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64.15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翔
作者(英文):Hsiang Huang
論文名稱: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f theories of reportage in Taiwan
指導教授:須文蔚
指導教授(英文):Wen-Wei Shiu
口試委員:范宜如
石曉楓
劉秀美
黃宗潔
口試委員(英文):Yi-Ju Fan
Hsiao-Feng Shih
Hsiu-Mei Liu
Zong-Jie Hua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9401005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1
關鍵詞: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影響論
關鍵詞(英文):The History of Taiwan Reportage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Origin theorygenre theoryauthor theoryworks theorycreation method and methodologyinfluence theor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主題為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The Study of Theories of Reportage in Taiwan),研究範疇為台灣報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理論與批評。研究項目包括理論與批評文章;提出理論批評的重要批評者、時代環境、重大議題、重要事件等。因此本研究將具備兩重框架,一是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文類史體系——包括發展過程中的樣貌;目前的整體呈現;二是形成這個體系的進程——包括分期、特質、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體系。

本研究試圖架構出一般文學批評、文類批評都適用的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以及影響論。源流論部分,涵蓋了起源論與流變論。文類論部分,涵蓋了文類論、文類殊別優劣論。作者論,包含作者素質論、養成論,作者的實踐論、個別作家論、作家群論等。作品論,則包括,依文體論、依作者論、依文學史階段論、依文學史流派論、依文學史主題論、依文學史思潮論等。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包括報導文學如何寫、不能如何寫的敘事規約。影響論部分,包括影響作者論、影響讀者論、影響社會論,以及影響文類論。

本研究嘗試觀察,一路以來的批評者,如何逐漸豐富這個理論體系,如何推進理論批評的發展,也釐清理論與台灣報導文學創作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往的研究者,往往以報導文學缺乏理論,來解釋這個文類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爭議甚至頓挫,本研究發現,上述分項都是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發展過程中,曾經討論過的重要議題。其實,對報導文學發表過理論的批評者,多達數百人次,而且大多是當時的秀異人才,台灣報導文學真的缺乏理論嗎?這麼多的批評中是否可以構築出體系?在體系的建構過程中是否有所不足、或有所矛盾?在體系化的觀察下,如何重新檢視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價值?都是本研究探討的問題。

依照代表性的批評者、流派;還有重要事件;理論特質;理論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系統,架構為:1930年代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的萌芽——楊逵。1970年代的詮釋與拉鋸——高信疆、《現實的探索》與三場官方文藝座談會。1980年代的體系化與式微說——李瑞騰、林燿德與文訊座談會、鄭明娳。1990年代的轉折與深化——陳映真、彭家發、須文蔚、兩大報報導文學獎現象。2000年以降的鬆綁與探索——楊素芬、林淇瀁與張堂錡。

研究發現包括:一、楊逵的影響應待2001年起論;二、重新評估高信疆的思想底蘊與定位;三、重新檢視《現實的探索》的理論貢獻與內涵;四、重新檢視官方座談會的批評史意義;五、鄭明娳奠定美國新聞學的源流論;六、新新聞學在台灣的「拿來」;七、理論批評與創作的依違;八、想像「理論」的不同路徑等。
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ories of reportage literature in Taiwan. It covers different and various theorie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reportage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items discus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s theories and related literary critique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critics who put forward theoretical criticism, era environment, major issues, important events, etc.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present two frameworks. The first one is the genre history system of 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reportage literature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second one is the process of forming this system, including stages, traits, influences, and how individual critics construct and develop their own critical system.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frame the origin theory, genre theory, author theory, work theory, creation method and methodology, and influence theory which are applicable to gener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genre criticism. The origin theory part, covers origin theory and evolution/development of theory. The part of literary genre theory covers genre theory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different genres. Author theory, including author quality theory, cultivation theory, author's practice theory, individual author theory, author’s group theory and so on. Theory of works includes, according to style, according to author, according to literary history stage, according to literary history genre, according to literary history theme, according to literary history trend of thought, etc. Creation methods and methodology, including narrative conventions on how reportage can be and cannot be written. The theory of influence includes the theory of influence on authors, the theory of influence on readers, the theory of influence on society, and the theory of influence on genre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observe how the critics along the way have gradually enriched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criticism, and also clarify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Taiwanese reportage creation.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often used the lack of theory in reportage literature to explain the controversy and even setback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genre.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above items are all important issues that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reportage theory. In fact, there are hundreds of critics who have published theories on reportage literature, and most of them are outstanding talents at that time. Does Taiwanese reportage really lack theory? Is it possible to build a system out of so many criticisms? Are there deficiencies or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systematic observation, how to re-examine the value of Taiwan reportage literary theory criticism? These are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presentative critics and genres, important events,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 influences, and how individual critics construct and develop their own critical systems, the framework of this research is stated as follows:

 The germ of Taiwan's reporting literary theory in the 1930s - Yang Kui.(楊逵)
 Interpretation and tug of war in the 1970s - Gao Xinjiang, "Exploration of Reality" and three official literary and art symposiums.(高信疆、《現實的探索》與三場官方文藝座談會)
 Systematization and Decline in the 1980s - Li Ruiteng, Lin Yaode and Wenxun Symposium, Zheng Mingli.(李瑞騰、林燿德與文訊座談會、鄭明娳)
 The turning point and deepening of the 1990s - Chen Yingzhen, Peng Jiafa, Xu Wenwei, and the phenomenon of reportage literature awards of two major newspapers.(陳映真、彭家發、須文蔚、兩大報報導文學獎現象)
 Unbinding and exploration since 2000 - Yang Sufen, Lin Qiyi and Zhang Tangqi.(楊素芬、林淇瀁與張堂錡)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1) Yang Kui's influence should be discussed since 2001; (2) re-evaluate Gao Xinjiang's ideological heritage and orientation; (3) re-examine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nd connotation of "Exploration of Reality"; (4) re-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fficial symposium; (5) Zheng Mingli established the origin the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 (6) The " adoption" of New Journalism in Taiwan; (7) the alignment and contravention of theoretical criticism and creation; (8) imagine different paths to "the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3
第四節 研究框架與問題意識 22

第二章 1930年代——臺灣報導文學的理論萌芽 25
第一節 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27
第二節 楊逵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36
壹、臺灣報導文學第一人 36
貳、形成初步的理論體系與宏觀視野 37
參、身兼作者、批評家、編輯的多元身分 37
肆、後來學者對於楊逵的分析與對話 37
伍、對日本、法國報導文學理論的「拿來」 40
陸、2001年才因陳映真〈臺灣報導文學的歷程〉正式進入研究者視野 40

第三章 1970年代——臺灣報導文學的詮釋與拉鋸 43
第一節 文統與道統的尋索——高信疆 45
壹、紙上風雲——高信疆的大編輯時代 46
貳、高信疆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48
參、高信疆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59

第二節 熱烈開展的討論:《現實的探索——報導文學討論集》 76
壹、開宗明義:陳銘磻〈打開一個新的文學領域——「現實的探索」編輯紀實〉 78
貳、《現實的探索》的架構分析 80
參、《現實的探索》內容主題式分析 82
肆、《現實的探索》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126
伍、《現實的探索》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129

第三節 官方與民間的詮釋爭奪戰:三場文藝座談會 136
壹、1977第二次全國文藝會談:文藝怎麼戰鬥 138
貳、1980青溪新文藝學會「報導文學往何處去」座談會 147
參、1982「七十一年文藝季」報導文學座談會 156
肆、三場文藝座談會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180
一、三場文藝座談會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180
二、三場文藝座談會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187

