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2002,《壽豐鄉志》。花蓮:壽豐 鄉公所。 毛利之俊,2003,《東台灣展望》。台北市:原民文化。 王明珂,2000,〈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47-67。 王欣,2007,〈飲食習俗與族群邊界-新疆飲食文化中的例子〉。《中國飲食文化》 3(2):1-21。 王淳熙等編,2007,《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2 聚落、文化景觀》。台北:文 建會。 王嵩山,2012,〈導論:物、地方知識與空間觀〉。《民俗曲藝》176:1-14。 江樹生譯註,2002,《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台南:台南市政府。 竹內孝功,2015,《不依賴農藥的花盆菜園》。新北:遠足。 吳金鏞、張聖琳,2012,〈淡水河阿美族濱水文化地景:吸收部落神聖地景認同 與水岸溼地多元文化規劃〉。《溼地學刊》1(2):49-66。 吳秋林、彭娜娜,2014,〈貴州少數民族酸味食品習俗與食品安全的傳統智慧〉。 《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3(1):1-12。 吳雪月,1999,〈吃草的民族阿美族飲食文化的認識〉。《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 訊》5(5):21-25。 吳雪月,2000,《台灣新野菜主義:阿美族的野菜世界》。台北:大樹。 吳雪月,2003,《花蓮縣吉安鄉黃昏市場阿美族野菜區的民族誌研究》。花蓮:慈 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雪月,2016,〈阿美族傳統作物保種經驗與文化發展〉。論文發表於「原鄉特色 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花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民國105年9月13日。 吳雪月計畫主持,1997,《阿美族的生活智慧-南勢七腳川社》,台北:順益台灣原 住民博物館。 吳淑芬主編,2013,《史上最完整蔬果飲食圖鑑》。台北:和平國際文化。 吳燕和,1962,〈檳榔與菸草〉。頁425-433,收錄於《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靜蘭,2000,《阿美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 李亦園,1957,〈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135-174。 李亦園,1962,《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 李光中,2009,〈文化地景與社區發展〉。《科學發展》439:38-45。 李光中,2010,〈地景、社區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林業研究專訊》17(1):19-22。 李來旺,1994,《阿美族神話傳說》。台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 管理處。 李宣萱,2013,〈文化與商業利益的雙人卡波耶拉:當阿美族野菜文化遇到工業 化農業生產模式〉。《人類學視界》13:16-18。 李盈瑩,2017,《與地共生、給雞唱歌》。台北:啟動文化。 李紀庭,2014,《一一道來來道11》。宜蘭: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 處。 沈雲龍主編,1966,《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 41 輯》。臺北:文海出版社。 阮昌銳,1962,〈農業〉。頁15-41,收錄於《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 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昌銳,1994,《台東麻荖漏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孟磊、江慧儀,2011,《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 可能》。台北:新自然主義。 官大偉,2013,〈泰雅族河川知識與農業知識的建構—一個民族科學的觀點〉。《台 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4):111-33。 林玉芬,2013,《幼兒園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課程之教與學》。花蓮:東華大學族 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孝,2009,《找路:月光,沙韻,Klesan》。台北:遠流。 林良平,1978,《土壤微生物學》。台北:天然書社。 林玟慧,2004,《「自助?他助?」東海岸吉維社區活性化的歷程(1996-2003)》。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香君,2009,〈蘭嶼達悟人飲食文化的重構-文化生態學的探討〉。《餐旅暨家 政學刊》6(1):1-12。 林益仁,2003,《泰雅族生態智慧之探討-以雪見為例》: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 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林益仁、褚縈瑩,2004,〈有關“傳統生態智慧”(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的二、三事〉。《生態台灣》4:66-67。 林素珍,2016,〈高雄市阿美族人都市生活適應的社會網絡建構—從年齡組織、 世族到教會與同鄉會〉。《原住民族文獻》29:4-12。 林樂昕,2016,〈當天使的翅膀遇上現代農業〉。頁96-99,收錄於果力文化主 編《藏種於民》。台北:果力文化。 邱其謙,1962,〈曆法〉。頁317-318,收錄於《馬太安的物質文化》。台北:中 央研究院。 邱奕賢,2007,《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庭園植物多樣性之研究》。花蓮:國立花 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青木皐,2009,《圖解微生物—細菌˙病毒˙黴菌》。台北:世茂。 侯志仁主編,2013,《反造城市: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台北:左岸。 侯錦雄、李素馨、歐雙磐、王乃玉,2009,〈野菜共和國—另類文化景觀的參與 式營造〉。《造園景觀學報》16(4):31-52。 帝瓦伊.撒耘,2005,《阿美族群諺語》。臺北市:德英國際。 帝瓦依.撒耘,1997,〈阿美族簡介〉。頁5-16,收錄於吳雪月計畫主持,《阿美族的生活智慧—南勢阿美七腳川社》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徐國士,1997,《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環境綜合調查與監測計畫》。