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18.19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江雅茹
作者(英文):Ya-ju Chiang
論文名稱:《詩經》物色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the Appearance of Natural objects in the Book of Odes
指導教授:許又方
指導教授(英文):Yu-Fang Hsu
口試委員:賴芳伶
陳逢源
陳成文
張政偉
許又方
口試委員(英文):Fong-Ling Lai
Feng-Yuan Chen
Cheng-Wen Chen
Cheng-Wei Chang
Yu-Fang Hsu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9901003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9
關鍵詞:詩經物色自然物引譬連類比興
關鍵詞(英文):the Book of Odesnatural objectsappearanceanalogyBi-X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詩經》中出現的自然物及其相關物共有兩百六十首,題材又多以複合式意象比例較高,自然題材經詩人觀察、選擇、組織之後,成為描寫景物和敘述事實的描述意象,或具象徵意義、譬喻作用的書寫功能,有陪襯或凸顯主題的作用。雖然《詩經》物色並非詩人描寫主題,亦不構成自然書寫的類型詩,但透過物色題材的分析,可再探《詩經》自然物與詩人創作的關係,詩人如何透過意象、比興、詞句篇章表現心志。
《文心雕龍‧物色》提到「詩人感物,聯類不窮」,自然景物觸動詩人美感經驗,物色引發創作動機,成為創作的題材。物候和季節有關,天象、氣象和動植物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本文透過分析、綜合、分類、比較、歸納等一般方法,並參考物色相關論題、意象探討與比興分析等前行研究成果和相關文學理論,探討《詩經》與物色題材相關的詩文。首先,從「感物與創作」層面論述《詩經》自然物的聯想,這與感發作用及引闢連類的思維有關。其次,分從「內容」和「形式」分析《詩經》物色書寫。最後歸納結論,《詩經》中的物色是來自對自然的觀察與想像,也是人事類比的題材與手法。
There are totally two hundred and sixty pieces of natural and related objects which appear in the Book of Odes. Among these pieces, the themes or subject matters are mostly about compound images. The natural themes become the image description on describing natural objects and narrating facts after the observation, choos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poets. Moreover, these natural themes turn out to possess the writing function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analogies, which serve as a foil or accentuation to the theme. Although the piece of natural objectives in the Book of Odes does not concern the poets’ describing themes of poetic verses , and neither does it constitute the type of poetic verses on writing about nature, the following is worth further discuss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me of the natural o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objects and poets’ creation, and how the poets express their will and mind through images, 比興,discourse of phrases and sentence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mentions “Poet feels the Objective Being Therefore Creates the Analogical Association Infinitely”, which says natural objects become the theme of creation by touching poets on their experience about beauty; in addition, natural objects inspire the motive to create and becomes the themes of creation. Objects are related to seasons, and the climate, the weather and animals and plants as well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s life. Thu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and analys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eories from prior studies through analysizing, classifying, comparing and inducing to discuss and explore the poetic verses in the Book of Odes whose themes are related to natural objects. First, discuss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 natural objectives in the Book of Odes from the “perspective and creation” point of view. This is related to the thinking of feelings, association and inference. Second, analyze the writing on the natural objects in the Book of Od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ent” and “form” separatedl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the natural objects come from he observation and imagination to the nature, which is also a theme and method of an analogy between people and thing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
第三節 文獻檢討 13
壹、「物色」義涵探討 14
貳、《文心雕龍‧物色》論《詩經》 20
參、現代文論裡的「物色」論述 22
第二章 《詩經》感物與創作 27
第一節 感物與類比思維 28
壹、感物與人事的結合 28
貳、感物與創作關係 32
第二節 《詩經》自然物的聯想與類比 38
壹、感發作用 39
貳、引譬連類 45
第三章 《詩經》物色書寫內容分析 69
第一節 曆法與四季 69
壹、曆法紀時 69
貳、季節書寫 75
第二節 天象與物候 78
壹、天文書寫 79
貳、氣象書寫 87
第三節 動植物的時間意識 103
壹、動物書寫 103
貳、植物書寫 106
第四章 《詩經》物色書寫形式分析 113
第一節 詞語表現 114
壹、主從式合義詞 115
貳、聯綿詞 116
參、疊字詞 119
肆、派生詞 125
第二節 句式表現 126
壹、主謂句 126
貳、題評句 127
第三節 篇章表現 131
壹、完全重章結構 132
貳、不完全重章結構 135
參、非重章結構 136
第五章 結論 139
第一節 研究成果回顧 140
壹、物色來自對自然的觀察與想像 140
貳、物色是人事類比的題材與手法 14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142
壹、研究面向的拓展 142
貳、研究論題的深化 144
參考書目 147
附錄 143
附錄一:《詩經》篇章出處頁數及詩中所見自然物 163
附錄二:《詩經》中所見自然物詩文 181
一、古代典籍(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一)《詩經》類專著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宋】歐陽修:《詩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
【宋】蘇轍:《詩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1995)。
