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85.9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頌恩
作者(英文):Sung-En Lin
論文名稱:讓我們一起成長:卑南族成長班的文化實踐(2009-2022年)
論文名稱(英文):Growing Together: Cultural Practice of the Pinuyumayan Youth Groups in Development (2009-2022)
指導教授:賴淑娟
指導教授(英文):Shu-Chuan Lai
口試委員:孫大川
邱韻芳
吉娃斯巴萬
蔡政良
口試委員(英文):Paelabang Danapan
Yun-Fang Chiu
Ciwas Pawan
Futuru C.L. Tsai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89996004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38
關鍵詞:卑南族原住民青少年成長班文化實踐部落教育
關鍵詞(英文):Pinuyumayan peopleindigenous youthyouth groupscultural practicesindigenous community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從歷史縱深及長期民族誌觀察的面向,描述Likavung利嘉、Puyuma普悠瑪、Mulivelivek初鹿與Tamalragaw大巴六九這四個卑南族部落的成長班,探究其形成的歷史溯源及運作歷程。同時論述參與成長班的年輕族人,如何以實踐做為形塑認同的探尋之道,並成為年輕世代與部落族人、傳統與未來之間連結的節點及創發的動力,進而與當代部落教育進行對話。
過去有關卑南族部落教育的研究,較為重視以成年人為行動者的成果展現。本研究透過多年來與年輕人同在現場,傳達年輕人的視角與心聲,從中可以看見這群出生於1991年到2004年間的世代,也就是2009年至2022年期間陸續參與辦理成長班的年輕人,於國高中期間意識到與部落之間有著甚麼樣的情況,如何影響自己以及更年輕一輩在部落事務連結上的問題。透過年輕團隊的成立,藉由辦理成長班展開在部落的學習,這些年輕人不只成為陪伴弟弟妹妹長大的哥哥姊姊,也練習如何與自己年齡層的夥伴培養默契,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為長輩們感到可以交棒的世代。
研究架構上,首先爬梳醞釀成長班源頭的背景,原住民族運動之後各地自主形成的原鄉實踐,卑南族的部落從重建palakuwan巴拉冠(成年男子會所/男子會所/青年會所)開始,顯現巴拉冠對卑南族人的重要性,由過去的會所與軍事功能衍生為當代的部落公共事務重心。如何創造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加入參與部落事務的行列,就成了部落教育的重心。而卑南族的聯合型態事務與組織,特別是聯合年祭/聚的辦理,以及1992年「台灣原住民樂舞系列」的演出,捲動不同部落的卑南族,從交流當中意識到彼此同為卑南族的各部落差異性。而卑南族青少年跨部落文化營也在此一聯合型態的脈絡下,成為青少年版本的聯合活動。由於這四個部落開辦成長班的脈絡都與跨部落文化營的交流刺激有關,而且都是由當時不滿20歲的年輕人所創辦,因而不同於先前由長輩成立的青少年團體,更帶有年輕人在參與中邁向轉變與成年的意涵。
這四個部落的成長班,於辦理上已超過十年,在各方面也產生不少作用力,可據此了解卑南族社會內部於這些年間的變化,以及成長班可預期未來對部落的影響。本研究經由探討成長班做為演繹實踐與認同的部落群體組織,建立以卑南族及其部落做為分析範疇與實踐範疇的案例研究,也提供以青少年為行動主體之多元部落教育。因而成長班做為當代新興的微型組織,可與卑南族培養青少年男女成長的傳統部落教育機制,如trakuban/ trakuvan/ cakuvan(少年會所)、巴拉冠以及misaur/ misa’ur(集體勞動/婦女除草團)等展開值得深思的對話。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youth groups in four Pinuyumayan communities, Likavung, Puyuma, Mulivelivek and Tamalragaw,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s of historical depth and long-term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 to examine their historical origin and operating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ation of paths for indigenous youth groups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identity through practice is discussed. Moreover, such groups have become connecting points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cre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young generation and community members, as well as tradi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Taking this further, a dialogue with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been initiated.
Previous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Pinuyumayan communities has focu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adults as agents. By spending many years with youth on site, this dissertation conveys the perspectives and voices of those born between 1991 and 2004, who participated in youth groups between 2009 and 2022, to understand how, during their junior high school and high school years, the types of circumstances they were aware of in the community affected them and those who were even younger, in terms of their connections with community affair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youth teams and groups for learning within the community, these young people became like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those younger than them, accompanying them as they grew up, while cultivating tacit understanding with others in their age group. In the process, they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generation that the elders feel is able to take on responsibility.
In terms of research framework, first, the background and origin of these youth groups were elucidated. Following an indigenous social movement, various practices formed independently in different places. In Pinuyumayan communities, palakuwan (traditional men’s house) started to be rebuilt,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palakuwan to the Pinuyumayan people. Deriving from its past function as meeting house and military training center, it has become a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in contemporary communities. The focus of education 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s the creation of generations of youth that can participate in indigenous community affairs. Joint affairs and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the United Festival(聯合年祭/聚)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 Indigenous Music and Dance Series" in 1992, have involved multiple Pinuyumayan communities. Amid these exchanges has come the realization of differences among Pinuyumayan communities. Moreover, in the context of joint models, Pinuyumayan youth have participated in cross-community cultural learning camps, which became the youth version of joint activitie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se four communities established youth groups is related to the stimulation received from exchanges during these cross-community cultural learning camps. Moreover, they were founded by youth aged under 20. As such, they differ from the youth groups previously established by the elders and are focused on enabling youth to move toward transformation and adulthood.
