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8.201.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博耀
作者(英文):Chen-Bo Yao
論文名稱:阿美族Cepo'部落的海洋文化及其變遷
論文名稱(英文):The maritime culture and its shifts of Cepo’ tribe
指導教授:許俊才
指導教授(英文):Chun-Tsai Hsu
口試委員:童春發
楊政賢
口試委員(英文):Chun-Fa Tung
Cheng-Hsie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197003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關鍵詞:Cepo'部落海祭捕魚文化船筏文化
關鍵詞(英文):Cepo’ tribeSea festivalFishing cultureBoat cul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是探索花蓮縣豐濱鄉Cepo’部落(港口村)的海洋文化及其變遷,以「自我民族誌」之研究方法,經由部落海祭、船筏以及傳統捕魚等海洋相關文化面向,以探究部落海洋文化內涵及其變遷的歷史脈絡。研究結果發現Cepo’部落曾有豐富的海洋文化與海洋知識。然而在現代化進入部落之後,這些傳統海洋文化隨即產生變遷,並逐漸消失於一般社會海洋文化體系中。
海祭是Cepo’部落重要的傳統文化,然由於社會結構改變以及人口嚴重外移,曾面臨傳承危機。近年來經由儀式的革新、族人意識的提升,而逐漸恢復以往的參與熱情。但如今卻再面臨年輕族人母語的流失、價值觀的改變,造成傳統文化傳承的困擾,使海祭活動內涵有質變的疑慮。
Cepo’部落船筏文化全盛時期,共有四種不同型式的船筏運行於秀姑巒溪流域,計有Tuluay(三管筏)、Dadanguyan(竹筏)以及兩種不同外型的Lunan (拼板舟),這些船筏用於運送建材、稻穀、人員以及作為捕魚工具。然隨著現代化的進程進入部落,這些傳統船筏文化也隨之消失無蹤。
部落傳統捕魚文化是以年齡階級、氏族、家族、個人等為組織型態,透過魚汛時序、月亮潮汐等捕魚曆法,在近岸海域進行傳統生業捕魚活動。之後這些傳統生業捕魚文化與制度,經歷了日治時期的定置漁場、石梯港建港以及近年鰻魚苗捕撈等外來經濟漁業文化而遭受瓦解,並全面性地轉為現代化的貨幣經濟捕魚活動。目前僅剩岸上採集等少數小型海洋活動仍保有傳統文化特性,但也逐漸地變為商業化的漁業採集活動。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maritime culture and its shifts of Cepo’ tribe in Fongbi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Utilizing auto-ethnography,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changing historical contexts of maritime culture through three aspects: sea festival, boats, and traditional fishing method.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epo’ used to have rich maritime culture and knowledge. However, traditional maritime culture has shifted since modernity began in the tribe and becam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instream maritime cultural systems.
The sea festival had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ibe traditionally. Due to drastic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large numbers of migration, its legacy was once in crisis. Recently, with innovation and consciousness raising of members of the tribe, the festival has seen the kind of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it once enjoyed. Yet, loss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changes in values have once altered the content of the festival.
At the height of Cepo’s boat culture, there were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rafts: Tuluay (raft with three tubes), Dadanguyan (bamboo raft), and two different Lunan (boats). This vessels were used to transpor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rop, people, and served as fishing tools. Through progression of modernity these traditional boat cultures are disappearing.
Traditional fishing activities take place close to seashore. They were organized around age groups, clan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nd followed calendars based on fishing season, the moon, and tides. This culture of traditional livelihood was replaced by modern monetary economics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external fishing system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fixed fishnet by the Japanese, building of the Shi-ti port, and recent eel fry catching. Currently, there are only a few small-scale maritime activities that maintained traditional cultural features, although they may eventually become commercial fishing activities.
