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籍 〔東周〕老子著、〔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6年)。 牛兵占、陳志強等編:《黃帝內經》(河北:河北科學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1996年)。 〔漢〕班固撰:《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劉安等著、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增壹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2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 14 冊 。 〔印度〕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智度論》《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25冊。 〔印度〕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中論》《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30冊。 〔印度〕法救撰、〔東吳〕維祇難等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法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4冊。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34冊。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 (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3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10冊。 〔唐〕義淨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金光明最勝王經》《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16冊。 〔唐〕法海集記,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六祖惠能大師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敦煌本)《大正新修大藏經》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第48冊。 〔唐〕李善注、蕭統、胡克家:《文選》(同治重刊胡克家嘉慶原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網。 〔宋〕朱熹著、徐得明校點:《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欽定四庫全書本,子部,釋家類,卷二,(浙江大學圖書館影印古籍,2009年)。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第2冊。 〔宋〕無門慧開撰、彌衍宗紹編,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輯:《禪宗無門關》《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市,新文豐出版,1994年), 第48冊。 〔元〕宗寶編,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第48冊。 〔元〕陳澔注:《禮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高濂、弦雪居重訂:《遵生八箋之一‧清修妙論箋》上卷,(四川:巴蜀書社,1985年)。 〔清〕李漁著:《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國學研究社,1936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張潮、尤君若評註:《幽夢影》(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清〕丁福保著、蔡運辰彙編:《六祖壇經箋註》(台北市:北海出版,1970年)。 (二)專書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2002年)。 王米渠:《中醫心理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 王米渠:《佛教精神醫學》(臺北市:合記,2002年)。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國禪》(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97年)。 尼采(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出版,2014年)。 卡爾‧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文化出版,2001年)。 卡爾‧榮格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新北:立緒文化出版,2013年)。 卡爾‧榮格著、莊仲黎譯:《榮格論心理類型》(台北市,商周出版社,2017年)。 弗蘭克Viktor E. Framk)著、黃宗仁譯:《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台北:杏文出版社,1986年) 。 弗蘭克(Viktor E. Framk)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文化事業,2010年) 。 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E. Framk)著、鄭納無譯,《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2010年) 。 弗蘭克(Viktor E. Framk):《生命的主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 弗蘭克(Viktor E. Framk)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伊恩‧波頓(Ian Burton)等著、黃朝恩譯:《環境也是災害》(臺北市:聯合發行總經銷,2010年)。 李佩怡著:《榮格個體化思想: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道》(台北:天馬文化,2013年)。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市:中正,1991年)。 呂錫琛:《道學健心智慧─道學與西方心理治療學的互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李文瑄著:《森田療法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天馬文化,2013年)。 李申釋譯:《六祖壇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余德慧:《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2003年)。 林安梧著:《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文海基金會,1996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台北市;臺灣學生,2006年)。 林安梧:《新道家治療學與老子的智慧》(台北市:臺灣商務,2006年)。 林安梧:《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臺北市;臺灣學生,2011年)。 林崇安:《六祖壇經的祖本及其演變略探》,台北,大千出版,2001年。 孟祥森:《佛心流泉》(台北市:長鯨出版社,1978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1998。) 吳言生:《中國禪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一卷。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8年。) 周裕鎧:《禪宗語言》(台北市: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2002年)。 宗薩欽哲仁波切著、馬君美、楊憶祖、陳冠中譯:《佛教的見地與修道》(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6年)。 南懷瑾:《禪海蠡測》(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6年)。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洪修平、孫亦平著:《惠能評傳》(江蘇省:南京大學出版,199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哲學概論》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張曼濤主編:《六祖壇經研究論集》(臺北:大乗文化出版社,1976年)。 埃利希‧弗洛姆著、歐陽謙譯:《健全的社會》(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 馬丁‧海德格爾著,蘇隆編譯:《尼采十講》(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馮滬祥:《中西生死哲學》(台北縣:博揚文化出版,2001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1986年。)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 昭旭論儒學的宗教面向》(台北:台灣商務,2003年。) 喬‧卡巴金(Jon Kabat著、陳德中、溫宗堃譯,《正念減壓療法-初學者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2015年。) 喬‧卡巴金(Jon Kabat)著、胡君梅譯,《正念療育力》(台北:野人文化,2016年。) 聖印法師譯:《六祖壇經今譯》(臺北:天華出版社,1980年)。 楊定一:《真原醫─定一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臺北:天下雜誌,2012年。)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禪宗的兩大思想傳承》(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 楊惠南:《惠能》(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發行,1993年)。 楊鴻烈:《歷史研究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禪學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 鈴木大拙、耿能秋譯:《禪風禪骨》(台北:大鴻藝術出版,1992年。) 鈴木大拙、佛洛姆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1994年。) 鈴木大拙、林宏濤譯:《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台北:商周文化,2016年。) 詹姆斯‧霍爾著、廖婉如譯:《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 葉舒憲:《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9 年)。21 陳榮波:《禪海之筏》(臺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 陳榮波:〈《六祖壇經》的語言哲學〉,收錄於佛光山主編《佛光山國際禪學會議實錄》(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頁124-131。 陳兵:〈禪定的身心效應〉,收錄於吳言生主編《中國禪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60-68。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出版,2003 年)。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1年)。 鄔昆如,《存在主義真相》(臺北,幼獅,1975年)。 蔡保田等著:《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1988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簡豐文發行:《佛學大辭典》(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出版社,2010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譯:《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出版社,2010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彭仁郁譯:《愛與意志》(台北:立緒出版社,2010年)。 James H.Austin著、朱迪欣編譯:《禪與腦.開悟如何改變大腦的運作》(臺北:遠流,2009年)。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新店市:桂冠,1995年)。
Alan C. Purves ,and Richard Beach. Literature and the Reader: Research in Response to Literature ,Reading Interest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1976. Baruchson-Arbib,S.. Social information science: Love health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righton: Sussex Academic,1996. Cornett, C. E. & Cornett, C. F. Bibliotherapy: The right book at the right time. Indiana, Bloomington: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1980. Diogenes Laertius, trans. By R.D. Hicks. 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Hynes, A. M. & Hynes-Berry, M. Bibliotherapy: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1986. Kierkegaard, trans. by David F. Swenson, completed by Walter Lowrie. 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1. Lu, Y.-L.. How children’s libraries help children cope with daily life: An enhanced reader’s advisory serv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2005. Rubin, R. J.. Using bibliotherapy: A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Oryx. 1978. Rubin, R. J..” Guidance”,in The Service Imperative for Libraries:Essays in Honor of Margaret E. Monroe,ed.Gail A.Schlachter.Littlet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1982. Selma K. Richardson, ed., Children's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Service, 1978. Stephen Karetzky, Reading Research and Librarianship : A History and Analysis , NewYork : Greenwood Press,1982. Pardeck, J. A., & Pardeck, J. T.. Young people with problems: A guide to bibliotherapy. Westport,London: Greenwood.1984. Webster,Noah.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pringfield: G.& C. Merriam Co.,1961.
