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89.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許貴芳
作者(英文):Kuei-Fang Hsu
論文名稱:探討基督教會增長策略:以花蓮博愛浸信會幸福小組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Strategies in Christian Church Development:An Evaluation of Joy Group Fellowship in Hualien Boai Baptist Church,Taiwan
指導教授:林素珍
指導教授(英文):Su-Chen Lin
口試委員:童春發
海樹兒·犮剌拉菲
口試委員(英文):Chun-Fa Tong
Haisul Palalav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9996503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6
關鍵詞:幸福小組敞開小組教會增長教會文化雙翼養成教育
關鍵詞(英文):Happiness WorkshopOpen-Up Workshopchurch growthchurch culturebi-wing formativ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8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探討基督教會增長策略:以花蓮博愛浸信會幸福小組為例。研究「幸福小組」對花蓮博愛浸信會的影響力,同時,探討「幸福小組」對於重新塑造教會文化的可行性。教會如何透過「幸福小組」宣教活動重塑教會以「傳福音為主流文化」?牧師們又要如何培訓信徒擁有「核心價值與內在信念」,而對信徒有永續長久的影響力?
本研究主要以花蓮博愛浸信會為場域探究「幸福小組」對教會的影響力是如何產生對基督徒生命、個性的改善,人際關係的修復,不良習慣與上癮行為的戒治。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法,實際投入教會的場域「觀察紀錄」,過去教會一系列的信徒養成教育,教會由120多人的小型教會到中型組織,再到現在約千人左右的大型教會。藉由「參與實證」「幸福小組」每個階段的活動,還有「深度訪談」教會牧師,以身體實踐的方式將「幸福小組對花蓮博愛浸信會之影響」進行探究和分析。
研究發現,「有效形塑與深根教會文化」與「永保熱情的關鍵」,來自「核心價值與內在信念」,教會信徒在強大目標取向下,有顯著增長。幸福小組的研究與分析,讓我身體實踐宗教信仰,也看到博愛浸信會會友、志工團隊緊密的支持系統,層層關懷所形成的主內家人,因此,花蓮博浸的「整體支持系統」「組織架構功能」,滿足眾信徒的需求。而「全人關懷的小組團契」,讓信仰實踐在生活之中,教會關懷支持系統動員了信徒志工團隊也具體實踐對上帝的愛。
Purpose:
The Joy Group Fellowship (JGF) is one of the strategies in Christian Church Development in Taiwan. It is a program that brings believers' attention to a more evangelistic-wise religious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an mid-sized (approximately 1000 people) church in Hualien, Taiwan, this study is a program evaluation that investigates how JGF may reshape a evangelistic-wise church culture and establish a core belief system that may result in a long-term effect.

Methodology:
The program evaluation is to compar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ime JGF conducted in a 1-year period. During the program, the researcher was herself a participant in the JGF and collected observational data. In the end of the second time JGF, 4 pastors, who had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JGF, were interviewed to provided individual viewpoints towards how the program had a.) changed participants character as a Christian, b.) improved participa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c.) helped participants quit personal bad habits.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joining the program and number of members coming to church were also collected as quantitative reference.

Findings:
Analysis of the data has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1. The JGF program has positive results in reestablishing the participants' core belief to preach the Gospels to non-believers.
2.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participants' core belief that it is their calling to preach the Gospels to non-believers is affective in reshaping the culture in the church and maintaining individuals' enthusiasm in the group.
3. The JGF program has positive results in bringing new participants into the program as well as the total number of members coming to church.