In each of these four communities, youth groups have been in operat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producing many and varied actions. Based on th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Pinuyumayan society in these years, as well as predict the future impact of these youth groups on their communities. In this dissertation, youth groups as community groups or organizations that deduce practices and identity are explored. Ca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Pinuyumayan nation and communities serving as the scope of analysis and examples. These youth groups and related programs offer diverse indigenous community education to the youth as principals taking action. Therefore, how these contemporary and emerging micro-organizations can cooperate with the Pinuyumayan people’s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chanisms, such as the trakuban/ trakuvan/ cakuvan (traditional boys’ house), palakuwan, and misaur/ misa’ur (labor collectives, women’s weeding groups),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ought-provoking dialogue.

謝誌 I
摘要 IX
Abstract X
目錄 XII
圖目錄 XXI
表目錄 XX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2
1.1.1 成長班概況描述 2
1.1.2 研究緣起:三個現象 5
1.1.2.1 巴拉冠的下一步怎麼走? 5
1.1.2.2 年輕人你在哪裡? 7
1.1.2.3 何以年輕世代的我們缺乏互動? 9
1.1.3 研究問題:節點、實踐、部落教育 13
1.2 研究背景 18
1.2.1 卑南族的組成及社會文化特色 19
1.2.1.1 卑南族的族群名稱與部落分布 19
1.2.1.2 卑南族的多源性與文化多元性 24
1.2.1.3 卑南族的社會文化特色 26
1.2.2 卑南族參與部落公共事務的起點與養成 28
1.2.2.1 會所教育的養成 28
1.2.2.2 巴拉冠之於卑南族的重要性 34
1.2.2.3 祭儀做為青少年男女的部落參與學習 38
1.3 研究方法與相關說明 47
1.3.1 研究方法 48
1.3.1.1 多點民族誌 48
1.3.1.2 參與觀察 49
1.3.1.3 文本分析 50
1.3.1.4 深度訪談 50
1.3.2 田野地介紹 51
1.3.2.1 Likavung利嘉部落 51
1.3.2.2 Puyuma普悠瑪部落 54
1.3.2.3 Mulivelivek初鹿部落 57
1.3.2.4 Tamalrakaw大巴六九部落 62
1.3.3 研究對象、研究位置與關係說明 66
1.3.3.1 研究對象說明 66
1.3.3.2 研究位置與關係:關於我的現身與同在 7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75
2.1 臺東青年組織與原住民兒童文化成長班研究 75
2.1.1 臺東的青年組織實踐經驗研究 75
2.1.2 原住民兒童文化成長班政策與調查研究 78
2.1.3 卑南族成長班研究 81
2.2 卑南族兒童及青少年之認同與部落教育研究 82
2.2.1 卑南族青少年男女及學童認同相關調查 82
2.2.2. 卑南族兒童與青少年部落教育研究 86
2.3 族群的生成與實踐 94
2.3.1 想像的共同體及其限制 94
2.3.2 實作與習性連結至族群性 95
2.3.3 族群性與實踐 98
2.4 行動與認同 100
2.4.1 透過實踐更強化認同 100
2.4.2 替代認同的使用語及做法 102
2.4.3 動態建構的認同 103
2.5 於未確定朝向身分確定的認同歷程 105
2.5.1 跨性別於跨越範疇邊界的啟發 105
2.5.2 所作所為決定自身是誰 107

第三章 醞釀成長班的生成背景 111
3.1 孕育成長班活動之前的源流與土壤 112
3.1.1 從原運到後原運的變化 112
3.1.2 原鄉自主實踐在卑南族部落:重建巴拉冠 114
3.1.3 巴拉冠做為部落中心及其當代公共性 118
3.2 原鄉自主實踐的影響:洗禮、行動及興起 119
3.2.1 走向民族實驗教育及大卑南族公共事務的Ciwciang 120
3.2.2 走向捍衛部落與在地戰鬥的Trau 123
3.2.3 最早興起的青年會:初鹿、卡大地布與普悠瑪 125
3.3 跨部落接觸與早期的聯合型態 131
3.3.1 卑南族以跨部落性質為主的活動與組織 131
3.3.2 教會做為以教友關係破除邊界感的組織 133
3.3.3 學校做為青少年接觸其他部落族人的體系 135
3.4 聯合年祭/聚做為新興活動的聚會 137
3.4.1 聯合年祭/聚的起源 138
3.4.2 聯合年祭/聚揭示的共性與差異性:一樣,不一樣 145
3.4.3 長輩的在乎如何也能成為年輕人的在乎 147
3.5 國家劇院演出做為見賢思齊的刺激 150
3.5.1 國家劇院演出揭示的共性與差異性:不一樣,一樣 151
3.5.2 國家劇院演出捲起的刺激與行動 154

第四章 從各部落到跨部落的青少年活動 159
4.1 各部落青少年教育的在地扎根實踐 160
4.1.1 從歌舞學習來帶孩子 161
4.1.1.1 普悠瑪的台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 161
4.1.1.2 巴布麓的薪傳少年營 163
4.1.1.3 下賓朗的比那斯基青少年文化樂舞團 166
4.1.2 從聚在一起來帶孩子 168
4.1.2.1 普悠瑪的成長營 169
4.1.2.2 射馬干的母語班及成長班 171
4.1.2.3 卡大地布的兒童文化成長班 175
4.1.2.4 初鹿最早的成長班 182
4.2 「大巴拉冠」練習曲 183
4.2.1 巴拉冠之上的「大巴拉冠」 184
4.2.2 體制內外促進與實踐民族教育的可能性 187
4.2.3 「大巴拉冠」練習曲的嘗試 189
4.3 卑南族青少年新型態活動的生成與捲動 194
4.3.1 青少年跨部落活動的嘗試與發展 195
4.3.2 辦理跨部落的目的與期許 196
4.3.3 跨部落課程的特色及人際往來的刺激 200
4.3.4 跨部落的特質、效益與暫告段落 203
4.4 從跨部落到成長班──新興青少年活動與組織的連動性 207
4.4.1 巴拉冠精神的練習與實踐 208
4.4.2 間接助益文化傳承 210
4.4.3 串聯、重疊與加深 212
4.3.4 環環相扣的學習與交流 213
4.5 被創造的新活動帶來跨群體年齡層的互動 214
4.5.1 Taeta年少時的尷尬與那年暑假的改變 215
4.5.1.1 連自己都想不透的行為 215
4.5.1.2 從營隊再次找回友誼,一起在部落做事 217
4.5.2 Guguy小時候的心結與那年暑假的改變 219
4.5.2.1 祭典之外,缺乏互動的日常照面 219
4.5.2.2 看著哥哥姊姊的背影,跟著學習永不放棄 220
4.5.3 Aras對巴拉冠的排斥與那年暑假的改變 221
4.5.3.1 感到煩躁的身分 222
4.5.3.2 沒想到與巴拉冠的關係變緊密 223
4.5.4 Morikilr過去的逃避與那年暑假後的改變 225
4.5.4.1 像一個空殼子 225
4.5.4.2 無預警的開始,將宿命轉變為使命 227

