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32.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淑芬
作者(英文):Shu-Fen Chang
論文名稱:參與社區讀書會提升家庭互動功能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n community reading to enhance family interaction
指導教授:范麗娟
指導教授(英文):Lih-jiuan Fann
口試委員:萬育維
賴兩陽
口試委員(英文):YU-WEI WAN
Leang-Yang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9996502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關鍵詞:讀書會家庭互動功能自我成長
關鍵詞(英文):studying groupfamily interactionself-grow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加讀書會後對個人的影響與家庭互動功能的改變。分為參與觀察跟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的研究目的是透過觀察瞭解讀書會的運作方式與發展。深度訪談對象,以十二位讀書會成員的訪談逐字稿,進行資料分析與規納,探討參加讀書會後個人及家庭互動功能的改變。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民眾參加讀書會的動機:(一)學習親子及婚姻關係經營;(二)自我成長。
二、影響成員持續參加讀書會的因素:(一)完成解惑目的;(二)學習壓力;(三)家人的認同度及家務工作壓力。
三、參加讀書會對個人產生的影響與改變:(一)解答困惑突破自我;(二)吸收新知;(三)表達能力提升;(四)建立個人支持系統。
四、參加讀書會對家庭互動產生的影響與改變:(一)關係經營能力提升;(二)互動技巧能力提升。
五、讀書會的學習方式:(一)參與式學習;(二)生命經驗交流的學習與反思;(三)個人行為調整與修正;(四)跨越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
依據結論提出對基金會跟後續研究建議:
一、對基金會的建議:(一)多元閱讀材料;(二)帶領志工培訓機制與內容:(三)健全的督導機制。
二、後續研究的建議:(一)擴大抽樣區域及族群;(二)長期追蹤研究;(三)訪談對象擴大至其他家屬。
關鍵字:讀書會、家庭互動功能、自我成長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individual and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 of the family after attending a book study. Divided into participation in observ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the depth of interview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club.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face-to-face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12 members of the book club to conduct analysis and regulation of the data and to explore changes in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s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after they attended the book stud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People's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reading club: (a) to learn parent-child and marit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b) self-growth.
2.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embers continued to attend the book club: (a) to complete the purpose of doubts; (b) learning pressure; (c) family acceptance and housework pressure.
3.To participate in reading will have an impact on individuals and changes: (a) answer confused breakthrough self; (b) absorb new knowledge; (c)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sonal support system.
4.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will have an impact on family interaction and change: (a)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bility to enhance; (b) interactive skills and ability to enhance.
5. The study will learn the way: (a) participatory learning; (b) the exchange of life experience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c) personal behavior adjustment and correction; (d) across the parent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proposed follow-up study of the Foundation:
1. Recommendations to the Foundation: (a) a variety of reading materials; (b) to lead the volunteer training mechanism and content: (c) a sou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2. Follow-up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 to expand sampling areas and ethnic groups; (b) to follow up on long-term research; (c) to extend the interviewees to other family members.

Keywords: studying group, family interaction, self-growt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對象選擇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社區讀書會介紹 5
第五節 讀書會材料介紹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讀書會定義及特性 15
第二節 讀書會對個人及團體的影響 18
第三節 家庭主婦的生活壓力 22
第四節 讀書會帶領人的角色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7
第二節 資料收集 29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31
第四節 受訪者選擇 32
第五節 研究倫理及研究限制 3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39
第一節 參加社區讀書會對個人影響 39
第二節 參加社區讀書會對家庭互動功能提升 47
第三節 讀書會的學習方式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8
第三節 研究建議 59
參考文獻 63
附錄一研究邀請同意書 68
附錄二訪談大綱 69
附錄三觀察紀錄表 70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1995)。成人教育辭典。臺北:成人教育協會。
教育部(2016)。〈讀饗幸福─臺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新聞稿 https://depart.moe.edu.tw/ed2400/News_Content.aspx?n=E8E2E9E3E4EAE332&s=699B960C0910C37F(2017/03/10檢閱)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國馨(2001)。小大讀書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立業(2005)。讀書會對話互動之探究:以「經典閱讀讀書會」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
王帝文(2011)。NGOS參與河川保育之認知機制探討-以小台江讀書會為例。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
王淑君(2014)。老人居住在安養護機構之家庭互動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淑華(2015)。幼兒園實施家長讀書會之研究-以鵝媽媽家長讀書會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昭正(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
