷-以茄苳里和南隘里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
4.劉湘櫻,《落地生拓—桃園龍潭鍾家的定根與生拓》,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5.黃雯娟,《日治時代宜蘭三星地區的區域發展》,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04。
6.鄭琬樺,《阿蓮區的區域發展與歷史變遷》,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7.蘇偉晉,《分割的區域發展—以高雄縣燕巢鄉為例》,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8.林宏仁,《蘭陽溪南二結地區區域發展研究》,花蓮縣: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班論文,2006。
9.林威志,《彰化縣埔心地域的祭祀組織與信仰》,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4。
10.施縈潔,《清代彰化永靖、埔心、員林地區閩客族群空間分布及其特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4。
11.郭庭菲,《臺灣的漳州客家移民文史探討-以嘉義縣大林鎮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
12.林雅婷,《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

四、其他
1.新竹市香山區網址:https://dep-s-district.hccg.gov.tw/ch/home.jsp?id=20&parentpath=0,3/,2021/04/20瀏覽。
2.佚名,《蘇氏家譜》(新竹市),年份不詳。
3.楊清波編,《滄岑楊氏四房族譜(一)、(二)、(三)》,1995。
4.楊清波編,《滄岑楊氏二房族譜(上)》,1995。
5.韋卓民,《韋氏源流及世系考—附譜:韋氏宗譜初稿(修訂本)》,1985。
6.陳騫抄錄,《陳家誌族譜》(生庚簿,新竹香山區港南里南油車港),2005。
7.陳爾意,〈新立家誌族諩亭〉(墓誌),1990。
8.《黃宅縣派下族譜》(生庚簿) 。
9.〈村福宮重建史錄及收支表〉,1990。
10.鄭清桓,〈聰英祖派下鄭氏家譜〉(生庚簿),1997。
11.朱增基,《朱延子孫世系譜序》,1996。
12.新竹市朱姓宗親會編,《朱姓大族譜》,1999。
13.(新竹)〈澄江姚氏(生更簿)〉。
14.蔡謀海、江萬哲,《蔡氏大族譜》,臺中:新遠東出版社,1984。
15.吳銅編著,《吳氏族譜》,臺中:新聲文化出版社,1963。
16.王國琛、王國港、王詩榜,《錦江三槐堂王氏宗譜》。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1922。
17.(新竹)〈螺陽陳氏祖公貴後代族譜〉。
18.吳光明,《吳氏大族譜》,臺中市:新聲文化出版社,1995。
19.任時燮,〈臺灣任氏宗族簡介〉。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1975。
20.美山里草納寧福宮,佚名:〈福寧宮誌〉,1966。
21.〈人物誌—鄭火龍〉,《藝文旅遊》,新竹市文化局網頁。
22.世界柯蔡宗親總會(待查):《蔡氏族譜》。
23.莊玉圖主編,《魏家大宗譜》,臺中:正義出版社,1973。
24.洪添財抄,《洪氏族譜》,1933。
25.莊吳玉圖總編,《劉氏大宗譜》,桃園: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1986。
26.唐馨圓規劃設計工程公司,《南隘聚落客家生活環境營造委託規劃設計案(期中報告書)》,1986。
27.江萬哲主編,《江氏大族譜》,臺中:新遠東出版社,1984。
28.丘秀強、丘尚堯編,《丘邱氏人文誌略第2集》,1970。
29.李其忠、李應忠主編,《李氏大宗譜》,臺中:創譯出版社,1970。
30.Admin ,〈康氏源流與播遷〉,《海峽康氏網》,19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