4. The JGF program has facilitated the church administrative sector to assist church members in preaching the Gospels to non-believ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章 教會組織增長策略的擬定 35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田野 35
1.花蓮博愛浸信會歷代主任牧師牧會簡史 35
2.花蓮博愛浸信會的異象、宣言、使命、策略與目標 35
3.簡介花蓮博愛浸信會主任牧師、牧者團隊與行政團隊 36
第二節 花蓮博愛浸信會組織修訂與增長根基 39
1.簡介教會組織修訂與演變歷程 39
2.教會力行多年的信仰扎根教育暨培訓對象 44
3.信徒扎根兩大課程「基要真理班」與「得勝門徒訓練」 48
第三節 民間信仰與基督教家庭價值核心異同 51
第四節 基督教會組織增長策略 58
第三章 教會雙翼養成教育與幸福小組宣教策略 69
第一節 教會的雙翼養成教育源起 69
第二節 雙翼養成教育訓練 73
第三節 雙翼敞開小組與幸福小組的關聯性 77
第四節 幸福小組在台灣 81
第四章 幸福小組的發展 85
第一節 幸福小組在花蓮博愛浸信會 85
第二節 幸福小組的推動 88
第三節 幸福小組推動的成果 93
第四節 牧師談論幸福小組影響力 102
第五章 幸福小組對花蓮博愛浸信會之影響 125
第一節 宣教策略符應人心需求 125
第二節 人才和行政策略調整 134
第三節 反映教會增長策略 136
第四節 花蓮博愛浸信會增長因素 139
第五節 評估幸福小組的影響力與特質 144
第六章 結論 149
參考文獻 155
附錄 167
中文文獻
一、書籍
黃伯和。2002。《全球化與基督教宣教》。台南市:人光出版社。
胡軍。2002。《哲學是什麼》。台北市:揚智。
玉漢欽。金秀炯、文華譯。2011。《喚醒平信徒》。台北:道生出版社。
史文森編。蔡忠梅編輯。1982。《教會增長之鑰》。台北:台灣教會增長促進會。
史文森。盧樹珠譯。1981。《台灣教會面面觀》。台北:台灣教會增長促進會。
史蒂芬・麥克基亞。2004。《健康的教會—十個讓教會健康的特性》。台北:華神。
布魯斯‧畢可&;史丹‧詹茲。王瑜玲譯。2011。《基督徒成長101:門徒生命造就手冊》。新北:橄欖。
弗來德&;雪倫‧萊特。蕭郁芸譯。2012。《終極復興浪潮》。台北:天恩。
加理・庫恩。胡班譯。1982。《有效的門徒訓練》。香港:種籽出版社。
江秀琴。2007。《等候神》。美國加州:慕主先鋒傳播事工。
克勞德&;湯森德合著。劉如菁譯。2004。《成長神學》。台北:校園書房。
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傅湘雯譯。2007。《帶出健康的小組》。台北市:道聲出版社。
李智仁。1998。《教會教育概論》。台南:人光出版社。
李永勳。2008。《門徒訓練事奉學校》。台北:以斯拉出版社。
李樂夫‧王立民合著。許揚怡譯。1994。《細胞小組教會組長手冊》。香港:高接觸有限公司。
萊特。李望遠譯。2011。《宣教中的神》。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
貝萬斯&;施羅德。孫懷亮等譯。2011。《演變中的永恆》。香港:道風書社。
狄馬可。唐玲莉譯。2009。《健康教會九標誌》。美國:麥種傳道會。
吳梓明。1990。《邁向90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林麗珍編。1998。《基督教教育概論講義》。香港:世界華文聖經學院。
林治平。1993。《基督教與中國論集》。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
金東洙‧柳東希合著。許仁策譯。2012。《讓聖靈完全浸透的人—趙鏞基牧師的生平與神學思想》。台北:以斯拉。
金聖坤。張慎禮譯。2010。《如鷹上騰》。台北:道生出版社。
金聖坤。徐國明譯。2011。《話說雙翼》。台北:道生出版社。
金聖坤。徐國明譯。2008。《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台北:道生出版社。
金聖坤。宋淑蓮譯。2010。《你愛我嗎?》。台北:道生出版社。
金聖坤。徐國明譯。2009。《豐盛教會的故事》。台北:道生出版社。
易布雷等著。林嘉芳譯。2006。《共創生命藍圖:神賜標竿》、《連結神的家:團契生活》、《學習基督樣式:門徒訓練》、《發展特色參與教會的同工服務:恩賜事工》、《分享人生使命:傳揚福音》、《降服討神喜悅:敬拜人生》。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出版。
范榮真。鍾曉文譯。2005。《神宣教之民—再思地方教會的目的》。新北:華神出版社。
施瓦茨。黃婉儀譯。1998初版,1999。《自然的教會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香港:高接觸有限公司。
唐艾蒙。2000年福音運動編譯小組譯。1993。《創新與增長—美國十大創新增長教會》。台北:天恩出版社。
高炘。1997。《基督教教育概論》。台北:華神。
夏忠堅。2009。《我們起來建造吧!》。香港:道生出版社。
夏忠堅。2004。《敬拜人生》。台北:道生出版社。
夏忠堅。2005。《團契人生》。台北:道生出版社。
