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72.23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樓昕
作者(英文):Hsin Lou
論文名稱:模型認輔在小學的竄生與嵌入:教育實踐者義無反顧的碰撞與發展
指導教授:林慧絢
指導教授(英文):Huei-Hsuan Lin
口試委員:夏林清
翁士恆
口試委員(英文):Lin-Qing Xia
Shyh-Heng W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088213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關鍵詞:認輔模型認輔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實踐
關鍵詞(英文):CounselingModel counselingAction researchDisciplinary powerEducational practi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在花蓮的大學就讀心理學系的期間,我曾參加過系上的認輔計畫,協助學校附近的國小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問題;畢業後,也曾主動擔任永齡希望小學的課輔老師,指導學生數學及協助學生跟上目前學校既有進度;現在進入花蓮縣的國小擔任代理老師,擔任班級導師。在這樣的經驗裡,我發現現行教育對於學生教育的討論看似多元,實則仍是以升學主義、菁英主義掛帥。即便遠離我童年生活的都會區,走入被教育部定義為「偏遠地區」的花蓮縣各鄉鎮,以我的服務經驗來看,國、英、數等主科仍被視為課程中唯一需要被強化的科目。或有學校認同學生需培養多元能力,如訓練學生田徑項目或球類活動,但此一目標仍是服膺教育部當下的政策所採取的行動。從前述的現象可以看出,當代的教育模式,仍是以教師及政策制定者等成年人的思維為出發,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在這樣的情境下終究只是口號。
大學畢業後,我由著重個人輔導的諮商領域,走入以「教育」為聯結取徑的教育領域研究所,決定以我自己所熟稔而熱愛的「模型」為媒介,結合研究所以及教育系大學部的志工,組成模型團隊,展開這個行動取向的教育研究,從大學時代認輔的國小為起點,以學校正式課程以外的「額外課程」形式,帶領小朋友利用生活裡垂手可得的素材,發揮自己的創意去完成屬於自己的模型作品。隨後,「模型認輔活動」隨著我師資培育發展的學習及工作路徑,輾轉在風車及忘憂國小以社團等各種形式運行。一路走來,模型認輔從當年的慘澹經營、默默耕耘到現在,已有社會大眾的金援,同時也有不同的學校及社區的團體邀請我擔任模型講師。模型認輔以其特有的教育理念與課室經營方式,雖然和小學現場的氛圍常常有需要磨合處,但近七年走來,「模型認輔」堅韌的竄生在不同的校園裡。
而我當初以一個仍是在學的研究生,沒有其他人的推薦,以自己草根的方式和鯉魚潭國小聯絡,得到校長的認可後進入,展開後續在不同教育現場各階段的模型活動。多元文化教育的修習,讓我我在這個行動研究的過程中,一直有意識地希望從社會實踐的角度構思與進行這個課程行動方案。我也在行動過程裡透過和論文研究團體的長期對話累積,去摸索社會實踐的意涵。過去把社會實踐認為是帶著社會/教育改革的使命,進入教育現場行動,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俠客,做對的事卻不被理解,到現在漸漸開始體悟,社會實踐是種知識與行動的視框,有別於過去把「學校」包裹起來和「社會」區隔開來的構念,視學校為真實社會,模型認輔活動不是只在乎教學方法、模式或是要帶給兒童什麼能力。我在乎的是,透過模型課程所撞擊出有衝突性的各種強調不同能力與教育目的的論述,它們生成的社會、文化和政治脈絡,分析它們在教育現場的影響力,從而勾勒「模型課程」如何在這個權力地景裡角力。
關鍵字:認輔、模型認輔、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實踐
Three of my fellow graduate students and I started a corporative guidance program with a local elementary school in 2012 as a pioneering extra curricular project. The trajectory of my preparation into a certified elementary teacher has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he modeling guidance program since I as the main founder have been started new programs in every school that I got training. To date it has evolved into a school learning activity which even some educators have learned to appreciate and corporate it into their subject teachings.
