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4.151.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雯絹
作者(英文):Wen-Chuan Huang
論文名稱:在一起:跨文化歷程與部落工作的交織
論文名稱(英文):Together:The Interweaving of Cross-Cultural Journeys and Work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指導教授:Kui Kasirisir 許俊才
指導教授(英文):Chun-Tsai Hsu
口試委員:Ciwang Teyra
黃盈豪
口試委員(英文):Ciwang Teyra
Ying-Hao Ha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19701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關鍵詞:跨文化部落工作敘事研究社區工作原住民
關鍵詞(英文):cross-culturalindigenous social affairsnarrative researchcommunity workIndigenou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研究者本身就是一個跨文化的載體,在生命歷程中停留花蓮、台東金崙及都市中的樂窩,和原住民族個體、社群和部落「在一起」,成為一個原住民族知識學習者、部落人、排灣族孩子的媽媽和都市部落社工。本研究是以跨文化為軸線,我是研究者,也是行動者,與自身接受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參與部落生活、組成原住民家庭與實踐部落工作的經驗對話,用我自我敘事、參與觀察及資料分析,爬梳自身在生命歷程中的跨文化生活感知、族群文化觀點,並堆疊成部落工作的養分。
本論文透過研究者的實踐經驗,整理對部落工作的四個建議:了解部落的背景和運作狀態、對彼此脈絡的相互理解、和行動群體的共識與共事、陪著長出主體性和找回共好,並且反思社會工作中,應以在部落中的陪伴和互動關係為服務視角,培養自在共處和為部落所用的態度,最後回觀自身跨文化能力、敏感度及同理心的養成,反思助人工作的初衷。我的生活即是一場場跨文化行動,在多重的角色上,尋找一個安放自己的位置,學習和每個階段的自己在一起,並耕耘我的部落工作田野。
In the life of cross-culture, the researcher has been shifting among Hualien, New Taipei City, and Jinlun indigenous community in Taitung, becoming an indigenous knowledge learner, a tribeswoman, a mother of a Paiwan child and a social worker of the urban indigenous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cross-culture. I am a researcher and an acto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indigenous social affairs, devoting tribal affairs and being one of the indigenous family members, I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tribal experience in my own life.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leted by self-narrativ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ata analysis. It contains the perception and viewpoints of ethnic culture. It also develops my ability to work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By understanding tribal history, background and operation, we have cooperated and come to a consensus. With a series of actions and accompaniment, we have also found the identity and common interests of ourselves.
Therefore, I have compiled some suggestions for working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After the reflection on social work, we should take the companionship and interaction as a service perspective. Besides, we need to cultivate the attitude of coexistence and put ourselves in a tribe's position.
Finally, looking back at my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sensitivity and empathy, as well as the initial intention of social work, my life is full of cross-cultural action. Among these multiple roles, I have to look for the best position for myself, learn to get along with myself at each stage, and enhance my ability in working for indigenous community affairs.