三、期刊 王立文、蕭麗華:〈《六祖壇經》的語言藝術與思考方法〉,《人文與管理學報》第一卷(1997年),頁45-46。 林安梧:〈開啟「意義治療」的當代儒學大師——唐君毅先生〉,《鵝湖》第20卷第7期(總235),(1995年),頁 2-5。 林安梧:〈「經典詮釋」、「生命參與」與「意義治療」─從儒、道、佛之異同與融通說起〉,《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年7月),頁21-38。 林安梧:〈再論「儒家型的意義治療學」—以唐君毅先生的《病裡乾坤》為例〉,《鵝湖》第28卷第4期(總328,2002年10月),頁7-16。 林安梧:〈儒釋道心性道德思想與意義治療〉,《道德與文明》第5期(2002年),頁44-49。 林安梧:〈老子《道德經》首章之詮釋與重建--論「存在場域」、「生命護養」兼及於「意義治療」〉,《鵝湖》,30卷6期(總號354,2004年),頁18-28。 林安梧:〈「新道家」、「意義治療學」及其對現代性的反思〉,《宗教哲學》42期(2007年),頁49-58。 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論「根源的回歸」與「存有的照亮」〉,《宗教哲學》44期(2008年),頁129-146。 林安梧:〈論「儒道佛」三教文化教養與人格建構〉,《鵝湖月刊》第35卷第4期總號第412(2009年),頁22-32。 林安梧:〈道家經典的現代詮釋與身心靈的治療─以老子《道德經》為中心的討論〉,《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第129期(100年10月),頁1-36。 林安梧:〈「心性之學」在教育上的運用—儒、道、佛義下的「生活世界」與其相關的「意義治療」〉,《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卷第4期,頁27-61。 邱湘雲:〈六祖壇經及其語言研究考述〉,《問學》第七期(2004年),頁1-19。 胡順萍:〈六祖壇經思想之承傳與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3期(1989年),頁351-504。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秩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第27期第2卷(總314,2001年8月),頁11-23。 尉遲淦:〈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7期(1998年),頁20-22。 賴賢宗:〈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普門學報》13期(2003年),頁105-133。 賈林祥:〈試析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理論〉,《醫學與哲學》第25卷第8期(總第279期,2004年8月),頁73-74。 葉乃靜:〈從閱讀談通俗讀物之蒐藏〉,《大學圖書館》第二卷第二期(87年4月),頁1-16。 鄭振煌:〈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華梵第三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頁43-65。 陳書梅:〈閱讀與情緒療癒─淺談書目療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8年12月),頁4-9。 劉宣文、毛華配:〈意義的追索─談弗蘭克的意義療法〉,《青年研究》第5期(2000年),頁36-40。 釋聖嚴:〈六祖壇經的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年4月),頁149-163。 顧力仁:〈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1998年),頁48-62。
Cohen, L. J..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ading: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7 (1993): 73-83. Forrest, M. E. 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ading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ealth Libraries Review 15 (1998): 157-164. J. C. Flanagan.”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Psychological Bulletin 51 (1954):327. Kevin Pender, "The Role of the School Library Resource Centre in the School's Reading Programme," School Librarian 31 (September 1983):211. Lu, Y.-L.. Helping children cope: What is bibliotherapy ? Children & Libraries, (2008)6(1),p.47-49. Mary Edith Walker and Judie Jones,”When Children Die:Death in Curr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Its Use in a Library,”Bulletin of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74:1(January 1986):17-18. Margaret C. Hannigan,”The Reader with Ment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ulletin 58( October 1964):799. Philip J. Weimerskirch,”Benjamin Rush and John Minson Galt, ll:Pioneers of Bibliotherapy in America,”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53:4(1965):516-517. Ruth M. Tews, "Introduction," Library Trends 11 (October 1962):99. Ruth M.Tews.” Bibliotherapy”.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Vol.2 New York: Marcel Dekker,1969: 448-457. Sam D. Neill, "Why Books?"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12 (1922): 24. V.E.Frankl, Paradoxical intention and Dereflec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12:3(1975), pp233-234.
四、學位論文: 胡順萍:《六祖壇經思想之承傳與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邱淑美:《六祖壇經的生死哲學及其養生觀》,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文職:《《六祖壇經》的超人文精神──自性覺醒》,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饒梅芳:《台灣地區鄉鎮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之研究》,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