Some learning philosophies have been guiding this program: Though this program engages students to assembling model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go beyond the model kits by turning the free, recyclable materials which are available in their everyday life. Therefore every student has to figure out how to assembly their own model based on the plastic parts and objects that they collected. In other words, students learn that knowledge is not ready-made. It is figured out. What makes learning valuable is the effort put into and the process that she or he has gone through.
In addition, influenced by Children Studies, I have been keenly aware not to look down upon children by treating them as “insufficient”. This something that mentors of the program have been constantly struggling with: What it means to see the world from children’s perspective? How to regard them as agents of learning? I come to realize that though it is about what you do with the children, it is also equally important that we as educators to cultivate self-reflecting capability. This writing has pushed me to reflect o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modeling guidance program, and I saw that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thought of myself as a loner against the world, and gradually I came to see that I developed wisdom to find ways to embed the program into school learning, and developed partnerships with schools. I was accepted and assisted.
Key word: Counseling, Model counseling, action research, disciplinary power,Educational practice
第一章 模型行動的動機 1
第一節 與心理領域初相遇 1
第二節 進入心理領域,參與兒童認輔,認識「人」 1
第三節 從助人工作者轉進為教育工作者 3
第四節 成為模型玩家的起點 4
第五節 參與認輔及自身經驗 6
第六節 模型行動研究的目的與提問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童年研究的討論:兒童能動性取向 11
第二節 關於「玩」的討論 13
第三章 模型認輔團隊的軌跡 17
第一節 模型的選擇 17
第二節 場域的選擇 20
第三節 模型認輔團隊的行動軌跡 21
一、草創時期:鯉魚潭國小(2012.6-2013.3) 21
二、萌芽時期:風車國小(2013.3-2013.6) 22
三、探索時期:風車國小(2013.9-2014.6) 22
四、成長時期之一:風車國小(2014.7-2015.1) 23
五、成長時期之二:風車國小(2015.2-2015.6) 24
六、茁壯時期之一:忘憂國小(2015.9-2016.1) 24
七、茁壯時期之二:忘憂國小、風車國小(2016.2-2016.8) 25
八、開枝散葉:忘憂國小、風車國小、千手國小、國樂國小、平原國小(2016.9-2017.8) 25
九、穩定發展:忘憂國小、風車國小、千手國小、國樂國小、平原國小(2017.9-2018.8) 26
十、現在樣貌:忘憂國小、千手國小、國樂國小、東花國小、璞石閣國小、平原國小(2018.8-現在) 27
第四節 模型認輔「團隊」:從個體走向群體的過程 29
一、模型認輔第一代:碩士班同儕(2012.9-2013.3) 30
二、模型認輔第二代:大學部志工(2013.7-2014.6) 30
三、團隊成員第三代:輔導與教育之外(2014.6-2015.6) 30
四、團隊成員第四代:課程助教的出現(2015.6-2016.6) 31
五、模型認輔第五代:教育圈內的同仁(2016.9-2017.6) 31
六、模型認輔第六代: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夥伴(2017.9-至今) 32
七、番外篇:「青年服務組」的正式成立(2016.9-至今) 32
第五節 小結 32
第四章 模型認輔的活動設計 35
第一節 開課以前 36
一、多(位認輔教師)對多(名學生)模式 36
二、一(位認輔教師)對多(名學生)模式 37
三、雙人協同模式 38
第二節 模型組裝 38
第三節 多元媒材與模型重組 41
第四節 殺肉改造 42
第五節 交換日記 43
第六節 青年服務組 44
第七節 模型認輔不只是… 44
第八節 小結 46
第五章 模型認輔的核心價值 47
第一節 動態的觀看 47
第二節 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發展 50
一、運用兒童手邊的素材: 51
二、重視兒童自己的嘗試: 52
三、培養兒童的表達能力 53
四、結合不同領域及議題: 53
第三節 發表、討論與聆聽的培養 55
第四節 搭建教師與學生的橋樑 58
第五節 玩家歷程的轉變 62
