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247.2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高竣暉
作者(英文):Chun-Hui Gao
論文名稱:國中小八人制室內拔河團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of Indoor Tug-of-war team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尚憶薇
指導教授(英文):I-Wei Shang
口試委員:徐偉庭
胡凱揚
口試委員(英文):Wei-Ting Syu
Kai-Yang 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28950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關鍵詞:室內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
關鍵詞(英文):indoor tug-of-war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team cohesive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國中室內拔河團隊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現狀與相關情況,不同環境背景變項之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差別以及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關係。研究者以參加107年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室內拔河錦標賽國小、國中學生運動員為研究對象,並以改編制成之「國小、國中拔河團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回收率為80.5%。最後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結果歸納如下:
一、知覺教練領導行為方面:
(一)男性學生運動員在民主行為、專制行為、關懷行為上感知程度較女性學生運動員高(二)原住民族籍學生運動員學生運動員對於教練之獎勵行為較非原住民族籍學生運動員高。(三)在區域方面,東部學生運動員在民主行為、專制行為、獎勵行為上感知程度高於其他地區;(四)與教練相處年數一到兩年的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中訓練與指導行為與民主行為高過一年以下的學生運動員;與教練相處年數三年以上的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中民主行為、獎勵行為、整體教練領導行為皆高於一年以下、兩到三年的學生運動員。(五)每週訓練時間4~6小時的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中專制行為與獎勵行為大於6小時以上訓練的學生運動員(六)歷屆最佳成績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並無顯著差異。
二、團隊凝聚力方面:
(一)不同性別、族籍、區域與歷屆最佳成績學生運動員在團隊凝聚力方面並無顯著差異。(二)與教練相處一至兩年的學生運動員在團隊凝聚力構面上人際親和得分高於二至三年的學生運動員。(三)每週訓練2至4小時的學生運動員在在團隊凝聚力構面上團隊合作得分高於每週訓練4至6小時的學生運動員。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veness of indoor tug-of-war team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 . The instruments were included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questions and team cohesiveness questionnaire. The repossess rate was 80.5%.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below:
1. The aspects of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1) The male players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democratic and autocratic behavior and social support than the female ones.
(2) The aboriginal players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positive feedback than the non-aboriginal players
(3) The players in the east district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democratic behavior, autocratic behavior, and positive feedback.
(4) The players who spent 1 to 2 years with the coach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democratic behavior than under 1 year players. The players who spent more than 3 years with the coach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democratic behavior, positive feedback and coach behavior scale than under 1 year, 2 to 3 years players.
(5) The players with 4~6 training hours per week had more high scores on autocratic behavior an positive feedback than more than 6 training hours players.
(6)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in the best records of previous competition.
2. The aspect of team cohesiveness:
(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eam cohesiveness in gender, aboriginal and the best records of previous competition.
(2) The players who spent 1 to 2 years with the coach had more interpersonal affinity in team cohesiveness than under 2~3 year players.
(3) The players with 2~4 training hours per week had more team-work in team cohesiveness than more perceived 4~6 training hours play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拔河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現狀 9
第二節 教練領導行為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13
第三節 團隊凝聚力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26
第四節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8
第五節 信效度 3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人口背景變項現況分析 41
第二節 國小、國中八人制室內拔河團隊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現況分析 4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變異數分析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5
丁文欽 (2011)。臺北市國小排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王耀聰(1997)。領導理論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的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4),12 – 20。
江小梅 (2011)。HBL甲組籃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及成績表現之關係研究。私立聖約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新北。
江麗玉 (2001)。臺灣地區女子體操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績效表現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朱文彬 (2006)。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國小足球代表隊為例。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臺北。
李松宜 (2010)。高中職羽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大學碩士論文。桃園。
李明榮 (2007)。臺灣地區高中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中乙組籃球隊為例。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雲翔 (2010)。超級籃球聯賽(HBL)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大學碩士論文。桃園。
李朝榮 (2000)。拔河鞋與拔河道介紹。拔河運動協會會訓,(3), 6 - 7。
李藝倫 (2006)。花蓮縣中等學校運動代表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知覺動機氣候之關係。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何俊明 (2003)。臺北市國小拔河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林旺春 (2007)。臺灣地區高中職排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臺中。
林褚志剛 (2006)。花蓮縣中等學校運動代表隊團隊承諾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高三福 (2007)。領導團隊價值觀、家長式領導行為與團隊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編號:NSC95-2413-H-134-012),未出版。
高三福 (2007)。運動領導理論的發展及可行的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21(1),59 - 66。
時超傑 (2009)。臺灣地區國中籃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許君立 (2011)。臺中市國小籃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臺中。
許珺佩 (2012)。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桌球代表隊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屏東。
張文財 (2003)。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屏東。
郭明燕 (2010)。國中女子甲組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碩士論文。臺中。
郭添財 (2003)。國小桌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彭雅珍 (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黃永旺 (2000)。教育部八十八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拔河比賽感言。拔河運動協會會訓,2,5。
黃永旺(2006)。我國推展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活動效益之研究。師大書苑。26,57-60。
黃美珍 (2008)。台南市國中田徑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
黃義翔 (2011)。不同運動水準之女子籃球學生運動員在教練-學生運動員關係、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內在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碩士論文。臺中。
陳廖霞 (2010)。我國中等學校跆拳道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滿意度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彭建都 (2009)。國中橄欖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劉俊志 (2011)。臺北市國小羽球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北市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劉藹儀 (譯) (2011)。領導,帶人更要帶心-K教練教你打造卓越團隊(原作者:Mike, K. ,&Donald , T. P.)。臺北市:久石文化。
鄭志富 (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副刊號,(1),75-90。
鄭志富 (1996)。運動領導量表(中文版)之編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鄭孝存 (2008)。台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臺北。
鄭俊傑 (2006)。大專院校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學生運動員組織承諾之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臺北。
蕭嘉惠、黃明玉 (1998)。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研究-以花蓮縣大專院校為例。體育學報,(25),71-80。
賴姍姍 (2004)。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支持對團隊承諾、團隊凝聚力、離隊傾向及練習表現之影響:以大專乙組游泳學生運動員為例。大專體育學刊,6 (2),119-130。
戴筱純 (2011)。臺灣中等及大專舉重學生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碩士論文。桃園。
翁正哲、楊秀珠、康龍豐 (2014)。運動學生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對運動自信心影響之研究。運動與健康研究,3(3),1-10。
羅國倫、葉美玲、胡興國、陳朝陽(2004) 。室內八人制拔河運動之概述。文化體育學刊,(2),171-180。
廖啟宏 (2003)。花東地區國中籃球代表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承諾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電影「志氣」資料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F%97%E6%B0%A3
(此全文20250629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