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5.129.2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高蘇珊
作者(英文):Laulav Cavalje
論文名稱:探討排灣族italev婚姻制度中的家庭角色關係-以我的家族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f the family rule relationship of “italev” marriage system in Paiwan tribe—Based on my family.
指導教授:高德義
許俊才
指導教授(英文):De-Yi Kao
Chun-Tsai Hsu
口試委員:Ciwang Teyra
楊政賢
口試委員(英文):Ciwang Teyra
Cheng-Hsie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1970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關鍵詞:長嗣繼承排灣族長女婚姻觀性別家庭互動文化傳承
關鍵詞(英文):eldest inheritancePaiwan firstborn daughterconcept of marriagegenderfamily interactioncultural inherita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欲想探討排灣族傳統婚姻制度italev與漢人主流社會「入贅」婚姻制度兩者之間的不同,以及,在排灣族italev婚姻制度中,婚姻型態與家人、社會的多重關係,並試圖與不同的女性主義對話的研究過程。
本研究所指的排灣族傳統婚姻制度——italev在本文特別是指「生理男性角色且從妻居、入婚到排灣族長嗣女性家中之夫妻」,以此樣本作為本研究之訪談對象。
透過自我民族誌的方式搜集資料,並用深度訪談及半結構式的方式,將每一對家庭的訪談內容謄寫成逐字稿,從研究者本身自我的生命歷程、部落經驗養成,及過往的生活經驗出發,與每位訪談對象在訪談中彼此的互動及眼神、情緒分析、歸納,與不同的經驗對話;在此italev婚姻制度中,透過訪談對象年齡的區分,在不同世代之中,以比較研究的方式去剖析面對主流「父權主義」的對於italev婚姻制度的負向名詞標籤,其中產生了什麼阻礙及影響,每對訪談對象又會如何應對,以及,這樣的多重角色之間,排灣族長嗣女性如何面對自己的長嗣責任角色,家庭互動的關係在婚姻經營上的分配及權力關係。
本研究嘗試解釋排灣族傳統婚姻italev文化觀點在不同年齡層的夫妻之間,產生的世代落差,進而討論可能的原因,本研究分成幾個研究發現,從italev的故事開始說起,大概分成以下幾項重點:
1.傳統漢人的「入贅」婚姻與排灣族傳統italev婚姻之間文化脈絡的不同。
2.傳統排灣族italev婚姻制度男性角色的產生與近代自由戀愛演進。
3.傳統排灣族italev婚姻制度中男性與女性之間「性別角色」的分配與不同。
4.傳統排灣族italev婚姻制度中,長嗣女性的特質及身上背負著多元交織性的複雜多重壓迫關係。


關鍵詞:排灣族長女、長嗣繼承、婚姻觀、性別、家庭互動、文化傳承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italev” marriage system of the Paiwan ethnic group and the marriage system of the “marrying into” in the mainstream the Han people society, secondly, in the marriage system of the Paiwan ethnic group “italev”, the multi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ype of marriag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A research process in dialogue with different feminist attempts.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system of the Paiwan ethnic group which this research refers to — “italev”, in this article specifically refers to “a biological male role moves into his wife’s hosuehold and marries into the Paiwan family of the eldest daughter and live as husband and wife”, such a real-life example is interviewed to b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Data is collected through autoethnography, utilising in-depth interviewing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the interview content of each families are transcribed into verbatim transcripts, from the researcher's own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past and growing up in the tribe. Starting from experience, interact with each interviewee in the interview, analyze and summarize facial expressions and reaction, and have dialogue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in this “italev” marriage system, through the age of the interviewee,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s, as comparison. The method of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negative label of mainstream patriarchy in the “italev” marriage system. what obstacles and influences have arisen, how each pair of interviewees will respond, and, among multiple roles, How the Paiwan eldest daughter face their role as eldest heir, how family relational dynamics interacts with distribution of marriage management, as well as affect power and authority thereof.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olve the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 Paiwan traditional marriage “italev” cultural views between couples of different ag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ossible reasons.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research findings, starting from the “italev” story,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highlights:
1. The cultural context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Han marriage and the traditional “italev” marriage of the Paiwan people.
2. The emergence of male roles in the traditional Paiwan “italev” marriage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free love.
3. The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 of "gender rol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 traditional Paiwan “italev” marriage system.
4. In the traditional Paiwan “italev” marriag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st female and the complex and multiple oppressive relational burden and pressures inflicted upon her.