第四章 1980年代——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的體系化與式微說 193
第一節 從愛出發的十年成果歸整:李瑞騰 193
壹、1984李瑞騰〈從愛出發——近十年來臺灣的報導文學〉 193
貳、李瑞騰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201
一、李瑞騰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李瑞騰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二節 臺灣報導文學成長與危機的式微說:林燿德與文訊座談會 208
壹、1987林燿德〈臺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 208
貳、「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二的討論 214
參、林燿德〈臺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218
一、林燿德〈臺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林燿德〈臺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三節 報導文學的散文體系化:鄭明娳 223
壹、1986〈中國現代散文芻論〉 224
貳、1987《現代散文類型論‧報導文學》 227
參、1987〈報導與文學的交軌——報導(告)文學初論〉 234
肆、1987〈三、四十年代報告文學論〉 246
伍、鄭明娳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259
一、鄭明娳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鄭明娳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五章 1990年代——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的轉折與深化 270
第一節 信望愛的左翼《人間》:陳映真 271
壹、陳映真與他的《人間》 271
貳、陳映真的報導文學理論 275
一、1992.09.20陳映真〈先一時代之灼見——讀楊逵一九三七年「報告文學問答」的隨想〉
二、1996.01.06-09陳映真〈臺灣文學中的環境意識〉
三、2001陳映真〈臺灣報導文學的歷程〉
參、陳映真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287
一、陳映真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陳映真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二節 新聞學視野中的報導文學:彭家發 302
壹、1993彭家發〈細說新新聞與報導文學〉 302
貳、彭家發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305
一、彭家發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彭家發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三節 再現臺灣田野的集體記憶:須文蔚的社會運動論、鬆綁論與《報導文學讀本》 310
壹、1995.07〈報導文學在臺灣,1949-1994〉 310
貳、2002〈再現臺灣田野的共同記憶〉 318
參、2010.10〈吳希聖〈人間.楊兆佳〉之真實再現與文體研究〉 334
肆、2012.06〈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之互文關係研究——以藍博洲的報導文學作品〈幌馬車之歌〉為例〉 336
伍2013.06〈臺灣報導文學與社會運動框架之互動關係研究——以臺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為例〉 337
陸、須文蔚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338
一、須文蔚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須文蔚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四節、「報導文學死了嗎?」時報報導文學獎的從缺與取消資格事件 357
壹、1998年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從缺事件 357
貳、2000時報報導文學獎取消〈華夏哀歌》首獎資格事件 366
參、文學獎從缺與取消過程反映的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371
一、文學獎從缺與取消過程反映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文學獎從缺與取消過程的批評史意義

第六章 2000年以降——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的鬆綁與探索 383
第一節 第一本臺灣報導文學研究專書: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研究》 384
壹、2001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的論述框架 384
貳、2001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提出的問題與發現 385
參、楊素芬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416
一、楊素芬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楊素芬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二節 照見人間不平:林淇瀁的臺灣報導文學史論與敘事規約 429
壹、2004.08〈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 430
貳、建構報導文學的敘事規約 431
一、2013.03〈臺灣報導文學書寫策略分析〉
二、2013.06〈臺灣報導文學的虛構敘事規約〉
參、2013.11《照見人間不平——臺灣報導文學史論》 433
肆、林淇瀁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464
一、林淇瀁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林淇瀁的報導文學理論的批評史意義

第三節 報導文學理論建構的探索者:張堂錡 476
壹、2006〈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 476
貳、張堂錡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與批評史意義 493
一、張堂錡的報導文學理論體系
二、張堂錡報導文學理論的與批評史意義

第七章 結論 499
壹、研究發現 499
貳、臺灣報導理論批評體系的生成 502
參、臺灣報導文學的發展與未來 514
一、報導文學研究的深拓與新變
二、報導文學文類界限的鬆綁
參考文獻 529
附 錄:《現實的探索》內容分析表 554
一、專書