夏忠堅。2006。《成長人生》。台北:道生出版社。
夏忠堅。2008。《宣教人生》。台北:道生出版社。
海凱斯。劉振中譯。2014。《21世紀系列之先知—新約先知職分的恢復》。台中:旌旗國際文化。
陶理主編。李博明•林牧野合譯。《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
康約珥。馬倩平.何明珠.蔡筱楓合譯。2001。《引爆復興十二門徒小組》。台北:道生出版社。
康約珥。郭梅瑛譯。1999。《細胞小組的爆炸力》。香港:高接觸。
康約珥。郭淑儀譯。2008。《領袖培訓的爆炸力-培育小組領袖收割莊稼》。香港:高接觸。
黃孝亮。1993。《聖徒的成全~教會造就事工》。台北:校園。
黃孝光、曾慶豹、潘正德…等。2005。《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主編。1996。《教材教法的問題與趨勢》。台北:師大書苑。
黃鄧敏主編。2005。《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
萊特。李望遠譯。2011。《宣教中的神》。新北:校園書房。
葛列格.勞瑞。劉如菁譯。2000。《顛覆世界的教會》。台北:雅歌。
華理克。楊高俐理譯。1999二版。《直奔標竿—成為目標導向的教會》。台北︰道生出版社。
華理克。楊高俐理譯。2006新修訂版。《標竿人生》。台北︰道聲出版社。
斯托得。譚達峰譯。2012。《心意更新的教會》。新北:校園書房。
張妙娟。2005。《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出版社。
瑪麗亞.何瑞絲。林明珠譯。1996。《塑造與更新》。台南:人光出版社。
推喇奴書房編輯。2008。《一對一門徒栽培訓練》。台北:推喇奴出版社。
凱撒.卡思特拉諾斯。扶逸蕙譯。2003。《成功的階梯》。台北:道生出版社。
凱撒.卡思特拉諾斯。許慧珺譯。2005。《來自神的領導力—G12的12把鑰匙》。台北:道生出版社。
凱撒.卡思特拉諾斯。楊淑智譯。2009。《門徒栽培的52堂課》。台北:道生出版社。
梁廷益。1998年。《細胞小組教會組長指南(上) 理論篇》。美國:證主。
楊寧亞等牧者。2000。《小組教會建造面面觀Ⅱ—台灣教會小組化經驗分享》。台北:道生出版社。
蓋恩哲爾&;威霍特合編。紀榮神、陳慧珣譯。2011。《靈命塑造—全方位效法基督》。新北:華神出版社。
趙鏞基。柳珍姬譯。2005。《希望牧會45年小組復興歷程》。台北:基督教台北純福音教會。
趙鏞基。王桂珠譯。2007。《教會成長之路》。台北:以斯拉出版社。
趙鏞基。劉會梁、張珮幸譯。2005。《鐵路工人的故事》。台北:以琳書房。
鄧敏。1997六版。《認識基督教教育》。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鄺健雄。1995初版、1996四版。《展翅上騰》。新加坡:高接觸有限公司。
鄺健雄。葉子芬譯。2000。《使徒性小組教會》。新加坡:國際特巡事工。
蕭克諧。1994第三版。《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生出版社。
蕭克諧。2002。《基督教宗教教育手冊》。香港:道生出版社。
謝豐慶。2006。《信仰造就手冊》。台北:愛鄰舍書屋。
魏彼得。余國亮、高俐理譯。2004。《教會大地震》。台北:飛鷹出版社。
魏格納。何國強譯。1991。《教會增長策略》。台北:學園傳道會。
蘇克&;蓋茲合編。程澄浦等譯。1993。《教會成人教育》。台北:華神出版社。
盧家馼。1997。《不可或缺的增長—今日教會增長路向》。香港:福音正主協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2013三版二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二、培育系統教材講義
目標導向生命建造程序全壘打四壘裝備系統教材—
華理克。楊高俐理譯。1999初修一刷、2003初版五刷。《直奔標竿101-104課程》。台北︰雅歌出版社。
夏忠堅。2004。《生命全壘打系列-0~4》。台北:道生出版社。
雙翼養育系統教材。金聖坤。2008。《雙翼養育系統教材》。台北:道生出版社。
旌旗教會領袖培育裝備系統教材。旌旗教會編輯團隊。2013。《領袖培育系統教材》。台中:旌旗教會。
門徒訓練事奉學校系統MTS教材。趙鏞基、李永勳。2008。《門徒訓練事奉學校系統MTS1~10》。台北:以斯拉出版社。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之門徒培育系統:
陳南州。2012。《福音小冊─福音五要—領人系列02》。台南:教會公報社。
葉明翰。2012。《福音小冊─領人系列03-09》。台南:教會公報社。
林芳仲主編。2012。《福音小冊─領人篇─領人系列10》。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南州。2012。《福音小冊─福音五要研讀本—領人系列11》。台南:教會公報社。
宋信樂。2012。《一領一友誼傳道—領人系列12》。台南:教會公報社。
葉明翰。2012。《信耶穌免驚─造就系列01》。台南:教會公報社。
高聰仁。2012。《洗禮前的必修課─造就系列02》。台南:教會公報社。