花蓮:國立 東華大學。 浦忠勇,2014,〈鄒族植物知識典範及其變遷〉。《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1): 151-67。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編著,2002,《壽豐鄉土史》。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 系。 康培德,1999,〈南勢阿美聚落人口初探-十七到十九世紀〉。《臺灣史研究》4(1): 5-48。 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5:25-53。 張瑋琦,2011a,〈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台灣人類學刊》9(1):99-146。 張瑋琦,2011b,〈身體的規訓與馴化—原住民成為有機專業農歷程及其省思〉。 論文發表於「2011年會:民族、民主、民生:人類學的場域」,新竹:台灣人類學會與民族學會,民國100年10月8日至9日。 張瑋琦,2017,〈氣候變遷、健康農業與食物主權:港口部落的海濱街地梯田復 育〉。論文發表於「族群研究與原住民族發展研究跨領域整合工作坊」,高雄: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民國106年5月20日。 盛澄淵,1973,《肥料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設樂清和,2013,《懶人農法 第一次全圖解: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設計》。台北: 果力。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台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市:省文 獻會。 郭祐慈,2009,〈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台灣原住民論叢》5:99-124。 郭華仁,2012,〈有機農業的必然與實現-典範移轉與立法〉,《台灣國際法季刊》9(4):81-111。 郭華仁,2016,〈保種學堂:關於保種,你一定要知道〉。頁6-26,收錄於果力 文化主編《藏種於民》。台北:果力文化。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 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175。 陳秀珠、陳俊男,2008,《「撒奇萊雅族傳統聚落展示計畫」委託研究規劃及設 計圖說編制案報告書》。屏東:原民會文化園區。 陳俊編,1987,《台灣道路發展史》。台北:交通部運輸所。 陳建村,2017,《有機野菜栽培管理手冊-蕗蕎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陳清清,1962,〈居住〉。頁168-196,收錄於《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宣衛,2008,〈「南來說」?「北來說」?:關於撒奇萊雅源流的一些文獻考 察〉。《臺灣文獻》:199-220。 黃啟瑞,2000,《原味與市場 另一種Amis*植物人文的探究》。花蓮:國立東華 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碩士論文。 黃啟瑞、董景生,2009,《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台北:行政院 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黃貴潮(Lifok Dongi),2015,《阿美族口傳文學集》。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黃貴潮,1998,《阿美族飲食之美》。台東:觀光局東海岸。 新良食淨土文化推廣協會,《KKF自然農法示範推廣手冊》。KKF自然農法在台 推廣中心。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楊宜靜,2012,〈權力地景之生產:江仔翠農地的死與生〉。《文化研究月報》133:32-64。 溫遂瑩,1962,〈飼養與採集〉。頁85-91,收錄於《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靳菱菱,2010,〈文化的發現與發明:撒奇萊雅族建構的歷程與難題〉。《台灣人 類學刊》8(3):119-161。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廖美菊,2018,〈把問題變資源的樸門永續設計〉。《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課程樸 門永續設計基礎班》講義資料。花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廖鴻基,2002,《花蓮海岸行旅:台11線》。花蓮:花蓮文化局。 趙仁方,2004,〈民族生態學的研究與省思:東台灣研究生態學門年度回顧〉。《東台灣研究》9:181-192。 劉秀美,2012,《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口傳故事》。台北:口傳文學會。 劉秀美、魏美玲、賴奇郁、蘇宇薇,2011,《火光下的凝召-Sakizaya人的返家路》, 花蓮:花蓮市公所。 劉益昌,2002,《台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潘繼道,2009,〈「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活動空 間變遷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3):25-60。 蔡曉薇,2013,〈Pangcah阿嬤的菜園〉。《吳全小城散散步》:未出版。 盧建銘,2013,〈食物採集美學(三)〉。《青芽兒56》:51-63。 盧建銘,2015,〈採集與微型生態菜園的沃土生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259-287。 盧建銘、許淑真,2012,〈食物採集美學(一)〉。《青芽兒52》:6-11。 盧建銘、許淑真,2013,〈食物採集美學(二)〉。《青芽兒55》:1-11。 盧建銘、許淑真、張進財,2010,〈撒烏瓦知部落水岸生活的重建〉。論文發表於 「第四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災後河川子民7˙部落文化論壇》」,台北:蔡瑞月文化基金會,2010年4月10日。 盧道杰,2006,〈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識〉。頁213-232,收錄於《生物多樣性 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台北:教育部九十三年 度「生物多樣性教學改進計畫」教材編撰計畫。 戴永禔,1999,〈原住民生態智慧與自然保育〉。《原住民教育季刊》16:37-42。 鍾怡婷,2016,〈野生稻、秈稻、梗稻的百年身世〉。頁67-79,收錄於果力文 化主編《藏種於民》。台北:果力文化。 藍姆路.卡造,2009,〈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 malati’ay 為 例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193-216。 