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52.2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君緯
作者(英文):Chun-Wei Wang
論文名稱:憂鬱症疾病論述:歷史及權力技術觀點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Depression as Discourse: Its History, Power, and Construc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翁士恆
指導教授(英文):Shyh-Heng Weng
口試委員:彭榮邦
李維倫
口試委員(英文):Rong-Bang Peng
Wei-Lun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183019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關鍵詞:憂鬱症精神醫療社會歷史知識/權力技術治理理性
關鍵詞(英文):depressionpsychiatrysocial historyknowledge/powerrationality of governmental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10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6
  • 收藏收藏:0
憂鬱症作為一種被預期將日益對當代人之生存、社會網絡連帶及其個體與群體社會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精神疾病現象,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性之國際組織、國家社會政策,以及公共衛生、精神醫療、心理健康等相關專業學門領域,所亟需共同對治的「情感」課題。

台灣在二戰後的五十年內,於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各層面皆發生快速且劇烈的變遷,而我國精神醫療憂鬱症疾病之論述及其實踐,亦隨國際醫療及衛生趨勢、國家社會福利及衛生政策演變、重大天災及社會事件、專業社群的學術及非營利團體運動,在眾多力量及網絡之間的消長,形成台灣人民面對其憂鬱經驗(疾病)的知識及技術,生產並再生產出憂鬱症的社會事實及治理的需求。

本研究試圖援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系譜學方法論,使用來自我國政府、專家及民間團體,包括官方與非官方的檔案文件,以及與憂鬱症及自殺相關的教科文獻、學術研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新聞報導等素材,以二戰後美式精神醫療體系發軔至〈精神衛生法〉頒布之歷史為引,析究台灣自八○年代後漸興的憂鬱症疾病論述,以及貫穿於社會肌理的身體規訓與人口治理之權力關係。透過系譜性地探究台灣人民憂鬱經驗(疾病)的社會歷史,本研究希冀解構當前憂鬱症疾病知識體系,指出其治理權力運作的現況,並以反思對治個人的憂鬱症疾病論述實踐在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情境中衍生之非意圖性結果及其風險作結。
Depression as a serious issue in all kind of mental disorders which expected cause problems of person’s survive, social solidarity, and the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at large scale in the near future, it’s became an “affective” object of governmentality that must deal with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ational social policy, and the disciplines of public health,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

In Taiwan, the domain of societ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ll came through a great vicissitude within merely fifty years after World War II. Under the dynamic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trend, national social welfare and medical health policy, and activities of local professional group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long with natural disaster and serious social events, depression’s discourse were gradually rising and constructing it knowledge/technology to cope with depressiv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people, and produce and re-produce social reality which depressive emotion and it’s disorder(suffering) need and meant to be govern nowadays.

This study using Michel Foucault’s genealogy to examine historical materials gathered from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non-government and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texts from textbooks, academic researches,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or suicide. Begin with histories of western psychiatry’s implementation and legalization after W.W.II,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rise of depression’s discourse and its power relation transverse social texture after the eigh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aiwan. By genealogically explore those histories, this study shall dis-construct the depression’s discourse and illu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governmentality that might derivative unintentional consequences and some other risks in modern condition.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醫療化、精神疾病與憂鬱症 5
2.2 精神醫學知識與精神疾病診斷的社會政治性質 7
2.3 憂鬱症的社會控制意涵及醫療化後果 13
2.4 憂鬱症知識及其權力技術作為論述實踐的系譜學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論 25
3.1 理論工作架構 25
3.2 傅柯系譜學的方法觀點 26
3.3 應用傅柯的系譜學方法論及其權力理論 28
3.4 我國憂鬱症疾病論述之研究回顧 32
3.5 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 35
第四章 憂鬱症疾病論述的興現及其知識權力技術 37
4.1 戰後的台灣社會與美式精神醫療體系之發軔 37
4.2 擴張精神醫療體系:從全國精神醫療網至〈精神衛生法〉 41
4.3 打開憂鬱症疾病「本土化」大門的知識話語:流行病學研究 43
4.4 重大天災事故及金融風暴:千禧年後憂鬱症疾病論述之興現 49
4.4.1 憂患意識:憂鬱疾病篩檢科技物之部署 49
4.4.2 自殺防治論述與自殺論述之憂鬱症疾病化 60
4.5 憂鬱症疾病論述治理對象之分化、自我治理及常民認識論 68
4.5.1 兒童及青少年之憂鬱症疾病、自殺防治及生命教育論述 71
4.5.2 老年人憂鬱症疾病、失智症疾病及自殺防治論述 75
4.5.3 女性相關憂鬱症疾病論述 77
4.5.4 憂鬱症疾病的常民認識論述:多型態化的自我治理 79
第五章 結語 83
參考文獻 87
附錄一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摺頁單張(董氏基金會2007年版本) 100
附錄二 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 101
附錄三 自殺防治通報系統通報後關懷作業流程 102
附錄四 自殺防治通報關懷單 103
附錄五 臺東縣衛生局老人憂鬱症篩檢心理諮商輔導流程圖表 104
附錄六 台灣憂鬱症疾病論述之社會歷史(事件)年表(1945-2020)) 105
中文文獻
大紀元(2008)。台灣憂鬱防治聯盟成立 喜樂月活動開跑。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9/9/n2257407.htm。取用日期:2019年5月26日。
───(2008)。董氏推校園憂鬱症篩檢 萬⼈連署抗議。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33757。取用日期:2018年8月11日。

