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159.1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蕙伶
作者(英文):HUI-LING LI
論文名稱:山谷小學特色課程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Featur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hangu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白亦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ong Pai
口試委員:何縕琪
范信賢
口試委員(英文):Yun-Chi Ho
Hsin-hsien 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088505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4
關鍵詞:偏鄉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特色課程教師專業成長
關鍵詞(英文):Rural SchoolSchool-based CurriculumFeatured Curriculum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山谷小學實施特色課程之歷程,探討影響其課程發展之因素、面臨的困境與因應方式,以及教師參與課程後的專業成長。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運用訪談及文件分析蒐集山谷小學資料,並進行綜合性分析,得本研究結論如下:
山谷小學99-101學年度發展特色課程歷經「依樣畫葫蘆」、「做中學、做中調」,以及「全新課程風貌」三時期。其課程發展成功因素為,情感融洽的教師團隊以原有特色課程為架構,善用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領頭羊制度相互合作,循序發展課程,並藉由政策計畫挹注課程經費,完成重視體驗學習的特色課程。
位處偏遠地區的山谷小學,發展特色課程面臨眾多困境:偏遠地理位置致使教師流動率高,外界人力資源不易進入,加上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與相關專長,以及沉重工作負荷,造成課程發展不夠周延(備課時間不足、混齡教學不易、缺乏課程共識、未重視文化認同、課程淺化與欠缺銜接)。此外,因為學力培養與特色發展未能相輔相成,形成扞格,又面臨發展經費逐年遞減問題,山谷小學最終以改變特色課程規模與節數作為解決困境的因應策略。
山谷小學教師參與特色課程發展後,提升專業能力及課程意識,由課程執行者邁向課程設計者;女性教師更在十年教學經驗與專業的提升,以及成為「母親」後,教學信念轉變為學生中心,以課程角度重新思索特色課程,看見自己的成長,也發掘過去不足之處。無論發展何種課程,課程發展都應著重在引領學生保有學習動力,願意持續學習。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欲推動特色課程學校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This Paper aims to contextualize how Shangu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ed its featured curriculum,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for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nundrums thereof, and the response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fter their curriculum participatio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adopted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ompleted. The findings are shown below:
During the 99th to 101st Academic Years, Shangu Elementary School developed its featured curriculum through three phases: "mechanical mimicry," "learning and adapting while doing," and "whole new paradigm." The success was because of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a good rapport, which borrowed the original framework of its featured curriculum and made the best use of the uniquely advantageou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hese teachers developed the curriculum incrementally,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eir collaboration under effective leadership. With a budget plan to fund the curriculum, they accomplish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atured curriculum focusing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Shangu Elementary School—located in a remote and rural area—faced innumerable conundrum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s distant location caused a high teacher attrition rate and inaccessibility of outside human resources. Further compounded by its inexperienced, unequipped, and overwhelmed teachers,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 piecemeal, in the sense of the meager class preparation time, the difficulty in teaching mixed-age classes, the devoid of curriculum consensus, the insufficient emphasis on cultural identity, the smattering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absence of bridge programs. Moreo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atured curriculum failed to co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aptitude—hampering one another. Not to mention the challenges of increasing budget reduction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he School eventually came to a solution by adjusting the scale and number of classes of its featured curriculums.
Notably, the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ave rise to their improve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and their curriculum awareness, a transfiguration from curriculum implementers to curriculum designers. Also, female teachers—after acquiring ten-year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experiencing “motherhood”—converted their teaching beliefs into student-center ones, reevaluating the featured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theories. They witnessed their growth while realizing their past mistakes. No matter what type of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all center on ushering students to retain their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keep learning.
