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35.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宛青
作者(英文):Wan-Ching Lin
論文名稱:可見的教師專業發展-以國中自然領域輔導團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visible teaching: A case study in a science counseling group
指導教授:李暉
指導教授(英文):Huei Lee
口試委員:謝秀月
顏瓊芬
李暉
蔣佳玲
劉明洲
口試委員(英文):Hsiu-Yueh Hsieh
Chiung-Fen Yen
Huei Lee
Chia-Ling Chiang
Ming-Chou Liu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96P400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關鍵詞:國教輔導團公開授課探究教學
關鍵詞(英文):counseling grouplesson studyinquiry teach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2
  • 收藏收藏:0
依據十二國民教育課程綱要,每位教師每學年必須舉辦一次校內公開授課。由於國民教育輔導團肩負教育政策轉化與實踐的任務,故須辦理課綱中的探究教學公開授課,希望能增進教師的專業。而John Hattie(2009)提出的可見的學習(Visible Learning)理念,認為教師必須能看見自己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力,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依據,評估教學的成效。這個理念和公開授課的目的接近,因此本研究將可見的學習理念融入公開授課的歷程中,搭配由輔導團主持的教師社群,設計可見的公開授課策略,藉由公開授課的過程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並以質性的方法檢視這套策略的實踐情況,提出適合輔導團推展的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
研究對象為某縣教學社群的老師,包含國教輔導團國中自然領域的成員,共16位。資料收集內容包含公開授課的教案,觀課建議單、議課內容、培訓時研究對象的半結構式訪談。資料分析以錄音、錄影資料轉錄後與現場記錄合併,重建研究對象的變化過程,以主題分析法將資料依研究問題建立編碼類別,再和訪談轉錄以及其它文件資料交叉比對形成發現,後以持續比較法由資料中做歸納性的發展,從而建構結論。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的教師認為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有助於提升對課程綱要的解讀,與同儕共同準備課程的過程則促使教師重新檢視教學的脈絡,再以大單元為範圍規劃課程。可見的教案格式有助於表達課程與教學設計的目標與策略,促使教師於觀課時更瞭解教學觀察的焦點,教師在議課時亦能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教學設計做出具體的回饋。授課教師與共備的同儕並能於公開授課後根據議課時的建議,反思並調整教學設計。本研究提出由輔導團推動之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亦可為其他縣市的輔導團做為辦理公開授課模式的參考。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2019.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each teacher must participate in a lesson study once a year. Due to the counseling group undertake the missions of transforming and practic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Therefore, conducting the study for the Lesson stud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lesson study is limite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John Hattie's “Visible Learning” concept, conceived and implemented a mode of lesson study.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ounseling group took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teaching plan format, observation form, and the way of discussion. Besides, they examined the practice of this strateg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21 which has collected the performance and feedback of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and conducted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realize what happened in this lesson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ers considered this method has improv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eaching. The new teaching plan format is more helpful for them to express the learning purpose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urse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lan. It displays the visible lecture mode which allows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correspond to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eaching context of a lesson. During the class discussion, these participant teachers focus on explor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ffects and they can help each other to improve teaching design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ode of “visible-lesson study” promotes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provides other counseling groups as a reference in the lesson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中小學的教師專業發展 9