第五章 成長班讓我們練習和部落在/再一起 231
5.1 Likavung部落文化成長班:小孩帶小孩長大、玩耍的營隊 233
5.1.1 Likavung成長班的開始 234
5.1.1.1 跨部落營會活動的刺激與反思 235
5.1.1.2 想要好好帶著弟弟妹妹認識自己的文化 237
5.1.1.3 成長班的精神:陪伴、帶領、一起做事 238
5.1.2 Likavung成長班的課程 239
5.1.2.1 Likavung成長班的各階段歷程 240
5.1.2.2 Likavung成長班兩項特色課程 243
5.1.2.3 其他類型課程以及與利嘉國小文化課程的連動性 247
5.1.3 Likavung成長班的特色:從文化學習到陪伴練習 248
5.1.3.1 改為以認識、陪伴弟弟妹妹為目標 248
5.1.3.2 隨著參與部落事務更清楚如何調整課程 249
5.1.4 帶來更多青少年參與的世代 250
5.1.4.1 西元2001年之前關於利嘉的祭儀紀錄與文化實踐 250
5.1.4.2 捲動青少世代接觸及參與部落活動的新動力 251
5.1.4.3 成長班參與者成為復振與創造部落儀式的主角 254
5.2 Puyuma部落成長班:練習當哥哥姊姊的夏天 256
5.2.1 Puyuma成長班的開始 257
5.2.1.1 Pinik的成長經驗:部落與年輕人彼此都相互需要 257
5.2.1.2 用年輕人的方式延續自己與部落文化的連結 260
5.2.2 Puyuma成長班的課程 261
5.2.2.1 Puyuma成長班摸索出的方向 262
5.2.2.2 Puyuma成長班五項特色課程 263
5.2.3 Puyuma成長班的特色:練習建立與部落做事的默契 269
5.2.3.1 沒有固定的行事風格與經費來源 269
5.2.3.2 練習與各式部落組織建立做事的默契 270
5.2.3.3 重視部落公共事務參與並兼顧人才培訓 272
5.2.4 姊姊們的嘗試 274
5.2.4.1 trakuban訓練的成長營機制與部落成長班的對遇 275
5.2.4.2 努力嘗試減少與成長營同一時間辦理的衝突 277
5.2.4.3 姊姊妹妹的力量─南王女森 278
5.3 Mulivelivek初鹿部落兒童文化成長班:回到文化倫理的地方 280
5.3.1 Mulivelivek成長班的開始 281
5.3.1.1 JNien的成長經驗與第一屆成長班的開始 281
5.3.1.2 成長班如何從基礎縫補、接合青年會的需求與發展 284
5.3.2 Mulivelivek成長班的課程 286
5.3.2.1 Mulivelivek成長班課程的走向 286
5.3.2.2 Mulivelivek成長班三項特色課程 288
5.3.3 Mulivelivek成長班的特色:組織化與重視心靈相通的片刻 291
5.3.3.1 產生組織化的分工 291
5.3.3.2 重視心靈相通的交流 293
5.3.4 把人帶到巴拉冠 295
5.3.4.1 小男生與成長班 296
5.3.4.2 小女生與成長班 296
5.3.4.3 創造從小來巴拉冠集體活動及學習的機會 298
5.4 Damalagaw大巴六九兒童成長班:用自己的方式為部落服務 299
5.4.1 Damalagaw成長班的開始 301
5.4.1.1 跨部落活動帶來的新刺激 301
5.4.1.2 辦理成長班的初心 303
5.4.1.3 先認識,才有共事的基礎 305
5.4.2 Damalagaw成長班的課程 306
5.4.2.1 自由不具過度結構性的課程 306
5.4.2.2 Damalagaw成長班六項特色課程 307
5.4.3 Damalagaw成長班的特色:增加群體相處的記憶 310
5.4.3.1 製作當屆T恤兼募款來強化部落參與 311
5.4.3.2 以開心玩耍的遊戲學習為基調 312
5.4.3.3 強調大聲唱歌與跳舞的肢體活動 313
5.4.3.4 強調全村共處營造年度記憶的成果發表會 314
5.4.4 做成長班是為了「後面的事情」 315
5.4.4.1 先聯絡感情,才能夠一起去做後面的事情 316
5.4.4.2 青年會做為成長班的依靠與關係 318

第六章 成長班的作用力 323
6.1 陪伴彼此長大的新關係 326
6.1.1 年輕一代之間關係的強化 327
6.1.1.1 熱情自在地打招呼 327
6.1.1.2 加深並珍惜同在的感覺 328
6.1.2 練習意識到弟弟妹妹之於自己 330
6.1.2.1 Sinciyang的經驗:從弟弟變哥哥 331
6.1.2.2 Lrabu的經驗:從妹妹變姊姊 332
6.1.3 想像成為未來的哥哥姊姊 333
6.1.3.1 Guguy的經驗:想跟哥哥姊姊一樣承擔 334
6.1.3.2 Inaylan與Bobo的經驗:都在做一樣的事 335
6.1.3.3 帶有意識的成長儀式:換我們之後再來就換你們了 336
6.2 形成培訓部落事務接班人的路徑之一 338
6.2.1 不同於祭儀期間的連結又強化了祭典參與 339
6.2.1.1 不能只有在年度祭儀活動才有互動 340
6.2.1.2 以成長班為扣環,串接起不同世代 342
6.2.1.3 彌合斷層並創造年輕世代貼近部落的良性循環 344
6.2.1.4 看得到世代的成長與交接陪伴長大 346
6.2.2 成長班如何做為參與青年會與部落事務的節點關係 350
6.2.2.1 成長班做為銜接並加入青年會的預備生力軍 350
6.2.2.2 成長班做為參與部落事務的節點之一 352
6.2.2.3 從成長班到部落事務的「一起一起」 353
6.2.2.4 人才培養的核心是無可取代的關鍵 355
6.3 擔任都會青年連結部落的平台 357
6.3.1 哥哥,你明年還會來嗎?──普悠瑪的Malengana 358
6.3.1.1 Malengana的成長背景 359
6.3.1.2 促成Malengana與Puyuma更多連結的開始 360
6.3.1.3 成長班增加外地青年與部落連接的「機會」 362
6.3.2 來不及參與過去但有著此後的未來──大巴六九的Sarebi 364
6.3.2.1 Sarebi的成長背景 365
6.3.2.2 促成Sarebi與Tamalrakaw更多連結的開始 365
6.3.2.3 往返於兩地家與家之間 367
6.3.3 這是我們的valisen──利嘉的Maretahi 368
6.3.3.1 Maretahi的成長背景 368
6.3.3.2 從大學社團再連結回部落參加成長班 369
6.3.3.3 從參與成長班到參與巴拉冠的訓練 370
6.3.4 我想找到我的家──初鹿的Miku 372
6.3.4.1 Miku的成長背景 372
6.3.4.2 怯生生試著靠近部落的開始 373
6.3.4.3 我是初鹿的小孩 376
6.4 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377
6.4.1 外:時下條件對於成長班的挑戰 378
6.4.1.1 少子化與人口外移的挑戰 378
6.4.1.2 不同組織與選項對孩子帶來更多引力與拉力 380
6.4.2 內:家長的態度 381
6.4.2.1 家長對年輕人做事不放心 382
6.4.2.2 從反對到支持 383
6.4.3 事:成長班經營運作的問題 384
6.4.3.1 課程設計的瓶頸 384
6.4.3.2 周邊資源的支持程度 385
6.4.4 人:成長班尋求學員與團隊的問題 386
6.4.4.1 尋覓學員的困難 387
6.4.4.2 尋求工作團隊的困難 388
6.4.5 勢:疫情下成長班的轉進問題 392
6.4.5.1 疫情發展的時勢與行政體系的勢態 392
6.4.5.2 疫情下2021年的成長班:利嘉、大巴六九與初鹿 394
6.4.5.3 後疫情2022年的成長班:利嘉、大巴六九與普悠瑪 395

第七章 結論 399
7.1 文化實踐及傳承/轉化的動能 400
7.1.1 在時間中以實踐為道 401
7.1.1.1 以方案打造形成結構──「做就對了」 401
7.1.1.2 彈性邊界的實踐範疇──「移動城門」 403
7.1.1.3 多元連結的部落參與──「花葉成環」 405
7.1.2 文化傳承/轉化的節點與介質 406
7.1.2.1 巴拉冠轉化增加文化陪伴的功能 407
7.1.2.2 從成長班轉變/邁向成年 409
7.1.2.3 文化存續的節點與介質 411
7.2 成長班於部落教育的探討 412
7.2.1 成長班與trakuban/ trakuvan/ cakuvan教育的對話 414
7.2.1.1 對應trakuban/ trakuvan /cakuvan階層自主自治精神的實踐 415
7.2.1.2 如同panupayung做為支撐原有體系turak的存在 416
