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5.55.1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可妮
作者(英文):Ke-Ni Chang
論文名稱:從結合心理位移書寫的愛情關係團體探究大學生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
論文名稱(英文):From a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Diary-Writing Love Relation Group to Study Self-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love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林繼偉
指導教授(英文):Chi-Wei Lin
口試委員:李素芬
王沂釗
口試委員(英文):Su-Fen Lee
Yi-Chao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2830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關鍵詞:心理位移書寫愛情關係團體大學生自我轉化
關鍵詞(英文):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diary writinglove relationship groupscollege studentself-transform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內涵,並進一步探究參與結合心理位移書寫的愛情關係團體,對參與者在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之影響與其內涵。本研究對象為九位北部某大學學生。研究者在團體前進行個別訪談,接著進行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共八次的團體,且於團體進行過程中,獲得心理位移書寫文本共計42份。團體結束後,研究者再次進行每位成員之個別訪談。
  研究者採取現象學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內涵,可歸納為「從關係互動中審視自己期望的愛情」、「愛情關係滋養自我信任,增加安全感」、以及「愛情關係促成個體嘗試與改變的契機」等三個面向。
二、大學生參與心理位移書寫愛情關係團體後,其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內涵包括「共享經驗促進開放性與自我成長」與「深刻理解關係經驗與意義」。
三、心理位移書寫愛情關係團體催化自我轉化之因素,則可歸納為下述面向:「團體提供普同感的連結及人際演練的機會」、「多元團體經驗與心理位移書寫深化自我覺察並促進情緒抒發」。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於未來相關研究方向與實務工作提出參考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elf-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love relationship,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the content of self-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love relationship of a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diary-writing love relation group. Nine college students in a northern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individual interview before the group, followed by 8 group, sessions, once per week and each for 2 hours.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42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writing diaries during the process. After the group,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gain.
The texts were analyzed by a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nd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below.
1.The content of self-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love relationship could be summed up to three aspects: “reexamine desired love from interaction in love relationship”, “love relationships nourish self-confidence and increase the sense of security”, “The relationship of love contributed to the opportunity of trial and change”.
2.The content of self-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diary-writing love relation group were as follows: “the shared experiences promote openness and self-growth”, “deeply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 and meaning of love relationships”.
3.Factors that facilitated self-transforma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diary-writing love relation group were: “group provided a sense of universality connection and an opportunity for interpersonal practice”, “diverse group experience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writing deepen one's self-awareness and promote emotional expression”.
Finally, accord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圖目次 IX
表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大學生的愛情關係 7
第二節 心理位移 18
第三節 自我轉化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現象學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2
第四節 研究者 33
第五節 團體方案與實施 34
第六節 研究工具 40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2
第八節 研究判準 47
第九節 研究倫理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大學生愛情關係中自我轉化之內涵 53
第二節 參與心理位移書寫愛情關係團體之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轉化 63
第三節 心理位移書寫愛情關係團體催化自我轉化之因素 7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研究參與同意書 112
附錄二:訪談大綱 114
附錄三:團體紀錄表 115
附錄四:研究參與者檢核表 116
中文部份:
中岡成文、曾立芳(譯)(2011)。自我轉化及哲學支持。哲學與文化,38(7),21-33。
方紫薇、馬宗潔(譯)(2001)。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Yalom, I. D.)。臺北市:桂冠。