【宋】王安石著,程元敏輯:《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二)詩經》(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
【宋】馬和之等書畫:《詩經》(香港:商務印書館,2010)。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宋】李樗、黃櫄:《毛詩李黃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
【宋】嚴粲:《詩緝》(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1989)。
【明】孫鑛:《孫月峰批評詩經》(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五經總義類》,1997)。
【明】戴君恩原本,【清】陳繼揆補輯:《讀風臆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1995)。
【明】萬時華:《詩經偶箋》(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詩類》,1997)。
【清】賀貽孫:《詩觸》(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詩類》,1997)。
【清】王夫之:《詩經稗疏》(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洪亮吉:《毛詩天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1995)。
【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97)。
【清】戴震:《毛鄭詩考正》(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崔述:《讀風偶識》(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清】胡承珙:《毛詩後箋》(臺北:藝文印書,《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魏源《詩古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1995)。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俞樾:《群經平議》(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毛詩類彙編》本,1986)。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
(二)經學、史學類專著
【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197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97)。
【晉】孔晁注:《逸周書》(臺北:中華書局,1970)。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北魏】楊衒之著,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8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三)文學、思想類專著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魏】王弼注:《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晉】陸機著,劉運好校注:《陸士衡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9)。
【南朝宋】陶淵明原著,王叔岷撰:《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梁】劉勰著,李曰剛斠詮:《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3)。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
【梁】鍾嶸著,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北齊】顏之推原著,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明】朱存理:《珊瑚木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明】鍾惺,譚元春編:《詩歸》(濟南:齊魯書社,1997)。
【明】鍾惺、譚元春撰:《唐詩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薑齋詩話箋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清】紀昀著,孫致中等點校:《紀曉嵐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詩經》類相關論著
1專書、研究專著
文幸福:《孔子詩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臺北:青蓮出版社,1995)。
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2)。
朱孟庭:《詩經與音樂》(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朱孟庭:《詩經重章藝術》(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
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1993)。
李卓藩:《唐詩與詩經傳承關係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1)。
車行健:《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臺北:里仁書局,2011)。
佘正松、周曉琳主編:《詩經的接受與影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林耀潾:《先秦儒家詩教研究》(臺北:天工書局,1990)。
林耀潾:《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胡樸安:《詩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硏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
馬銀琴:《周秦時代《詩》的傳播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陳致主編:《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陸文郁:《詩草木今釋》(臺北:長安出版社,1992)。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傅道彬:《詩可以觀︰禮樂文化與周代詩學精神》(北京:中華書局,2010)。
彭鋒:《詩可以興︰古代宗教、倫理、哲學與藝術的美學闡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黃忠慎:《南宋三家詩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黃忠慎:《嚴粲詩緝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黃忠慎:《清代詩經學論稿》(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北:里仁書局,1993)。
聞一多:《古典新義》(臺北:里仁書局,1996)。
裴普賢:《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臺北:三民書局,1988)。
裴普賢:《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劉毓慶、郭萬金:《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潘富俊著,呂勝由攝影:《詩經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2001)。
潘嘯龍、蔣立甫:《詩騷詩學與藝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5)。
顏重威著,陳加盛攝影:《詩經裡的鳥類》(臺北:鄉宇文化公司,2004)。

2期刊論文
江雅茹:〈《詩經‧木瓜》研究〉,《孔孟月刊》第39卷第1期(2000.9),頁1-9。
江雅茹:〈試探《詩經》、《左傳》對三良事件的看法〉(二),《孔孟月刊》第47卷第9、10期(2008.6),頁27-32。
江雅茹:〈《詩經‧王風‧丘中有麻》毛傳、鄭箋訓釋商榷〉,《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7期(2009.7),頁25-48。
余培林:〈三百篇中疊字不作動詞說〉,《國文學報》第17期(1988.6),頁1-8。
余培林:〈三百篇分章岐異考辨〉,《國文學報》第20期(1991.6),頁1-24。
余培林:〈《詩經》複字句研究〉,《國文學報》第27期(1998.6),頁1-43。
吳璧雍:〈從詩經圖發展史看清代乾隆《御筆詩經圖》〉,《故宮學術季刊》第19卷第3期(2002春),頁91-137。