誌謝辭 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背景說明 1
第二節 問題陳述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文獻探討 6
一、 詮釋學與海洋文化 6
二、 阿美族的海洋觀點 8
三、 Cepo'部落與海洋的關係 11
第六節 研究方法 14
一、 方法說明 14
二、 研究參與者的選擇與資格 17
三、 研究倫理 19
四、 研究範圍 20
五、 資料分析 20
第二章 Cepo’部落生態環境 21
第一節 陸地生態環境 21
一、 地質特性 21
二、 段 丘 21
三、 河 流 22
第二節 海洋生態環境 24
一、 漁 區 24
二、 海洋環境 29
第三章 海 祭 30
第一節 Cepo’部落海祭由來 31
第二節 海祭神靈與祭儀流變 37
一、 海祭神明的流變 37
二、 海祭活動的流變 41
三、 海祭祭儀演變分析 46
第三節 族人對海祭演變的反面觀點 48
第四節 小 結 50
一、 語言的困境: 51
二、 口述傳承的困境: 52
第四章 Cepo’部落船筏文化 53
第一節 Laeno的族群背景 54
第二節 船筏文化 55
一、 Tuluay(三管筏) 55
二、 Dadanguyan(竹筏) 57
三、 Lunan(拼板舟) 60
第三節 小 結 65
第五章 Cepo'部落捕魚文化 67
第一節 成為Cepo部落族人 67
一、 天文與氣象 68
二、 海洋用語: 69
三、 捕魚月曆: 69
第二節 海岸採集 70
一、 岸邊潮間帶採集 70
二、 岸邊水下捕魚 73
第三節 溪流捕魚文化 74
一、 野溪捕魚 74
二、 秀姑巒溪流域捕魚 76
第四節 海洋捕魚文化 80
一、 Mulitu (石梯灣) 81
二、 Pifutingan(定置漁場) 82
三、 Fuwa (鬼頭刀) 85
四、 Kadukaay (帶傷的魚) 86
五、 Podaw (禿頭鯊幼苗) 87
六、 Mihicay (撈魚苗) 89
七、 Sadim (毒魚藤) 90
八、 潛水工具製作 92
第五節 小 結 94
第六章 結 論 96
參考文獻 102
附 錄 104
米甘幹 理佛克(2005)。原住民族文化欣賞(第二版)。臺北:五南。
任凱、王佳煌合(譯)(2005)。質性研究: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原著者:
J. Lofland & L. H. Lofland)。臺北:湯姆生出版。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昌銳(1996)。臺灣的原住民。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余德成、黃盈慈(2016)。建立台灣海洋文化分析架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海洋學報,30,69-96。
李壬癸(2010)。珍惜台灣南島語言。臺北:前衛。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呂憶君(2007)。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碩士論
文)。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8fu3x
林金泡(1981)。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明立國(1989)。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臺北:台原出版。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
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
3-20)。臺北:巨流圖書。
徐雨村(譯)(2009)。文化人類學(第二版)(原作者:C. P. Kottak)。臺
北:麥格羅希爾。
柴志明(2014)。發展海洋文化產業的若干思考。浙江傳媒學院學報,1,21,76-
78。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
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21-36)。臺北:巨流圖書。
黃宣衛(2008)。阿美族。臺北:三民書局。
黃貴潮(1998)。阿美族傳統文化。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管處。
許世珍(1956)。臺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2,153-181。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楊志文化。
陳國棟(2007)。海洋文化研究的多元特色。海洋文化學刊,3,11-18。
陳正宏(1990)。台灣之火成岩。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張瑋琦、黃菁瑩(2011)。港口阿美族的竹筏。台灣文獻,63,1,161-188。
彭懷眞(1996)。社會學概論(修訂版)。臺北:洪葉文化。
楊南郡(譯註)(2011)。臺灣原住民系統所屬的研究。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

學研究室。
楊政賢(2012)。島、國之間的「族群」:台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
關係史的當代想像。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楊示範(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詹素娟(1998)。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載於劉益昌、潘英海(主
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29-59)。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仲冬(2008)。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145-162)。臺北:巨流圖書。
蔣逸民(2011)。自我民族誌: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4,11-1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政良(2015)。Micinko / Mipacin(打魚):阿美族的海洋文化與潛水射魚文
化初探。原住民族文獻,23,2-6。
蔡美倩(編)(2001)。亨和三年癸亥漂流台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編譯本。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戴寶村(2011)。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臺北:玉山社。
簡美玲(1994)。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1
(2),85-108。
Ellis, C., Adams, T. E., & Bochner, A. P. (2011). Autoethnography :
An overview. FQS Forum: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12(1),Art.Retrieved fromhttp://www.
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1589/3095
Gensuk, M. (2003). A Synthesi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enter for Multilingual, Multicultural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
bcf.usc.edu/~genzuk/Ethnographic_Research.html
Howell, S. (2018). Ethnography. In F. Stein, S. Lazar, M. Candea, H.
Diemberger, J. Robbins, A. Sanchez & Stasch, R. (Eds), In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
://www.anthroencyclopedia.com/printpdf/262
Tsukamoto, K. (1992). Discovery of the spawning area for Japanese
eel. Nature356, 789–79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56789a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