《人間》合訂本1卷(1991.02)。
《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
《漢聲:國民旅遊專輯(一)》5期(1979.07)。
《漢聲:國民旅遊專輯(二)》6期(1979.10)。
Robert Escarpe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12)。
丁曉原,《20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理論批評史》,(合肥:安徽大學,1999.12),325頁。
中國文藝協會,《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
尹雪曼主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7.11)。
心岱,《大地反撲》,(台北:時報文化,1983)。
心岱,《發現綠光》(台北:時報文化,1997)。
王哲甫,《三十年代文學史稿》,(泰順書局翻印,1972年3月)。
王夢鷗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評論集》(台北:天視,1980)。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新文藝出版社,1953年),上冊。
古蒙仁,《失去的水平線》,(台北:時報文化,1980)。
古蒙仁,《黑色的部落》,(台北:時報文化,1978)。
古蒙仁,《臺灣社會檔案》,(台北:九歌,1983)。
古遠清,《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 :武漢出版社,1994.08)。
瓦歷斯‧諾幹,《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1992)。
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1985)。
向陽、須文蔚編,《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2002) ,473頁。
向陽、須文蔚編,《報導文學讀本‧增訂版》(台北:二魚,2012) ,477頁。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956頁。
呂興昌編,《吳新榮選集‧2》(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李利國,《我在人類文明的生死分水線上》,(台北:時報文化,1980)。
李利國,《青青山頭上的血痕》(台北:時報文化,1983)。
李茂政,《當代新聞學》(台北:正中,1995)。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1991)。
李麗瑩、李先鋒,《中國現代報告文學史論》,(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0.11)
杜南發,《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台北:遠景,1982)。
周錦,《抗戰「報告」》,(台北:智燕,1987)。
季季主編,《時報文學獎史料索引》,(台北:中國時報,1990.09)。
季季等主編,《紙上風雲第一人》,(台北:大塊文化,2009)。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
林淇瀁,《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林清玄,《長在手上的刀》(台北:林白,1978)。
林清玄,《鄉事》,(台北:東大,1980)。
林獻堂,《環球遊記》,〈林獻堂先生紀念集‧遺著〉(台北:海峽學術,2005)。書末附葉榮鐘〈環球遊記校訂後記〉
牧內節男,《新聞記者的風範——新時代的新聞寫作》,(台北:人間,1989)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台北:時報文化,1979)。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新新聞文化,1999)。
邱坤良,《野臺高歌——臺灣戲曲參與》,(台北:皇冠,1980)。
俞元桂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
封德屏編,《2004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
封德屏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06)。
柏楊,《金三角‧荒城》(台北:躍昇文化,1988.11)。
柏楊,《異域》,(台北:星光,1977)。
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台北:星光等五家出版社,1984)。
柏楊編,《中華民國文學年鑑1980》,(台北:時報文化,1982.11)。
胡台麗,《性與死》,(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3.05)。
胡台麗,《媳婦入門》(台北:時報文化,1982.02)。
孫陵,《邊聲》,(台北:智燕,1987)。
徐仁修,《月落蠻荒》(台北:遠流出版社,1977)。
徐仁修,《金三角鴉片之旅》(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徐如林、楊南郡,《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台北:南天書局,2010)。
徐如林、楊南郡,《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1)。
紐文英,《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公司,2012)。
翁台生,《痲瘋病院的世界》,(台北:皇冠,1980.01)
馬以工,《尋找老臺灣》,(台北:時報出版社,1979)。
馬以工,《幾番踏出阡陌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
馬以工、韓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
高上秦編,《時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高上秦編,《現實的邊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5)。
高信疆、楊青矗編,《台灣也瘋狂——一九八六台灣生活批判》,(台北:敦理,1987.03)。
高信疆編,《體檢美麗島——一九八五台灣生活批判》,(台北:敦理,1986.09)。
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5‧震瀛采訪記》,(台北:遠景,1981)。
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6‧吳新榮日記(戰後)》,(台北:遠景,1981)。
張典婉,《太平輪一九四九》,(台北:商周,2009)。
張典婉,《鹿港阿媽與施振榮》,(台北:張老師文化,1996)。
張典婉,《臺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2004)。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10)。
張春寧,《中國報告文學史》,(北京:群言,1993.07)。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2002)。
張德明編,《台灣報告文學選》,(湖南:湖南文藝,1998)。
曹聚仁編撰,《現代中國報告文學選》甲編,(臺灣翻印本,未著出版年月)。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北:時報文化,1989)。
許道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2002年11月初版,2004年6月第2次印刷),452頁。
陳小凌,《抽象世界的獨裁者》,(台北:皇冠,1980)。
陳怡真,《鶯歌的脈搏》,(台北:皇冠,198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1977)。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陳銘磻,《陳銘磻報導文學集》(台北:華成,2002)。
陳銘磻,《雪琉璃——日本北海道‧關東‧伊豆半島‧近畿‧沖繩的文學散步》(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
陳銘磻,《賣血人》(台北:遠流,1979)。
陳銘磻編,《台灣報導文學十家》(台北:業強,2000)。
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90) ,266頁。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10卷‧詩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12)。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14卷‧資料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12)。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9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12)。
彭家發,《非虛構寫作疏釋》,(台北:商務,1989),263頁。
彭家發,《新聞文學點、線、面:評介美國近年新派新聞報導》,(台北:業強,2001),325頁。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03)。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1998)。
焦桐,《在世界的邊緣》,(台北:九歌,1995)。
華倫、韋勒克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1992.12)。
黃重添等,《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03)。
楊南郡,《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台北:玉山社,1996.03)。
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印》(台北:晨星,1996.06)。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稻田,2001),283頁。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下冊)》,(台北:三民,1968)。
楊憲宏,《走過傷心地:一個記者的公害現場觀察筆記》,(台北:圓神,1986)。
楊憲宏,《走過傷心地》,(台北:圓神,1986.08)。
楊樹清,《東渡之歌:金門百年庶民列傳‧遷臺篇》,(台北:旺文文創,2011)。
楊樹清,《金門田野檔案》,(台北:稻田,2001)。
楊樹清,《金門島嶼邊緣》,(台北:稻田,2001)。
楊澤主編,《送行——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4)。
楊鴻烈,《歷史研究法》,(世華書局影本,1975)。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10月初版,2006年3月第8次印刷),236頁。
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二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台北:聯經,1991.03)。
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三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台北:聯經,1992.11)。
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五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台北:聯經,1993.11)。
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四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台北:聯經,1992.11)。
瘂弦主編,《我寫故我在》,(台北:聯經,1995.11)。
瘂弦主編,《美麗新世界》,(台北:聯經,1996.11)。
瘂弦主編,《飛翔之光》,(台北:聯經,1994.1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廖嘉展,《月亮的小孩》,(台北:時報文化,1992.08)。
廖嘉展,《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台北:遠流,1996)。
廖鴻基,《鯨生鯨世》,(台北:晨星,1997.06)。
趙遐秋,《中國現代報告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01)。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台北:時報文化,1995.08)。
劉克襄,《小綠山之精靈》,(台北:時報文化,1995.08)。
劉克襄,《小綠山之舞》,(台北:時報文化,1995.08)。
劉克襄,《台灣舊路踏查記》,(台北:玉山社,1995.05)。
劉克襄,《旅鳥的驛站:淡水河下游四季水鳥》,(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
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台北:印書小舖,2010)。
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常民文化,1996.04)。
劉還月,《南瀛平埔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1995)。
劉還月,《瘖啞鶴鳴》,(台北:時報文化,1991)。
劉還月,《臺灣土地傳》,(台北:臺原,1989.01)。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92.08)。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1.11)。
鄧克保,《異域》(台北:平原,1961)。
鄧相揚,《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台北:玉山社,2000)。
鄧相揚,《霧重雲深——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8)。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初版,1986;大安,再版三刷,2001)。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長安,一版,1987;大安,二版五刷,2001)。
鄭明娳,《當代文學氣象》,(台北:光復,1988)。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黎活仁主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2000)。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1992)。
鍾梅音,《海天遊蹤》,(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
鍾喬,《回到人間的現場》,(台北:時報文化,1990.06)。
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1993.08)。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台北:晨星,2001)。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1991)。
關曉榮,《八尺門手札》,(台北:臺原,1996.07)。
龔鵬程,《文學散步》,(台北:漢光文化,1988)。


