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15.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伍文德
作者(英文):Wen-De Wu
論文名稱:父權家庭中媳婦的順從與反抗:一位母親的家內勞動經驗敘說
論文名稱(英文):Obedience and rebellion of a daughter-in-law in a patriarchal family: A narrative of a mother’s home labor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王采薇
指導教授(英文):Tsai-Wei Wang
口試委員:蔣駿
蕭昭君
口試委員(英文):Chun Chiang
Jau-Jiun Hs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188212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關鍵詞:再生產勞動順從與反抗父權家庭
關鍵詞(英文):reproductive laborobedience and rebellionthe patriarchal famil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從研究者母親的故事出發,探討母親從出嫁為人媳開始,在父權家庭中經歷的各種家內勞動。研究者藉由母親的親身經歷,表現一位傳統女性如何以母親、媳婦、妻子等身分,撐起家中小吃店的生意、將子女撫養長大,又是如何以「順從」與「反抗」來回應婆婆的勞動要求。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探討母親在家庭內面臨的勞動壓迫、母職再生產及家務分工。透過深度訪談資料的整理與詮釋,呈現出父權意識、性別分工對母親造成的壓迫,並從父權家庭內孝道的倫理、媳婦的壓抑來刻劃她的困境。最後研究者反思從小到大的家庭經歷,佐以訪談姊妹們的資料,對父權家庭提出思考與建議。

現今社會仍傾向讚譽男性的外在成就甚於女性的再生產價值、並鼓勵女性把為家庭犧牲當成義務與責任。本研究相信多元文化教育在研究性別議題時致力的目標之一,便是要使女性從事家內勞動受到更多認定及支持、並獲得相對應的尊重。研究者的母親最後選擇離開夫家為自己而活,不僅反映了女性追求個體生命、脫離父權箝制的渴望,更是對父權社會的控訴、為性別平權的發聲,並藉此喚醒社會對女性再生產勞動價值的體認。
This research opens with the story of the researcher’s mother by discussing how she left her original family to become a daughter-in-law in a patriarchal family, which she exerted tremendous labor to support. The researcher utilizes his own mother’s life story to express how a traditional female became a mother, daughter-in-law, wife, etc. while simultaneously supporting the family’s small restaurant business and single-handedly raising the children. The story also touched on how she switched between “obedience” and “rebellion” in response to housework demands from the mother-in-law.

This research utiliz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discuss the oppressive labor,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and division of housework that the researcher’s mother faced in the family. Through interpreting the material gathered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reveals how patriarchal consciousness and gender labor division oppressed his mother.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also depicts how the norm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role of daughter-in-law in the patriarchal family morally backed her into a corner.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lso reflects on his own family experiences since childhood, on top of the insight gained from the researcher’s sisters, to obtai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atriarchal family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Nowadays, the society is still inclined to praise the male’s external achievement more than the female’s reproductive value; it even encourages females to view sacrificing for the family as an obligation and duty. This research believes that one of the goals of gender studies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 to gain more recognition, respect and support for female reproductive labor. In the end, the mother left her husband’s family to make a life for herself. This is a reflection of a female’s desire for a life of individuality and an escape from the patriarchal system of control. Such an act only revolts against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it also calls for gender equality among the society as well as greater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female reproductive labo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65
第四章 母親在大家庭中的勞動面貌  87
第五章 父權家庭面面觀  145
第六章 結論  179
中文部分
丁凡(譯)(1999)。性政治(原作者:Kate Millett)。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76-86)。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年:1790)
刁筱華(譯)(1997)。女性主義思潮(原作者:Tong,R. P.)。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刁筱華(譯)(2006)。女人的世界史(原作者:Rosalind Miles)。台北:麥田。(原著出版年:1988)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2000)
王行(1999)。(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77-202)。台北:心理。
王志弘(譯)(1999)。女性主義的男性研究(原作者:bell hooks)。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349-356)。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王宏維(2012)。女性學導論。廣東:人民。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26)。台北:心理。