王行,1999。〈(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收錄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4),397-415。
王郁茗、王慶福、蘇完女(2002)。大學生對分手的調適與復原歷程初探。中國輔導學會 2002 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王家齊(2012)。「人們如何活在憂鬱之中?」—以現象學方法分析憂鬱症患者的反覆思考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慶福、王郁茗(2003)。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愛情觀及愛情關係的分析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4(1),71-82。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5)。愛情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3,92-126。
王薇芬(2009)。部落格網路書寫的自我療癒歷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鵬(2017)。在台陸生運用心理位移面對適應困擾議題之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田鎔瑄、謝慧雯(2004)。戀人還是朋友:分手療傷手冊。臺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白于仙(2015)。嫉妒情緒、親密關係發展階段與親密關係暴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吳嘉瑜(1996)。衝突原因、處理方式對愛情關係的影響-以焦慮依附型大學生的為例。中華輔導學報,4,119-171。
李沂蓁(2015)。生涯猶豫大學生心理位移日記書寫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亭萱(2012)。愛情分手者接受心理位移書寫經驗與其對情傷復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亮慧(2015)。分手情傷者參與心理位移團體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李素芬(2009)。憂鬱症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經驗及影響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素芬、陳凱婷(2016)。書寫療癒:西方表達性書寫與本土心理位移書寫。輔導季刊,52(4),59-69。
李婷婷(2010)。因第三者介入而被動分手者自我轉化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雯佩(2016)。一位女性校長領導觀點轉化歷程之敘事研究。美和學報,35(1),171-198。
李維倫(譯)(2000)。現象學十四講(原作者:Sokolowski, R.)。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李靜如(2007)。大學生的成人依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寂寞與憂鬱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卓紋君(1998)。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87-107。
卓紋君(2000a)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卓紋君(2000b)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下)。諮商與輔導,175,19-23。
卓紋君(2004)。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
周謹平(2017)。碩士層級實習諮商心理師運用心理位移面對諮商焦慮之經驗與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林劼宏、黃囇莉(2016)。浴火重生:社會運動者的自我轉化。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4),21-53。
林金梅(2004)。中途顏面燒傷患者之生命轉化歷程—三位傷友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美珣(2006)。諮商歷程中兩對兩性伴侶情感關係衝突協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金樹人(2005)。心理位移辯證效果之敘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3-001)。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8。
金樹人(2011)心理位移研究的趣與味:自性化過程的實踐。輔導季刊,49(2),1-6。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92。
徐巧玲(2006)。識得情緒真面目,只緣心理來位移—「我、你、他」日記對國中生提升情緒智力短期及長期改變之現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
涂耀丰(2015)。心理位移日記書寫對大學生心理彈性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翁逸馨(2014)。心理位移書寫對伴侶關係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崔艾湄(2016)。從性別意識的探索到主體意識的實踐:軍職女性的生命轉化之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0)。心理位移書寫法之位格特性驗證與療癒效果分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29-60。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3)。從情緒平和與止觀探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方法的療癒機制。教育心理學報,44(3),589-607。
張元祐(2014)。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運用心理位移面對實習壓力之經驗與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張浣芸(1987)。重新建立失落的安全感。師友月刊,(244),48-49。
許育光(2013)。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場域應用實務。臺北市:五南。
許益祥(1996)。從中山思想之革命學論革命的破壞與建設。三民主義學報,159-182。
許淑溫、林純真(2009)。一位肢體障礙青少年與異性交往的甜蜜和苦澀。身心障礙研究季刊,7(3),209-217。
許鈴惠(2003)。師院生的情與愛--三對情侶愛情故事的質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月靜(2001)。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通識教育年刊,3,29-42。
陳彤如(2017)。從客體關係看成人的安全感。諮商與輔導,383,30-33。
陳志睿、林如瀚(2010)。生涯自我轉化對運動選手的重要意涵。中華體育季刊,24(3), 124-130。
陳宛鈴(2011)。自我轉化歷程與親密關係移動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諮商中伴侶關係的自我協調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17-182。
陳秉華、廖鳳池(1993)。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個別諮商服務的評鑑—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1,57-78。
陳金英、馬祖琳(2003)。台灣大學生的愛情觀、愛情關係與適應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4,71-88.