第壹章 我的跨文化學習與田野經驗 1
第一節 我的第一個部落-原住民民族學院 5
第二節 我的第二個部落-金崙部落 9
第三節 樂窩、都市部落工作與母職 14
第貳章 關於跨文化與部落工作的爬梳 19
第一節 跨族群與認同 19
第二節 部落觀點與助人工作 21
第三節 部落工作-部落式的社區工作 24
第四節 都市原住民與都市部落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我的行動回觀-自我敘事 31
第二節 樂窩人樂窩事-參與觀察與次級資料分析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倫理 35
第肆章 花蓮站:啟蒙之地,學習和人在一起 37
第一節 在原民院中彼此照顧支持力量 37
第二節 研究所生活中遇見的每一群人 42
第三節 多元文化服務社與Sawmah 47
第四節 旅行的意義,跨出圈圈、充實自己 51
第伍章 台東站:在一起,成為金崙部落的人 59
第一節 在一起,部落工作部落學 60
第二節 在一起,成為金崙青年會的一份子 67
第三節 ari!gari,他和他們的路,七年前那份論文計畫書 78
第四節 進入原漢婚姻,生命相扣在一起 83
第五節 和自己的新身分在一起,原住民孩子的媽媽 88
第六節 在現實和理想之中,成為都市原住民家庭 95
第陸章 樂窩站:在一起,都市部落工作 99
第一節 與樂窩人‧樂窩事的對話 100
第二節 在一起,從部落教室出發 111
第三節 在田野之中,都市裡的部落工作 118
第柒章 交織,行動中的看見與反思 133
第一節 了解部落的背景和運作狀態 134
第二節 對彼此脈絡的相互理解 136
第三節 和行動群體的共識與共事 140
第四節 陪著長出主體性和找回共好 142
第五節 從我的經驗反思社會工作的提問 144
第六節 成為一個原住民助人工作者 149
參考文獻 155
力克‧胡哲(2010)彭蕙仙譯。《人生不設限:我那好得不像話的生命體驗》。台北:方智。
王增勇(2002)。〈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族文化的相容性〉。《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14期,頁131-166。
王增勇(2007)。〈社工,你對誰效忠?〉。《王增勇個人部落格》。http:∕∕tywangster.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18.html。(2021∕12∕20瀏覽)
王增勇‧凃沛璇(2019)。〈從文化缺陷到反壓迫社工:多元文化社工的再想像〉。《社區發展季刊》,第165期,頁329-339。
王應棠(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第2期,頁1-20。
白曉紅(2014)。(周佳欣譯)。《散沙:中國農民工的故事》。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何立民(2006)。《原住民回鄉的家經驗、情感與詮釋─以台東地區25-35歲大專青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宋聖君、亞弼‧達利(2020)。〈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者培育模式初探—以原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員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9期。
李明政(2001)。《文化福利權: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台北:雙葉。
李明政(2012)。〈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制的建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2卷,第2期,頁27-46。
李聲吼(2009)。〈文化能力在社會工作教育與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27期,頁153-158。
李易駿(2011)。〈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的沿革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417-429。
利錦鴻(2011)。《當你、我成為我們-當代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所(cakal)的認同實踐》。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2022)。《關於樂窩》。https:∕∕theworldhaha.org∕(2022∕5∕16瀏覽)
林頌恩(2004)。〈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台灣研究》,第9期,頁143-180。
林津如、黃薇靜(2010)。〈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童保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7期,頁59-96。
吳永毅(2014)《左公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
施正鋒(2008)。〈都市原住民政策初探〉。《法政學報》,第21期,頁1-20。
姚明俐(2018)。〈劃分族群的邊界:當代台灣原住民認同之社會成因〉。《人文社會學報》,第14(3)期,頁193-213。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出版社。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2021)。〈喚醒文化中的互助利他精神〉。《原教界》,第102期,頁34-37。
莊曉霞(2007)。(原住民社會工作之反思〉。《臺灣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47-168。
莊曉霞(2019)。(部落族人對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期待:去殖民觀點的想像〉。《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40期,頁87-130。
莊啟文(200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之期望: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華(2007)。〈影響原漢雙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玉山神學院學報》,第14期,頁115-132。
陳文華(2013)。〈社會工作專業與泰雅族文化之衝擊與統整〉。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陳永龍、丘延亮(2014)。《防天災 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
陳翠臻(2011)。〈從部落經驗建構原鄉社工人員應有的文化能力與認知〉。《社區發展季刊》,第134期,頁483-497。
陳翠臻(2014)。《原住民族地區直接服務社工人員文化能力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許俊才(2012)。〈以「隨意/不隨意」組織型態探究排灣族社會組織的變遷與發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頁19-39。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 頁127-56,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
童春發(2013)。〈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頁1-38。