王建平(2010)。台灣重度憂鬱症門診治療趨勢(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浩威(2004)。1945年以後精神分析在臺灣的發展(草稿)。取自:http://proj1.sinica.edu.tw/~abyu2004/rect-event/reading1-1.doc。取用日期:2018年12月19日。

孔健中(2008)。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以一個慢性病房的復健過程為例(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麥田。(原作出版年:1972)。

王馨儀(2007)。不願面對的非理性─臺灣報紙憂鬱症論述之權力運作、主體建構與社會意涵(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立法院公報處(2005)。立法院公報第九十五卷第十五期第二冊(全三冊)。取自:https://www.ly.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31。取用日期:2019年4月7日。

石計生(2001)。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一個馬克思主義論述傳統與批判。「當代:資訊.網路與全球化專輯」,第53期,頁10-33。


台灣精神醫學會(2017)。〈專醫甄審歷史沿革〉。取自:http://www.sop.org.tw/information/index05.asp。取用日期:2018年12月19日。

行政院衛生署(2008)。行政院衛生署「97年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取自:http://tspc.tw/tspc/uploadfiles/File/97TSPC.pdf。取用日期:2019年5月5日。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2007)。自殺防治網通訊第二卷第三期:生命線自殺防治守門人合作試辦計畫分享。取自:https://issuu.com/tspcebook/docs/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取用日期:2019年5月21日。

邱大昕(2008)。「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第6期,頁21-67。

吳才智、諶燕、孫啟武、于麗霞、江光榮(2018)。心理解剖及其在自殺研究中的應用。「心理科學進展」,第二十六卷,第3期,頁503-517。

每日一冷(2018)。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年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頁195-198)。台北市:尖端。

吳旭時(2008年5月)。傅柯─考掘學之方法與實踐。「輔仁大學哲學系第九屆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暨海峽兩岸輔仁大學武漢大學研究生哲學論壇」發表之論文,輔仁大學。

何志培(2012)。災後兒童的創傷:從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談起。「高雄醫師會誌」,第二十卷,第3期,頁214-218。

呂佳青(2000)。疾病關注活動與精神疾病診斷頻次變化:以台灣青少年及青年憂鬱症防治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國家圖書館。

吳佳璇(2005)。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臺北:心靈工坊。

何金針、陳秉華(2007)。臺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第二卷,第2期,頁166-183。
呂美慧(2008)。M. Foucault 與D. E. Smith 論述分析之比較及其對教育研究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三十九卷,第2期,頁71-104。

呂建德(2010)。台灣福利國家與現代性。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445-467)。臺北市:群學。

李明濱(2005年12月)。自殺與憂鬱。研討會主持人李明濱,「自殺防治中心成立暨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憂鬱症防治協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集思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
───(2009)。心情溫度計。臺北: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取自:http://tspc.tw/tspc/uploadfiles/File/b_12.pdf。取用日期:2018年12月19日。

李明濱、戴傳文、廖士程、江弘基(2006)。自殺防治策略推動現況與展望。「護理雜誌」,第五十三卷,第6期,頁5-12。

李昱主持(1996)。從民俗觀點探討憂鬱症患者之生病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6-2413-H-182A-001)。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8)。「高雄地區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I.「台灣人憂鬱篩檢問卷」之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413-H-182A-001)。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9)。「高雄地區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II. 盛行率與危險因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6-2413-H-182A-001)。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邵軒磊(2007)。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頁151-174。

吳家興、李秋錦、陳之華、陳美菊、謝學如(2006)。亞洲金融風暴後台、韓經濟表現之比較。「經濟研究」,第6期,頁129-162。

李 猛(2005)。傅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黃瑞祺(主編),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新論(頁117-163)。臺北市:松慧文化。