王明心(譯)(1998)。Jane Vella著。從對話中學習提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方隆璋(2003)。讀書會結知己。臺北:爾雅。
方隆璋(2013)。嚮往美感的讀書會: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臺北:香海。
江連居(2002)。樂趣讀書會 DIY。臺北:手藝家。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第四屆全國讀書會博覽會實錄。國立台中圖書館編印
李惠明(2008)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對生命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未出版,臺北。
李玉婷(2013)。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家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玄裝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宛澍(1996)。女性的網絡建構女人社區解讀「臺北現袋鼠讀書會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余政鋒(2000)。讀書會的團體動力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任林教育基金會(2016),資料來源:http:// www.jenlinst.org.tw/(2016/03/19檢閱)
任兆璋(2006)。任修女的親子學堂。臺北:張老師文化。
任兆璋(2002)。結婚前結婚後。臺北:張老師文化。
任兆璋(2000)。孩子的心我懂。臺北:張老師文化。
任兆璋(1997)。共脩此生。臺北:張老師文化。
任兆璋(2001)。愛的學習。臺北:懷仁。
朱貞歷(2015)。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經驗與全人健康之發展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何青蓉(1998)。讀書會非常容易。高雄:復文。
何青蓉(2002)。讀書會中女性學習的意涵:家庭主婦自信新的開展。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2,頁4-6。
利翠珊(2010)。夫妻間的忍與支持:對偶關係的效應。『華人家人關係』學術研討會。
宋芳綺(2012)。生活有書香。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沈惠芳(2003)。讀書會難不倒你!。臺北:天衛。
林貴真(2001)。《讀書會任我遊》。臺北:爾雅。
林美琴(1999)。兒童讀書會。臺北:天衛。
林美琴(1998)。讀冊做夥行。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林美琴(2001)。青少年讀書會diy。臺北:天衛文化。
林佩璿(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出版。
林毓姝(2010)。班級音樂讀書會-提升高年級學童多元智能發展支行動研究-以中縣華盛頓國小第九屆一班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未出版,臺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成人讀書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2017)。資料來源:
https://www.ddm.org.tw/(2017/02/10檢閱)
周麗瑞(2005)。生命歷程中的夫妻互動:丈夫必須是經濟靠山?。應用心理研究,25,頁3-6。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2017)。資料來源:
http://www.hfec.org.tw/qpub/index.a(2017/09/10檢閱)
洪婉琪(2003)。國民小學教師讀書會運用知識管理狀況與教師讀書會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苗栗縣讀書會成果專輯第一期。
凃馨婷(2013)。女性通勤家庭互動轉變:系統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徐宗國(1998)。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
梁祐誠(2007)。男性軍官與姻親家庭互動關係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83-126。臺北:心理。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第7卷2期,頁25-36。
國立台中圖書館(2004)。讀書會經營手冊。台中:台中圖書館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資料來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283/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靜文(1998)。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春興(2002)。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君玫(譯)(2000)。Norman K. Denzin著。解釋性互動論。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倫理、方法及本土女性經驗。臺北:巨流。
邱天助(1995)。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教雙月刊,68,頁6-15。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頁113-12。
莊娣嫮(2012)。 中高齡者參與代間學習及其對家庭互動關係影響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葉立誠、葉至成(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楊玉鈴(2005)。國民小學教師團隊學習歷程之研究 -讀書會方式之應用。國立新竹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新竹。
楊玉絹(2013)。父母持續參與親子讀書會的動機與學習成長探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幼兒教育教學碩士,未出版,臺南。
楊秀蓮(2009)。國小以讀書會推動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臺北:唐山。
蔡芳洵(2003)。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家庭互動、與工作滿足之關係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怡欣(2005)。婦女參與讀書會的學習歷程及自我建構之研究-以主婦聯盟讀書會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劉開鈴(2002)。寫自己的故事:家庭主婦和婦女讀書會。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2,頁1-3。
陳玉屏(2003)。國中生家庭互動模式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柏年(2001)。女性讀書會領導人學習與成長經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素萍(2012)。教師參與由校長領導的讀書會之成長經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美蘭(2011)。讀書會對女性受刑人學習效果之影響:以桃園女子監獄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藝玲(2007)。老人教育對老人的功能之初探~以臺北縣松年大學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嘉如(2004)。參與社區讀書會對婦女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韓艾玲(2013)。我的志願是當家庭主婦!。台灣教育,682,頁52-53。
韓乾(2009)。研究方法原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宗智(2009)。以讀書會推展社區成人學習之歷程研究--以苗栗縣的發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簡靜惠(編)(2013)。一本真情我在讀書會等你。臺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王明心(譯)(1998)。Jane Vella著。從對話中學習提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臺北。洪建全基金會。
簡靜惠(2000)。撒一把素直的種子。臺北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簡春安、鄒平儀(2002),《社會工作研究法(2004年修訂版)》,台北:巨流。
饒瑞鳳(2012)。教育實習學生透過讀書會提升自我效能及教檢成效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未出版,花蓮。
蘇金蟬(2002)。已婚婦女參加讀書會婚姻關係變化情形之研究。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52,頁7-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