Last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Paper propose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wishing to promote featured curriculums as well as for other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偏鄉教育發展與挑戰 12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意涵與困境 37
第三節 特色課程之意涵與推行成功因素 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者角色 7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山谷小學99-101學年度特色課程發展歷程 93
第二節 山谷小學特色課程發展成功因素、困境與因應 121
第三節 教師參與特色課程的專業成長 173
第五章 結論、省思與建議 199
第一節 結論與省思 199
第二節 省思 209
第三節 建議 211
參考文獻 215
附錄一 225
附錄二 233
附錄三 235
中文文獻
丁一顧、江姮姬(2020)。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16(2),135-162。
內政部戶政司(2020)。生命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9日。取自https://www1.stat.gov.tw/ct.asp?xItem=15409&CtNode=4693&mp=3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王如哲、何希慧、曾淑惠、林永豐、秦葆琦、王浩博、洪詠善、劉欣宜(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綜高、高職、五專學校實施特色招生之特色課程規劃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 NAER-101-05-A-2-05-00-1-14) 。
王淑芬、甘文淵、何雅芬、林佳慧、張素貞、黃美娟、黃琪芬、楊俊鴻、劉淑惠、蔡素惠、謝名娟(2016)。總綱種子講師實地宣講問題解析Q&A第二輯。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王慧蘭(2018)。創造教育的多元生態—偏鄉教育政策與小校轉型創新。教育研究月刊,287,38-51。
王麗雲(2014)。基本能力的雙峰現象及因應建議。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1-4。
白亦方(2019)。尋覓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師聲音。載於張芬芬、謝金枝(主編),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實施與問題因應課(59-78頁)。臺北市:五南。
白亦方(2021)。課程實施。載於周淑卿、白亦方、林永豐、黃嘉雄、楊智穎(合著),程發展與設計(155-18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臺北市:高等教育。
白寶貴(1997)。臺北縣開放教育實施模式之探討。載於楊思偉(主編),新教育實踐-開放教育、鄉土教育、田園教學之分析(19-4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朱桂芳、林新發(2020)。偏鄉小型學校轉型與發展之策略。臺灣教育,723,1-12。
江嘉杰(2017)。偏鄉國小校本特色課程的在地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90-95。
行政院(2013)。人口政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
何雅芬、張素貞(主編)(2018)。總綱種子講師實地宣講問題解析Q&A第四輯、第五輯。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吳玥臻(2016)。翻轉城鄉讓教育逆轉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29-32。
吳俊憲、呂麗蓉、許敏惠(2018)。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發展~以嘉南國小「嘉南囝仔的水綠旅程」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6),43-48。
吳美瑤(2019)。全球視野、在地理解:臺灣偏鄉教育的難題與未來。教育脈動,19,1-6。
吳清山 (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 (2015)。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6)。教育名詞-混齡教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8,161-161。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李順詮、王月美(2002)。跨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鴻溝—一個教育現場的反思。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53-75頁)。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天祐(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教師天地,158,8-14。
林永豐(2018)。從九年一貫到新課綱的校本課程省思。臺灣教育,710,29-36。
林志成(2013)。校本特色課程發展問題析述與策略論述。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5-16。
林志成、田耐青、林仁煥、田育昆(2011)。特色課程的涵義與理論。載於林志成(主編),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119–140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13)。回應文化差異的特色課程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17-28。
洪詠善(2013a)。臺灣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之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25,102-117。
洪詠善(2013b)。校特色課程發展的美學向度。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1-4。
洪詠善(2019)。台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洪詠善、范信賢(主編)(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榮昌(2020)。偏鄉小校縮小城鄉教育落差策略初探。臺灣教育,723,25-32。
洪慧萍(2021)。落實新課綱—實踐師生共學的探究歷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16-20。
范信賢(2010)。特色學校的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98,55-62。
范信賢、尤淑慧(2009)。跨越藩籬:學校與社區協力連結的案例研究。課程與教學,12(4),89-112。
孫敏芝(2010)。國小教師團隊合作文化的雙面探討:以發展學校願景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17-140。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函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18-44頁)。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民106年12月06日)。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1)。附錄二 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0,665-709。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2)。附錄二 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1,543-567。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3)。附錄二 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2,579-601。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4)。附錄二 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610-649。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5)。附錄二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4,543-613。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6)。附錄二 95年1月至95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5,569-639。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7)。附錄二 96年1月至96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6,629-691。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8)。附錄二 97年1月至97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7,607-610。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9)。附錄二 98年1月至98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8,701-714。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10)。附錄二 99年1月至99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9,707-726。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1)。附錄二 100年1月至100年12月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0,645-673。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2)。附錄二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1,729-746。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3)。附錄二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2,911-930。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4)。附錄一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3,592-614。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5)。附錄一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4,563-579。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6)。附錄一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5,621-646。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7)。附錄一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6,587-614。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8)。附錄一 教育大事紀。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7,603-644。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國家教育研究院設立沿革。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10月11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86.php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9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c頁aspx?n=6868882E351206A5