二、單篇論文

〈「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二「討論」〉,《文訊》,29期,(1984.04),頁165-185。
S M,〈報導文學寫作講話〉,《中華文藝》25:5=149卷(1983),頁20-24。
一郎(張我軍),〈糟糕的臺灣文學界〉,《臺灣民報》2卷24號,1924.11.21,頁6-7。
丁曉原,〈世紀回眸——報告文學理論批評的歷史進程〉,《20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理論批評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12。頁1-21。
山契,〈部落的徬徨——陳銘磻的「部落,斯卡也答」〉,原載於《野外雜誌》(台北:野外雜誌社,1978), 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62-266。
尹子玉,〈大漢天聲在臺北——論《漢聲》雜誌〉,《臺北文獻 (直字)》(2016),頁131-163。
尹章義,〈我的第一個童年玩伴〉,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28-29。
尹雪曼,〈泛論報紙與報導文學的關聯〉,《報學》8:8卷(1994),頁106-110。
尹雪曼,〈從報告文學到報導文學〉,《新文藝》277卷(1979),頁74-77。
尹雪曼,〈從報告文學到報導文學〉,原載於1975年《新文藝》月刊二二七期,(台北:新中國出版社),1975。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85-90。
尹雪曼,〈從新聞學觀點看報導文學〉,《文學思潮》3期(1979.01),頁81-83。
尹雪曼,〈報導文學的寫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2:5=254卷(1989),頁58-66。
尹雪曼,〈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2:4=253卷(1989),頁46-54。
尹雪曼,〈論報導文學的寫作〉,《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42-446。
文壽,〈談報導文學〉,《文學思潮》3卷(1979),頁73-74。
王文仁,〈從〈幌馬車之歌〉看藍博洲的報導文學創作——兼論台灣報導文學的幾個文類問題,《東華中國文學研究》3期(2005.06),頁163-182。
王拓,〈他對文化的貢獻值得感謝〉,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70-71。
王信,〈告訴你真相又發人深省的照片——淺談報導攝影〉,《人間》1期(1985.11)。
王健壯,〈沒有人間,哪來鄉土〉,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66-69。
王運熙,〈魏晉的文學批評‧劉勰《文心雕龍》〉,收錄於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頁109-148。
王錦江,〈「台灣新文學」雜誌始末〉,《台北文物》3卷3期(1954.12)。
王默人,〈憂喜參半〉,《文季》第二期(民62.11.15)。
王顗瑞,〈《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敘事特色初探〉,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011),頁93-106。
以群,〈抗戰以來的報告文學代序〉,《戰鬥的素繪》,(陽明書局,1982.04)。
古蒙仁,〈至高無疆,信而有徵〉,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50-158。
尼洛,〈淺析「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50-453。
尼洛,〈橋歸橋,路歸路〉,《文學思潮》3卷(1979),頁93-95。
白冷,〈報導文學是竹筍嗎?〉,原載於1978.09.04《臺灣日報副刊》,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00-103。
向陽,〈呈現以及提出〉,原載1978.03.11《愛書人旬刊》第六八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04-106。
向陽,〈副刊學的理論建構基礎:以台灣報紙副刊之發展過程及其時代背景為場域〉,《聯合文學》96期(1992.10)。
向陽,〈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台灣史料研究》第23期,(2004.08)。
朱俊哲,〈現實的探索——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與價值〉,原載1978.03.11《愛書人旬刊》第六八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07-117。
朱雙一,〈臺灣左翼報導文學的理論傳承和創作經驗——以《人間》作家關曉榮、鍾喬為例〉,《中國現代文學》(2012),頁23-42。
江曉昀,〈從視角觀點解讀《五個女子和一份報紙》中社會文化符號的傳遞意義〉,《文學前瞻》(2005),頁123-132。
老漢,〈吳濁流的報導文學〉,《夏潮》1:9卷(1976),頁68-71。
行政院文建會,〈報導文學座談會發言記錄〉,《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512-519。
何佳駿,〈淺論吳音寧《危崖有花》後殖民及女性關懷〉,《當代詩學》(2009),頁31+33+35-61。
何欣,〈報導文學與文學創作〉,原刊於《現代文學》復刊第5期,(台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8)。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48-67。
何寄澎,〈唐宋古文運動中的文統觀〉,《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1990),頁251-287。
余昭玟,〈「史記」與當前的報導文學〉,《雲漢學刊》7卷(2000),頁255-269。
余昭玟,〈當前的報導文學與《史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8期(2000.06),頁196-208。
吳文蔚,〈一本最好的報導文學:〈關山煙塵記〉(喬家才著)〉,《中外雜誌》25:4卷(1979),頁60-65。
吳正堂,〈尋找失去的熱情——關於臺灣「報導文學」精選書目〉,《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7卷(2002),頁6-10。
吳希聖,〈人間‧楊兆佳——形見のプロペラー〉,《臺灣文藝》2卷3期(1935.03),頁112-125。
吳東權,〈勿蹧蹋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506-508。
吳東權,〈明責任展純真〉,《文學思潮》3卷(1979),頁85-88。
吳瓊埒,〈訪黃春明談報導文學〉,原載於1978.06〈臺灣時報〉副刊。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57-164。
李凡,〈報導文學的兩個層面〉,原載於1978.07.01《書評書目》63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50-152。
李凡,〈報導文學的基礎與體認〉,原載於1978.07.01《書評書目》63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53-156。
李元平,〈使剎那成為永恆〉,《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71-476。
李亦園,〈千古傳承話絕藝——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民間戲曲散記》(台北:時報,1979.09),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26-232。
李亦園,〈序〉,胡台麗著《性與死》,(台北:三民,1986)。
李利國,〈從擁抱自己的土地開始——高信疆先生談報導文學〉,原刊載於1978.08.21《愛書人旬刊》第八四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28-139。
李明水,〈從新聞學觀點探討所謂的「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61-467。
李淑君,〈「例外狀態」下的「失調姿態」:白色恐怖監獄中的女性政治受難者的失調身體〉,《淡江中文學報》(2018),頁113-148。
李瑞,〈經典寶庫,文化再生〉,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24-126。
李瑞騰,〈從愛出發——近十年來臺灣的報導文學〉,《文藝復興月刊》158期(1984.12),頁50-58。
李瑞騰,〈理想、熱情與衝動——現階段台灣的青年文學〉,《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1991.05)。
李瑞騰,〈總序〉,收錄於林淇瀁《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頁3。
李奭學,〈行走在山林深處〉,原載於《中華日報》。引自李明水,〈從新聞學觀點探討所謂的「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67。
李歐梵,〈時代忘卻了「紙上風雲第一人」〉,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236-238。
杜南發,〈燃亮龍族的歷史——高信疆談副刊的理想和責任〉,《風過群山》,(台北:遠景,1982.06)。
沈明進,〈報導文學的表象與實質〉,《文藝月刊》111卷(1978),頁37-48。
沈明進,〈談報導文學的寫作〉,《幼獅文藝》48:6卷(1978),頁171-175。
阮桃園,〈真相的顯與隱——論藍博洲二部有關作家和醫生的報導文學〉,《東海中文學報》(2006),頁239-257。
阮桃園,〈漫談:「報導文學」中的「探索精神」〉,《明道文藝》,289卷(2000),頁169-172。
阮桃園,〈論散文創作和報導寫作的區隔——比較余秋雨〈我拒絕說它美麗〉與William Dalrym〈恆河之源——濕婆髮、聖河源〉,《東海中文學報》,(2003.07),頁307-321。
阮桃園,〈論散文創作和報導寫作的區隔——比較余秋雨〈我拒絕說它美麗〉與William Dalrymple〈恆河之源--濕婆髮、聖河源〉〉,《東海中文學報》(2003),頁307-321。
周立波,〈談談報告文學〉,《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07-310。
周行,〈新形式——報告文學的問題〉,《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29-332。
周作人,〈人的文學〉,《新青年》第5卷第6號。
周慶華,〈十年來海峽兩岸文學交流的省思〉,《臺灣文學觀察雜誌》1期(1990.06)。
周鋼鳴,〈報告文學的任務〉,《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25-328。
周錦,〈新文學第二期的報告文學〉,《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長歌,1976.04),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74-84。
周錦,〈關於「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81-484。
季季,〈一來生機動——當代中國小說大展與人間雅集之懷想〉,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59-62。
官鴻志,〈我把痛苦獻給您們——湯英伸救援行動始末〉,《人間》20期(1987.06)。
東籬,〈擺對位子——阮義忠談報導文學的攝影〉,原載於1979.01.21愛書人旬刊第九十九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74-178。
林全洲,〈獨騎瘦馬踏殘月——陳銘磻與其報導文學生命的千重世界〉,原載於1979.06.21《愛書人》旬刊第一一四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99-208。
林沛儒,〈報導文學的逾越與前衛——藍博洲的〈尋找劇作家簡國賢〉與口述歷史之互文研究〉,《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08),頁183-203。
林書帆,〈書寫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意義——論吳音寧的農村書寫〉,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014),頁133-154。
林崇漢,〈昨夜雨疏風驟〉,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14-118。
林淇瀁,〈一個自主的人:論楊逵日治年代的社會實踐與文學書寫〉,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六屆討論會秘書處編:《20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第6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2),頁470-475。
林淇瀁,〈台灣報導文學的虛構敘事規約〉,《文史台灣學報》6期(2013.06),頁25-48。
林淇瀁,〈台灣報導文學書寫策略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3期,(2013.03),頁97-121。
林淇瀁,〈後記〉,《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頁199。
林淇瀁,〈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台灣史料研究》23期,(2004.08),頁134-152。
林清玄,〈永遠的高先生〉,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63-65。
林清玄,〈竹筍與報導文學〉,原載於1978.08.11《愛書人旬刊》第八三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95-99。
林清玄,〈我們吃白米飯——報導文學的一個概念〉,原載於1978.09.11《愛書人旬刊》第八六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91-94。
林清玄,〈報導文學的根與果——高信疆的心願〉,原載於1979.01.21《愛書人》旬刊第九十九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65-169。