宋維村(1993)。編者評論:積極發展兒童精神醫學。「中華精神醫學」,第七卷,第1期,頁1-2。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2013)。李教授暢談心情溫度計【網路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FmJGcg9Mo。取用日期:2018年12月23日。

李維倫(2014)。從「人的心理是什麼?」談起:淺談現象學心理學。「人社東華:文化沙龍」,第4期。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0期,頁69-115。

沈獻程(2003)。台灣慢性精神醫療設施的歷史變遷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妤恒、白琳(2017)。小鬱亂入,抱緊處理。臺北市:圓神。

林宗弘(2009)。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台灣社會學刊」,第43期,頁93-158。

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典範轉移:打造為公眾負責的治理模式。臺北市:遠流。

林淑蓉(2005年10月)。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宋維村》伴小雨人迎向陽光。大家健康雜誌,第232期。

林萬億(1996)。國家與社會政策──臺灣與瑞典的比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頁253-307)。臺北市:三民出版社。

周碧瑟主持(2003)。總計畫暨子計畫:大地震後倖存者及精神疾病高危險群長期追蹤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625-Z-010-001)。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 憲(1972)。精神醫學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2007)。文化精神醫學的贈物。臺北:心靈工坊。

林 憲、吳英璋(1998)。台灣地區民眾心理障礙與對精神疾病之態度之分析。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頁507-55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耀盛(2002)。性別識盲及其不滿:以精神病為論述對象。「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4期,頁119-172。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4)。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社會問題的回應。「2002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79-98。

紀金慶(2016)。拆解與鬆綁科學理性(I/II/III):從現代科學開端檢視現代文化結界。「跨閱誌」。

胡海國(主編)(1986)。精神醫學診斷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出版委員會。

范佩瑄(2007)。漂洋過海的強迫症─一個精神疾病的的日治臺灣史(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都會時報(2005)。首屆「喜樂月」開跑。取自:http://www.depression.org.tw/happy/files/s4/%E9%83%BD%E6%9C%83%E6%99%82%E5%A0%B10909.gif。取用日期:2019年5月26日。

徐子婷(2011)。憂鬱症的機構化社會建構及其權力效果之論述分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唐文慧(1997)。精神衛生法之立法過程──政體取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期刊」,第十卷,第1期,頁1-27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9期,頁21-46。

陳永興(1997)。台灣醫療發展史。臺北:新自然主義。

陳姃湲(2012)。在照護治療與隔離收容之間:殖民地台灣的精神病院。陳姃湲(編著)。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頁144-159)。臺北市:玉山社。

孫效智(2009)。臺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第十二卷,第3期,頁1-26。

陳嘉新(2011)。消失的歇斯底里烙印。「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3期,頁89-118。

陳瑞麟(2002年12月)。批判性地檢視傅柯的「知識/權力」理論。「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之會議論文,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2019)。九二一震災災區年節溫情系列活動。取自: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921pdf/FL8901.html。取用日期:2019年2月28日。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歷年募款成績公佈。取自:https://www.7-11.com.tw/company/society1-5.asp。取用日期:2019年3月10日。

許甘霖(2011)。醫療化、醫權政治與治療型國家:一個策略─關係取向的批判。「社會分析」,第3期,頁119-140。

商志雍、廖士程、李明濱(2003)。精神科門診憂鬱症患者就診率之變遷。「台灣醫學」,第七卷,第4期,頁502-509。

許崇明(無日期)。隱晦的日常與異常 - 憂鬱症與憂鬱症患者的民族誌。取自:http://www.taiwananthro.org.tw/sites/www.taiwananthro.org.tw/files/conference_papar/%E8%A8%B1%E5%B4%87%E9%8A%98.pdf。取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


曾凡慈(2008)。發現「遲緩兒童」:科學認知、權力技術與社會秩序。「臺灣社會學」,第15期,頁165-215。
華文心理健康網(2019)。心衛大事記:1997。取自:http://www.etmh.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635&ML=3。取用日期:2019年3月10日。
───(2019)。心衛大事記:2001。取自:http://www.etmh.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052&ML=3。取用日期:2019年3月10日。

彭仁郁(2014)。臨床田野:遇見異己者、把「人」找回來。劉斐玟、朱瑞玲(主編)。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頁69-11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智 河(1997)。福柯系譜學探微。「國外社會科學」,第1期,頁47-53。

彭建文、張金鶚(2000)。921地震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分析。「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頁303-323。

黃思瑜(譯)(2015)。救救正常人(原作者:Allen Frances)。臺北市:左岸文化。(原作出版年:2013)。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創刊號,頁22-33。