第二節 輔導團與探究教學的關係 18
第三節 可見的教師專業發展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 34
第二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背景 35
第三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 37
第四節 資料收集 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詮釋 51
第六節 資料分析的檢核 53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7
第一節 教師在公開授課議課時的表現 57
第二節 教師參與公開授課時的困擾與收穫 75
第三節 可見的公開授課策略對教師共備觀議課之影響 92
第四節 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與教師專業成長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由輔導團推行之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 141
第二節 可見的公開授課模式之限制與發展 147
參考文獻 149
附錄 159
附件一、可見的教學活動設計格式(教案) 159
附件二、共備時的課程設計要點 166
附件三、議課牆 167
附件四、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168
中文部分
Hattie, J. (2015). 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彭正梅等译:1版) . 北京:教育科学。(原著出版於2009)
Hattie, J. (2015). 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金莺莲,洪超,裴新宁译:1版) . 北京:教育科学。(原著出版於2012)
Hattie, J., & Yates, G.C.R.(2018). 可见的学习與學習科學 (彭正梅等译:1版) . 北京:教育科学。(原著出版於2014)
Hattie, J., Masters, D., & Birch, K.(2018). 可见的在行動 (彭正梅等译:1版) . 北京:教育科学。(原著出版於2016)
丁一顧(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調查研究:「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課程與教學,17(1),209-232。
丁一顧、王淑麗、張德銳(2013)。地方課程與教學輔導團專業診斷與輔導模式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26,20-33。
王全興(2013)。教育部精進課堂教學計畫的規劃與實施之探討─以數學領域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7,1-33。
王金國(2020)。中小學實施公開授課的探討與建言。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1),193-223。
王金國、桂田愛(2014)。「公開課」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95- 98。
王為國(2007)。從實務社群談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研究,2(2),41-63。
王淑麗(2015)。新一代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談學生中心的教練。學校行政雙月刊,96,39-53。
伍嘉琪、熊治剛(2018)。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方案中專業回饋人員增能之可行途徑。教育行政論壇,10(1),121-143。
李多耕(2020)。運用線上教案分析以觸發大專英語兼任教師之反思。屏東大學學報-教育類,4,53-103。
李俊湖、張素貞、王立杰(2015)。國內外地方層級教學輔導團隊專業支持策略相關研究之分析。專業支持國民教育輔導團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市,1-18。
余忠潔、段曉林(2017)。以MAIT網路促進科學教師探究教學能力之專業成長。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105-133。
杜昌霖(2011)。國教輔導團發展困境與解決之道~以高雄市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9-11。
吳俊憲(2008)。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檢討與改進。國教之友,59(3),39-46。
吳俊憲(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社群與議題。台北:五南。
吳麗君(2017)「公開課」需要更細緻的規畫與配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 123-125。
邱慧玲、謝傳崇(2015)。有效教師專業成長方案的特徵與規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90-96。
邱憲義、蕭佳純(2019)。高中教師教學風格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中介變項、學校組織文化為調節變項。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7(1),39-78。
林小慧、郭哲宇與吳心楷(2021)。學生學習投入、好奇心、教師集體層級變項與科學探究能力的關係:跨層級調節式中介效果之探討。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6(2),75-110。
林文生(2019)。從公開授課的實踐論教師必備的備課觀課議課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37-43。
林孟郁、鍾武龍、張月霞、李哲迪、陳穎儀(2013)。高中教師在創新課程專業學習社群中的發展歷程。科學教育學刊,21(1),75-96。
林淑梤(2019)。探討學生科學能力與教師探究教學實務的關係。科學教育學刊,27(4),251-274。
林瑞榮、郭玉霞(2000)。教案,教育大辭書,2021年8月15日,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72/
周淑卿、王佩蘭(2020)。科技實作課程發展中教師實務知識建構之個案研究。課程與教學,23(4),27-57。
洪詠善(2019)。台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洪瑜珮(2020)。想像未來充滿學習的教室─以社會建構學習談有效教學。教育學報,48(2),47-59。
陳均伊(2010)。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一個國中自然教師探究教學觀點的轉變。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233-264。
陳佩英, 曾正宜(2011). 探析專業學習社群的展化學習經驗與課程創新行動―活動理論取徑。教育研究集刊,57(2),39-84.