黃美英(2005)。〈族群與區域發展:台灣社區營造經驗省思與拓展〉。《環境與藝術學刊》,第3期,頁53-65。
黃源協、莊俐昕(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78-87。
黃源協(2008)。《社會工作管理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黃源協、莊俐昕(2016)。〈從社區工作發展新趨勢談社會工作教育〉。《社區發展季刊》,第155期,頁154-163。
黃盈豪(2004)。《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論文。
黃盈豪(2016a)。〈原民社區志工事件(四):進部落,為部落所用〉。《公益交流站NPOst.tw》,https:∕∕npost.tw∕archives∕22955,(2022∕6∕21瀏覽)。
黃盈豪(2016b)。〈原民社區志工事件(五):如何進部落工作?〉。《公益交流站NPOst.tw》,https:∕∕npost.tw∕archives∕22964,(2022∕6∕21瀏覽)。
黃盈豪(2019)。〈從組職培力反思原住民社工教育:與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在地實踐的對話〉。《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36期,頁121-139。
黃雯絹(2021)。〈讓都市原住民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根〉。《原教界》,第102期,頁30-33。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22)。〈多元就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https:∕∕www.wda.gov.tw∕cp.aspx?n=2421206077EBB11F。(2022∕4∕30瀏覽)
張英陣(2012)。〈社區照顧的省思:購買式服務的階段性任務〉。載於張正中(編),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頁49-65。台北:中華救助總會。
張瀠之、鄧湘漪(2019)。〈原住民族部落健康與文化主權:磯崎村復健站的自主性發展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1卷,第2期,頁301-327。
張峻豪(2021)。〈我國社區政策的雙軌性與調適可能:以桃米社區、南埔社區、土溝社區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7卷,第4期,頁421-439。
葉一飛(2011)。〈東排灣Tjavualji(大王)青年會之重組與運作〉。《臺東文獻》,第17期,頁40-70。
詹宜璋(2009)。〈專業知識與文化知識之衝突與轉化: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者專業實踐的反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27期,頁113-120。
詹宜璋(2011)。〈原住民對於族群社會福利的經驗認知與發展期待〉。《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4卷,第4期,頁85-107。
詹宜璋(2014a)。〈少小離家,老大胡不歸?遷居原住民的老年返鄉回流議題〉。《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8卷,第2期,頁37-72。
───(2014b)。〈原住民族貧窮與救助的社會文化意涵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7期,頁111-128。
鄭麗珍。〈生態系統觀點〉。頁 225-252,收錄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17)。〈政策聲明(原住民族)〉。《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https:∕∕www.tasw.org.tw∕tw∕news∕59。(2022∕3∕12瀏覽)
劉紹華(2013)。《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台北:群學。
劉千嘉、林季平(2008)。〈臺灣原住民的回流及連續遷徙2000年戶口普查分析〉。《地理學報》,第54期,頁1-25。
劉千嘉、林季平(2010)。〈影響臺灣原住民族遷徙的區位及生命歷程要素〉。《都市與計劃》,第37卷,第3期,頁305-342。
楊士範(2010)。《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台北縣都市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生命史》。台北:唐山。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第6期,頁109-144。
蔡政良(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8期,頁65-104。
蔡瓊嬅(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
析。載於第三期學術研討會專刊。上網日期:2010年6月21日。
取自。
嚴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Amanda Nickson、Joanne Dunstan、Dana Esperanza & Stacie Barker(2011)。〈Indigenous Practice Approaches to Women, Violence, and Healing Us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Partnership between Indigenous and non Indigenous Workers〉《Australian Social Work》,64(1),頁84-95。
Bruner, J.(1996)宋文里譯(201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台北:遠流。
Ciwang Teyra(2019)。〈認識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與微歧視〉。《原視界》。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160。(2022∕3∕12瀏覽)
Hobsbawm, Eric等著(2002)(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城邦文化。
Kui(許俊才)、黃雯絹Aki(2013)。〈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的相遇-是美麗還是哀愁〉。《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頁89-114。
Kui(許俊才)、Camak(顏成仁)、Kuljelje(涂志雄)(2012)。〈社區賦權的實踐與反思:以屏東排灣族部落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2卷,第1期,頁29-64。
Kui Kasirisir(許俊才)(2016)。〈社會工作研究倫理與原住民族集體同意之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論叢》,第19期,頁127-152。
Lash, Scott & Mike Featherstone(2009)(張珍立譯)。《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出版社:韋伯。
Paul Stepney & Keith Popple(2011) (鄧湘漪、陳秋山譯)。《社會工作與社區—實踐的批判性脈絡》。台北:心理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