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7.48.13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劉志翔
作者(英文):Pisaw Kuwi
論文名稱:一個重光Truku青年理解自身文化及認同的自我實踐與反思
指導教授:王應棠
指導教授(英文):Ying-Tang Wang
口試委員:邱韻芳
廉兮
口試委員(英文):Yun-Fang Chiu
Hsi Nancy L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96020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關鍵詞:文化傳承文化理解文化認同詮釋學狩獵殺豬敘事探究
關鍵詞(英文):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understandingcultural identityhermeneuticshuntingkilling pigsnarrative inquir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0
  • 收藏收藏:0
這篇論文,主要是追尋自身文化和尋求對Truku 文化的理解,期間也在文化學習與自我實踐之中,探問其所潛藏的文化意涵,尤其對母語的理解。本篇論文主要方為兩個部分的文化體察,即是狩獵、殺豬兩個文化場域。我以文化體驗的方式,敘事探究的方法,描述我的經驗反思,以及我的文化理解與詮釋;以自我敘說的口吻,表述自己是怎樣理解Truku 文化,然而理解又是怎樣被給出與怎樣發生。
故事的發生,主要由一次文化體驗活動的觸發以及我父親的離世展開,意識了部落狩獵的行為與殺豬的現象觀察,進而對此部分文化的解釋與分析,提出了我對這方面的文化反思。其中,在我學習狩獵文化的過程,除了了解部落目前狩獵的景象外,自己也遭遇了被捕的插曲,接受司法審判的經歷;也在第一次親密接觸殺豬的體驗,開展了對部落殺豬的文化現象的觀察,並也感受部落族人的文
化認知。我借以詮釋學的視角,觀察狩獵與殺豬的文化現象,並從母語語言的分析,與自己體察這方面的文化經驗,嘗試對老人所說的語彙進一步闡述。從而,了解老人所指涉的意義,與文化傳承的危機感,也從中理解了母語所隱含的文化意義,進而對Truku 文化的認同。
因而體認,我聆聽了部落族人的故事與經歷,彼此之間也建立了友好關係;也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在書寫本文的同時,也感受了我與他們之間的差別,而我僅是藉己一些的書寫與閱讀能力,敘述一個關於理解自身文化的故事,也記述部落生活的經驗,闡明對Truku 文化的了解。
This thesis is mainly to pursue its own culture and seek to understand the Truku culture. It is also in the cultural study and self-practice to explore its hidden cultural meanings, especiall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her tongue. The main part of this thseis is the cultural observation of two parts, namely, the two cultural fields of hunting and killing pigs. In the way of cultural experience, the method of narrative inquiry, describing my 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my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self-narrative tone, I express how I understand Truku culture, and how understanding is given and how occur.
The story happened mainly by the trigger of a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 father's death. Then I realized the behavior of tribe hunting and the phenomenon of killing pigs, and explained and analyzed this part of culture, and
proposed my cultural reflection. Among them,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hunting culture,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hunting scene of the tribe, I also encountered the arrested episode and the experience of judicial trial. In addition, in the first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experience of killing pig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tribe killing pig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the tribal people was also fe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I observe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hunting and killing pigs, and from the analysis of my mother tongue, and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is aspect, I try to further elaborate on the vocabulary of the old man.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old man's reference and the sense of crisi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als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implied by the mother tongue, and then recognize the Truku culture.