Keywords: Paiwan firstborn daughter, eldest inheritance, concept of marriage, gender, family interac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第二章 問題意識 - 5 -
第一節 傳統與當代「語意上」的含義 - 5 -
第二節 排灣族傳統制度的發展與變遷 - 6 -
一、 由內部階級延伸出的外部階級 - 6 -
二、 持續瓦解中的婚姻「貿易」制度 - 7 -
第三章 文獻回顧與評析 - 10 -
第一節 重返排灣族傳統婚姻制度 - 10 -
第二節 自身生命經驗─入「贅」是種「罪」?! - 12 -
第三節 italev婚姻制度在文獻解釋上的差異 - 14 -
第四節 理論依據的延伸 - 16 -
一、 從後殖民女性主義與多元交織性出發 - 16 -
二、 從社會學生態系統理論看排灣族的系統理論 - 20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23 -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 23 -
一、 擬定訪談大綱 - 27 -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 - 28 -
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29 -
二、 長期研究排灣族文化傳統之學者。 - 30 -
三、 資料分析方法 - 30 -
四、 研究倫理 - 30 -
第五章 走入italev的米靈岸 - 32 -
第一節 扶桑花vusam的女力養成計劃 - 32 -
一、 排灣族的兩性平等傳統觀念與女性主義實踐對話 - 32 -
二、 資本主義的影響 - 35 -
三、 傳統中的性別分工 - 37 -
第二節 走進italev婚姻 - 41 -
一、 Italev婚姻觀點之比較 - 42 -
二、 從「選配婚姻」到「自由戀愛」的愛情故事演進 - 47 -
三、 Italev的「性」、「別」與家庭互動 - 52 -
四、 Qemalu承擔起-談女性vusam特質及責任角色 - 61 -
五、 與主流性別觀的衝撞 - 70 -
六、 字詞理解上的落差 - 74 -
第六章 米靈岸說完了之後 - 77 -
第一節 研究討論 - 77 -
一、 傳統文化知識再建構 - 77 -
二、 具有原住民觀點的家庭工作 - 78 -
第二節 從父權走回賦權 - 79 -
一、 她,扶桑vusam - 80 -
二、 他,扶持naitalev - 81 -
第三節 站回原點,放遠視野 - 83 -
第四節 我的限制與建議 - 86 -
一、 研究限制 - 86 -
二、 建議方向 - 90 -
第七章 參考書目 - 91 -
附錄一:訪談大綱 - 99 -
附錄二:知情同意書 - 100 -
附錄三:字詞對照表 - 101 -
中文:
Ann Gray著,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David M. Fetterman,賴文福, (2000) ,《民族誌》,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公坊。
Marcus Banks著,林恩惠譯,(2010),《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Marie L. Campbell & Frances Gregor著,王增勇、唐文慧、陳伯偉、許甘霖、徐畢卿、陳志軒、梁莉芳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臺北:群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Michael Angrosino 著,陳可婷譯,(2016),《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林本炫、齊力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6,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瑞香、林津如、范情、張小虹、黃淑玲、莊子秀、鄭至慧、鄭美里、劉毓秀、顧燕
翎,(2019),《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王應棠,(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
刊〉,第2期,頁1-20。
王雅萍,(1994),透過姓名制度的變遷對台灣原住民的觀察,《他們的歷史寫在名字
裡》,臺灣風物四十四卷一期,臺灣風物雜誌。
王雅萍,(1994),《姓名與認同:以台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台北:政大民族
所碩士論文。
石磊,(1964)。〈屏東縣瑪家鄉茷灣村排灣族的家庭制度〉,《民族學研究所集專刊》,18,頁89-109,台北:中央研究院。
石磊,(1976)。〈台灣土著血族型親屬制度-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群的比較研究〉,專刊
之二十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末成道男,(2007)。〈台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頁335,羅素玫主編、何姵儀、黃淑芬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臺原。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祖靈的居所》,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
園區管理局。
夷將・拔路兒,(1989),〈恢復姓氏就是尊重原住民族〉,《原住民》,9,第二版。
何粵東,(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第9卷第1期,p.1-29。
吳鄭重,(2016),《研究研究論論文——研究歷程之科P解密與論文寫作SOP大公開》,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邱馨慧,(2001)。〈家、務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
研究所。
邱其謙,(1959),《台灣土著族的名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廣均,(2010),〈文化團體 vs. 政治社群-試論當代台灣的兩種族群政治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頁77-121。
李異駿,(2001)。〈全球化對社會政策的挑戰:兼論台灣個案初探〉,《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頁119-154。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的研究》,台北:五南。
周德禎,(2003)。〈排灣族性別平等觀念〉,《現代教育論壇》,(12),頁60-66。
周芬姿,(2000a)。〈從排灣族文化看目前的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頁32-33。
周芬姿,(2000b)。〈「多文文化與城鄉差異」專題排灣族的性別文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頁18-20。
周芬姿,(2003)。〈排灣族Vusam觀念下的婚姻制度、配偶關係與親屬結構〉,《兩性
平等教育季刊》,21,頁14-33。
拉夫琅斯・卡拉雲樣,(2010),《大武山宇宙的詩與頌》,屏東:屏東縣政府。
范夢藍,(2008)。〈結婚好難─北排灣女vusam擇偶觀之研究〉,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
委員會主編,《2010全國援助民族研究論文集》,頁 2,8,1-2,8,24,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胡台麗,(2011),《排灣文化的詮釋》,台北:聯經。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04/07),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8F97E390107602E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1-36,台北:巨流。
高佩文,(2007)。〈排灣族的Vusam制度〉,載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編,《2007
