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04.19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簡亞帆
論文名稱:我們是誰=我是誰?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青年的認同與行動經驗
指導教授:王應棠
指導教授(英文):Ying-Tang Wang
口試委員:林慧絢
夏曉鵑
口試委員(英文):HUI-HSUAN LIN
Hsiao-Chuan Hs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188216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5
關鍵詞: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原住民社會運動青年經驗
關鍵詞(英文):Truku Youth Associationindigenous national movementYouth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成立於1999年,創會的發想是為連結在北部讀書太魯閣族大專青年,讓彼此求學的路程中相互支持。自1990年代開始,泛原住民族運動走向了部落主義,以各族群為主體的民族主義在泛原住民運動後漸漸發酵。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浮出族群政治的檯面,學青會的青年紛紛投身運動中。此後,學青會所關注的視角轉往社會議題,參與了諸如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亞洲水泥還我土地運動、狩獵權利運動、反蘇花高等社會運動。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運動開始從都市移往部落,開啟了原運的新里程碑。此時,學青會新一代的成員一方面關注於社會議題,另一方面則將視角移往部落,嘗試以部落為中心去理解社會議題發生時對部落的衝擊,欲解構知識青年對部落、對自己的僵化想像。我關注的是這一個青年世代的學青會何以進入學青會,從事社會運動的拉扯。另一部分,我也希望能夠記錄下創立已經十八年的組織在原住民運動史上的身影。
  因此,我想透過這個研究,去探究現在學青會的青年何以將自己投身進族群的事務中。在社會運動的路程上,他們選擇怎樣的路徑,為何這樣選擇。另外透過分析學青會青年們的經驗,回看我自己,透過經驗間的呼應,來記錄這一個世代青年社會參與的生命姿態。
Truku Youth Association founded in 2001. The idea of establishment the association was to connect the Truku youths who studied in the north. They could support each druing their studies. Since the 1990s, the Pan-indigenous national movement has moved away from tribalism. Nationalism with various ethnic groups as the main part has gradually fermented after the movement. In this context of the times, the Truku ethnic naming movement emerged from the stage of ethnic politics, and the members of association joined the movement. Then, the association has shifted to social issues and participated in social movements, such as the Truku Tribal Movement, the Asian Cement Reversion Movement, the Hunting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Anti-Soviet High Education Movement, etc.
Taiwan indigenous social movement began to shift from the city to the tribe, marking a new milestone for the indigen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embers of the associatoin focused on social issues and shifted their perspective to the tribe. They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issues with the center idea of the tribe, and deconstructed the knowledge of youths to the tribe, and the petrifaction imagine in themsel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lopre how the youths of the assocation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affairs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social movement, what paths do they choose and the reason. In add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youth’s experience of the association to record the life of the socail movem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從我先說起 2
第二節 研究緣起 18
第三節 問題意識 20
第四節 研究目的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原住民社會運動的脈絡與太魯閣族正名 23
第二節 認同與主體 27
第三節 文獻中的原住民青年與組織行動 30
第四節 文獻意義與討論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資料蒐集的過程與方法 37
第二節 我的位置 41
第四章 是什麼讓我們相聚在一起 45
第一節 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48
第二節 我們的生存法則 55
第三節 原住民社團經驗何以影響著我們 61
第四節 上帝的羊群與Laqi Truku 68
第五章 起點,歧點 77
第一節 在學青會的來來回回 77
第二節 倡議與社會行動及反思 91
第三節 未來怎麼走 103
第六章 結論 113
第一節 我們的生命經驗 113
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限制 118
第三節 後記 120
參考文獻 123
訪談大綱 127
Tunux Wasi(2014)。發刊言。Suyang,2014第一期創刊號(上),2。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王應棠(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2):1-20。
目尼.杜達利茂(2014)。一個排灣族青年學子的運動與組織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6):237-246。
田哲益(2010)。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台北市:台灣書房。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2):5-40。
利錦鴻(2011)。當你、我成為「我們」-當代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所(cakal)的認同實踐。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95-135頁)。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沈俊祥(2007)。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俊達、尤儷.芨娃思、黃傑、李品涵(2014)。青年參與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歷程與省思。台灣人權學刊,2(3),143-157。
希雅特.烏洛(2004)。找回太魯閣GiMI Ka Truku。臺北市:翰蘆圖書。
林頌恩(2004)。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台灣研究,(9):143-180。
林福岳(201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台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131-162。
官大偉(2014)。我參與原住民青年組織與行動的經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6):205-214。
邱韻芳(2004)。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秀林鄉公所(2006)。《秀林鄉誌》。花蓮:秀林鄉公所。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市:楊智文化。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夏曉鵑(2014)。「原」源不絕 反思原住民青年組織與行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6):201-204。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聯合文學。
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板橋區。小畢空間。
黃玲華(200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林本炫、齊力(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6頁)。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奧宇.巴萬(2013)。跨越文化認同:原住民大學生自主組織/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翠、徐國民、李淑君(2015)。後原運.性別.族裔:當代台灣原住民族女性運動者群像。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語言,48(2):119-157。
趙中麒(2004)。民族想像與/或民族復振:太魯閣(族)分離/正名運動的意義與困境。思語言,42(4):161-200。
潘宗儒(2014)。最最遙遠的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6):247-258。
謝世忠(2004)。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Anderson, Benedict(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年)
Castells, Manuel(2002)。認同的力量(夏鑄九等譯)。臺北市:唐山。(原著出版
年:1997年)
Erving Goffman(2010)。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曾凡慈譯)。台北市:群學。
Frantz Fanon(2013)。黑皮膚,白面具(陳瑞華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出版年:1971年)
Hobsbawm, Eric(2002)。被發明的傳統(譯)。台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83)
Paulo Freire (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譯)。臺北市:巨流。(原初版年:1993)
Touraine, Alain(2010)。我們能否共同生活?在平等又歧異中共處(黃楚雄譯)。苗栗縣三灣鄉: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97年)
Woodward, Kathryn(2006)。認同與差異(林文淇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原著出版年:1998年)
Yin, Robert K.(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李政賢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