Therefore, I have listened to the storie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tribes and established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I als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refore, while writing this article, I also fee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 and them, and I only use some of my writing and reading skills to describe a story about understanding my own culture, as well as the experience of tribal life, represent my understanding of Truku culture.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 對「文化」與「傳統」的初探…………………………………..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範圍…………………………………………………..5
第三節研究視角與方法……………………………………………….….22
第二章追尋自身文化的歷程…………………………………………....35
第一節 回憶是理清自己的一種方式………………………………….….35
第二節 憂鬱的離開…………………………………………………….….38
第三節 Tama 丟下了的震撼………………………………………….…...41
第三章重拾狩獵文化的印記與學習………………………..……..….47
第一節 狩獵生活的印記………………………………………….……….47
第二節學習狩獵………………………………………….……….………59
第三節 山豬與夢…………………………………………..………………69
第四章 殺豬的文化實踐與意義…………………………………………77
第一節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77
第二節殺豬現象的幾個觀察………………………….……….…………83
第三節 殺豬作為認同的確據………………………………….………….97
第四節殺豬文化現象辯證之後…………………………….…………….101
第五章 Truku 文化的理解與再詮釋………………………..…………..103
第一節 從 qmlubun 理解狩獵文化意義……………………………..……103
第二節 狩獵與殺豬文化再思考………………………………….……….106
第三節 身體與言說語言的文化韻味…………………………….……….108
第四節 結語…………………………………………………….………….110
王應棠,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
期刊》,第2 期,頁1-20。
王應棠,2000,<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研
究》,第 8 期,149-169 頁 。
冉秀惠,2017,《看見生命韌力: 一位太魯閣族助人工作者的生命敘事》,花
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余德慧,1998,《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會形文化。
佐山融吉,1971,《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前篇》,余萬居譯,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佐山融吉,1985,《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後篇》,余萬居譯,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林開世,2014,<對臺灣人類學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
《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
頁 217-252,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主編,新竹:清大。
邱韻芳,2004,《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 人的宗教變
遷》。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貴芬,1995,<發現台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
同》,張京媛編,頁169-191,台北:麥田。
柯志明,2008,《惡的詮釋學: 呂格爾論惡與人的存有》,台北:五南。
胡幼慧,2008, <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
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 133-142,台北:巨流。
孫大川,2000a,《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
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0b,《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
學。
孫大川,2003,<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台灣原住民漢語文
選–評論卷上》,台北:印刻。
孫大川,2006,《Truku 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盤點及口述歷史之研究》,內政部
119
營建署Truku 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亞榮隆.撒可努,2005,《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永國 ,1999,《本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莊志強,2012,《泰雅族獵人養成之文化底蘊及其教育價值》,花蓮:國立東
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楊大春,2005,《楊大春蔣梅洛龐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旮日羿.吉宏,2004,《即興與超越:Seejiq Truku 村落祭典與祖靈形象》,花
蓮: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旮日羿.吉宏,2011,《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台北:山海文
化。
湯淺博雄,2001,《巴塔耶:消盡》,趙漢英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張國賓,1998,從紡織與獵首探討Truku 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國立清華
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秋琴,1998,《gaya:祭祀分食與Truku 人的親屬關係》。國立東華大學族群
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奧威尼.卡露斯,2006,《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
究》,第4 期,頁224-259。
殷鼎,1994,《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廖守臣,1984,《泰雅族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下)>,《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5 期,頁81-212。
蔡淑玲,1995,<巴岱儀的否定與踰越>,《中外文學》,第24(2)期,頁116-
127。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
北:中研院社研所。
劉仲冬,2008, <民族誌研究及實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
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 145-161,台北:巨流。
120
戴慧琳,2010,《掙扎、妥協、轉化與蛻變-當代排灣族長嗣女性<在家>經
驗探究:屏東縣春日鄉「長女協會」案例》,花蓮:國立東華
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魏貽君,1999,<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21
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頁104-127,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
金會。
魏貽君,2005,<書寫的文字或共和:台灣原住民文學混與書寫的意義考察
>,《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頁283-312,台北:麥田。
羅聿倫主編,2012 ,《一場追尋文學的旅程:「我的探索」文學系列講座》,
王安祈等作,台南:台灣文學館。
Bleicher, J.,1990,《當代詮釋學》,賴曉黎譯,台北:使者。
Connerton, P.,2000,《社會如何記憶》,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
Gadamer, H. G.,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
台北 : 時報文化。
Gadamer, H. G.,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洪漢鼎譯,台北: 時報
文化。
Giddens A.,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台北:左岸。
Harald, W.,2007,《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
Highmore, M., 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Keesing, R.,1989,《文化人類學》,張恭敬、于嘉雲合譯,台北:巨流。
Runyan, W. M. ,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丁興
祥等譯,台北:遠流。
Swartz, D.,2006,《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冬風譯,上海:上.
海。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