編輯小組。2012。《認識我們的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造就系列03》。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南州。2012。《基督徒生活—造就系列04》。台南:教會公報社。
羅順定。2012。《基督徒樣式—造就系列05》。台南:教會公報社。
黃春生。2012。《參與教會的同工與牧養—造就系列06》。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南州。2012。《基督教會使命—整全宣教六面向—造就系列07》。台南:教會公報社。
林芳仲主編。2012。《認識聖經─造就系列8》。台南:教會公報社。
林芳仲主編。2012。《認識神─領人篇─造就系列9》。台南:教會公報社。
林芳仲主編。2012。《認識耶穌─領人篇─造就系列10》。台南:教會公報社。
林芳仲主編。2012。《認識聖靈─領人篇─造就系列11》。台南:教會公報社。
王榮義。2012。《為自己祈禱─祈禱系列01》。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明麗。2012。《為生老病死祈禱─祈禱系列02》。台南:教會公報社。
張懋禎。2012。《為工作祈禱─祈禱系列03》。台南:教會公報社。
王榮義。2012。《為家庭祈禱─祈禱系列04》。台南:教會公報社。
張懋禎。2012。《為教會及社區─祈禱系列05》。台南:教會公報社。
張懋禎。2012。《為教會的同工者─祈禱系列06》。台南:教會公報社。
鄭英兒。2012。《為台灣祈禱─祈禱系列07》。台南:教會公報社。
莊孝盛。2012。《為一領一宣教祈禱─祈禱系列08》。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南州。2012。《福音小冊-福音五要-領人系列02》。台南:教會公報社。
葉明翰。2012。《福音小冊--領人系列03-09》。台南:教會公報社。
高聰仁。2012。《洗禮前的必修課--造就系列02》。台南:教會公報社。
陳南州。2012。《基督教會使命—整全宣教六面向—造就系列07》。台南:教會公報社。
玉漢欽平信徒門訓教材—
玉漢欽。2013。《門徒訓練的基礎》、《穩如磐石的救恩》、《長成耶穌的身量》。台北:道生出版社。
大衛.陶聲。1990初版,1995修定版,2008修訂版第六次印刷。《聖徒裝備1~4》。美國:更新傳道會。

三、參考論文
史柏林。2005。《華人基督教會「祭祖」禮儀之文化層面研究--以台灣聖公會為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
張家麟。2008。《裝備系統及訓練模式對台灣中小型教會成為中大型教會之研究》博士論文。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論文。
劉國忠。2003。《小組教會新模式~成長領袖小組—以台北救恩堂為例》博士論文。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論文。
鄭逸新。2011。《鄉鎮教會發展轉型為小組教會的理念與實施—》碩士論文。台南神學院。
張明祺。2007。《兒童主日學的轉型與增長》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洪志宏。2016。《台灣教會實施「雙翼養育系統」之研究:以新竹浸信會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基督教台北浸會神學院。
楊麗玲。2015。《台灣教會裝備培育系統之研究--台中旌旗教會與台灣長老教會為例》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楊雅莉。2014。《探討「啟發課程」在台灣教會實施的成敗因素》博士論文。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
江美慧。2014。《雙翼養育系統與牧養工作之探討──以浸信會恩惠堂為例》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溫永生牧師。2003。《台灣祭祖及喪禮儀式問題的突破》博士論文。台北市: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
楊雅莉。2014。《探討「啟發課程」在台灣教會實施的成敗因素》博士論文。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
洪志宏。2016。《台灣教會實施「雙翼養育系統」之研究:以新竹浸信會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基督教台北浸會神學院。
柴子高。2014。《台灣宣教的典範轉移:長老會、浸信會與靈糧堂宣教神學與實踐》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研究所。
王淑惠。2012。《非營利組織教會變革過程與要領—以台北市A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在職專班。
張家麟。2008。《裝備系統及訓練模式對台灣中小型教會成為中大型教會之研究》博士論文。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
劉國忠。2003。《小組教會新模式,成長領袖小組—以台北救恩堂為例》博士論文。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科。