林進坤、王谷,〈報導文學的昨日、今日、明日〉,原載於1978.07.01《書評書目》63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40-149。
林燿德,〈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文訊》29期(1987.04),頁153-164。
邱佩文,〈有關「人物報導」的書目提要〉,《文訊》95期(1993.09)。
邵德潤,〈報導文學應為「四度空間」的文學作品〉,《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46-450。
金恆鑣,〈夢醒時分〉,楊澤主編,《送行——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4)。
阿盛,〈永遠的文藝主帥〉,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22-123。
南方朔,〈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簡論陳映真知識世界諸要素〉,《思想的貧困》(台北:人間,1988),頁19-20。
柯元馨,〈高信疆生平行述〉,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283-287。
柳暗,〈為歷史見證——楊春龍的「報導文學作品系列」〉,原載於1979.01.21愛書人旬刊第九十九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83-187。
洪祥輝,〈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新頁〉,《台灣史料研究》2號(1993.08.20)。
胡文嘉,〈台灣報導文學批評史初探〉,《東華中國文學研究》5期,(2007.06),頁127-160。
胡仲持,〈論報告文學〉,《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70-376。
胡風,〈論戰爭期的一個戰鬥的文藝形式〉,收錄於余元桂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15-323。
胡菊人,〈我看臺灣「新生代」——陳銘磻的「賣血人」〉,《賣血人》(台北:遠流,1979),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53-261。
胡菊人,〈寫客觀事實〉,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22-123。
茅盾,〈關於「報告文學」〉,《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311-314。
唐文標,〈我來,我見,我——古蒙仁的「黑色的部落」〉,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37-248。
夏潮編輯部,〈「我一天的工作」徵稿〉,《夏潮》2卷1期(1977.01),頁24。
夏潮編輯部,〈我們的話〉,《夏潮》5期(1976.08),無頁碼。
夏潮編輯部,〈致讀者書〉,《夏潮》4期(1976.07),無頁碼。
徐鍾珮,〈報導文學之我見〉,《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53-455。
翁台生,〈報導文學的基礎與體認〉,《書評書目》63卷(1978),頁16-18。
荊溪人,〈泛論「報導文學」〉,《世新二十年》(台北:世界新聞專校出版,1976)。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25。
荊溪人,〈新聞文學及其形成〉,《報學》5卷6期(1976.06)。
荊溪人,〈新聞寫作上的爭議〉,《報學》4卷10期(1972.12)。
袁殊,〈報告文學論〉,原載於《文藝新聞》(1931.07.13)。收錄於余元桂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299-301。
袁睽九,〈我看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99-502。
馬星野,〈報導文學之我見〉,《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30-432。
馬驥伸,〈如何提高報導文學的水準〉,《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38-442。
高信疆,〈永恆與博大——報導文學的歷史線索〉為1978.11.03政大新聞學會演講,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6-47。
高信疆,〈試探‧問題與可能〉,《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32-437。
高信疆,〈體檢美麗島——「一九八五台灣生活批判」序〉,收錄於高信疆編,《體檢美麗島——「一九八五台灣生活批判」》,(台北:敦理,1986)。
高信疆〈掙扎、迷惘與突破——我的徬徨少年時〉,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270-278。為高信疆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之演講,紀錄謝凱蒂、劉令儀整理,原刊《文海》五十期。
高嘉勵,〈吳音寧臺灣農業報導文學的影音美學〉,《文化研究》(2016),頁147-176。
國民黨文工會編,〈第二次文藝會談紀實〉,《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6-14。
國民黨文工會編,中央日報〈當前文藝的方向與作家的使命〉,《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67-169。
國民黨文工會編,中國時報〈論當前文藝政策〉,《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73-175。
國民黨文工會編,民眾日報〈粉碎共匪統戰陰謀〉,《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93-195。
國民黨文工會編,自立晚報〈文藝反共‧反共文藝〉,《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84-186。
國民黨文工會編,更生日報〈從二次文藝會談論今後發展方向〉,《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82-183。
國民黨文工會編,新生報〈對第二次文藝會談的期望〉,《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70-172。
國民黨文工會編,聯合報〈當前的文藝路線〉,《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1977),頁176-178。
張大春,〈幾番阡陌草率行:馬以工的報導文學成績單〉,《文訊》21卷(1985),頁251-257。
張文傑,〈從地理觀點淺談報導文學〉,《地理教育》(1984),頁236-239。
張系國,〈打開人生新境,邁向文學大路〉,高上秦主編,《時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時報,1982)。
張系國,〈落實的社會面〉,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24-125。
張系國,〈歷史、現實及文學〉,原刊登於1978.10.09《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68-73。
張放,〈報導文學的發展方向〉,《文學思潮》3卷(1979),頁89-92。
張香華,〈在另一個空間相遇〉,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27-128。
張堂錡,〈「高信疆世代」報導文學寫作「班底」創作轉型現象——以陳銘磻為主要考察對象〉,《中國現代文學》(2012),頁43-62。
張堂錡,〈台灣報導文學發展的困境〉,《空大學訊》242期(1999.11),頁47-51。
張堂錡,〈從《異域》到《金三角‧荒城》——柏楊兩部異域題材作品的觀察〉,黎活仁主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2000),頁268-303。
張堂錡,〈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政大中文學報》5期,(2006.06),頁165-196。
張道藩,〈一年來自由中國文藝的發展〉,《文藝創作》9期(1952.01),頁1-10。
張德麟,〈白話字發展史〉,《台語研究》(2015),頁4-26。
張耀仁,〈「實踐」的變貌--析論新世紀十年來臺灣地方文學獎報導文學作品(2000~2009)〉,《中國現代文學》(2012),頁63-84。
章綺霞,〈報導文學中的人文彰化——以康原作品為例〉,《彰化文獻》(2007),頁71-92。
許尤美,〈伊甸奏起的輓歌——從「人間」的報導文學看臺灣生態環境〉,《水筆仔》3卷(民1997),頁22-44。
許珮馨,〈「我要採訪人生」——徐鍾珮的散文世界探析〉,《人文社會學報(世新大學)》(2006),頁133-158。
許雪姬,〈林獻堂《環球遊記》與顏國年《最近歐美旅行記》比較〉,《台灣文獻》62卷4期,頁182。
許群,〈論報紙文學〉,原刊民國三十二年八月《東方雜誌》,收入抗戰文選第七冊謝嘉珍主編《山城曙色》,(台北:長橋出版社,1979)。
郭麗娟,〈荒野逐夢的鬥士——徐仁修〉,《臺灣光華雜誌》31卷12期(2006.12),頁32-41。
陳光憲,〈二十世紀報導文學的回顧〉,《市立師院應用語文學報》創刊期,(1999.08) ,頁143-164。
陳光憲,〈史記寫作藝術與現代報導文學〉,《應用語文學報》2期(2000.06),頁137-162。
陳光憲,〈第一本本土報導文學研究專著——讀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文訊》(2001),頁22-23。
陳光憲,〈論報導文學的時代性〉,《語言文學之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11)。
陳光憲,〈論報導文學的樣式〉,《台北市立師院語文學刊》第4期,(2000.06) ,頁75-105。
陳奇祿,〈報導事實的真象〉,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26-127。
陳怡真,〈記一段往事〉,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72-74。
陳芳明,〈熄滅的詩〉,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50-53。
陳映真,〈「石破天驚」自序〉,《石破天驚》,(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頁24。
陳映真,〈「鄉土文學」的盲點〉,《臺灣文藝》革新號2期(1977.06),頁107-112。
陳映真,〈父親〉,《陳映真散文集》(台北:洪範,2004),頁191-200。
陳映真,〈石破天驚——如果沒有顏文閂和自立晚報,後世的人要怎樣看這一時代的報人和報業啊……〉,《人間》15期(1987.01),頁30-45。
陳映真,〈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創刊號(1985.11),頁3。
陳映真,〈作為一個作家……〉,《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頁248-251。原載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聯合文學》四卷二期。
陳映真,〈兩鬢開始佈霜〉,《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頁167。原載於一九八六年二月九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陳映真,〈典藏版人間雜誌全套合訂本出版贅言〉,《人間合訂本》1卷(1991.02),無頁碼。
陳映真,〈從寂靜深閨走入政治颱風眼——獨門媳婦當縣長‧余陳月瑛的故事〉,《人間》40期(1989.02),頁64-73。
陳映真,〈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沉沒〉,《聯合文學》111期(1994.01),頁10-43。
陳飛龍,〈論報導文學——兼談司馬遷的史記〉,《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0期(1979.12),頁177-194。
陳銘磻,〈打開一個新的文學領域——「現實的探索」編輯記實〉,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7。
陳銘磻,〈報導文學的兩面觀〉,《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77-480。
陳銘磻,〈痛苦中的震撼——關於「賣血人」一書〉,原載於1979.07.01《愛書人》旬刊第一一五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09-214。
陳艷紅,〈台湾文学史上における『民俗臺灣』〉,《東吳日語教育學報》(2009),頁309-329。
陶小怡、Rogers,Michael,〈胡爾夫的報導文學(讀Tom Wolfe著<報導文學寫作新探>)〉,《書評書目》10卷(1974),頁114-116。
彭家發,〈細說新新聞與報導文學〉,《新聞鏡週刊》263期(1993.11),頁30-33。
彭歌〈必須深入人性〉,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18-121。
景翔,〈外國人看中國和先讀為快〉,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56-58。
曾金承,〈從《野鳥與花蛤的故鄉--漢寶村的故事》與《詩情畫意彰化城》談康原的文學行銷策略〉,《應華學報》(2013),頁99-132。
曾靜渝,〈第三世界文學的實踐者——重讀陳映真八0年代的文學創作與生產〉,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010),頁37-55。
游淑靜,〈不能只是江湖過客——尉天驄談報導文學的再深入〉,原載於1979.01.21愛書人旬刊第九十九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70-173。
游淑靜,〈不敢回頭看牽牛——林清玄與他的報導文學工作的使命〉,原載於1979.04.01/愛書人旬刊第一0六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88-198。
湯碧雲,〈再溫一壺酒——林清玄的「長在手上的刀」〉,原載於1978.08.11《愛書人旬刊》第八三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33-237。
須文蔚,〈再現台灣田野的共同記憶〉,收錄於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2002),頁6-52。
須文蔚,〈再現台灣田野的集體記憶——從社會運動與再現論考察下的臺灣報導文學史〉,收錄於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2002初版,2012二版)
