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9.108.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鍾富佳
作者(英文):Fu-Jia Jong
論文名稱:家庭性別角色與教養代間傳遞:以一家三代長女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The Gender Role in the Family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The Case of Eldest Daughter from a Family of Three Generations
指導教授:王采薇
指導教授(英文):Tsai-Wei Wang
口試委員:蘇芊玲
蕭昭君
口試委員(英文):Chien-Ling Su
Jau-Jiun Hs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1882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關鍵詞:家庭性別角色教養代間傳遞長女
關鍵詞(英文):gender role in family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the eldest daughte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從性別角色出發,針對一家三代長女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探討同一家庭中不同世代的女性性別角色經驗的異同以及教養代間傳遞,並試圖呈現家庭性別角色經驗中顛覆父權思維的珍貴元素。研究結果有三:
一、以身教、言教、境教做為三代長女間家庭性別角色經驗的傳遞:三代長女分別透過明示、示範或觀察學習家務工作與照顧是女人在家中要做的事情,因而在不同世代長女間再製相似經驗。
二、婚姻關係影響三代長女性別角色經驗的改變:三代長女於婚後面臨了不少挑戰,各自發展出因應不同狀況的策略。
三、突破父權框架,珍貴元素產出:珍貴元素是顛覆父權思維的產出物。三代長女們透過生活中不同的挑戰所產生的策略,進而發展出顛覆父權思維的策略,有意識的反思與為自己發聲。
最後本研究針對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期望有關家庭性別角色的經驗傳遞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與理解。
This study focus on gender rol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 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eldest daughter from a family of three generation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role experience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throughout different generations, while discovering the precious element of gender role experience in family.
There are three results in this study:
1. The gender role experience in family was passed on to the eldest daughter through lectures, demonstra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process taught the eldest daughter their daily chores and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 family. The process is reproduced in each generation and similar experience was passed on between the eldest daughters in the family.
2. The eldest daughter whose gender role experience in the family changes due to marriage. They face different challenges after marriage, and each of them have to develop new strategies by themselve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3. Break out from the patriarchal system, so the precious elements could be produced. The precious element was produced from subverting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the eldest daughters developed in the past gradually shapes the strategy for them to be consciously reflecting and speaking out for themselves.
Finally,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hope of issues on gender role experience in family can get more attention and understanding.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性別角色社會化 9
第二節 臺灣女性家庭中的性別角色經驗 15
第三節 性別角色代間傳遞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場域之介紹 31
第三節 資料分析 34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的關係 3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9
第四章 家庭性別角色經驗與教養代間傳遞 43
第一節 三代長女的生命故事 43
第二節 長女的生活經驗 58
第三節 三代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扮演 6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及省思 80
參考文獻 83
附件一 91


中文部份
王春美(2001)。父母知覺與祖輩親職教養行為一致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原作者:Carol Gilligan)。
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3)
王曉丹(2007)。臺灣的性別與法律研究。法令月刊,58(4),104-118。
王琳妮(譯)(2012)。何為女性(原作者:Moi)。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原著出
版年:1999)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
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3-158)。臺北:女書。
白曉虹(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原作者:Chris Weedon)。
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87)
江文瑜(編)(1995a)。消失中的臺灣阿媽。臺北:玉山社。
江文瑜(編)(1995b)。阿媽的故事。臺北:玉山社。
江文瑜(編)(1998)。阿母的故事。臺北:玉山社。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
踐與承諾(原作者:Allan Johnson)。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成虹飛(2004)。我為何要做行動研究?──一種研究關係的抉擇。載於謝臥龍(主
編),質性研究(頁131-144)。臺北:韋伯。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
違建(原作者:Allan Johnson)。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李元貞(1988)。婦女正步走。臺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芳瑾(2007)誰的媽媽不「模範」?臺灣「理想母親」形象的論述建構。私立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李元貞(2014)。眾女成城:臺灣婦運回憶錄(上)(下)。臺北:女書文化。
呂秀蓮(2008)。新女性主義。臺北:聯合。
何穎怡(譯)(2000)。女性研究自學讀本(原作者:Joy Magezis)。臺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原作者:Iris Marion
Young)。 臺北:商周。(原著出版年:2005)
何芳芳(2011)。父母親的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幼兒玩具選擇偏好之相關研究。國
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宋文偉、張慧芝(譯)(2003)。性政治(原作者:Kate Millett)。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70)