呂珍玉:〈周法高先生《中國古代語法》中的《詩經》語料運用〉,《東海中文學報》第33期(2017.6),頁1-52。
宋千儀:〈從馬和之《詩經豳風七月圖》談〈七月〉的功能及解讀背景〉,《北臺國文學報》第2期(2005.6),頁13-26。
李金坤:〈〈風〉〈騷〉「棄婦情結」探論——以〈氓〉、〈谷風〉、〈柏舟〉與〈離騷〉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2.10),頁149-166。
李金坤:〈《詩經》「鳥獸草木」意蘊世界新探〉,《經學研究集刊》第10期(2011.4),頁33-46。
李添富:〈《詩經》中不具音韻關係的聯綿詞研究〉,《先秦兩漢學術》第11期(2009.3),頁1-26。
季旭昇:〈〈雨無正〉解題〉,第二屆中國經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臺中:逢甲大學,2001.12),頁1-12。
林宏佳:〈〈汝墳〉詩旨試探〉,《東華漢學》第16期(2012.12),頁53-88。
林義正:〈孔子對《詩》的詮釋方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5期(2008.3),頁105-154。
林葉連:〈《詩經》興義的定義、實例及其影響〉,《漢學研究集刊》第20期(2015.6),頁35-72。
林耀潾:〈魏晉南北朝《詩經》接受論──以普通讀者為中心〉,《興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1.12),頁49-76。
洪章夫:〈從昆蟲學角度釐清《詩經》中「螽斯、斯螽」的物種〉,《國文學報》第43期(2008.6),頁1-41。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9),頁121-148。
高玉玲:〈《詩經》植物意象與審美心理〉,《詩經研究叢刊》第1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7),頁117-130。
高秋鳳:《詩經•周南•汝墳》研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2),頁69-105。
張蕾:〈《詩經》中的時間意識〉,《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7),頁303-311。
張寶三:〈《詩經》研究中之文獻解讀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0.6),頁1-29。
張寶三:〈《上博一‧孔子詩論》對〈關雎〉之詮釋論考〉,《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12),頁1-28。
莊雅州:〈論《詩經》天文意象的多元價值〉,《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7),頁553-567。
許郭璜:〈(沔水)與(鶴鳴)——關於本院藏馬和之畫詩經圖冊〉,《故宮文物月刊》第219期(2001.6),頁36-45。
陳新雄:〈論《詩經》中的楊柳意象〉,《國文學報》第15期(1986.6),頁11-22。
陸理原:〈從經學到文學——魏晉南北朝《詩經》研究角度的轉變〉,《廣西社會科學》2004第1期),頁102-104。
傅含章:〈論《詩經》行役詩及其因物起興之運用〉,《實踐博雅學報》第13期(2010.1),頁25-54。
曾守正:〈孔孟說詩活動中的言志思想〉,《鵝湖》第25卷第6期(1999.12),頁5-20。
黃忠慎:〈董仲舒「《詩》無達詁」說析論〉,《鵝湖》第25卷第5期(1999.11),頁1-14。
黃忠慎:〈從樂歌到指義:論三百篇的原始質性與春秋貴族用《詩》的意義轉換〉,《靜宜中文學報》第1期(2012.6),頁31‐58。
黃忠慎:〈理解、運用與解釋:析論孔孟荀在《詩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東吳中文學報》第25期(2013.5),頁1-30。
楊晉龍:〈明代學者〈秦風‧蒹葭〉詮釋析論——明代詩經學史研究的進一步探討〉,《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8.9),頁1-46。
翟相君:〈〈秦風‧黃鳥〉的興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頁39-40。
蔡宗齊:〈古典詩歌的現代詮釋——節奏、句式、詩境(理論研究和《詩經》研究部分)〉,《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1期(2010.3),頁1-45。
鄭玉姍:〈《小雅‧斯干》「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夢兆探源〉,《中國學術年刊》第34期(秋季號),2012.9),頁1-30。
盧瑞容:〈中國古代時間觀的萌芽——《詩經》時間意識探討〉,《人文及管理學報》第4期(2007.11),頁23-43。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第2期(2004.9),頁1-24。


3學位論文
文鈴蘭:《詩經中草木鳥獸意象表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6)。
周玉琴:《詩經天文地理意象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林佳珍:《詩經鳥類意象及其原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
林菁菁:《漢代毛傳鄭箋比興說《詩》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邱靜子:《詩經蟲魚意象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翁燕玲:《從引詩賦詩到詩本義探求的詮釋轉向──《詩經》詮釋典範轉移中的文化意識、文本觀及存在闡釋的界域》(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張淑惠:《詩經動植物意象的隱喻認知詮釋》(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張雅蘋:《詩經時空敘寫探析》(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郭哲瑜:《詩經聯綿詞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陳慈敏:《詩經與「水」相關意象之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靜俐:《詩經草木意象》(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曾麗丹:《詩經色彩意象研究》(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程燕:《考古文獻詩經異文辨析》(合肥:安徽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黃文琪:《詩經自然意象美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楊明哲:《詩經獸類意象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劉益州:《詩經中「山」意象表現與應用》(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歐秀慧:《詩經擬聲詞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
蔡依羚:《詩經旅行書寫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蔡雅芬:《詩經鳥獸蟲魚意象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鄭建忠:《詩經中有關戰爭與戍役詩篇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盧詩青:《詩經婚戀詩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蘇伊文:《詩經比興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1)。

(二)其他類研究專著
1專書、研究專著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
王邦雄等:《中國文學新詮釋:關涉與意涵》(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6)。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7)。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書局,2009)。
王夢鷗:《文藝美學》(臺北:里仁書局,2010)。
朱光潛:《詩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9)。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朱德熙:《語法答問》(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甫之、涂光社主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濟南:齊魯書社,1988)。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9》,1959)。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9》,1961)。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9》,1962)。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
