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科、王智弘 (2010)。 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頁。 王育敏、何祐寧(2009)。從我國收養制度看社工與司法體系對童權之保障。社區發展季刊,128,222-233。 王美文、彭淑華(2004)。女性單親家長的生活處境與學習需求。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12卷,132-163頁。 王美恩(2002)。收養服務本土化的探討-兒盟六個收養家庭案例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8,75-115。 王美文、彭文華(2004)。女性單親家長的生活處境與學習需求。: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12卷,132-163頁。 王海南(2007)。論民法親屬編關於收養之修正規定。月旦法學雜誌。148,196-211。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慧琦(2013)。社工員執行機構收出養工作之困境與需求。社區發展,143,262-279。 朱立群(2012)。爭取收養補貼、捍衛兒少權益-兒盟執行長王育敏專訪。臺灣光華雜誌,37(1),84-86。 立法院資法及法制委員會(2011)。「家事事件法草案」公聽會報告。立法院第七屆第八會期。 白麗芳、何祐寧(2014)。臺灣收出養法令變革與現況。萬國法律,193,11-22。 古永嘉(2014)。企業研究方法(楊雪蘭)。台北:華泰文化。 行政院主計處(2003)。九十一年社會變遷發展調查:家庭生活。台中 吳婉慧(2000)。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市。 余漢儀(1998)。兒保過程中之社工決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81-116。 李甲孚(1979)。古代、現代收養制度與台灣收養養女問題的綜合研究。法學叢刊,24(4),7-32。 李明玉(2008)。社工員於收養認可事件訪視評估中對「兒童最佳利益」的詮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臺北市。 林孝穎(2010)。同志收養未成年子女之研究-理論基礎與政策方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臺北市。 林宛樞(2013)。同志家庭權之論述、保障與界限:以〈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版民法修正草案〉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秋君(2005)。影響收養家庭生活適應歷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美蓉(2001)。中年婦女的生涯發展。景文技術學院學報地12期(上)。25-33頁。 林萬億、吳季芳(1993)。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之比較分析。臺灣社會學刊第17期。127-162頁。 林瑞成(2003)。論大陸收養關係之成立-兼論臺灣法院對收養大陸地區人民之認可。法官協會雜誌,5(1),395-403。 施慧玲(2000)。論我國民法親屬編之修正方向與立法原則-由二十世界的成果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藍圖。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163-22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 (二) 質性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 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2012)。出養程序及收養程序。上網日期:2013 年 1 月28 日。http://www.goh.org.tw/services/main.asp?expand=girl_adoption。 張英陣、彭淑華(1996)。從優勢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二期。227-272頁。 張佩韻(1998)。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市。 陳若喬、王枝燦(2003)。「生的放一邊,養的卡大天」~台北市收養概況與變遷。兒童福利期刊,5,17-36。 陳昭如(2010)。婚姻做為法律上的異性戀父權與特權。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130-131。 陳素卿(2010)。未成年子女收養制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淑晴(1991)。女性戶長單親家庭問題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市。 許淑玲(2008)。社工員於收養認可事件訪視評估中對「兒童最佳利益」的詮釋探討。新竹:玄奘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青(2010)。解開身世之謎:收養家庭身世告知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九卷第二期。頁197-262。 鄧學仁(2007)。親屬法修正後之親子關係。月旦法學雜誌。146,148-15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劉怡伶(2009)。機構式收養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秋芬(1997)。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廖唯茹(2014)。我的孩子在國外-原生母親選擇國際出養因素探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鄭惠修(1999)。臺北市女單親家庭社會網絡與福利使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市。 鄭敏菁(2012)。《兒盟瞭望》雜誌。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臺灣社會學會(2011)。 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取自 http://tsa.sinica.edu.tw/research_01.php 賴月蜜(2012a)。從家事事件法談兒童法庭權益之保障。法律扶助,37:17-22。 賴淳良(2012)。家事司法制度革新之回顧與展望。法律扶助,37:3-9。 蕭胤瑮(2012)。「以家事事件法為中心-落實未成年人餐與家事事件程序之保障」。法律扶助,37:10-16。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浩瑜譯(2004)。性與性別。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謝啟大(1984)。我國收養法修正芻議。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嚴之翔(2012)。社工員從事收養家庭調查及預估之工作經驗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蘇靜媛(1989)。養父母收養動機與收養安置方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Belsky, J. (1981). Early human experience: A Family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3-23.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In G. Caplan (ED.),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 Basic Books. Clarke, J. (2013). Adoption. In Worsley, A., Mann, T., Olsen, A., & Mason-Whitehead, E. (Eds), Key concept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pp.5-10). London: SAGE. Crea, T. M., Barth, R. P. & Chintapalli, L. K.(2007). Home Study Methods for Evaluating Prospective Resource Family: History,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romising Approaches. Child Welfare, 86, 141-157. Demo, D. & Acock, A.(1988). The Impact of divorce on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 50, 619-648. Feigelman, W. (2001). Comparing adolescents in diverging family structures: Investigating whether adoptees are more prone to problems than their nonadopted peers. Adoption Quarterly. Vol 5(2), 536. Fergusson, D., Lynskey, M. & Horwood, L. (1995). The adolescent outcomes of adoption: A 1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 36(4), 597-615. Fisher, A. P. (2003). Still “not quite as good as having your own”? Toward a sociology of adop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 335-361. Glesne, C.(2005)。質性研究導論(莊明貞、陳怡如)。台北:高等教育。 Groze, V. (1991). Adoption and single parents: A review. Child Welfare. Vol 70(3), 321-332. Groze, V. and Rosenthal, J. (1991). Single parents and their adopted children: A psychosoci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130-139. Hartman, A. (1979). Finding families: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family assessment in adoption: A Project Craft publication. Calif: Sage. Haugaard, J., Palmer, M. & Wojslawowicz, J. (1999). Single parent adoptions. Adoption Quarterly. Vol 2(4), 65-74. Imber-Black, E. (2001). 秘密,說還是不說(侯維之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 Kadushin, A. (1974). Child welfare services. Macmillan: Publisher. Leve, L. & Fagot, B. (1997). Gender-role socialization and discipline processes in one- and two-parent families. Sex Roles. Vol 36(1-2), 1-21. Levy Shiff, R., Bar, O., & Har Even, D. (1990).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adoptive parents tob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0, 258-267. Lewis, J. R. J.(2008).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ld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藍毓仁)。台北:巨流圖書。 Prochaska, J. M., Paiva, A. L., Padula, J. A., Prochaska, J. O., Montgomery, J. E., Hageman, L. & Bergart A. M. (2005). Assessing emotional readiness for adoption us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7, 135-152. Russell, C. & Ellis J. (1991). Sex-role development in single parent household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Vol 19(1), 5-9. Tan, T.X. (2004). Child Adjustment of Single-Parent Adoption from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Adoption Quarterly Vol 8(1), 1-20. Tyebjee, T. (2003). Attitude,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for adoption and foster care. Child Welfare, 82(1), 685-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