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頁1,6,1-1,6,20,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高金豪,(2004),《起源敘事,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國立
清華大學人類碩士論文。
高雅寧,(2017),〈末婆、嬤嬤、娘娘與我:反思壯族儀式研究的田野經驗與知識生
產〉,《台灣人類學刊》,15(1):pp1-52。
夏林清著,王淑娟、江怡臨、朱瑩琪、李丹鳳、范文千、鄭麗貞共同著,(2020),
《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馬淵東一,(1998)。〈台灣土著民族〉,《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97-115,台北:聯經。
翁桓盛、許孟勤,(2012),《婚姻與家庭》,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雅慧,(2005)。《排灣族婦女性別觀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文華,(2013),《社會工作專業與泰雅文化之衝擊與統整》,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
作學系研究所。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 研究》,台北:遠流。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
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南天書局翻印本。
移川子之藏,(1939),《相當於姓名之高山族個人、家族、氏族名》,台灣總督府博物
館創立三十週年記念論文集,台北:台灣總督府。
游美惠,(2000)。〈因應差異的教育實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頁11-14。
童春發,(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童春發,(2011),《排灣族擬人化的命名土地制度——三個遺址地名的田野調查與文
化詮釋》,臺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曾有欽,(2019),〈「laima」排灣族家名制〉,《台灣原住民の姓名と身分登錄》,野林厚志・松崗 格編,頁73-89,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調查報告174。
曾有欽,(2011),〈「我寫故我在」—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發展與內涵〉,台南:國立
台南大學。
黃應貴,(1999)。〈戰後臺灣人類學對於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光、黃應貴編,頁59-90,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8)。〈田野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頁97-115,台北:三民。
黃韻蓁,(2011)。《排灣族雙管鼻笛之樂器型制、演奏與應用》,屏東:屏東縣政府。
葉神保,(2014),《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
士論文。
葉神保,(2002),《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碩士論文。
葉立誠、葉至誠,(2017),《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新北: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張如慧,(2002)。《民族與性別之潛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市:師大書
苑。
張金生,(2002),《新化——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歷史》,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
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昇展,(2004),《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
所碩士論文。
廉兮,(2013)。〈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1,頁.1-31。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劉涓,(1995)。〈從邊緣走向中心:美、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與理論〉,載於鮑曉蘭主
編,《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頁140-195,北京:三聯。
劉慧琴,(1991)。《從心裡看女人》,台北:張老師文化。
劉斌雄,(1998)。〈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69-88,台北:聯經。
維基百科,(2013/01/15)http://zh.wikipedia.org/zh-tw/入贅
蔣斌,(1983)。〈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55,頁1-48。
蔣斌,(1998),〈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時間、記憶與歷史》研討
會,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p19-23。
蔣斌,(2011),《凝聚—安朔(aljungic)部落宗史家譜》,台東:台東達仁鄉生活美
學協會。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胃志,臺中:臺灣省政府。
潘立夫,(1997)。《1996年排灣部落訪問及其文明探索》,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簡春安、鄒平儀,(200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鍾興華,(2001),《從Vecik看排灣族社會文化之變遷-以Chivetskadan》,中正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鍾興華,(2009),〈馬淵東一及其Paiwan族系譜〉,台北:第二屆臺日原住民族研究
論壇。
衛惠林,(1958),〈臺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五
期,p.1-2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1960),〈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
九期,p.71-9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戴慧琳,(2007)。《掙扎、妥協、轉化與蛻變當代排灣族長嗣女性<在家>的經驗探究
─屏東縣春日鄉「長女協會」案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所。
戴維揚主編,(2004),《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Chang, H. (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un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Jones, S. H. (2005). Autoethnography: Making the personal political.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763-792).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lis, Carolyn, Tony E. Adams, and Arthur P. Boehner. (2011). Autoethnography: An overvies [40 paragraphs]. Forum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12(1), Art. 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