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63.9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淑娟
作者(英文):Su-Chuan Wang
論文名稱:解放的希望-庶民歷史政治中的運動教習
論文名稱(英文):The Hope of Liberation- the pedagogy of movement in the subaltern history and politics
指導教授:廉兮
指導教授(英文):Hsi Lien
口試委員:丘延亮
萬育維
陳毅峰
林慧絢
夏林清
口試委員(英文):Yen-Liang Chiu
Yu-Wei Wanne
Yi-Fong Chen
Huei-Hsuan Lin
Lin-Ching Hsia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899882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1
關鍵詞:庶民研究庶民歷史歷史質現代性殖民主義解放教育解殖教習多元文化教育行動研究處境凝塊貧窮吉野村灣生太魯閣族移民
關鍵詞(英文):subaltern studiessubaltern historieshistoricitymodernitycolonialismliberatory educationdecolonial pedagogymulticultural educationaction researchsituational attachmentspovertyyoshino villageWansei:Taiwan-born JapaneseTaroko tribeimmigran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6
  • 收藏收藏:0
我是一位草根民主的運動者,也是社區工作者及研究者。以行動研究作為方法;帶著自身生命的難題來到花蓮蹲點吉安。想找答案:人如何可以在層層的現代性殖民的社會壓迫處境中更解放?本文以自身生命課題及十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為基底,以「重返歷史~辨識歷史質」為取徑,在社區推進二戰後移動到吉安的太魯閣族;及日治時期來到吉野村的島內移民(閩南客家移民)的訪談行動。
太魯閣族人的訪談則探究出因統治者的需要,從山地鄉移動到平地鄉的過程,族人被迫採平地人的生活方式,其不適應的必然性;而族人講自身名字的反應慢,乃是太魯閣族傳統命名制度遭破壞的結果,這些都再現了殖民的刻痕。再者吉野村內島內移民的訪談,則是因為看到了「灣生」幾乎成為了吉安鄉的代名詞,且不同意《灣生回家》遮蔽了殖民的鄉愁式書寫。於是,透過長輩訪談進入日治時期吉野村島內移民的生活場景。探究出島內移民其實是補足了移民村因為耕地廣及戰爭而來的勞動力不足,他們共創了吉野移民村的光榮歷史;重現殖民統治下戰爭、空襲的記憶及島內移民與日本移民的互動關係。
文史工作者如何取用歷史的歷史質提問,是實踐後發展出來的重要議題。其一是,藉由灣生作為「殖民代理人」的處境辨識,分析灣生鄉愁的質地;透過田中實加假灣生事件,鏡照出台灣的親日情結,而台灣人民淹沒在日人鄉愁、在臺日友好的血緣臍帶催眠中,沒有了抵殖民的主體。其二是,藉由行研文史資料遭盜用事件,反思歷史的取用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工具,不僅工具化了「歷史」,也工具化了「人民」,也工具化了「文史工作者」自身。
「人民老大」政治行動則是希望為自己及社區居民,創造出不同歷史質地的「個人/集體與政治」關係的政治解放行動。以政治力作為探針,企圖偵測出政治力對人民的壓迫,而開展出爭取聚會所等行動方案。最後討論我期盼的「太魯閣族部落大團結」及「舊村文化激活」行動作用都沒有發生,讓我進一步思考「共同體」的想像是如何被我建構起來的。
本研究探究過程中,在「實踐先於理論」的運動教導中,我研發了「辨識歷史質──解現代性殖民路徑」之行動理論。我意識到人的行動策略必須面對自身的「處境凝塊」──在現代性殖民的社會處境中單一的意識形態常對自己或他人經驗之否定及排除,而形成情緒和思維糾結的行動困局。藉由「重返歷史~辨識歷史質」及社會學習,拆解被現代性意識形態形塑的固著思維、情緒及行動,生成具有主體意識的行動者。而後能投身「創造不同歷史質」的社會行動,朝向解放的希望。
I am a grassroots democracy activist, community worker and researcher. Using action research as a method; came to Hualien to stay in Ji'an with the problems of my own life. Looking for the answer: How can people be more liberated in the social oppressive situation of layers of modernity colonization? Based on my own life issues and more than ten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pproach of "returning to history - identification of historicity" to promote the Taroko tribe who moved to Ji'an after World War II; Interviews with immigrants from intra-island (Fujian and Hakka immigrants) in Yoshino Village.