第六節 小結 64
第六章 從竄生走向嵌入 65
第一節 鯉魚潭國小:校外的合作 65
第二節 風車國小:校內的走入 67
第三節 忘憂國小:校內的融入 70
第四節 小結 72
第七章 總結 75
第一節 進行模型認輔的堅持 75
第二節 進行模型認輔的執念 75
第三節 進行模型認輔的義無反顧 76
參考文獻 79
中文部分:
王瑞賢(2013)。現代兒童形式的省思及新興童年社會學之批判。發表於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13年12月,頁127~154。
王錦銘、賴慶三(2009)。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玩具遊戲學習成效之探討。發表於中華民國第25 屆科學教育學術會研討會,短篇論文。
石定鑫(2007)。結合情緒調節策略之玩具應用於紓緩兒童負面情緒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in/gs32/gsweb.cgi/ccd=iKx9Rh /webmge?mode。
朱耀明(2011)。「動手做」的學習意涵分析-杜威的經驗學習觀點。生活教育科技月刊,44,2。
吳幸玲(2011)。兒童遊戲與發展(二版)。新北市:揚智文化。
邱琨棋、陳品妤、張美玲(2012)。遊戲、學習與挑戰。教師天地,185,47-49。
林玉珮(2008)。如何讓學生在玩中學? 親子天下雜誌,1 。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622
巧連智教養資訊站(2013)。遊戲對兒童的重要性。巧連智網站。取自 http://www.benesse.com.tw/educate/essay.asp?eid=1359&xid=9&stid=44
張清濱(2009)。教學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Kx9Rh/webmge?mode=basic。
郭春在(2006)。從幼兒身心發展觀點探討幼兒玩具設計要素之研究。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1,53-62。
郭春在(2013)。幼兒教具設計與運用。臺北:洪葉文化。
郭騰元(2000)。創意的科學玩具。臺北市:牛頓開發。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曾筱雯(2002)。雲嘉地區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運用教學資源之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Kx9Rh/ webmge?mode=basic。
劉翠華(2007)。幼兒教玩具設計與運用。臺北:揚智文化。
顧瑜君(2005年10月)。沒大沒小的關係:大學與中小學在課程發展中的夥伴關係。「現代教育論壇-大學與中小學在課程發展中的夥伴關係」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陳仲翰、陳仲偉(2008年5月)。漫畫在兒童教育上的新觀點:漫畫感受論初探。第二屆教育與文化論壇 童年/社會/日常生活:兒童學的整合與在地性的轉向」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溫世頌(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游靜(2007)。在操演與不操演之間:看被囚少年的影像實踐。文化研究。
余霖(2000)。全面性夥伴關係之建構。「教育改革與轉型──領導角色、師資培育、夥伴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淡江大學。
英文部分:
Alanen, L. (2001). Explorations in generational analysis. In L. Alanen & B.Mayall (Eds.), Conceptualizing child - adult relations (pp. 11-22). Lodon:Routledge.
Alanen, L. (2009). Generational order. In J. Qvortrup, W. Corsaro & M. Honig(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hildhood studies (pp. 159-174).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Boggan, M., Harper, S., & Whitmire, A. (2010).Using manipulatives to teach elementary mathematic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edagogies, 31-6. Retrieved
fromhttp://www.aabri.com/manuscripts/10451.pdf
Hendrik, H. (2000). The child as social actor in historical sources: Problems of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P. Christenden & A. James (Eds.),
Research with children (pp. 40-65). London: Falmer.
Qvortrup, J., Bardy, M., Sgritta, G., & Wintersberger, H. (Eds.) (1994).Childhood matters. Aldershot, UK: Avebury.
Zeiher, H. (2009).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a secluar trend. In J. Qvortrup, W.
Corsaro, & M. Honig (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hildhood studies(pp. 127-139). London: Plagrave Macmil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