7.2.2 成長班與misaur/ misa’ur精神的對話 417
7.2.2.1 成長班做為misaur/ misa’ur的世代換工新方式 418
7.2.2.2 準備未來世代之間傳承的默契 419
7.3 研究貢獻、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420
7.3.1 研究貢獻 420
7.3.1.1 建立以卑南族及其部落做為分析範疇與實踐範疇的案例研究 420
7.3.1.2 探討成長班做為演繹實踐與認同的部落群體組織 421
7.3.1.3 提供以青少年為行動主體之多元部落教育 422
7.3.2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424

參考文獻 427
附錄 439
後記 445


圖目錄
圖1. 今日卑南族聚落分布情形 15
圖2. 以五個階段名稱形容Likavung成長班自2009年至2022年之發展 240
圖3. Likavung成長班的源頭醞釀與脈絡 249

表目錄
表1. 現今卑南族部落今昔名稱對照表 21
表2. 卑南族少年會所階段與巴拉冠最底階層稱呼對照學制年齡表 31
表3. 本研究四個部落的巴拉冠階層分級(從最基層至完成成年禮儀式) 35
表4. 本研究主要述及對象相關資料簡表 67
表5. Pinuyumayan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課程目標 91
表6. 卑南族聯合年祭/聚活動名稱與主辦單位一覽表(1982年-2023年) 140
表7. 卑南族青少年跨部落文化營歷年辦理簡表(2007年-2017年) 197
表8. 2010年跨部落參與者對於辦理跨部落的目的與原因等看法 198
表9. 2007年卑南族青少年跨部落文化營夏季營會行程表 201
表10. 影響青少年參與跨部落文化營的因素分類與說明 206

山道明、安東(Anton Quack)原著,2022,陳文德主編,喬蕙芳、石素英、齊偉先譯,《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山道明、安東(Anton Quack)原著,陳文德主編,林文玲、陳瀅如譯,2009,《知本卑南族的出草儀式:一個文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巴代,2008,〈關於民族議會的一些想法〉,《vulay amiyan跨部落牽手─卑南族2008聯合年祭導覽手冊》,頁30-33。臺東:卑南族初鹿部落聯合年祭籌備會。
____,2009a,《斯卡羅人:檳榔‧陶珠‧小女巫》。臺北:遠流出版社。
____,2009b,《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臺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____,2011,《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勁之,2008,《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觀念與建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2014,〈誰是「卑南族」?:試論Pinuyumayan的身分認定〉,收於林志興、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頁77-107。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王勁之、陳文德,2019。〈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媒介者:當代一個卑南族成巫的例子〉。收於胡台麗、劉璧榛主編《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頁33-6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雅萍,2014,〈Halavakai觀察筆記:1991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收於林志興、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頁219-252。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台邦.撒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台灣史料研究》2:28-40。
____,2004,《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未註撰人,1993,〈我們必須要說!─台灣高山族正面臨著種族滅亡的重大危機〉。《高山青》創刊號。
石婉筠,2009,《傳統不變?─卑南族卡地布部落女性社會、經濟與公領域地位的轉變》。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4:22-38。
____,2008,〈原住民族運動的興起〉,收於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等編著《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頁15-25。國史館。
江郁喬,2018,〈文化復振與創造:以Likavung部落成年禮為例〉,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三輯》,頁113-134。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____,2021,《練習和我們一起:成為Likavung人的情感日常》。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佐山融吉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7[1913],《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阿美族南勢蕃、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利錦鴻(Ulung Lupiliyan),2012,《當你、我成為「我們」──當代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所(cakal)的認同實踐》。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宜瑾,2007,《部落集體認同的重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詮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暨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根明,2007,〈民族文化教育與主流教育的拔河:高屏地區原住民青少年文化成長班分析〉,收於吳根明、張義東主編《2007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3-350。屏東:屏東教育大學。
呂宏文,2016,《當代卡地布部落文化復振運動之探究:一個在地人類學家的省思》。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呂家望部落社區報,2005,創刊號。臺東:臺東縣卑南鄉利嘉社區文化發展協會。
呂夢華,2008,〈創舉和榮耀─2007卑南族青少年跨部落營會全紀錄〉,《vulay amiyan跨部落牽手─卑南族2008聯合年祭導覽手冊》,頁50-55。臺東:卑南族初鹿部落聯合年祭籌備會。
宋龍生,1965,〈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5/26: 112-144。