The interviews with the Taroko tribe show out the need for the rulers to move them from the mountain to the plain area. The people were forced to adopt the plain area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ey could not adapt to it;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aming system of the Taroko people, which reproduces the impacts of colonization. Furthermore, the interviews with the immigrants from the island in Yoshino Village were based on seeing that "Wansei", Taiwan-born Japanese, has almost become synonymous with Ji'an Township, and disagreeing that "Wansei Going Home" obscures the colonial nostalgic writing. Therefore,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elders, I entered the life scenes of immigrants in Yoshino Vill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Exploring the fact that the immigrants on the island made up for the labor shortage of the immigrant village due to the extensive arable land and war, they created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immigrant village of Yoshino; reproduced the memory of wars and air raids under the colonial rule, as well as the immigrant and Japanese immigrants on the island. interaction.
The question of how literature and historians use the history of historic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developed through out practice. One i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nostalgia in Wansei by identifying the situation of Wansei as a "colonial agent"; through the incident of Mika Tanaka's fake Wansei, which reflects Taiwan's pro-Japanese complex, while Taiwanese people are indulged in Japanese nostalgia. , In the hypnotism of the umbilical cord of the friendly connecti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here is no subject viewpoint of colonization. Second, through the incident of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flecting on the use of history as a tool to seek personal interests, it has not only instrumentalized "history", but also instrumentalized "people" and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ers".
The political action of "People is the Boss" is a political liberation action that hopes to create a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collective and political" with different historicity for itself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Using political power as a quest, it attempts to detect the oppression of the people by political power, and develop action plans such as getting the meeting place. In the end, I discussed that the actions of "Taroko Tribal Unity" and "Old Village Cultural Activation" that I had hoped for did not happen, which made me think further about how the imagination of "community" was constructed by me.