須文蔚,〈吳希聖〈人間‧楊兆佳〉之真實再現與文體研究〉,《成大中文學報》30期(2010.10),頁141-172。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新聞學研究》51期(1995.07),頁121-142。
須文蔚,〈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之互文關係研究——以藍博洲的報導文學作品〈幌馬車之歌〉為例〉,《中國現代文學》21期(2012.06),頁5-21
須文蔚,〈臺灣報導文學與社會運動框架之互動關係研究——以臺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為例〉,《文史臺灣學報》6期,(2013.06),頁9-24。
須文蔚,〈鬆綁論下的臺灣報導文學讀本〉,《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7卷(2002),頁3-5。
馮景青記錄,〈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文訊》29期(1987.04)。
黃年,〈報導文學的兩個層面〉,《書評書目》63卷(1978),頁14-15。
黃翔,〈陳映真報導文學論研究〉,《華文文學與文化》(2011),頁27-86。
楊允言,〈白話字文獻中ê花東報導文學——以《臺灣教會公報》1885~1911做例〉,《臺東大學人文學報》(2013),頁83-110。
楊允言,〈臺語羅馬字書寫的花東報導文學初探——以《臺灣教會公報》1885-1911年為例〉,賴芳伶、須文蔚編,《第4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8),頁263-288。
楊月蓀,〈「冷血」譯後的話〉,《冷血》(台北:書評書目,1973)。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15-221。
楊月蓀,〈淺談報導文學寫作〉,《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67-471。
楊克明,〈歷史的激情與理解——李利國的「紅毛城遺事」〉,原載於1978.06.11《愛書人》旬刊第七七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49-252。
楊明,〈魏晉的文學批評‧曹丕、曹植〉,收錄於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頁70-75。
楊南郡,〈闊別文學四十年——跋語〉,收錄於《尋訪月亮的腳印》,(台北:晨星,1996.06)。
楊逵,〈「實在的故事」問答〉,《楊逵全集‧詩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59-262。
楊逵,〈如何建立台灣新文學〉,《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44-245。
楊逵,〈何謂報導文學〉,《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502-505。
楊逵,〈忘れられゆく災害地——臺灣震災地のその後の狀況——〉,原刊載於《進步》第二卷第七號(一九三五年七月;昭和十年,東京),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67-271。
楊逵,〈逐漸被遺忘的災區——臺灣地震災區劫後情況〉,《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72-275。
楊逵,〈報告文學と何はか〉,《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500-502。
楊逵,〈報告文學に就て〉,原刊載於《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一九三七年二月五日;昭和十二年),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466-468。
楊逵,〈報告文學問答〉,原發表於《臺灣新文學》第二卷第五號(一九三七年六月;昭和十二年),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512-521。
楊逵,〈報導文學問答〉,《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523-530。
楊逵,〈臺灣大震災記——感想二三——〉,原刊載於《台灣文藝》第二卷第六號(一九三五年六月;昭和十年),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30。
楊逵,〈臺灣地震災區勘察慰問記〉,《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18-229。
楊逵,〈臺灣震災地慰問踏查記〉,原刊載於《社會評論》第一卷第四號(一九三五年六月;昭和十年,東京),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04-217。
楊逵,〈談「報導文學」〉,《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469-470。
楊逵,〈論「反映現實」〉,《楊逵全集‧詩文卷下》(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263-265。
楊逵,〈輸血〉,原載於《日本學藝新聞》35號,收錄於《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535、536-537。
楊照,〈懷念一個輝煌的副刊時代〉,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241-243。
楊翠,〈兩種回家的方法--論伊苞《老鷹再見》與唯色《絳紅色的地圖》中的離/返敘事〉,《民族學界》(2015),頁35-95。
楊樹清,〈報導與文學的兩極對話——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的源流說與文類界定〉,收錄於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稻田,2001),頁9-19。
楊澤,〈序〉,收錄於楊澤主編,《手槍王——第十三、十四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1)。
楊錦郁記錄,〈給現實社會下猛藥——報導文學獎決審會議記錄〉,瘂弦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五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新詩獎作品集》,(台北:聯經,1993)。
瘂弦,〈高信疆與我〉,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07-113。
瘂弦、高信疆,〈一個概念(副刊編輯)的兩面觀〉,《愛書人》172期(1979.12)。
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2卷5期(1977.05),頁68-75。
葉建麗,〈淺談報導文學的屬性——寫實性、感人性與可讀性〉,《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87-491。
葛琳,〈兒童報導文學的發展〉,《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2卷(1980),頁50-54。
詩影,〈「史記」是報導文學初論〉,《文藝月刊》170期(1989.08),頁13-26。
詹宇霈,〈刻畫黑暗的臉——「從災難看報導文學」座談會紀錄〉,《文訊》245期,(2006.03),頁85。
詹宏志,〈看見是關心的開始〉,《天下》54期(1985.11),頁146-147。
雷蒙,〈勇之絕與行之極——評介古拉格列島〉,原載於1978年《幼獅文藝》三0六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222-225。
廖嘉展,〈找尋社會的一把幽光〉,收錄於廖嘉展,《月亮的小孩》,(台北:時報,1992)。
廖嘉展,〈哦,請唱香楠之韻〉,《人間》16期(1987.02)。
廖嘉展,〈落難中的「月亮的小孩」〉,《人間》24期(1988.10),頁16-32。
漢聲編輯部,〈迎接一個報導文學的盛季〉,《漢聲》5期(1979.07),頁132。
趙清閣,〈戰時文藝政策〉,《抗戰文藝概論》,(抗戰叢刊第八十七種,中山文化教育館編印)。
趙滋蕃,〈報導文學的興起〉,《湖南文獻季刊》10:1卷(1982),頁83-84。
趙寧,〈水火同源〉,《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85-487。
趙衛民記錄,〈為報導文學披沙揀金——記聯合報第十二屆小說獎附設報導文學獎決審會議〉,《聯合報》25版(1992.01.14)。
劉大任,〈滅種之美〉,楊澤主編《魚骸——第十八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5)。
劉依潔,〈陳映真在《人間》雜誌中所表現的媒體觀點與實踐方式〉,《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0),頁151-170。
劉依潔,〈陳映真訪談稿〉《人間雜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頁104-115。
劉捷,〈關於報告文學〉,《台灣文化》2卷2期(1947.02),頁15。
劉紹銘,〈長溝流月去無聲〉,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54-55。
劉智濬,〈陳銘磻的生命原鄉追尋〉,《臺灣文學研究》(2013),頁199+201-230。
劉毅夫,〈所謂報導文學〉,《文學思潮》3卷(1979),頁75-78。
劉毅夫,〈報導文學之我見〉,《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91-495。
劉毅夫,〈報導文學何處去?〉,《國魂》396卷(1978),頁12-16。
樂恕人,〈寫新聞與讀古文〉,《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509-511。
潘家慶,〈社會責任‧報導文學〉,《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55-460。
編輯部,〈「我一天的工作」徵稿〉,《夏潮》2卷1期(1977.01),頁24。
編輯部,〈我們的話〉,《夏潮》5期(1976.08),無頁碼。
蔡旻軒,〈論《南方移民村》作為報導文學文本的可能〉,《文史臺灣學報》(2013),頁49-71。
蔡敏玲,〈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卷(2001),頁233+235-257+259。
蔡琰、臧國仁,〈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期(1999.01),頁1-28。
蔡源煌,〈報導文學與新新聞〉,《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6.09),頁63-74。
蔣為文,〈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ē開基祖〉,《語言、認同與去殖民》(臺南:成功大學,2005),頁26-51。
蔣勳,〈起來接受更大的挑戰〉,《仙人掌》1卷2期(1977.04)。
鄭明娳,〈三、四十年代報告文學論〉,《當代文學氣象》,(臺北:光復,1988.04),頁91-156。
鄭明娳,〈中國現代散文芻論〉《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長安,初版,1986;大安,再版三刷,2001),頁3-15。
鄭明娳,〈序〉《當代文學氣象》,(臺北:光復,1988.04),無頁碼。
鄭明娳,〈報導文學〉《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長安,一版,1987;大安,二版五刷,2001),頁254-276。
鄭明娳:〈報導與文學的交軌——報導(告)文學初論〉《當代文學氣象》(臺北:光復,1988.04),頁67-90。
鄭貞銘,〈永遠的華岡才子〉,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30-32。
鄭貞銘,〈報導文學家對社會的責任〉,《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502-506。
鄭梓,〈二二八悲劇之序曲——戰後報告文學中的台灣〉,《台灣文學史料》9期,(1997.05)。
燕萱,〈自我認知的覺醒——王鎮華談報導文學的展望〉,原載於1979.01.21愛書人旬刊第九十九期,收錄於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頁179-182。
盧桂珍,〈眾聲喧嘩中對臺灣報導文學的幾點省思——兼評[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書目季刊》(2002),頁131-139。
盧幹金,〈因時代而生,為時代而作!〉,《文藝座談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頁495-499。
蕭玉佳,〈披著報導文學外衣的質性研究報告——一種書寫風格的嘗試〉,《教師之友》43:5卷(2002),頁51-60。
應鳳凰,〈出版也風雲〉,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66-168。
鍾喬,〈改造世界的文學——報告文學的美學特質〉,《回到人間現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
簡敏麗整理,〈理性用事〉,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三屆小說獎暨附設新詩獎、報導文學獎作品集》。
顏秀芳、傅榮珂,〈陳銘磻報導文學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74卷(2003),頁1-25。
魏子雲,〈是「非虛構」而非「非小說」〉,《文學思潮》3卷,(1979),頁79-80。
羅智成,〈有那麼一個人,那麼一個時代〉,收錄於季季等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2009),頁159-162。
羅詩雲,〈寫實的調節:論戰爭期前後石川達三與楊逵的日人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018),頁105-140。
羅蓀,〈談報告文學〉,《讀書月報》1卷12期(1940.02)。引自俞元桂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335-344。
關曉榮,〈追究記憶‧創造現在〉,《蘭嶼報告1987-2007》(台北:人間,2007),頁10。
蘇敏逸,〈「個性主義」與「革命理想」的辯證發展——丁玲小說創作發展歷程及其特色〉,《成大中文學報》(2008),頁157-194。
鐘麗慧,〈近三十年來報導文學選集提要(上)〉,《文訊》22期(1986.02),頁344-354。
鐘麗慧,〈近三十年來報導文學選集提要(下)〉,《文訊》23期(1986.04),頁356-365。