陳明和、郭靜芳(2014)。大台南市國中小教師對國教輔導團服務的知覺及其運用情形之相關研究。台灣教育,687,17-29。
陳信亨(2015)。體育教師研習的學與用:實務無敵?理論無用?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0(1),57-74。
陳政暉(2018)。從公開授課的實踐論教師必備的備課觀課議課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155-159。
陳振威(2000)。探究式教學法。2020年7月27日,取自:http://nature.ckps.tpc.edu.tw/sci_edu/teach_method/探究式教學法.htm.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陳嫦娟(2019)。教師專業成長三部曲「說課、觀課、議課」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97-100。
唐淑華(2017)。專書評論【評論讓證據說話,讓知識成為教育革新的力量─評John Hattie看得見的學習三書,John A. C. Hattie著】。教科書研究,10(3),187-198。
許籐繼(2019)。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架構的探究: 規範與自主交織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2),1-6。
張文權、盧家潔、劉家君、廖國文與姚清元(2019)。國中教師共備觀議課困境與策略之案例分析。學校行政,121,141-156。
張宇樑(2014)。運用專業成長活動促進高職教師探究教學知覺轉變之個案研究, 科學教育學刊,22(4),363-388。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2021年7月20日,取自https://cirn.moe.edu.tw/
國教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國教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莊紘珍(2013)。國小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以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健體領域輔導小組推動模式為例。學校體育,134,34-45。
張淑珠、陳世佳、林啓超(2008)。輔導員學習社群知覺與其專業發展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爲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77-100。
張臺隆、王金國(2015)。讓我們看見有效教學的老師和學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 (12),104-106。
張德銳(2017)。以教學輔導教師制度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10- 13。
張德銳(2020)。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與研究教師制度的現況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2),43-50。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馮莉雅(2017)。國中師資結構之剖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7),36-43。
喬雪峰、黎萬紅(2013)。校本教研中的教師合作:中國內地一所小學的個案研究。教育學報,41(1-2),47-63。
曾崇賢、段曉林與靳知勤(2011)。探究教學的專業成長歷程─以十位國中科學教師的觀點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2),143-168。
曾國鴻、賴秋露、鍾季娟、何妙桂與廖文榮(2004)。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參與輔導團研習活動之民俗誌研究。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46-453。
曾榮梅 (2008)。“視覺化” 與當代設計思維。設計學研究,11(2),1-19。
傅佳君(2019)。運用360°領導於輔導員工作之芻議-以高雄市國教輔導團為例。學校行政,119,176-187。
黃茂在、吳敏而(2016)。科學素養與課程統整。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16。
黃郁倫、鍾啟泉(譯) (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親子天下。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傑穎奧頓、林彤(2019)。內容語言整合中的遊戲設計:應用「可見的學習」理論框架。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105-121。
黃騰、李文富(2010)。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困境與想像:以地方國教輔導團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6(4),59-93。
黃寶億、丘愛鈴(2019)。跨縣市國中英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與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1),103-125。
董又愷、林樹聲 (2014)。以結構式探究教學促進國小學生了解證據和從事論證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月刊,375,2-19。
葉彥宏(2013)。以J. Dewey「教育即生長」探討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1),71-100。
楊巧玲(2008)。教育改革對教師專業認同之影響:五位國中資深教師的探索性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3(1),25-54。
廖珮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69-88。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43-76。
劉世雄(2018)。素養導向的教師共備觀議課。台北:五南。
劉世雄(2021)。國小教師採合作探究理念進行觀課、議課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1),1-29。
劉湘瑤(2016)。科學探究的教學與評量。科學研習,55(2),5-11。
劉鎮寧(2014)。高屏地區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動機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42,111-150。
蔡金田(201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6(1),91-112。
蔡明致、林莞如、葉辰楨、張文華與王國華(2011)。試行AA Vee圖融入三階段探究教學模式對科學教師專業成長之影響。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1),87-116。
蔡孟耘、陳棟樑、陳俐文(2020)。教師進修動機、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夢的N次方」為例。兩岸職業教育論叢,4(1),45-57。
蔡哲銘、邱美虹、曾茂仁與謝東霖(2020)。探討二階段專題導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學生之學習成效。科學教育月刊,431,2-20。
蔡執仲、段曉林與靳知勤(2007)。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影響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5(2),119-144。
鄭志鵬、吳月鈴(2017)。自然新領綱與科學新教師。教育脈動,10,1-7。
黎小勝、吳俊峰、王莉敏(2017)。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研究。山東化工,46,136-138。
賴光真(無日期)。教學活動設計格式與缺失改進。2021年7月24日, 取自:http://www.scu.edu.tw/edu/Documents/publication/26th/26-3.htm
賴光真、張民杰(2019)。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與公開授課的分析比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73-80。
盧秀琴、谷冰(2019)。比較不同背景的研究生如何設計PO+E實驗與微型教學。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1),1-28。
盧敏玲(2007)。觀課能優化課堂教與學嗎?香港教育學院。取自http://wk.ixueshu.com/i-jcjf/99c666e72bcfcb23318947a18e7f9386.html
顏國樑(2017)。國民中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的做法、困境及因應策略。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7,205-222。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
蘇明進(2020)。線上社會資本教師專業學習社群(OSC-PLC)模式促進校內科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顧瑜君(2002)。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5(4),1-18。


英文部分
Aquiline, C., & Krechevsky, M. (2019). How Making Thinking and Learning Visible in Italian Secondary Schools. Support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Teachers. Project Zero White Pap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pz.harvard.edu/sites/default/files/How%20MLTV%20sups%20transf%20lrng_6_2_19.pdf
Bogdan, R.,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orko, H., Jacobs, J., & Koellner, K. (2010).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 Peterson, E. Baker, & B. McGaw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7, (pp. 548–556). Oxford England: Elsevier.