____,1997,〈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上、下冊)〉,《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六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____,1998,《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台元,2015,〈卑南族教會的改名〉,《原教界》66:70-73。
李米將Michang,2014,〈變遷中的巴拉冠:初鹿部落的影像紀錄(1930~2013)〉,影像光碟收於林志興、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2。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車雯琪,2009,《台東南王高山舞集之舞台化音樂研究》。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學士論文。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瀚計畫主持、方鈞瑋計畫協同主持,2022,《卑南鄉志》。臺東:卑南鄉公所。
明立國、吳佩芸,2009,〈音樂的傳統與變遷──以鄒族國小為例之微觀研究〉,《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7)1-30。
林志興,1997,〈慶典中的文化再現:卑南族聯合年祭的回顧與省思〉,發表於「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原住民文化教育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主辦。
____,1998a,〈薪火相傳 直到永遠〉,《台東縣八十七年卑南族聯合年祭暨民俗系列活動大會手冊》,頁5-7。臺東:卑南族南王部落籌備委員會。
____,1998b,〈卑南族聯合年祭對卑南族的影響〉,收於莊萬壽、林修澈、鄭瑞銘、陳憲明編《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21-54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歷史學系。
____,2002,〈南王卑南族歲時祭儀中的音樂〉,《原音繫靈: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頁69-94。花蓮:原音基金會。
____,2003,〈從軍事學校到文化堡壘──Takuban(青少年會所)的角色演變〉,《人類與文化》35/36: 64-88。
____,2008,〈卑南族聯合年祭對卑南族的影響〉,《vulay amiyan跨部落牽手─卑南族2008聯合年祭導覽手冊》,頁14-23。臺東:卑南族初鹿部落聯合年祭籌備會。
林志興編,2007,《巴蘭Palan:巴蘭遺址解說導訓練教材》。臺東:臺東縣政府。
林佳靜主編,王秀美譯寫族語文字,林清美、陳光榮、鄭玉妹族語審定,陳冠年繪圖,2013,《卑南大溪的河道變遷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林芳誠,2009,《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階級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德,2016,《心知地名:卡大地布文史紀錄》。臺東:臺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臺東縣卡大地布文化發展協會。
林娜鈴,2014,《普悠瑪(南王)temararamaw的傳承與存續》。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娜維,2016,〈巴布麓部落薪傳少年營:文化復育計畫〉,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頁329-343。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徐達,2009,〈頭顱、除喪和「穢」-南王卑南族「大獵祭」在當代「獵人頭」研究中的想像與論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4):63 – 85。
林聖欽,1995,《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頌恩,1998,〈夕陽,不在東海岸──記知本部落收穫祭〉。《臺灣時報》,1998/1/22-1/23。
____,2004,〈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台灣研究》(9):143-180。
____,2005,〈卑南族寶桑部落於文化想像與地方認同的建構與挑戰〉,發表於「文化想像與中心再構:地方社會的發展策略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主辦。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發展研究所,2005/10/21-22。
____,2006,〈從成長班合作教學切入,擴大創造性參與的可能〉,《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發現電子報》93期。2006/10/15。https://beta.nmp.gov.tw/enews/no93/page_01.html。取用日期為2022/11/15。
____,2008,〈手牽手,一起來跨部落──談卑南族青少年跨部落系列聚會〉,《臺灣原YOUNG》(25):40-45。
____,2009,〈從抗拒到擁抱?──以卡地布文化教育暨文物展示館為例談原住民文物館於社區的破局、生成與運作〉,收錄於《博物館研究專刊第02號:製作博物館》,王嵩山主編,頁197-220。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____,2015,〈卑南族少年祭‧一年首祭轉大人〉。《原住民族》(1):80-85。
____,2016,〈當代初鹿部落青年對kituvangsar的記憶及認同〉,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頁309-328。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____,2021,〈拒絕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受尊重:從反遷葬到追思文化園區看卡大地布部落的抗爭行動〉,發表於「第五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muketrep ‘amy lra十年一鑑」。臺東:臺東縣卑南族研究發展學會主辦。2021/10/23。
林豪勳、陳光榮,1999,《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河野喜六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0[1915],《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余萬居、許仁介譯,許木柱、黃智慧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陀沅錄,2009,《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柷山、孫民英、林娜鈴,2016,《臺東南王社區發展史》。臺東:臺東市南王社區發展協會。
施正鋒、邱凱莉,2018,《原運三十年:回顧與前瞻》。臺北:翰蘆出版社。
洪志彰,2001,〈卑南族初鹿部落〉,收於李瑛主編《點滴話卑南》,頁43-50。臺北:鶴立實業有限公司。
──,2008a,〈卑南族民族議會的成立與期待〉,《vulay amiyan跨部落牽手─卑南族2008聯合年祭導覽手冊》,頁34-37。臺東:卑南族初鹿部落聯合年祭籌備會。
──,2008b,〈「大家一起來跨部落」──談卑南族青少年的民族教育〉,發表於「2008年民族教育實務研討會暨成果展-飛舞原動力」12月19日專題報告。臺東:國立臺東大學。
──,2017,〈從文化學做人─談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課程〉,《原教界》(77):30-33。