王雅各(2001)。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本土撰寫最完整女性主義入門讀本(頁121-158)。台北:女書文化。
甘允良(2004)。運動與性別省思――基進女性主義的觀點。中華體育季刊,18,4-10。
尤美女(1998)。婚姻與法律。載於吳嘉麗、尤美女、沈美真、紀欣、蘇芊玲、張玨(主編),現代社會與婦女權益(頁3-98)。台北:空大。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那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原作者:Johnson, Allan G.)。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李元貞(1990)。婦女開步走。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李令儀(譯)(2000)。覺醒與挑戰——女性迷思(原作者:Betty Friedan)。台北:新自然主義。(原著出版年:1963)
李清慧(譯)(1999)。女權的辯護(原作者:Mary Wollstonecraft)。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3-8)。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年:1792)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五南。
李銀河(譯)(2007)。婦女:最漫長的革命――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精選(原作者:Juliet Mitchell)。北京:三聯。(原著出版年:1966)
李慶芳(2013)。質性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新北市:高立。
李膺揚(譯)(1934)。家族私有財產及國家之起源(原作者:Friedrich Engels)。上海:新生命書局。(原著出版年:1845)
呂玉瑕(1996)。兩性的角色分工與家庭發展。基督書院學報,3,91-100。
呂玉瑕(2001)。性別、家庭與經濟:分析小型家庭企業老闆娘的地位。台灣社會學,2,163-217。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〇年代與九〇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41-94。
呂秀蓮(2008)。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呂盈秀(2013)。論資本主義之下的家務勞動——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觀點和爭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59-88)。台北:女書文化。
呂寶靜(1999)老人使用日間照護的決定過程——誰的需求?誰的決定。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181-229。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 )。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吳宏翔(2007)。家內勞動概述—以日本法制為例。台灣勞工雙月刊,8,146-178。
吳佩珍、吳亦昕(譯)(2017)。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原作者:洪郁如)。台北:台大。(原著出版年:2001)
邱瑞鑾(譯)(2013)。第二性(原作者:Simone de Beauvoir)。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49)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179-218。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林淑玲、陳麗鳳、張金年、傅明儀、謝雅惠、林天祐、劉春榮(合著),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頁96-134)。台北:師範學院輔導中心。
林本炫(2004)。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載於林本炫、何明修(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1-22)。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
林麗珊(2014)。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台北:五南。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17-131)。台北:巨流。
紀欣(1998)。工作權與法律。載於吳嘉麗、尤美女、沈美真、紀欣、蘇芊玲、張玨(主編),現代社會與婦女權益(頁195-260)。台北:空大。
金泰成、金燦(譯)(2014)。嗨,馬克思!再見啦,資本主義!(原作者:姜相求)台北:暖暖書屋。(原著出版年:2009)
范情(譯)(1999)。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不快樂的婚姻:導向更進步的結合(原作者:Heidi I. Hartmann)。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323-338)。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年:1979)
俞智敏、陳光遠、陳素梅、張君玫(譯)(2003)。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原作者:Abbott, Pamela & Wallace, Claire)。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陳文和(2005)。《女論語》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陳文團、何珮瑩(2002)。現代婦女哲學。台北:空大。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俐靜(2007)。變動中的兩性平等法制:女性主義與父權主義的辨證。國立中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秋(2005)多元文化主義。載於洪泉湖(主編),台灣的多元文化(頁3-15)。台北:五南。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江漢聲、陳惠馨(主編),兩性關係(頁29-62)。台北:空大。
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2004)。台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台北:晨允文化。
陳劍涵(譯)(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oseph A. Maxwell)。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陳麗文(2002)。兩性平權在家庭:婚姻與家庭涉入的省思。女學雜誌14,173-273。
郭立誠(1983)。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台北:漢光。
唐先梅(1996)。什麼是家務工作?家務工作本質之初探。空大生活科學學報,2,209-236。
唐先梅(2001)。雙薪家庭夫妻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105-132 。