鄭逸新。2011。《鄉鎮教會發展轉型為小組教會的理念與實施》碩士論文。台南神學院。
江美慧。2014。《雙翼養育系統與牧養工作之探討--以浸信會恩惠堂為例》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陳得祿。2014.06。《教會會友參與動機、心理幸福感、教會參與與教義瞭解之關係--以基督教台灣貴格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黃柳脘。2019.07。《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歸仁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蔡佳靜。2006.06。《認同管理對教會增長之影響--以華人地區基督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郭洪生。2014.06。《論台灣基層宣教策略之研究--以台灣越勞與越南外配福音事工為例》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神道學組。
賴橘蕙。2015.06。《韓國GMS在台宣教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唐瑋。2017.06。《雙翼養育系統幸福小組佈道策略之研究─以新竹浸信會、高雄福氣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任婕。2015.06。《改不改宗 ? 客家人的文化觀與宗教信仰選擇--以客福協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陳玉慈。2018.10。《祂使人夜間歌唱—新住民女性的教會參與和生活適應》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育瑮。2009.07。《信仰與服務:社區型宗教組織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陳姿伶。2017.07。《城市轉化異象與地方教會復興--以鳳山活泉靈糧堂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班。
洪睿瑜。2018.08。《香港華人基督宗教之組織結構與社會功能--以香港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
孔玟植。2007.01。《展望二十一世紀台灣基督教會之宣教使命》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吳思勳。2018.07。《基督教兒童事工發展之研究--以三重靈糧堂、花蓮博愛浸信會為例》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黃加博。2018.07。《教會推動雙翼養育系統之歷程--以台灣的五間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魯思豪。2003.01。《比較基督教小組化和非小組化教會組織管理與信徒信仰態度之差異》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洪怡芬。2012.06。《以ELM理論探討台灣基督教宣教事工成效之關鍵因素》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高浩倫。2013.06。《台灣民間信仰喪禮中的禁忌與沖煞--在基督教模式下的轉化》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周晏鋒。2009.0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倍加運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黃淑雯。2018.0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倍加運動與新倍加運動之處境化宣教的探討》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神學系碩士班。
洪志宏。2016.06。《台灣教會實施「雙翼養育系統」之研究--以新竹浸信會為例》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嚴啟榮。《台北復興堂從開拓到增長之研究》碩士論文。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神學研究所。

四、其他資料
巴刻(Packer, J. I.)。趙中輝譯。2002。《傳福音與神的主權》。台北市:改革宗出版社。
吉姆.貝爾徹(Jim Belcher)。李望遠譯。2014。《教會的大未來:發現一種更deep的教會生活》。台北:校園書房。
彼得.韋納(Wagner, C. Peter)。梁慕玲譯。1992。《教會增長研究》。香港:種籽出版社。