洪秀桂,1981,〈南王卑南族成年儀禮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75-94。
洪婉瑄(Lregan Pakawyan),2019,《走活歷史:卑南族南王部落林清美女士的個人生命史》。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洪清一,2004,〈原住民青少年學生文化成長班現況分析之研究〉,《九十三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頁10--1-29。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洪渟嵐,2008a,〈文化成長班負責人洪渟嵐 在班級經營計畫與心得分享〉,「台東原住民建和文化成長班-kasavakan i taksiyan」。https://kasavakan.pixnet.net/blog/post/23600654。
──,2008b,〈成長班帶給部落未來的願景〉,「台東原住民建和文化成長班-kasavakan i taksiyan」。https://kasavakan.pixnet.net/blog/post/23600665。
洪嘉謙,2009,〈台東市建和文化成長班 新手教師感想〉,「台東原住民建和文化成長班-kasavakan i taksiyan」。https://kasavakan.pixnet.net/blog/post/23600684。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1998,〈走出更多的可能性〉,《台東縣八十七年卑南族聯合年祭暨民俗系列活動大會手冊》,頁3-4。臺東:卑南族南王部落籌備委員會主辦。
──,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及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2006,〈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四輯:樂舞教育》,頁156-165。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2007,《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0,〈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收於林宜妙主編《卑南族音樂家陸森寶先生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論文集》,頁7-54。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孫秀女、孫瑞納,2001,〈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收於李瑛主編《點滴話卑南》,頁69-77。臺北:鶴立實業有限公司。
孫和平,2001,〈卑南族下賓朗部落〉,收於李瑛主編《點滴話卑南》,頁57-62。臺北:鶴立實業有限公司。
席.阿勒格巫,2002,〈「原住民青少年文化成長班」計劃概論〉,《原住民教育季刊》(26):123-141。
徐世琛、李美枝,2002,〈從少數族群之族群認同及個人整體自尊的關係:以卑南族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4(2):263-278。
馬來盛,2008,〈卑南族聯合年祭動機及意義〉,《vulay amiyan跨部落牽手─卑南族2008聯合年祭導覽手冊》,頁12-13。臺東:卑南族初鹿部落聯合年祭籌備會。
高明智,2000,〈卑南族巴拉冠對男子的生命意義─以知本部落為例〉,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第三屆人類學相關系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高蘇貞瑋(Yavaus. Giling),2016,《空間、認同與教育:金峰鄉正興村排灣族青年組織的過去與現在》。國立臺東大學公共事務與文化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加良,2022,《一位教師參與卑南族初鹿部落成年禮生命歷程的自我敘說》。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論文。
張如慧,2014,〈卑南族青少女的族群認同與學校經驗〉,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
──,2020,〈原住民族的性別分工與性別平等:卑南族一所小學的性別平等教學(第2年)〉,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張存薇,2007,〈鎮樑儀式 大巴六九部落巴拉冠重現〉,《自由時報》。
張其旭,2005,《我國原住民族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原住民青少年學生文化成長班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行政組碩士論文。
張惠芬,2007《原住民學生課業輔導與文化傳承:奇拿富社區青少年文化成長班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張琦琪,2004,《部落中的社區本位教育─以卑南族卡地布部落為例》。財團法人臺灣省學產基金會91年度獎助中小學教師教育改革及教學專題研究研究計畫專案。
張靜婷,2011,〈成為哥哥姊姊〉,《發聲誌》(2):8-9。
梅林,2012,〈讀者來稿:當部落教育體制化〉,《立報》。
笠原政治原著,黃淑芬翻譯,林進星母語復原,陳文德編註,2009[1980],〈臺灣卑南族的兩個祭祀〉,《東台灣研究》13:95-138(〈台灣プユマの二つの祭祀〉,刊於《黑潮の民族、文化、語言,黑潮文化の會編》,頁 150-182。東京:角川書店)。
連淑霞,2008,《卑南族南王部落mugamut音樂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山、林頌恩,2016,〈差異、主體與自我詮釋:談排灣族maljeveq作為文化資產之地方事實〉,收於王嵩山、張婉真主編《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慶祝漢寶德館長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3-390。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陳文德,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 53-74。
──,1999,〈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時間、記憶與歷史》,頁343-37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1,《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003,〈民族誌與歷史研究的對話:以「卑南族」形成與發展的探討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59: 143-175。
──,2004,〈「族群」分類的省思——認識臺灣南島社會與文化〉,《歷史月刊》199:76-83。
──,2010,《卑南族》。臺北:三民書局。
──,2011,〈文化復振?文化創造?以卡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臺東文獻復刊》17: 3-39。
──,2020,《從社會到族群性的浮現──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玟宇,2023,《如何成為卑南族的女性?以南王部落「南王女森」為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芝誼(Miin),2013,〈新鮮且傳統著〉,《臺灣原YOUNG原住民青少年雜誌》47:22-23。