唐先梅(2005)。不同家庭類型家務工作主客觀因素與家庭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教學通訊,16(1),30-48。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週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秦美珠(2002)。困境與選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走向。華東理工大學學報,4,8-11。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 Tim Cresswell)。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10)。最新教育研究法(原作者:L. Cohen, L. Manion & K. Morrison)。台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翁桓盛、許孟勤(2012)。婚姻與家庭。台北:心理。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張君玫(譯)(2001)。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原作者:Nancy J. Chodorow)。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9)
張娟芬(1999)。「人盯人」式的父權。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48-55)。台北:女書。
張晉芬、黃玟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清官要管家務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99-125)。台北市:女書文化。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
張晉芬(2013)。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
張慶勳(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悠遊在研究寫作天地中。台北:五南。
畢恆達(2006)。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黃政傑(譯)(1997)。多元文化課程。(原作者:James Lynch)。台北:師大書苑。(原著出版年:1983)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5)。家庭概論。台北:空大。
黃淑玲(2000)。烏托邦的追尋與失落――烏托邦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本土撰寫最完整女性主義入門讀本(頁28-70)。台北:女書文化。
彭渰雯(2012)。解嚴後台灣婦女運動回顧與展望。第三部門學刊,18,15-31。
游美惠(2016)。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60-85)。台北:高等教育。
游鑑明(1995)。日據時期台灣的職業婦女。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一九三○―一九三二)。台北:時報文化。
鄭玉菁(譯)(2008)。女性主義社會學(原作者:Pamela Abbot, Claire Wallace, Melissa Tyler)。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2005)
鄭至慧(譯)(1999)。支配與附庸。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98-104)。台北:女書。
鄭為元、廖榮利(1985)。蛻變中的台灣婦女。台北:大洋。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劉杏元、林曉玲(2005)性別與多元文化。載於洪泉湖(主編),台灣的多元文化(頁89-132)。台北:五南。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美慧(2016)。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2-35)。台北:高等教育。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55-303)。台北:心理。
劉靜貞、洪金珠(譯)(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原作者:上野千鶴子)。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歐陽子、楊美惠、楊翠屏(譯)(1999)。第二性。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59-64)。台北:女書。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115-145。
謝敏(1999)。母性的複製。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111-119)。台北:女書。
謝瑤玲(譯)(1995)。第二階段:追求兩性真平等(原作者:Betty Friedan)。台北:月旦。(原著出版年:1981)
瞿宛如(2017)。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台北:聯經。
羅舜元(2011)蠟燭兩頭燒?台灣不同世代女性的生命圖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嚴祥鸞(2009)。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台北:巨流。
嚴韻(譯)(1999)。憤怒與溫柔(原作者:Adrienne Rich)。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133-152)。台北:女書。(原著出版年:1976)。

英文部分
Ann Oakley (1974). Woman’s Work: The Housewife,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Pantheon’ Book.
Arlie R. Hochschild (1989).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parent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Benston, M. (196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omen’s liberation. Monthly Review, 21(4), 13-27.
Coltrane, S. (2000). Research on household labor: Modeling and measuring the social
embeddedness of routine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208–1233.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ultiple strateg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Dalla Costa M. & James, S. (Eds) (1972). Women and the subversion of community.
The Power of Women and the Subversion of Community. Bristol, England: Falling Wall Press.
Firestone, S. (1970). The Dialectic of Sex. NY: Bantam books.
Goodman, N. (1992).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Inc.
Mitchell, J. (1971). Women’s Estate. NY: Pantheon Books.
Peshkin, A. (1985). From title to title: The evolution of perspective in naturalistic inquiry.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16(3), 214-224.
Rich, A. C. (197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institution. New York: Norton.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hompson, L., and Walker, A.J., (1989). 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 845-8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