邱瑞鑾(譯)(2013)。第二性(原作者:Simone de Beauvoir)。臺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49)
余貞誼(2005)。質性研究如何進行深度訪談與互信關係。婦研縱橫,76,31-47。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4),
19-39。
吳秀敏(2004)。小家庭新婚妻子角色轉換之心路歷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Albert Bandura)。臺北:桂冠。(原
著出版年:1971)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
跨世代比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68,1-73。
林津如(2010)。追尋與徘徊-百年臺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載於黃金麟(主
編),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頁283-312)。臺北:群學。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庭教育學報,5,
121-154。
邱貴芬(2000)。後殖民女性主義:性別、階級、族群與國家。載於顧燕翎(主編),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339-372)。臺北:女書。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姜漢儀(2004)。游移在飛翔與駐足之間:現代未婚女性的母職觀。國立臺北大
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20,1-40。
俞智敏、陳光遠、陳素梅、張君玫(譯)(200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原作
者P. Abbott & C. Wallace)。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7)
洪淑苓(2003)。每逢佳節女思親-從“回娘家看女性與節日習俗的關係”。婦研
縱橫,67,35-43。
洪芳婷(2010)。女兒的薪水、嫁妝與主體性:以1960年代至1980年代高雄地區
加工出口區女工的生命經驗為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
洪惠芬、胡志強、陳素秋(譯)(2003)。家庭社會學(原作者:J. Muncie , M. Wetherell
, M. Langan, R. Dallos, A . Cochrane)。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1997)。
施孟萍(2013)全女兒家庭的父女關係、父職實踐與傳宗難題。高雄醫學大學性
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
63,13-15。
翁筠婷(2010)。北京宣言15年暨CEDAW檢視:臺灣NGO論壇【婚姻家庭與文化習俗】場次紀要。婦妍縱橫,92,84-99。
許慧如(譯)(2002)。心經濟‧愛無價?(原作者:Nancy Folbre)。臺北:新新
聞。(原著出版年:2002)
梁明義、王文音(2002)。臺灣半世紀以來快速經濟發展的回顧與省思。取自
http://www.tedc.org.tw/sol/handtai.pdf(2018/3/30網路搜尋)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259。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心理。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小畢空間。
陳惠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
刊,41,73-10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昭如(2014)。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之困境與未竟之業。載
於陳瑤華(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頁77-116)。臺北:
女書文化。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主編(2013)。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三次
調查計畫執行報告:性別組。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郭倩如(2013)。新手媽媽壓力源、壓力因應策略與壓力反應之調查研究。中國文
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梁莉芳(2014)。「做媽媽」(doing mother)的社會學觀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6,
71-76。
曾秋美(1998)。臺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臺北:玉山社。
曾端真(2000)幼年的母女關係與母職模式。應用心理學研究,7,34-38。
張娟芬(1991)。女性與母職-一個嚴肅的女性思考。當代,62,95-98。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利、慾望與性別展演。臺北:時報。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的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
16,91-133。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原作者:Nancy
Chodorow)。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9)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
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
張晉芬(2008)。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父權制度。取自中央研究院院本部
秘書處網站http://sec.sinica.edu.tw/knowledge97.htm (2015/5/9網路搜尋)。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
游淑珺(2006)。何處是“歸”家?:臺灣俗語中「女有所歸」的女性養成模式與文化
反映初探。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3),76-93。
黃迺毓等編著(2001)。家庭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翠(1993)。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一九
二0~一九三二)。臺北:時報。
楊文娟(2007)。傳與不傳皆因愛:母女性別角色之代間傳遞經驗。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雅婷、顏詩怡、司馬學文、林玉如(譯)(2009)。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原作
者:K. Davis, M. Evans, J. Lorber)。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2006)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杜拉。臺北:允晨。
廖杏蓉(2006)。等待孩孫回厝團圓耶農村阿嬤。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玲玲(2006)。「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國立臺東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齊雪芬(2011)。兩代母親知覺建設性教養行為之代間傳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
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麗玲(1998)。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
D. Jean Clandinin, Nichaek Connelly著)。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宜娟(2012)。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國立中央
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蔡欣芬(2014)。臺灣女性在現代家庭中性別角色的個案研究。世新大學社會心
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秀毓主編(1995)。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臺北:時報。
劉仲冬(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
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30-56)。臺北:心理。
劉惠琴(1991)。從心理學看女人。臺北:張老師。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原作者:Susan A.