金聖坤。徐國明譯。2008。《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Sueng-Kon Kim)。宋淑蓮譯。2010。《你愛我嗎?》。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徐國明譯。2011。《話說雙翼》。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金蓓雯譯。2013。《福音的絕對大能》。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2014。《幸福小組Ⅰ》。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2014。《幸福小組Ⅱ》。台北:道聲出版社。
金聖坤。2014。《佈道指南》。台北:道聲出版社。
威廉.貝克翰(William A. Beckham)。黃婉儀譯。2006。《身在何處?──評小組運動及其模式》。香港:高接觸出版社。
施瓦茨(Christian A. Schwarz)。黃婉儀譯。1998。《自然的教會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香港:高接觸出版。
查威克(William Chadwick)。林秀娟譯。2003。《偷羊?!教會增長後所隱藏的問題》。台北:校園書房。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爾文(Robert E. Coleman)。亞洲歸主協會翻譯小組譯。1976。《佈道大計》。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強納森.史密斯(Jonathan A. Smith)主編。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出版社。
畢德生.尤金(Peterson, Eugene H.)。吳震環譯。2015。《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台北:校園書房。
麥拉倫(Brian D. McLaren)。蔡安生譯。2005。《教會大變身--後現代教會發展新思維》。台北:校園書房。
瑪麗蓮.利特曼(Marilyn Lichtman)。江吟梓、蘇文賢譯。2012。《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徐秀宜等譯。2015。《蒙福教會》。台北:天恩出版社。
譚國才。2016。《教會歷史》。台北: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課程講授。

五、期刊
何啟明。2007年5月。〈後現代佈道趨勢巡禮──佈道策略的演變〉《教牧期刊》22。
沛恩。2007。〈屬靈爭戰真義──聖經對屬靈爭戰的教導〉《傳雙月刊》110。
林榮樹。2004。〈鑑古識今〉《教牧分享》2004年3月號。
曾錫華。2004。〈從歷史發展看教會增長運動〉《教牧分享》2004年3、5、7月號。
劉富理。2008。〈關係佈道〉《教牧分享》2008年5月號。
王榮昌。〈台灣基督教大型教會形成因素初探〉《神學與教會》324-341,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賴信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大同教會牧師)。2019年06月。〈論幸福小組〉《新使者期刊》,Focus主題。
符明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榮星教會牧師)。2019年06月。〈幸福小組:教牧現場的觀察〉《新使者期刊》,Focus主題。
葉啟祥牧師口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中山教會主任牧師),蔡少恩牧師紀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中山教會教育牧師)。2019年06月。〈恢復福音的能力,落實愛人的實踐:幸福小組〉《新使者期刊》,Focus主題。
張懋禛(傳道人,總會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2007年10月。〈重拾「團契」的真諦-從細胞小組教會談起〉《新使者期刊,Focus交流站》。
張思聰。1991年08月。〈基督教的福音與宣教〉《新使者期刊》,神學專欄。
王礽福(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出版及研究主任)。2011年11-12月。〈福音就是麵包--吃出聖經宣教神學〉《校園期刊》,縱橫天地。
艾立勤。2018.10。〈福傳組的建立與發展〉《神學論集》。頁282-293。
張英陣。2015.04。〈社區型宗教組織之社會服務〉《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頁35-83。
陳澤胤。2015.01。〈臺灣鄉村教會的處境化宣教:以路上教會宣教事工為例〉《神學與教會》。頁152-191。

六、網路文章
1、基督教今日報。查詢日期:2016/11/10。佈道魅力大公開,17年前「福氣」從零開始今年將躋身2千人教會的秘訣。
(網路文章)網址:https://twagoda.com/entry/1445982 。
2、基督教今日報。查詢日期:2016/11/8。讓慕道友不斷進教會的本事!「幸福小組」夯到北部的革新四部曲。