In the process of thi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movement that "practice precedes theory", I came up with the action theory of " Identification of historicity: The Path to Decolonization of Modernity". I realize that people's action strategies must face their own "situational attachments" - i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odern colonization, a single ideology often denies and excludes one's own or others' experience, resulting in actions that are tangled in emotions and thoughts dilemma. Through "Returning to History – Identification of historicity" and social learning, we dismantle fixed thoughts, emotions and actions shaped by modern ideology, and generate actors with self-consciousness. Then he can devote himself to the social action of "creating a diversity of historicity", towards the hope of liberation.
第一章 問題、與理論對話及方法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一、意圖 1
二、庶民歷史的政治性與解放性 2
三、問題意識 4
第二節 庶民與庶民歷史觀點的參看 6
一、庶民 6
二、庶民歷史 7
第三節 行動理論的生成 10
一、現代性殖民 10
二、「辨識歷史質──解現代性殖民」路徑之行動理論 14
三、解放的希望 15
四、處境凝塊 17
五、重返歷史~辨識歷史質 19
六、視框轉移1~痛苦、恐懼的看待及社會學習 25
七、視框轉移2~貧窮的看待:貧窮文化 30
八、連結的可能 34
九、有主體意識的行動者及創造不同的歷史質 3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行動研究 39
一、實踐先於理論 39
二、行動研究的社會變革性 39
三、檢驗行動有效的方法 41
第五節 論文各章節安排 44
第六節 倫理及書寫對自身的作用 46
一、行動者的倫理 46
二、書寫對研究者的作用 47
第二章 女性運動者的生成 49
前言 49
第一節 何謂運動者? 49
第二節 投身運動之歷程 52
一、投身左翼運動歷程表 52
二、左翼的啟蒙 53
三、想過中產階級生活 54
四、接回底層階級的情感 55
第三節 運動返身的挑戰 57
一、運動的想望與情欲流動 57
二、婚姻的侷限 58
三、小兒子爆衝,引爆夫妻衝突 60
四、對經濟、婚姻不穩定的恐慌 60
五、遠走花蓮 61
第四節 初入部落,鎩羽而歸 62
一、蹲不進去部落 62
二、與R衝突的行動反思 66
三、進部落帶團體 67
四、位置差異、條件再辨認 69
第五節 整理內在 70
之一 什麼是實踐者? 71
之二 區辨實踐者與養家活口者 72
之三 成為「自我滿足者」抑或「實踐者」 72
之四 勞動與獨立 73
之五 我的恐懼之身 74
第六節 新住民培力與挑戰 74
第七節 思考與討論 77
第三章 人民老大政治行動 79
前言 79
第一節 我的去政治化小歷史 79
一、父親的政治屬性? 79
二、去政治化的護理專業養成 80
第二節 人民老大參選運動 81
一、人民老大在運動什麼? 81
二、從工運轉政運 85
三、爭權益與爭權力的差別 87
四、終究還是被逼到 87
五、決定在花蓮參選 88
第三節 與太魯閣族人爭取聚會所(2014年) 89
一、吉安鄉太魯閣族的邊陲處境 90
二、為何他們需要聚會所? 91
三、才結識就開始作戰 91
四、爭取聚會所的各股勢力 92
五、是族人,也是統治者的分身 94
六、酒後吐真言 98
七、對話錄 98
八、社會學習及討論 100
第四節 干城博愛新村間歇停水問題(2014年) 104
第五節 2018年二度參選 105
一、號召太魯閣族部落大團結 106
二、尋找舊村後代子孫 107
三、別人選贏的秘訣 109
四、傳說中的買票 111
五、選後反思 112
第六節 思考與討論 117
一、集體組織/動員以對抗壓迫體制 117
二、祛殖民 118
三、認識世界的對立面 119
第四章 吉安鄉太魯閣族人移動歷史的解殖 121
前言 121
第一節 爭取聚會所後的歷史探詢 121
第二節 協同探究的歷程 122
一、從「庶民身份視角」到「庶民性視角」 122
二、雙主軸:既是訪問者亦是行動者 123
三、歷史感生成的對話歷程 124
第三節 重現殖民歷史 125
一、下山,只是為了統治者好管理 125
二、重返山地鄉 128
三、pthangan(太魯閣族傳統命名制度)遭破壞 133
四、精神動員的銅門軍功碑史實勘誤 134
第四節 思考與討論 137
一、訪談者的學習:文化傳承及清晰知道來時路 137
二、我的去政治性 137
第五章 吉野村解密~重返殖民歷史 139
前言 139
第一節 反差的啟蒙 139
第二節 日本人來到吉野移民村 140
一、領台百萬移民論 140
二、七腳川事件是個好時機 141
三、日本移民到吉野村 143
第三節 島內移民來吉野村討生活 144
第四節 誰創造了吉野村的光榮歷史 148
一、南勢阿美協助買牛、提供勞動力 148
二、紅色茉莉與吉野一號米 149
三、徵兵令下,日人無力耕作 149
四、參與苦力及工程建設 150
第五節 吉野村日本移民與島內移民的關係 151
一、進移民村被丟石頭、打不敢還手 152
二、島內移民被趕出宮前及清水聚落 153
三、地主與佃農互利共生的關係 155
第六節 戰爭體制下的吉野村 156
一、一條人命換一輛坦克車 156
二、機場、軍用地居民迫遷 157
三、南埔機場及軍事部署 157
四、徵兵令 158
五、實施配給制度 158
六、成人做公工、學生挖戰壕、支援前線 159
第七節 思考與討論 160
第六章 取用歷史之歷史質思辨 163
前言 163
第一節 假灣生下愛台灣的解構 163
一、鏡照出台灣的親日情結 163
二、灣生的處境 167
三、討論 175
第二節 行研文史資料遭盜用 176
一、發現文史資料被盜用 176
二、處理過程 179
三、討論 181
第三節 思考與討論 182
第七章 行動的條件限制及結論 185
第一節 行動的條件限制 185
一、太魯閣族 185
二、吉野長輩 188
三、新住民 191
第二節 結論與思考 193
一、建立「辨識歷史質──解現代性殖民」的實踐路徑 193
二、從「庶民性視角」聽尋諸歷史 194
三、歷史質的探詢乃在充滿張力及不確定性中前行 195
四、窮人的出路 196
五、跨越身份的連結 198
六、社區激活始於內心 199
七、慢實踐、慢政治的意義 200
八、祛殖民的思考 200
參考文獻 203
附錄 213
附錄1 新住民尾牙事件紀事 213
附錄2 台灣行動研究學會「來去吉野村」智慧財產權遭青春協會侵害案 公開聲明 214

01哲學團隊(2016,10月8日)。〈康德:何謂啟蒙?〉。取自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47484/%E5%BA%B7%E5%BE%B7-%E4%BD%95%E8%AC%82%E5%95%9F%E8%92%99-ep38