張民杰、濮世緯(2013)。卓越與均等的難題:談十二年國教高中職的特色招生。教育研究月刊,225,39-52。
張嘉育(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容、張媛甯(2018)。國小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14,252-282。
張德銳(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檢討與展望—實踐本位教師學習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108,1-30。
張慶勳(2019)。學校治理建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校本課程的理念與行動。教育研究月刊,298,4-19。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94年標竿一百—九年一貫推手,國小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2015)。標竿典範-94年校長領導卓越獎獲獎名單。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8月15日。取自https://cirn.moe.edu.tw/Benchmark/Results/detail.aspx?sid=23&mid=1294&tid=3351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2015)。標竿典範-GreaTeach 2009 全國創意教學獎。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8月15日。取自https://cirn.moe.edu.tw/Benchmark/Results/detail.aspx?sid=23&mid=1276&tid=790
教育部(2015a)。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b)。偏鄉學校安定教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教學訪問教師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4月5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g/nkuhttitt/posts/?ref=page_internal
教育部統計處(2021a)。專業培育、偏遠地區教育、實驗教育及在學率概況提要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5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11professional.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1b)。110學年學校基本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5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10_all_level-1.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2)。各級學校基本資料-國民小學校別資料。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5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5A930C32CC6C3818&sms=91B3AAE8C6388B96&s=8AF80DB14ADF7370
梁慶銅(2021)。落實國小108課綱課程之因應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53-57。
莊明貞、方廷彰、彭麗琦、潘志煌、劉淑芬(2017)。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與實施。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實踐策略、教師增能課程設計及主題進階回流計畫【簡報】。
許振家、吳秋慧(2014)。偏遠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突破。學校行政雙月刊,90,108-126。
許添明、葉珍玲(2014)。偏遠地區教育—成功專案。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5-16。
通識再現(2020)。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應由專人負責。點教育,2(1),21-2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盈宏(2019)。偏遠地區師資政策現況分析。教育脈動,19,13-19。
陳盈宏、葉川榮(2018)。我國離島地區國民教育階段教育發展現況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10(1),99-120。
陳啟東(2018)。如何透過形塑特色課程強化學校生招生優勢-以政大附中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6),10-21。
彭錦鵬(2016)。偏鄉教育政策之檢視與未來發展:「偏鄉資源配置」與「偏鄉學生能力提升」。我國社會發展政策前瞻規劃子計畫,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代號NDC-DSD104012-1。
曾煥淦(2017)。 偏鄉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策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122-126。
馮丰儀、方竣憲(2017)。偏鄉師資教育之結與解。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90-92。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江政如、李恩銘、黃源河、楊智穎(2018)。偏鄉教育師資問題。臺灣教育,713,1-18。
黃鳳瑛(1997)。田園課程的教學策略。載於楊思偉(主編),新教育實踐-開放教育、鄉土教育、田園教學之分析(175-19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甄曉蘭、李涵鈺(2009)。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偏遠國中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困惑與處境。教育研究集刊,55(3),67-98。
甄曉蘭、蔡曉楓(2013)。學校課程與教學領導革新-建置學習支援系統之困境與因應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35-54頁)。臺北市:學富文化。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7(1),1-16。
劉佩修(2009)。像家一樣的學校 走!到太魯閣上學。商業周刊,1109,54-65。
劉政輝(2018)。偏鄉教育問題在哪?打破低期待與標籤化,別讓他們繼續被犧牲。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8月21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7/article/6685
劉鎮寧(2015)。偏鄉教育在補救教學上應有的省思與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22-27。
劉鎮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教育脈動,19,7-11。
歐用生(2002)。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深度思考。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1-24頁)。臺北市:揚智文化。
歐用生(2019)。課程語錄。臺北市:五南。
潘淑琦(2015)。一所特偏迷你小學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7,122-149。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金田、黃雅芹(2018)。南投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流失成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6,57-79。
蔡政宏(2020)。《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129,166-182。
蔡啟達、林進材(2013)。再概念化特色學校的課程發展之芻議與論述:Freire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225,78-89。
蔡淑玲、郭雄軍(2010)。臺灣特色學校之發展策略與經驗-以漁光國小和龍山國小為例。研習資訊,27(3),13-20。
蔡清田(2019)。核心素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20)。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陳幸仁(2013)。特色學校的課程領導:微觀政治取向。教育研究月刊,225,23-38。
蔡麗鳳(2005)。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發展生態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志峰(2010)。學校辦學特色型塑之內涵與做法。教育研究月刊,198,43-54。
謝傳崇、王潔真(2020)。國際卓越校長計畫(ISSPP)領導模式之研究: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尼及賽浦路斯為個案。教育研究與發展,16(1),35-64。

英文文獻
Eggleston, J. ( Ed.).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9). Creating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First results from TALIS. Paris: OECD.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England: Harper & R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