陳俊斌,2016,〈內外交演,唱我部落: 巴布麓薪傳少年營唱出的文化意義〉,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頁135-164。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20,《前進國家音樂廳!臺九線音樂故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2,〈不甘「部落」變成只是一個「地名」:巴布麓的故事〉。《原住民族文獻》(50):24-39。
http://aboriginaltribe.blogspot.com/2011/01/likavung.html。取用日期為2021/11/08。
陳政宗,2021,〈捍衛者之心:從三起卡大地布主權受考驗事件談起〉,發表於「第五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muketrep ‘amy lra十年一鑑」。臺東:臺東縣卑南族研究發展學會主辦。2021/10/23。
陳映君,2020,《天主教在卡大地布部落的發展、適應與變遷》。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陳茂泰,1997,〈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139-184。
陳婉君(Taeta),2011,〈從疏遠到熱衷的心路歷程〉,《部落客報到》。http://aboriginaltrib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4035.html。取用日期為2021/11/03。
陳逸凡,2015,〈原運三十 豐富原民自治新風貌專題〉,《台灣教會公報》。
陳麗婷、李晏儒編撰,2017,《初遇,在鹿林深處》。臺東:臺東縣政府。
陸浩宇,2022,《普悠瑪「越級者」身分認同的反思:從個人、部落和族群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陸浩銘、黃薇蓁,2021,〈2018卑南族部落歌謠田野採集:版圖歌bulay nanta Pinuyumayan〉,收於王勁之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四輯: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頁257-266。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斯乃泱(賴秀珍),2011,〈無論如何的心,想辦法播種發芽─記Likavung部落小米播種〉,《部落客報到》。
曾建次,1998,《祖靈的腳步》。臺中:晨星出版社。
──,2010,〈卑南語的周邊地名〉,《原教界》33:79。
曾建次、林志興,2001,〈卑南會所─屬於男人的世界〉,收於李瑛主編《點滴話卑南》,頁63-67。臺北:鶴立實業有限公司。
然木柔‧巴高揚Lamulu Pakawyan,2021,〈第一線的L3 對Pinuyumayan卑南族民族教育的想像與建構〉,收於王勁之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四輯: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頁267-296。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1995,《卑南巡禮特刊:由獵祭出發》。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黃雅鴻、高明智,2016,〈番/翻譯Katratripulr部落的「捍衛祖靈反遷葬行動」〉,發表於「2016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跨/界:再訪文化研究的方法與實踐」,文化研究學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2016/3/12。
黃麗珍,2001,《初鹿卑南人的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江瑛,2003,《mukiangai:建和卑南巫師的儀式實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美珍(2021)〈談老番社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發現電子報》434期。https://beta.nmp.gov.tw/enews/no434/page_01.html。取用日期為2023/03/18。
董恕明,2012,《Ina傳唱的音符:pinaski部落變遷中的女性(1980-1995)》。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虞戡平,2010a,《悠悠卑南情1 悠悠卑南情》,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2010b,《悠悠卑南情2 我的教室在部落》,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詹澈,2017,〈獻祭馬智禮〉。《聯合報每日一詩電子報》第4844期。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OC0009/320260/web/。取用日期為2023/04/17。
福定‧博海(Boting Pohay),2012,《撒奇萊雅族青少年文化成長營團體動力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馬立雲部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趙川明等編撰,2002,《知本溪流域》。臺東:臺東縣政府。
劉映晨,2004,《臺東原住民部落教育之研究──從部落教育看文化復振》。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璧榛,201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收錄於黃樹民、章英華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405-45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姵妏(Pinik),2011,〈過程〉,《部落客報到》。http://aboriginaltrib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8.html。取用日期為2021/11/03。
鄭丞志,2006,《一個部落失落至重現過程之研究:以知本Katatipul部落經驗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丞志、陸俊元,2021,〈卑南族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建築調查與研究〉,發表於「第五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muketrep ‘amy lra十年一鑑」。臺東:臺東縣卑南族研究發展學會主辦。2021/10/23。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東:東台灣研究會。
鄭姿妮,2012,《文化傳承之推手—原住民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民族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浩祥、林頌恩,2014,〈普悠瑪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收於林志興、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頁253-280。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2016,〈Puyuma少年會所建築的教育理念與實踐體現〉,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頁275-308。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賢女,2001,〈卑南族南王部落的過去與現在〉,收於李瑛主編《點滴話卑南》,頁29-41。臺北:鶴立實業有限公司。