施淑:《中國古典詩學論稿》(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8)。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10)。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8)。
胡楚生:《經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胡萬川等:《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5)。
凌欣欣:《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2004)。
高明:《高明孔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4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
許又方:《楚辭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5)。
陳昌明:《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
陳芳明主編:《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陳滿銘:《篇章意象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香港:新亞書院,1973)。
黃俊傑:《東亞儒家人文精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黃慶萱:《學林尋幽:見南山居論學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楊牧編:《周作人文選Ⅰ》(臺北:洪範書店,1983)。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臺北:洪範書局,1985)。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局,1989)。
楊牧:《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楊牧:《隱喻與實現》(臺北:洪範書局,2001)。
楊牧:《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書局,2002)。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三民書局,1985)。
葉維廉:《中國詩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臺北:廣文書局,1962)。
劉帆:《修辭藝術詮釋》(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歐麗娟:《李商隱詩歌》(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6)。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龔鵬程:《讀詩隅記》(臺北:華正書局,1987)。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龔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美】雷可夫‧詹森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美】艾布拉姆斯著,酈雅牛等譯:《鏡與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
【美】劉若愚原著,杜國清中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
【美】費斯克(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英】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德】R.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期刊論文
江雅茹:〈《文心雕龍‧物色》「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探析〉,《孔孟月刊》第48卷第7、8期(2010.4),頁32-42。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4),頁77-92。
呂怡菁:〈「興」的基本輪廓與其在作品中的整體意義〉,《清華中文學報》第14期(2015.12),頁231-276。
李正芬:〈試論聯綿詞組構要素的歷史變化與發展──以《經典釋文》音義注釋為主〉,《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12),頁105-133。
李百容:〈論「寫意」與「詩畫融通」之關聯性〉,《元培學報》第12期(2005.12),頁125-144。
車行健:〈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7),頁183-196。
車行健:〈從情志批評到原志詮釋學〉,《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53卷4期(2015.12),頁49-79。
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新39卷第4期(2009.12),頁615-651。
張少康:〈《文心雕龍》的物色論――劉勰論文學創作的主觀與客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第5期),頁94-101。
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11),頁39-62。
張懷通:〈西周春秋時代的教育科目──「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7.1),頁86-91。
郭乃禎:〈《文選》物色類風、雪、月三賦析論〉,《國文學報》第38期(2005.12),頁59-100。
陳拱:〈移情作用與景物描寫——《文心雕龍‧物色》篇析義〉,《中國文化月刊》176期(1994.6),頁113-127。
陳秋宏:〈論《文心雕龍》中的「意象」與「比興」〉,《東吳中文學報》第20期(2010.11),頁109-132。
黃冠閔:〈神與物遊——論《文心雕龍》中的想像中介問題〉,《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 2005.6),頁165-192。
黃偉倫:〈蘭亭修禊的文化闡釋——本體的探詢與自然的發現〉,《華梵人文學報》第13期(2000.1),頁157-186。
黃偉倫:〈《文心雕龍》的「物感」生成圖式及其心物辯證觀〉,《東華漢學》第12期(2010.12),頁51-86。
黃偉倫:〈物感與情景交融之辨——一個歷史與邏輯並觀的考察〉,《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1期(2010.12),頁153-189。
黃偉倫:〈〈樂記〉「物感」美學的理論建構及其價值意義摘要〉,《清華中文學報》第7期(2012.6),頁107-144。
黃翠芬:〈中國詩學中比興意象的傳統思維〉,《朝陽學報》第8期(2003.9),頁1-12。
黃慶萱:〈形象思維與文學〉,《國文學報》第23期(1994.6),頁63-78。
楊玉成:〈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中華學苑》第49期(1997.1),頁97-139。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5),頁113-221。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6),頁63-132。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3),頁383-445。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9.6),頁209-254。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43卷第4期(2013.12),頁555-598。
蔡英俊:〈傳統詩學「詩言志」的精神〉,《鵝湖》第1卷第10期(1976.4),頁43-46。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1),頁55-88。

3學位論文
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
林莉翎:《六朝物色觀念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許又方:《虹霓的原始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表現及意義》(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
陳沛淇:《漢代情志批評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黃素卿:《文心雕龍物色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