Hall, S和陳光興(1998)。《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元尊文化。
天到發黑(2012,12月16日)。〈佚名(沒文章名)〉。取自http://army.chlin.com.tw/BBS/archiver/?tid-8399.html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5)。〈從經濟正義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與貧窮〉。《新使者》,87,8-11。
方永泉(2011)。〈壓迫者教育學內涵初探〉。《市北教育學刊》,38,71-96。
方昱(2010)。〈齊美爾的玫瑰:貨幣、貧窮與社會工作〉。《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27-49。
日日春協會(2000)。《九個公娼的生涯故事》。台北市:台灣工運雜誌社。
王永慈(2005a)。〈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工學刊》,10,1-54。
王永慈(2005b)。〈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之貧窮分析〉。《臺灣社會工作學刊》,4,1-32。
王明珂(2016)。《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芳萍(2013)。〈「組織起來共同發展吧!」-我的政治性生成歷程〉。載於張育華、王芳萍、拔耐‧茹妮老王,《伏流潛行 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頁180-349)。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王芳萍(2016)。《差異美學、關係跨界、底邊連線:妓權運動的文化實踐》〔博士論文〕。輔仁大學。
王秋絨(1995)。〈弗雷勒教育模式在社區教育的運用實例評析〉。《成人教育》,25,20-24。
王若蘋(2013)。〈台灣的「貧窮」議題與「社區諮商」可行作為〉。《諮商與輔導,333,48-52。
王峻祺(2019,7月27日)。花蓮慶豐部落聚會所下週啟用 被譽為原民版雪梨歌劇院〉。《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65424
王淑娟(2000)。《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王淑娟(2008)。〈面對婚姻的真實性及有限性〉。載於台北市日日春關懷協會,《家裡不能說的秘密》(頁192-193)。台北市日日春關懷協會。
王淑娟(2010)。〈盈豐行的小女兒:走過貧窮及性道德的壓迫〉。《應心研究》,48,39-78。
王曉波(1994)。〈期待「殖民地傷痕」的結束-李登輝「日本情結」的歷史考察〉。《海峽評論》,48,20-22。
王醒之(2014)。《回歸政治-解放政治心理學的實踐》〔博士論文〕。輔仁大學。
丘延亮(2004)。〈導讀三 演敘「貧窮文化」──劉易士書寫的考掘與譜系及我人的閱讀與踐行〉。載於Lewis, O.,《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丘延亮,譯)。(頁57–106)。巨流。
丘延亮(2006)。〈實踐永遠是在理論前頭:解讀一個行動研究在地踐行的自敘〉。《應用心理研究》,31,246-249。
丘延亮(2021)。〈從庶民研究到萬邦思考──庶民研究及南地與你我的關聯〉。《文化研究學刊》。(出版中)
古偉瀛和王晴佳(2000)。《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巨流。
台灣行動研究學會(2015)。《太魯閣族的另一種鄉愁~花蓮縣吉安鄉太魯閣族人的移動故事》。作者。
台灣行動研究學會(2017)。《來去吉野村:日治時期島內移民生活紀事》。作者。
田中實加(陳宣儒)(2014)。《灣生回家》。遠流。
朱瑩琪(2014)。《烽火寓禪機~女‧性/主體/一個女性運動者政治主體的發展取徑〔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何燕堂(2011年10月)。〈人民老大是什麼?〉。《打火石》,4,第1-2版。
佚名(2008,8月14日)。〈銅門祠〉。取自http://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808-%E9%8A%85%E9%96%80%E7%A5%A0(2008.8.8)
呂朝賢(2007)。〈貧窮動態及其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4,167-210。
我的多桑日本兵(2015,4月15日)。〈漫長8個月~等待遣送回國(武裝解除)〉。取自https://m.facebook.com/818388408243075/photos/a.821882694560313.1073741828.818388408243075/822783201136929/
李力庸(2009)。〈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暫時糧食統治體制:台灣與朝鮮的比較研究(1937-1945)〉。《臺灣史研究》,16(2),63-104。
李易昆(2014)。《逆風行者-朝向「解放-社會變革」的成人學習之路》〔博士論文〕。輔仁大學。
李國生(1997)。《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李淑容(2018)。〈八年以後:新貧家庭貧窮動態追蹤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5,37-75。
李筱峰(2004,10月26日)。〈從回憶錄見證台灣人的戰時經驗(1937-1945)。取自https://lin1023tw.pixnet.net/blog/post/34860396-%E5%BE%9E%E5%9B%9E%E6%86%B6%E9%8C%84%E8%A6%8B%E8%AD%89%E5%8F%B0%E7%81%A3%E4%BA%BA%E7%9A%84%E6%88%B0%E6%99%82%E7%B6%93%E9%A9%97%281937-1945%29-%E6%9D%8E%E7%AD%B1
李福鐘(2017,1月9日)。〈台灣人的殖民記憶與去殖民〉。《蘋果新聞網》。取自https://www.appledaily.com.tw/forum/20170109/KI3TEMKFPWSJPFK7Q3GAY52C2U/