Basow)。臺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2)
劉惠琴(2000a)。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惠琴(2000b)。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
53-91。
劉秀娟(2000)。兩性教育。臺北:揚智。
劉泗翰(譯)(2011)。性/別 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原作者:R. W. Connell)。臺
北:書林。(原著出版年:2009)
劉珠利(2005)。臺灣年輕女性性別角色特質之研究—以高中高職畢(肄)業女性為
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3,45-84。
劉毓秀(2000)。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探測陽具的版圖。載於顧燕翎(主編),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61-200)。臺北:女書。
潘淑滿(2005)。臺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59。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行為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30(2),33-58。
鄭至慧(2000)。存在主義女性主義: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載於顧燕翎(主編),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82-120)。臺北:女書。
盧蕙馨(2004)。參與觀察。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57-80)。臺北:
心理。
蕭昭君(2005)。妳媽媽的故事有什麽好寫的?-生産女性知識教學過程中的反
挫。婦研縱橫,76,63-73。
蕭昭君(2007)。「妳媽媽的故事有什麼好寫的?」-生產「禮讚女性」教學知識
的行動敘說。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01-226。
謝玉玲(2014)。當女兒成為媳婦:已婚女性生活經驗的表徵與現實。當代社會工
作學刊,6,1-49。
鍾淑兒(1999)。卡洛‧吉力根:不同的話音。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
性主義經典(頁153-164)。臺北:女書。
藍佩嘉(1991)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62,84-88。
簡翠寬(2005)社會文化變遷下不同世代長女的生命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
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淑貞(2008)。聽媽媽說話-一位平凡母親的敘說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
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臺北:女書。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臺北:女書。
蘇芊玲、蕭昭君主編(2005)。大年初一回娘家:習俗文化與性別教育。臺北:女
書。
蘇婷玉(2014)。跨時代性別經驗的生命對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西文部分
Chodorow, J.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lligan, C.(1991). Woma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In C. Gilligan, A. G. Rogers, & D. L.Tolman (eds.) Woman, girls &
psychotherapy: Reframing resistance (pp.5-31). New York: Harrington Park Press.
Hu, Y. H., Chen, C.Y. (1992). The myth of social role and stress. Journal of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3, 25-39.
Jaggar, A. M. (1983). 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 Totowa: Rowman &
Allanheld.
Moi, T (1999). What is a woman?: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ncie , J., Wetherell, M., Langan, M., Dallos, R., Cochrane, A.(1997). Understanding the family. London: Sage Press.
O'Reilly, A. (2004). From motherhood to mothering: The legacy of Adrienne Rich's Of Woman Bor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uddick, S. (1980). Maternal thinking. Feminist Studies, 6: 342-367.
Van Ijzenpoorn, M.H.(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A review of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 Review, 12(1), 76-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