(網路文章)網址:https://cdn-news.org/news/9708?cat=%E7%86%B1%E9%96%80 。
3、復興報。查詢日期:2016/11/8。雙翼次世代強調天國價值觀。
(網路文章)網址:https://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2462.html 。
4、基督教今日報。查詢日期:2017/05/03。預見2017佈道大趨勢,顛覆時代的幸福力量,又新又活的門訓出路!。
(網路文章)網址:https://cdn-news.org/news/10584?cat=%E5%85%A9%E5%B2%B8

七、訪問
張木泉。2020。花蓮市博愛浸信會。訪問,5月17日。
連國欽。2020。花蓮市博愛浸信會。訪問,6月5日。
謝榮泰,2020。花蓮市博愛浸信會。訪問,6月6日。
陳俊宏,2020。花蓮市博愛浸信會。訪問,6月6日。 

八、英文專書
Comiskey, Joel., Groups of 12 ,Houston:Touch,1999.
George, Carl F., How to Break Growth Barrier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3.
George, Carl F., The Coming Church Revolution: Empowering Leaders for the Future, Grand Rapids: Fleming H. Revel, 1994.
Hull, Bill. , Jesus Christ, Disciplemaker,Grand Rapids:Baker Books,2004.
Wilkins, Michael J., Following The Master: Discipleship in the Steps of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 House,1992.
Conder, Tim. The Church in Transition: The Journey of Existing Churches into the Emerging Cultur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6.
Grenz, Stanley J. A Primer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Keller, Timothy J. Center Church: Doing Balanced, Gospel-Centered Ministry in Your Cit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2.
Lee, Yongsoo. “A Korean Perspective on Megachurches as Missional Churches.”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Pretoria, 2014.
Long, Jimmy. Emerging Hope: A Strategy for Readching Postmodern Generation. 2nd ed. Downers Grove, IL: Inter Varsity Press, 2004.
Putman, Jim, Bobby Harrington and Robert E. Coleman. DiscipleShift: Five Steps That Help Your Church to Make Disciples Who Make Disciple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3.
Richardson, Rick. Evangelism Outside the Box: New Ways to Help People Experience the Good News.Downers Grove, IL: Inter Varsity Press, 2000.
───────. Reimaging Evangelism: Inviting Friends on a Spiritual Journey. Grand Rapids, MI: Inter Varsity Press, 2006.
Smith, Jonathan A., Paul Flowers, and Michael Larki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Theory, Method and Research. London: SAGE, 2009.
Swinton, John and Harriet Mowat. 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CM Press, 2006.
Webber, Robert E. Ancient-Future Evangelism: Making Your Church a Faith-Forming Community. 2nd printing.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