李曉光(2009)。〈階級、性別、種族與女性身份認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1(3) ,54-58。
李錦旭(2017)。〈地方學的形塑:南方經驗的反思〉。載於李錦旭(主編),《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頁 37–74)。開學文化;國立屏東大學。
沈青松(2000)。《呂格爾》。東大。
秀林鄉公所(2005)。《太魯閣原鄉懷舊》。秀林鄉公所。
周佳君(2014)。《一個追尋黑影的歷程—從工會到參政的五年級運動者發展之路》〔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宗薩欽哲仁波切(2007)。《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楊憶祖、馬君美、陳冠中,譯)。知識領航股份有限公司。
拔耐‧茹妮老王(秋月)。〈Fudafudak金色波浪:茹妮老王的勞動女兒〉。載於張育華、王芳萍、拔耐‧茹妮老王,《伏流潛行 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頁350-430)。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林津如(2011)。〈女性主義縱橫政治及其實踐:以臺灣邊緣同志為例〉,載於于遊素玲(編),《跨國女性研究導讀》(頁 17- 48)五南。
林香君(1998)。《變的知識建構與建構知識的變》〔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香君(2015)。〈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理研究,63,189-238。
林香君(2020,4月21日)。〈以「交織政治辯證」的「自陳」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一書「FACE-TO-FACE」對話〉。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29285534186791/
林香君(2021)。〈對厭女論普適化的疑議與探究—以多元交織性作為考察尺度〉。《佛光人文學報》,4,281-318。
林家銘(2015)。《閱讀史畢娃克閱讀傅柯:庶民論述一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林徐達(2012)。〈貧窮的文化反思:三位原住民的生命話語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6,133-177
林素珍、陳耀芳(2007)。〈七腳川(cikasuan) 人歷史意識之探討—以日治時期七腳川事件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15-140。http://doi.org/ 10.29763/TISR.200712.0006
林裕勳(2013)。《日治時期花蓮港廳吉野村清水部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
林傳凱(2018)。《戰後台灣地下黨的革命鬥爭(1945-1955)》〔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花蓮縣政府(2006)。《續修花蓮縣志》。花蓮縣政府。
邱澎生(2006,3月9日)。〈探究「第三型歷史」(History 3)的可能性:讀Dipesh Chakrabarty之《將歐洲省級化:後殖民思想與歷史差異性》〉。取自https://blog.xuite.net/pengshan/twblog/112590307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2,119-182。
柯裕棻(2006)。〈去殖民與認同政治 訪談《成為「日本人」》作者荊子馨〉。《思想》,2,255-267。
盈豐行編輯群(2009)。《盈豐行~煤炭雜貨之家20個孩子的大家族》。盈豐行—王家雜貨店。
苗允豐、黃瑞祥、黃福壽、駱香林(1974)。《花蓮縣志卷一大事紀》。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范振和(2012,8月14日)。〈日人吉安尋根 她帶「灣生老人」回家〉。《聯合報》。取自https://linuxyeo.pixnet.net/blog/post/288475685
范振和(2018,8月31日)。〈新、原住民穿傳統服飾陪同登記 吉安鄉代參選人王淑娟受矚目〉。《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31002173-260407
夏林清(2002)。〈對話前行甚於位置的找尋〉。《應用心理研究》,16,168-171。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156。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折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31,201-239。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夏林清(2020 a)。《家是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心靈工坊。
夏林清(2020 b)。《大小團體動力學:理論、結構與工作方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夏林清、王淑娟(2012)。〈斗室星空~家庭經驗晒穀場〉。載於夏林清,《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頁237-269)。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孫友聯(2011)。〈越工作越窮?-工作貧窮問題的政治性〉。《司法改革雜誌》,86,65-66。
孫慶忠(2017,12月6日)。〈口述歷史的製作與村落文化的發掘〉。專題演講的謄稿。
徐松海(2002)。《吉安鄉志》。吉安鄉公所。
根誌優(2010)。《台灣原住民抗日史圖解》。台灣原住民出版有限公司。
翁純敏(2009)。《吉野移民村與慶修院》。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高砂義勇隊(2021,8月22日)。中文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7%A0%82%E7%BE%A9%E5%8B%87%E9%9A%8A
張少強(2004)。〈導讀二 扣連《貧窮文化》──貧窮文化能是什麼……〉。載於Lewis, O.,《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丘延亮,譯)。(頁27–55)。巨流。