Boyatzis, R. E. (1998).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Bybee, R. W., & Trowbridge, J. H. (1990). Applying standards-based constructivism: A two-step guide for motivating student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H. H. (2012).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are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Loughborough. Retrieval from https://1library.net/document/zko5181y-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career-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taiwan.html
Cohen, L., & Manion, L. (1989).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Constantinou C. P., Tsivitanidou, O. E. & Rybska, E. (2018). "What Is Inquiry-Based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 E. Tsivitanidou (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Inquiry-Based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1-23).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old, R.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Social Forces, 36, 217-213.
Harris, D. G. (1988). Faculty and administration perceptions of post-secondary occup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DAI, 47(2), 506A.
Hattie, J. A. C. (2009). Visible Learning: A Synthesis of Over 800 Meta-Analyses Relating to Achievement. New York, NY: Routledge.
Hattie, J. (2012). Visible Learning for Teachers. New York, NY: Routledge.
Hattie, J. A. C. (2018, April 25). 10 Mind frames for Visible Learning. Thinking pathways. https://thinkingpathwayz.weebly.com/10-mindframes-visible-learning.html
Hattie, J., & Zierer, K. (2017). 10 Mindframes for Visible Learning: Teaching for Success. London: Routlta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quiry. School Review,79(2), 171-212.
Hinrichsen, J., & Jarrett, D. (1999). Science inquiry for the classroom: A literature review. Portland, OR: 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Knight, J. (2019). Instructional Coaching for Implementing Visible Learning: A Model for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 Education Sciences, 9(2), 101-109. DOI: https://doi.org/10.3390/educsci9020101
Korthagen, F. (2017). Inconvenient truths about teacher learning: towa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0.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3(4), 387-40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GSS(2012)。Next Generations Science Standards: For States, By State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534.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9). Creating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First results from TALLIS. Paris, France: Author.
Postholm, M. B. (2012).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54, 405-429.
Roehrig, G. H. & Luft, J. (2004). Constraints experienced by beginning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in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inquiry less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 3-24.
Sweeney, D. R. (2010). Student-centered coaching: A guide for K-8 coaches and principals. CA: Corwin Press.
Takahashi, A.& McDougal, T.(2018). Collaborative Lesson Research (CLR). In Quaresma, M. A. et al (ed.). Mathematics lesson study around the world: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pp. 143-152). Hamburg: Springer.
Windschitl, M. (2003). Inquiry projects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What can investigative experiences reveal about teacher thinking and eventual classroom practice? Science Education, 87, 112-143.
江崎士郎、山口晃弘(2010)。板書とワークシートで見る全単元・全時間の授業のすべて中学校理科2年1分野単行本,東洋館出版社。2021年12月18日,取自https://reurl.cc/44RpaR
静岡県総合教育センター(2018)。「学習過程可視化法」を活用した授業検討会。2021年7月24日, 取自https://www.center.shizuoka-c.ed.jp/files/gakusyuukasikahou.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