黃意函(2015)。自殺防治做為治理:解嚴後臺灣之自殺論述(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瑞祺(2005)。自反性與批判社會學。黃瑞祺、羅曉南(主編),《人文社會科學的邏輯》,頁1-16。臺北市:松慧文化。

報導者(2018)。龍發堂最後的日子。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long-fa-tang-mental-disoder。取用日期:2019年6月16日。

甯應斌、何春蕤(2012)。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詹火生(2011)。建國百年我國社會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81-92。

董氏基金會(2011)。別讓憂鬱變成病!公益募款開跑。取自:https://www.jtf.org.tw/psyche/2011/web/main01_2.htm。取用日期:2019年3月1日。
───(2017)。民眾對憂鬱症的認知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www.etmh.org/DownLoadFile.aspx?strFilePath=Message/201704/20170406095419_%E6%B0%91%E7%9C%BE%E5%B0%8D%E6%86%82%E9%AC%B1%E7%97%87%E7%9A%84%E8%AA%8D%E7%9F%A5%E4%B9%8B%E7%9B%B8%E9%97%9C%E6%80%A720170406F.PDF。取用日期:2019年5月31日。

楊延光、鄭淑惠(2006)。全方位憂鬱症防治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葉英堃(1981)。我國人民心理衛生問題與醫療保健工作現況之檢討及政策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楊素端、詹玉蓉、許芝綺、黃逢明(2005)。社政衛政攜手合作實例轉安置桃園縣某醫院收容精神病患。「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368-376。

詹閔旭(2009)。系譜學的兩條進路:傅柯與德勒茲。取自http://slowstation.lofter.com/post/177579_5a5f8b5。取用日期:2017年11月29日。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02)。臺北市衛生局92年度12月份施政報告。取自:https://reurl.cc/yjEnE。取用日期:2019年6月16日。
───(2007)。臺北市衛生局96年度12月份施政報告。取自:https://reurl.cc/djGVD。取用日期:2019年6月16日。

鄭泰安(1987)。社會人口因素與輕型精神疾病。「中華精神醫學」,第一卷,第1期,頁3-12。
───(1996)。〈華人常見的心理症與社會心理問題〉。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頁271-294)。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偉伸、黃宗正、李明濱、廖士程(2016)。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第十一卷,第1期,頁16-30。

鄧惠文(2004)。憂鬱症論述的性別政治:台灣近年平面媒體憂鬱症報導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斐文(2013)。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下的身體與社會:以肥胖議題為例。「臺灣社會學刊」,第53期,頁143-182。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2019)。臺灣喜博樂(SEBoD)推動小組。取自:http://www.depression.org.tw/happy/index.asp。取用日期:2019年5月25日。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2012)。真的有精神病嗎?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精神醫療研究取徑的定位與反省。「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5期,頁11-64。

蔡友月、陳嘉興(2018)。導讀 不正常的人?精神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跨界、交流與反思。蔡友月、陳嘉興(主編)。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頁22-78)。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劉北成、楊遠嬰(譯)(1989)。瘋癲與文明。(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桂冠。(原作出版年:1961)

衛生福利部(2015)。衛生福利部「104年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成果摘要。取自:http://tspc.tw/tspc/uploadfiles/File/104year-abstract.pdf。取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8)。1.4-01 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9734-113.html。取用日期:2019年5月31日。

數位時代(2013)。憂鬱情緒檢測APP上線半年 七萬人次下載。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8273/BN-ARTICLE-28273。取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
潘裕峰(2000)。談資優學生的情意教育。「資優教育季刊」,第77期,頁1-7。

顏如佑、柯志鴻、楊明仁、施春華、黃維仲、廖瑛鈿、李明濱(2005)。台灣人憂鬱量表與簡式症狀量表使用於大規模社區憂鬱症個案篩選之比較。「北市醫學雜誌」,第八卷,第2期,頁737-744。

蘇 力(譯)(2007)。尼采‧譜系學‧歷史學(原作者:Michel Foucault)。傅柯讀者。英國:Vintage Books。

蘋果日報(2007)。收容精神病患惹爭議。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070805/23703250。取用日期:2019年6月16日。

英文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68).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2nd ed.). Location: Washington, D. C.

Anthony, J. C., Folstein, M. F., Romanoski, A. J., von Korff, M. R., Nestadt, G. R., Chahal, R., et. al. (1985). Comparison of lay 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and a standardized psychiatric diagnosi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2: 667-675.