陳姿妤(2010)。一個單親家庭乖女兒的故事敘說,以心理位移方法完成成人的身分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陳皎眉、陳惠馨、江漢聲(1996)。兩性關係。台北市:空中大學。
陳萱(1998)。戀戀風塵-愛情歷程之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增穎、沈于瑄(2016)。遭受家庭暴力之女性自殺未遂者的身心狀況與生命轉化經驗。當代社會工作學刊,(8),63-83。
陳增穎、周吟樺(2014)。以敘事取向的沙盤探索人我關係:以一日工作坊為例之初探性研究。輔導季刊,50(3),33-41。
陳瑩書(2015)。參與憂鬱情緒團體成員在心理位移書寫之後的身心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游敦皓(2013)。自體免疫患者運用心理位移書寫法之改變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金山(2010)。兩性關係(四版)。新北市:高立圖書。
黃金蘭、張仁和、程威銓、林以正(2014)。我你他的轉變:以字詞分析探討大學生心理位移書寫文本之位格特性。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35-58。
黃玲蘭(2002)。親密關係中的衝突與誤解從兩性社會行為的差異談起。諮商與輔導,202,19-23。
黃雅偵(2014)。淺談關係與親密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49),44-46。
楊昕瑜(2014)。大學生參與敘事取向結合心理位移書寫團體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葉寶玲(2005)。談話式諮商之外:運用寫作、信件、個案紀錄或團體歷程摘要於諮商中。輔導季刊,41(2),64-69。
廖德富(2003)。寫作治療對受刑人處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佳芳(2015)。親職化子女經歷喪親事件之自我轉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提莉(2012)。從「緣」到親密關係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蔣佩珍(2016)。助人工作者靈性成長與自我轉化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照順(2011)。大學生戀愛心理與分手諮商之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高苑學報,17(2),135-147。
黎晨濬(2009)。大學生的復原力與親密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期刊,4(2),195-201。
賴逸琳(2004)。愛情發展與結束歷程中自我的轉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亦泰(2007)。從情緒向度與不同的心理位置和特性探討敘事書寫的正面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簡怡人、詹美涓、呂旭亞(2005)。書寫治療的應用及其療效。諮商與輔導,239,22-25。
羅家玲(2012)。我是母親?!少女母親的母職經驗與自我轉化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7),1-23。
蘇絢慧(2013)。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臺北市:寶瓶文化。
蘇絢慧(2014)。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臺北市:寶瓶文化。

英文部份:
Anderson, J. M. (1991). The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 A contemporary dialogue, 25, 38.
Appelbaum, S. H., & Wohl, L. (2000). Transformation or change: some prescriptions for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0(5), 279-298.
Aron, A., Paris, M., & Aron, E. N. (1995). 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6), 1102.
Bergner, R. M. (2000). Love and barriers to love: An analysis for psychotherapists and oth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4(1), 1.
Campbell, S. M. (1980). The couple's journey: Intimacy as a path to wholenes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ang, J. H., Huang, C. L., & Lin, Y. C. (2012). The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PDPD) and its psychological benefi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4(1), 155-167.
Christensen, A., & Walczynski, P. T. (1997). Conflict and satisfaction in couples.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249-274.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 7). WW Norton & Company.
Frazier, P.A., & Cook, S. W.(1993).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55-67.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Hebert, S., & Popadiuk, N. (2008).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nonmarital breakups: A grounded theor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9(1), 1-14.
Heider, F. (1985).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sychology Press.
Kitchener, K. S. (2000). Foundations of eth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psychology. Mahwah, NJ: Erlbaum.
Levinger, G. (1974). A Three-Level Approach.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99-119.
Lincoln, Y. S., & Guba, E. G. (2000). The only generalization is: There is no generalization. Case study method, 27-44.
Mayer, B. (2000). The dynamic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USA: Joey-Bass.
Merriam, S. B., Caffarella, R. S., & Baumgartner, L. M. (2007). Learning in Adulthood. John Wiley & Sons.
Mezirow, J. (1978). Education for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Women's re-entry programs in community colleg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Wiley.
Rubin, 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265-273.
Seih, Y. T., Lin, Y. C., Huang, C. L., Peng, C. W., & Huang, S. P. (2008). The benefits of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in diary writing when using different pronoun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3(1), 39-41.
Shiota, M. N., Campos, B., Keltner, D., & Hertenstein, M. J. (2004). Positive emo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127-155.
Sokolowski, R.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Tashiro, T. Y., & Frazier, P. (2003). “I’ll never be in a relationship like that again”: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1), 113-128.
Wright, J.(2002).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0(3), 358-3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