三、學位論文

1993林淇瀁,〈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關聯性研究——以七0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3.12)。
1999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000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2001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002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003謝明芳,〈當代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與發展〉(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004張明珠,〈《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研究(1978∼2000)〉(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004陳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005陳柳妃,〈台灣女性議題報導文學:以文學傳播理論為核心的初探〉(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2005吳薇儀,〈兩岸當代報導文學比較研究(1976-2004)〉(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006薛麗珠,〈古蒙仁的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006郭曉萍,〈陳銘磻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007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壇生態之形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007胡文嘉,〈《綜合月刊》報導文學作品之敘事分析〉(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2008曾彥晏,〈敘事與記憶--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2008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台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2009黃靖雨,〈徐仁修及其旅行文學研究〉(台北: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009陳胤維,〈臺灣當代漁民文學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009許振福,〈人間報導‧文學人間──《人間》雜誌及其影響研究〉(台北: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009張卉君,〈寫在邊緣:臺灣女性報導文學中的性別政治〉(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009林雅雯,〈九二一大地震報導文學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2009林沛儒,〈藍博洲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互文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2010陳翠屏,〈原住民報導文學中的主體建構〉 (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010陳翠茜,〈古坑地區文學發展之研究〉 (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2010簡玉妍,〈台灣環保散文研究—以1970-1990年代為範圍〉 (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011王貞懿,〈古蒙仁報導文學研究〉 (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2011林亞筑,〈吳晟與吳音寧詩文中之台灣鄉土情懷研究〉 (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2012何旻叡,〈浪漫的激情•理想的實踐—吳音寧的文學追尋與社會關懷〉 (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2012林家儀,〈台灣報導文學獎傳播現象研究(1970-2010)〉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2012林容朱,〈心岱散文作品研究〉 (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2012蔡佩含,〈社會介入‧自然寫作‧歷史敘事──以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為考察對象(1970~)〉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2012吳佩蓉,〈古蒙仁報導文學中的土地關懷〉 (台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2013林雅婷,〈劉克襄動物小說的創新與轉變研究〉 (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2013陳宛瑜,〈鄧相揚報導文學與電影改編之研究── 以「霧社事件」與《賽德克‧巴萊》為主〉 (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2013陳偉婷,〈深度報導類型與敘事分析 ──以吳舜文新聞獎作品為例〉 (台北: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2014林佩蓉,〈邱坤良及其散文書寫〉 (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014林書帆,〈台灣環境運動中文學所扮演的角色──以反國光石化事件為核心的探討〉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2014張耀仁,〈從「人間副刊」到《人間》雜誌: 台灣報導文學傳播論(1975-1989)〉 (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2014許文貞,〈讓我手像我口──臺灣特殊教育下的聽障者生命故事〉 (台北: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014許程富,〈再現樂生院─ 從報導文學到口述歷史〉 (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014黃斯駿,〈1999-2013年之台灣天災書寫〉 (新竹: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4)
2015李清貴,〈源與變——兩岸報導文學發展歷程比較研究〉 (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論文,2015)。
2015周琬翔,〈古蒙仁報導文學中的台灣現象揭露及批判〉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2015花基益,〈從雜誌的社會性質探究台灣社經文化的變遷(1945-1990)以人間雜誌為例〉 (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2015陳欣竺,〈地方,記憶與想像: 「臺中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的地誌書寫〉 (台北: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2015彭正翔,〈苗栗書寫與族群敘事:夢花報導文學獎作品研究〉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5)。
2015詹孟蓉,〈「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之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2016簡慧郁,〈馬以工的文化與環境保護書寫〉 (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2018姜雯,〈囹圄城:東南亞在台移工報導文學書寫〉 (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8)。
2018鄭羽皓,〈社福、監察、新媒體:2010年後臺灣報導文學初探〉 (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2018戴濛,〈《上門》報導文學寫作論述 ——城市‘獨一代’女性的認同與不認同〉 (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8)。
2019孫珞軒,〈《大麻煩不凡?》 一個多媒體報導文學試驗〉 (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9)。
2019徐立哲,〈《三次暫停:吳松蔚的籃球夢》多媒體報導文學創作論述〉 (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9)。
2019張桓溢,〈現實的摹創與中介:論臺灣非虛構寫作的翻譯、實踐與理論〉 (台北: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四、研討會論文