賴秀珍,2014,〈卑南族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收於林志興、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頁149-191。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賴俊兆,2016,〈「找回教育權」的行動實踐與法律分析:──從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談起〉,收於巴代主編《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頁221-273。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姿伊,2009,《表演藝術與部落發展─以高山舞集為例之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學系碩士論文。
賴靈恩,2016,《從俗唱到聖詠:以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為中心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博士論文。
戴伯芬、張見維,1998,〈卑南普悠瑪的前世今生──南王「都市」原住民社會與空間的變遷〉,《山海文化雙月刊》(18):30-39。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
謝世忠、李莎莉,1995,《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內政部專題委託計畫報告。
謝靜如,2022,《知識的理論、方法與實踐-以國家戲劇院 「臺灣原住民樂舞系列-1992卑南篇」為例》。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所碩士論文。
藍天壕(Raway Huiciang),2022,《儀式與原住民族教育的魔幻力量:阿美族新福部落 Pakarongay 訓練營》。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正一,2014,〈論排灣族東排灣群土坂部落maljeveq歌謠〉,收於鄭漢文主編《傾聽‧發聲‧對話:Maljeveq:臺東土坂學術研討會記事》,頁122-169。臺東:東台灣研究會。
顧恒湛,2019,《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erson, Benedict(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1999[1991]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化。
Ashforth, Blake E. and Schinoff, Beth S., 2016, 'Identity Under Construction: How Individuals Come to Define Themselves in Organizations', The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3, pp. 111-137.
Bentley, Carter G., 1987, 'Ethnicity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 Vol.29, No.1:24-55.
Bourdieu, Pierre(皮耶‧布赫迪厄)著,宋偉航譯,2009[2000],《實作理論綱要》(Esquisse d'une theeorie de la pratique. Preeceede de trois etudes d'ethnologie kabyle)。臺北:麥田。
Brubaker, Rogers, and Cooper, Frederick, 2000, 'Beyond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ety, Vol. 29, No.1: 1-47.
Brubaker, Rogers, 2002, 'Ethnicity Without Groups ',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43, No.12: 163-189.
Brubaker, Rogers, 2016, “Trans: Gender and Race in an Age of Unsettled Identit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lifford, James(詹姆斯‧克里弗德)著,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2013],《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臺北:桂冠。
Geertz, Clifford(克里弗德‧紀爾茲)著,楊德睿譯,2002 [1983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臺北:麥田。
Hall, Stuart(斯圖亞特‧霍爾)著,龐璃譯,2010[1996],〈導言:是誰需要「身份」?〉(Who needs Identity?),收於Hall, Stuart(斯圖亞特‧霍爾)、du Gay, Paul(保羅‧杜蓋伊)編著《文化身份問題研究》(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頁1-21。河南:河南大學。
Hall, Stuart(斯圖亞特‧霍爾)著,林文琪譯,2006[1997],〈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收於Woodward, Kathryn編《認同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頁83-103。臺北:韋伯文化。
Marcus, George 1995,“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 pp.95-117.
McClain, Paula D., Carew, Jessica D. Johnson, Walton, Eugene and Watts, Candis S., 2009,“Group Membership, Group Identity, and Group Consciousness: Measures of Racial Identity in American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No.12: 471-485.
Turner, Victor(維克多‧特納)著,黃劍波、柳博贇譯,2006[1969],《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Yelvington, Kevin A., 1991,“Ethnicity as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3(1): 158-168.
Wolfe, Patrick, 2016. Traces of History: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Race. New York: Verso.
(此全文20250723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