張旭鵬(2006)。〈「庶民研究」與後殖民史學〉。《史學理論研究》,4,82-92。
張育華、王芳萍、拔耐‧茹妮老王(2013)。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張宏婷(2019)。〈普通人參政初體驗:地方選舉圖像描摹〉。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畢業專題。東華大學。
張素玢(2017)。《未竟的殖民》。衛城。
張清富(1992)。〈貧窮變遷與家庭結構〉。《婦女與兩性學刊》,3,41-58
張嘉玲(2013)。〈確認貧窮的類別:台灣低收入家戶的特性〉。《社會科學論叢》,7(1),1-46。
張耀宗(2013)。〈「殖民現代性」作為論述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一個研究面向〉。《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85-97。
章國鋒(2003)。〈附錄5平等對話:文化交往的倫理原則──哈伯瑪斯駁「文明衝突論」〉。載於Habermas, J. & Haller, M.,《作為未來的過去: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張國鋒,譯)(頁249-264)。先覺。
莊金妹(2011)。《歐菲莉災後20年重返銅門》。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許兆麟和劉健芝(2005)。〈序一:一線之差──封閉/開放的(歷史)閱讀〉。載於劉健芝和許兆麟(選編),《庶民研究》(頁1-35)。中央編譯出版社。
郭明珠、何經泰(2002)。《工殤-職災者口述故事集》。台灣工運雜誌社。
陳其澎(2003)。〈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的研究〉。載於《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俊智(2013,5月12日)。〈拿到出生證明了! 8名灣生哭紅眼〉。《聯合報》。取自https://linuxyeo.pixnet.net/blog/post/288475685
陳越(2014)。〈如何思考人民?──論葛蘭西「民族-人民的」概念〉。《台灣文學研究》,6,43-66。
陳燕谷(2005)。〈序二:關於庶民的歷史〉。載於劉健芝和許兆麟(選編),《庶民研究》(頁25-35)。中央編譯出版社。
陳毅峰(2014)。〈發展〉。《人社東華》,4。取自
http://journal.ndhu.edu.tw/2014/%E7%99%BC%E5%B1%95%E2%94%80%E2%94%80%E9%99%B3%E6%AF%85%E5%B3%B0/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揚智文化。
陶藩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陸揚(2003)。〈關於後現代話語中的現代性〉。《文藝研究》,4,11-18。
雪巴-喜馬(2009,2月20日)。〈日治時期銅門祠〉。取自http://blog.udn.com/sherpa/2668596
曾健民(2010)。〈台灣「日本情結」的歷史諸相: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視角〉。《思想》,14,39-51。
黃小陵(2012)。《不想棄械投降—工傷者反壓迫運動與實踐反思》。世新大學。
黃仁姿(2017)。〈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國史館館刊》,52,33-72。
黃美順(2012)。《日治時期吉安地區地域社會之形塑》〔碩士論文〕。東華大學。
黃桂蓉(2008)。《移民與永興村的形成與發展—從日本移民到客家移民》。花蓮教育大學。
黃銘正(2015)。〈電影《灣生回家》正式預告 - 10/16 落葉歸根 感動獻映〔錄影帶〕。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pRN92QNco
黃銘正(2015)。《灣生回家》〔DVD〕。田澤文化有限公司。
廉兮(2012)。〈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3,21-45。
廉兮(2014)。〈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台灣文學研究》,6,81-124。
楊芳(2006)。〈「現代性是一項未竟的事業」──哈貝馬斯現代性理論探究〉。《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6),11-15。
楊渡(2017,1月4日)。〈假如我是真的,田中版〉。《中時新聞網》。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104000419-260109?chdtv
溫鐵軍(2020,8月22日)。〈溫鐵軍解構現代化〉〔錄影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LHpZoxs0
葉柏強(2014)。《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
廖守臣(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45,81-212。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麥田。
廖高仁(2019)。《閱讀日本移民體驗記》。作者自行出版。
廖高仁編著(2013)。《悅讀林田移民村》。花蓮縣鳳林鎮公所。
廖高仁編著(2014)。《悅讀日本官營移民村》。花蓮縣鳳林鎮公所。
管仁健(2015,10月20日)。〈鍵盤小五郎看賈彎彎回家熱〉。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5-10-20/65816
劉健芝(2021,7月13日)。〈劉健芝談斯皮瓦克:什麼是「庶民研究」?〉。取自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139217
蔡詩萍(主持人)(2015,9月6日)。〈文人政事Art Profile—田中實加助灣生回家 記錄返台尋根解密〉〔錄影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Q07wOHpCQ
蔡錦堂(2006)。《戰爭體制下的台灣》。日創社。
鄭麗珍(1999)。〈女性單親家庭的資產累積與世代傳遞過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111-147。