張耀仁,〈再思考〈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9——一個歷史分析取徑的文學傳播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中華傳播學會主辦,2001.07.03-05)。
楊允言,〈台語羅馬字書寫ê花東報導文學初探——以《台灣教會公報》1885-1911做例〉,「2008第4屆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2008.10.18-19)。


五、報紙

一郎(張我軍),〈糟糕的臺灣文學界〉,《臺灣民報》2卷24號(1924.11.21),頁6-7。
人間副刊編輯部整理,〈「泰北行記」決審意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2.10.12,8版。
王之樵記錄‧整理〈望鄉的棄兒——李瑞騰談異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5.01.15,39版。
王妙如記錄‧整理,〈感性也要兼具知性——第十九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評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1996.10.12-14,19版。
王拓,〈瘋狂邊緣——談談洪通和他的畫〉,《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3.14-15。
伊里記錄整理,〈報導文學首獎暫予擱置——本刊對於「華夏哀歌」爭議的討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0.12.05。
自立晚報編輯部,〈寫在「血戰異域十一年」前〉,《自立晚報》,1960.12.19,4版。
何聖芬,〈抱平常心,參平等眾生——訪林清玄談報導文學〉,《自立副刊‧焦點人物專欄》,1987.02.18。
李永適,〈評介《鯨生鯨世》〉,《中國時報》,1997.08.28,42版。
李利國,〈期待報導文學再出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3.10.16-17) ,25版。
李宜涯記錄,〈新文藝座談——報導文學創作的路線〉,《青年戰士報》,1978.09.27,11版。
杜南發,〈燃亮龍族的歷史——高信疆談副刊主編的理想與責任〉,《南洋商報‧文林版》(新加坡),1981.05.24、05.28、05.31。
沈謙,〈精神的關照,文學的感染——評古蒙仁的報導文學集《黑色的部落》〉,《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8.04.29-30。
柏楊,〈血戰異域十一年——我來自中緬邊境游擊區〉,《自立晚報》,1960.12.30,第4版。
孫瑋芒,〈來自深淵的知識——讀焦桐《在世界的邊緣》,《自由時報》,1995.06.12,29版。
徐淑卿,〈報導文學死了嗎?〉,《中國時報‧開卷版》,1998.10.08,43版。
馬以工〈「有怪獸」——看報導文學的式微〉,《中國時報》1998.12.23,37版。
張大春,〈尋找發現的刻度——對報導文學獎從缺的說明〉,《中國時報》,1998.12.23,37版。
張隆志,〈腳踏文獻與田野間〉,《中國時報》,1996.4.18,38版。
張毅,〈油與石圍牆的故事〉,《聯合報‧聯合副刊》,1978.11.01。
莫昭平,〈剛剛開店,就得準備關門?〉,《中國時報》,1988.10.17,23版。
陳大為記錄整理,〈驟然消逝的雷聲——第二十一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類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1998.12.23,37版。
陳映真,〈台灣文學中的環境意識〉,《聯合報》1996.01.06-09,34版。
陳映真,〈台灣報導文學的歷程〉,《聯合報》,2001.08.18-20,37版。
陳映真,〈先一時代之灼見——讀楊逵一九三七年「報告文學問答」的隨想〉,《聯合報‧副刊》,1992.09.20,37版。
陳銘磻,〈一九八一年我國的報導文學〉,《商工日報》,1983.08.19,11版。
陳銘磻,〈一九八二年我國的報導文學〉,《商工日報》,1983.08.22,9版。
陳慧華紀錄,〈報導文學往何處去〉座談會紀錄,《臺灣新聞報‧副刊》,1980.11.20-21,12版。
舒國治,〈作者帶我們去哪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8.12.23,37版。
楊艾俐〈棄獎聲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0.12.10。
楊照,〈英雄林立、凡民少數?〉,《中國時報》,1995.03.16,42版。
臺灣民報編輯部,〈創刊詞〉,《臺灣民報》創刊號,1923.04.15,頁1。
趙衛民記錄,〈為報導文學披沙揀金——記聯合報第十二屆小說獎附設報導文學獎決審會議〉,《聯合報》,1992.01.13,25版。
劉克襄,〈候鳥回來〉,《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5.09.23。
劉克襄,〈臺灣的自然寫作初論〉,《聯合報》,1996.1.4-5,34版。
劉婉俐記錄,〈對周遭世界真實殷切的探望——第二十屆時報報導文學獎類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1997.11.24-29,27版。
蔡源煌,〈最後的浪漫主義者〉,《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03.12。
鄧克保,〈血戰異域十一年(六十‧完)〉,《自立晚報》,1961.03.11,4版。


六、網路資料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2277,擷取日期2021/05/27)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297,張系國生平,擷取日期2021.04.21)。
「荊溪人口述歷史」:(http://csw.shu.edu.tw/Seminar/OralHistoryDetail/6235),訪談時間:102年10月24日(四)下午2點;訪談與整理:李蘭琪。
「博客來《時代的回眸》作者介紹」(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0583,擷取日期2021.05.16)
「臺灣文學網」:(https://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c_2.aspx?person_number=O12011),鄭明娳,介紹擷取日期:2021.03.07
林佳蓁,〈人間雜誌 報導文學的搖籃〉http://www.comnews.gio.gov.tw/topic/topic_07.aspx?articale_id=3694(2007/07/25)
張文中,〈《人間雜誌》——台灣左翼知識分子的追求和理想〉,《人文與社會》2012.05.18(來源: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313 )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台灣報導文學〉(一),「夏潮聯合會:戴國煇教授七十冥誕紀念專輯」,2002.04.14,(來源: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292.htm)。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台灣報導文學〉(二),「夏潮聯合會:戴國煇教授七十冥誕紀念專輯」,2002.04.14,(來源: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293.htm )。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台灣報導文學〉(三),「夏潮聯合會:戴國煇教授七十冥誕紀念專輯」,2002.04.14,(來源: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294.htm )。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台灣報導文學〉(四),「夏潮聯合會:戴國煇教授七十冥誕紀念專輯」,2002.04.14,(來源: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295.htm )。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台灣報導文學〉(完),「夏潮聯合會:戴國煇教授七十冥誕紀念專輯」,(來源: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296.htm ) ,2002.04.14。
陳映真,〈《人間雜誌》——台灣左翼知識分子的追求和理想(訪談)〉,《人文與社會》,(來源: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313 ),2012.05.18。
(此全文20270120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