羅素玫,2005,〈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台灣 人類學刊》3(1):143-183。 羅素玫,2011,〈傳統生態智慧與當代社會〉。《科學發展》467:6-13。 羅素玫,2015,〈人類學家的餐桌:蝸牛、野菜和cekiw〉。頁32-40,收錄於郭佩 宜主編《芭樂人類學》。新北:左岸文化。 Bob cannard,嚴世芬譯,1997,《新世紀農耕:人對土地圓滿的愛》。台北市: 琉璃光 Clifford Geertz,楊德睿譯,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 Nigel Barley著,何穎怡譯,2001,《天真的人類學家》。台北市:商周。 Rosemary Morrow,2011,《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台北:大地旅人。 Tammy Turner(唐敏)著、徐嘉君譯,2016,〈Food forest 食物森林〉。《林業研究專訊》23(2):1-14。 Thor Hanson著,蕭寶森譯,2015,《種子的勝利》。台北:商周。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Vandana Shiva、陳玠廷譯,〈自由種子宣言〉。頁4,收錄於果力文化主編《藏 種於民》。台北:果力文化。 二、外文文獻 Berkes, Fikret, 1993,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Perspective.”Pp.1-9 i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Concepts and Cases, edited by J.T. Inglis. 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Berkes, Fikret ,Carl Folke and Madhav Gadgil, 1995,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Biodiversity,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Pp.281-299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dited by C.A. Per rings et al. Netherlands : Kluwer. Berkes, Fikret ,1999, 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USA. Taylor & Francis. Gadgil, Madhav ,Fikret Berkes and Carl Folke,1993, “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Ecology, Economics, Policy, 22(2-3):151-156. Galluzzi, Gea, Pablo Eyzaguirre and Valeria Negri, 2010, “Home Gardens:Neglected Hotspots of Agro-bio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19(13):3635-3654. 三、網路資料 Tripbaa 趣吧,吃我的菜,認識你的土地-馬太鞍飲食文化之旅。https: //goo.gl/dmtJGE,取用日期:2018年5月21日。 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圖,1999,花蓮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oo.gl/uyyX1G, 取用日期:2018年5月25日。 台灣通用正射影像,1999,花蓮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oo.gl/uyyX1G,取用 日期:2018年5月25日。 台灣通用電子地圖,1999,花蓮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oo.gl/uyyX1G,取用 日期:2018年5月25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2015。https://goo.gl/eKLa8Z,取用日期:2018年6月16日。 行遍天下,2016,野菜、採集土地的野性滋味。https://goo.gl/172utz,取用日期:2018年5月29日。 余馥君,2014,野菜怎麼吃?把握原則輕鬆煮野菜!。https://goo.gl/jyUeVu,取用日期:2018年5月21日。 李冠群、李遠豐,2013,微生物與有機農業(二):有益微生物與植物的健康。 https://goo.gl/5BdxCC,取用日期:2018年6月2日。 林倩如,2016,人類學看阿美族「野菜文化:生態寶藏挖不完」。https: //goo.gl/pZyRZG,取用日期:2018年6月16日。 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https://goo.gl/8q3vJ6 原視新聞,2013,自吃兼小賣 汐止阿美閒地種野菜。//goo.gl/7nf5aG,取用日 期:2018年5月30日。 郭琇珍,2016,一個阿美族三個割草機,野菜是生活,一直種傳統就會回來。https://goo.gl/0KhFPJ,取用日期:2018年5月23日。 陳世雄,2012,評論: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報告「有機食品並沒有更營養?」。 https://goo.gl/ZJCTqR,取用日期:2018年5月21日。 經典TV,2016,野菜復興。https://goo.gl/eAcYtP,取用日期:2018年6月 16日。 經建版地形圖及基本地形圖圖例之差異,2015,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https://goo.gl/Df5F6D,取用日期:2018年5月25日。 壽豐鄉戶政事務所,本鄉人口統計月報表。 https://goo.gl/fkg5nU,取用日期:2018年6月14日。 壽豐鄉行政劃區圖,維基百科。https://goo.gl/4V7YKY,取用日期:2018年6月 14日。 壽豐鄉原住民e化部落網。https://goo.gl/Suj3Nf,取用日期:2018年3月26日。 廖靜蕙,2015,構樹遺傳多樣性成重要拼圖 學者證實南島語族「出台灣說」。https://goo.gl/80StSZ,取用日期:2018年5月24日。 廖靜蕙,2016,青年辦「種子野台」從老品種找回友善土地的耕種知識。https: //goo.gl/Yxtyf4,取用日期:2018年5日23日。 鄭漢文、董森永、王桂清,雅美族芋田經營的生態智慧。https://goo.gl/NpNQGs,取用日期:2018年6月16日。 獨立特派員,2011,河岸阿美。https://goo.gl/eDCRZp,取用日期:2018年5月 24日。 簡道南,2003,肥料與植物生長。https://goo.gl/ondzW6,取用日期:2018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