賴香伶(2010)。《走自己的路!一條台灣左翼工運路徑的回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戴伯芬(2014)。〈底層勞動、消費貧窮與都市漫遊者:臺北市街友田野記實〉。《臺灣社會學刊》,54,233-265。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單親戶之貧窮:以1998年為例〉。《臺大社工學刊》,2,151-189。
薛曉華(2020)。〈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與地方學的相遇:高中「地方學」校訂課程的實踐意義〉。《台灣教育》,721,51-60。
鍾淑敏(2020)。〈導讀〉。載於清水半平,《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齋藤光,譯)(頁19-29)。蔚藍文化。(原著出版年不詳)
鍾寶珠(2006)。《客藝開拓吉安展師藝》。客委會。
韓志磊(2005)。〈後殖民主義之後〉。《西南交通大學學報》,6(5),124-126。
顧玉玲(2002)。《木棉花開了:工傷者的生命之窗》。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清水半平(2020)。《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齋藤光,譯)。蔚藍文化。 (原著出版年不詳)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陳金田,譯)。第1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遠流。(原著出版於1993年)
Argyris, C.,Putnam,R., & Smith, D. M. (2000).《行動科學》(夏林清,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5年)
Aronowitz, S. (2002).〈英譯本前言〉。載於Touraine, A.,《行動者的歸來》(許甘霖,譯)(頁61-87)。
Clifford, J. (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林徐達、梁永安,譯)。桂冠。(原著出版於2013)
Freire, P. (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70年)
Freire, P. (2011).《希望教育學》(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Gaha(2005).〈歷史的細語〉。載於劉健芝和許兆麟選編,《庶民研究》(郭小兵,譯)(頁338-351)。中央編譯出版社。
Gibson(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吳根明,譯)。師大書苑。(原著出版於1986年)
Habermas, J. & Haller, M. (2003).《作為未來的過去: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張國鋒,譯)。先覺。(原著出版於1991年)
Lewis, O.(2004).《貧窮文化:墨西哥的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丘延亮,譯)(原著出版於1975年)
Newman, F. (2021).《心理學迷思》(王東美、郭姵妤、龍煒璿,譯)。五南。(原著出版於1991年)
Newman, F. and Holzman, L. (2003).〈所有的力量朝向發展〉(夏林清,譯)。
Parker, I (2015) ,〈政治與應用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宋文里,譯),63,105-137。
Pieterse, J. N. & Parekh, B. (2002).〈意象的轉移──解殖、自內解殖和後殖民情狀〉。載於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吳江波,譯)。(頁84-101)。中央編譯出版社。(原出版年不詳)
Revel, J.-F. & Richard M. (2008)。《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賴聲川,譯)。先覺。(原著出版年不詳)
Sahlins, Marshall(1988)。〈原初豐裕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丘延亮,譯),1(1),159-181。
Touraine, A. (2002)。《行動者的歸來》(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麥田。(原著出版於1984年)
Ward, G. (2008)。《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林心如,譯)。桂冠。(原著出版於2000)
Watzlawick, P., Weakland, J. & Fisch, R.(1996)。《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夏林清、鄭村祺,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74年)
Williams, R. (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譯)。巨流。(原著出版年不詳)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London,UK: Bergin and Garvey.
Habermas, J.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UK: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Crenshaw, K. (1994). Mapping the margins: Intersectionality, identity politic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f color. In Fineman & Mykitiuk (Eds.), The public nature of private violence (pp. 93-118). New York, NY: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