Chen, H. C., Wu, C. H., Lee, Y. J., Liao, S. C., and Lee, M. B. (2005). Validity of the five-item 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among subjects admitted for general health screening. J Formos Med Assoc (104): 824-829.

Cheng, A. T. (1995). Mental illness and suicide: a case-control study in East Taiwa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2(7): 594-603.

Chien, I. C., Kuo, C. C., Bih, S. H., Chou, Y. J., Lin, C. H., Lee, C. H., and Chou P. (2007).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rea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ong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Enrollees in Taiwan, 1996 to 2003. La 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 52(1): 28-36.

Chong, M. Y., Chen, C. C., Tsang, H. Y., Yeh, T. L., Chen, C. S., Lee, Y. H., Tang T. C., and Lo H. Y. (2001). Community study of depression in old age in Taiwan: prevalence, life events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1): 29-35.

Clarke, A. E., Janet K. S., Laura, M., Jennifer R. F., and Jennifer R. F. (2003). Biomedicalization: Techno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s of Health, Illness, and U. S. Biomedicine.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8: 161-94.

Clarke, A. E., and Susan L. S. (2007). The SocialWorlds Framework: a Theory/Methods Package. Pp. 113-137 in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3rd ed., edited by Edward J. Hackett, Olga Amsterdamska, Michael Lynch, and Judy Wajcman. Cambridge: MIT Press.

Conrad, P. (1992). Medicaliz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 209-232.
──────(2007). The Medicalization of Societ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onditions into Treatable Disorder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oksey, E. C., and Brown, P. (1998). Spinning on It Axes: D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sychiatric Diagno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28(3): 525-554.

Cooper, R., and Blashfield, R. K. (2016). Re-evaluating the DSM-I.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6(3): 449-456.

Foucault, M. (1988). The Ethics of Care for the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 In Bernauer, J., & Rasmussen, D. (Eds.), The Final Foucault (p.3).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Fu, T. S., Lee, C. S., Gunnell, D., Lee, W. C., and Cheng, A. T. (2013). Changing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a 20-year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381(9862): 235-241.

Haven Behavioral Hospital of Eastern Philadelphia. (2014, October). Haven Recognizes Mental Illness Awareness Week and National Depression Screening Day®. Retrieved from https://philadelphia.havenbehavioral.com/haven-behavioral-hospital-recognizes-mental-illness-awareness-week-and-national-depression-screening-day/.

Horwitz, A., and Wakefield, J. (2007). The Loss of Sadness.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wu, H. G., Yen, E. K., and Chang, L. Y. (1989).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aiwan defined by the Chinese 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79(2): 136-147.

Jessop, B. (1990). State Theory: Putting the Capitalist State in its Pla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Kessler, R.C., Berglund, P. B., Demler, O., Jin, R., Merikangas, K.R., and Walters, E. E. (2005).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GenPsychiatry 62: 593–602.

Kleinman, A. (1986). Social Origins of Distress and Disease: Neurasthenia, Depression, and Pain in Modern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Kutchins, H., and Stuart, A. K. (1997). Making Us Crazy: DSM: The Psychiatric Bible and the Cre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Lee, M., B., Lee, Y., J., Yen, L., L., Lin, M., H., Lue, B., H. (1990).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using a Brief Psychiatric Symptom Rating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89(12): 1081-1087.

Lee, Y., Yang, M. J., Lai, T. J., Chiu, N. M., and Chau, T. T. (2000).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3(11): 688-694.

Liao, S. C., Chen, W. J., Lee, M. B., Lung, F. W., Lai, T. J., Liu, C. Y., Lin, C. Y., Yang, M. J., and Chen, C. C. (2012). Low prevalenc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aiwanese adults: possible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2: 1227-1237.

Lue, B. H., Lee, M. B., and Liang, K. C. (1990).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first visit patients to a primary care unit.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89(2): 156-161.

Micale, S. M. (1993).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Hysteria: A Study in the Clinical Deconstruction of a Diagnosis. Isis 84: 496-526.

Segre, L. S., and Davis, W. N. (2013).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perinatal mood disorders in the DSM. Postpartum Support International.

Shneidman, E. (2004). Autopsy of a Suicidal Mind.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itzer, M. D. (2001). Values and Assump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SM-III and DSM-III-R: An Insider’s Perspective and a Belated Resopnse to Sadler, Hulgus, and Agich’s “On Values in Recent American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89(6): 351-359.

Tesh, S. (1988). Hidden Argument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2012) Depression: A Global Crisi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4 upd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cs in the Information, Evidence and Research Cluster of WHO.
─────────── (2017, April). Depression Let’s talk - campaign essentials.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Qk6p0.

Young, M. Iris.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