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7.177.7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李宇甄
作者(英文):yu-Cheng Lee
論文名稱:原住民老人參與社區運動性社團的程度與心理需求之研究-以花蓮縣娜荳蘭為例(南宜昌社區)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f the degree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Aboriginal Elderly People in Community Sports Associations:Case in Nataoran Tribe(Yichan Village, Hualien)
指導教授:林如瀚
指導教授(英文):Ju-Han Lin
口試委員:林榮輝
林耀豐
口試委員(英文):Jung-Hui Lin
Yung-Hui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289511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關鍵詞:參與程度參與動機心理需求原住民老人
關鍵詞(英文):level of involvement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psychological needselderly aboriginal peop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係以花蓮縣南宜昌社區原住民參與及未參與者老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參與社區運動性社團的程度、動機與心理需求之研究。旨在瞭解原住民老人參與及未參與者在參與程度、動機及心理需求的差異。首先經由關文獻的分析及相關研究的探討,瞭解老人參與程度、參與動機及理需求相關因素,做為研究設計的依據;以「參與程度量表」、「參與動機量表」、「心理需求量表」等進行問卷調查,參與者及未參與者老人各35人,共得有效樣本70份。根據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績差相關、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來進行考驗,以驗證其差異性。經統計分析獲致結果如下:
一、原住民老人參與及未參與在「參與程度」構面皆呈現相同,各層面之「出
席」、「涉入」則呈現顯著差異。
二、「心理需求」與「參與動機」及「參與動機」與「參與程度」參與及未參與原
住民老人兩者皆呈正相關。
三、「參與程度」和「心理需求」之間,參與者原住民老人呈現無相關,未參與者
原住民老人呈現顯著相關。
四、未參與者原住民老人在「參與動機」各層呈現顯著差異,參與者原住民老人在
「人際關係」、「社區認同」呈現顯著差異。
五、原住民老人參與及未參與在「心理需求」構面中呈現無顯著差異

Abstract
The issue of aging population has been a great concern to the worl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elderly aboriginal people in Yichan Village, Hualien, with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ir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o figure out the involvement,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elderly.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riginal elderly people’s involv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nd is consisted of three scales, includ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nd distributed into two different groups:
particip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non-participant of physical activity. Totally 70 available copie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Nataoran. The collected data was examined us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ed:
1.For both groups, the levels of involvement were the same, but
the attendance and involvement of different aspec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For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motivation, as well as motivation
and level of involvement, both groups showed positive relevance.
3.For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level of involvement, the
participant group showed no relationship while the non
participant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relevance.
4.The non-participant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aspects of motivation while the participant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ty identity.
5.Both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need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老人參與社區運動行為 7
第二節 社區參與程度 12
第三節 社區參與動機 18
第四節 老人心理需求 26
第五節 原住民老人參與社區推展現況 35
第六節 文獻總結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範圍 52
第三節 實施程序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處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1
第一節 參與及未參與在社區參與程度、參與動機之現況分析 61
第二節 社區參與程度、社區參與動機和心理需求之差異分析 63
第三節 參與者、未參與者之社區參與程度、社區參與動機和心理需求之相關性
分析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碧霞 (1990)。老人心理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彰化縣。
王增勇 (1998)。西方日間照顧的歷史與重要議題。社區發展季刊,83,68-
190。
王熙哲 (2010)。銀髮族志願服務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桃園市。
王華娟 (2011)。社區老人身心機能活化運動參與程度與健康狀況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屏東縣。
江明修 (1996)。社區意識與公民參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51,41-52。
行政院衛生署 (1999)。社區健康總體營造計畫。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世界各國體能政策之比較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
託研究計畫。
行政院 (2005)。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內政部。
行政院 (2005)。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a)。運動與健康。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8)。中華民國2008年至2056年人口推計。行政院經建
會,中華民國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 000455 [June
19, 2010 accessed]
行政院 (2008)。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http://www.tycg.gov.tw。
吳宜蓁 (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畫與社區意識的提昇。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
員會。
吳坤良 (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珮雯 (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吳俊彥 (2007)。百貨專櫃人員銷售技巧、服務態度對工作績效的影響-以心理契約
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英枝 (2008)。臺東縣鹿野鄉不同族群老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李坤崇 (1998)。大學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3,179-
207。
李尚蘭 (2000)。空間/權力:一個形塑社區之行動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
大學教育,花蓮縣。
李玉蘭 (2008)。社區組織衝突的歷史與因應方式及其對社區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南
投縣鹿港鹿谷鄉小半天社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
李瑞金 (201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123-132。
李美瑤 (2010)。南台灣接受居家照護老人心理需求及生命意義之探討(未出版碩
士論文)。輔英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晶、廖邕、林子郁 (2010)。高齡者休閒環境城鄉差異之研究-以板橋市和西港
鄉爲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2),55-80。
李新民 (2013)。高齡者生命意義感的測量與相關影響因素之初探。樹德科技大學
學報,15(1),125-154。
巫宗威 (2005)。社區成員參與社區事務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桃園市。
沈桂枝 (2001)。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
沈德燦 (2003)。精神分析心理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車文傅 (1998)。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杜娟娟 (2000)。老人教育的類型與發展趨勢。台北:長青。
何華欽 (2016)。高齡者社區參與對心理福祉的影響:以屏東縣社區關懷據點為
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3),45-80。
林道生 (1993)。阿美的分布及其社會體制。玉山神學院學報,57-75。
林振春 (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61,31-39。
林振春 (1994)。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整建社區社會。理論與政策,32,25-39
林瑞欽 (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未出版碩士論文)。社會福利,118,8-17。
林輔瑾 (1996)。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寶山 (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周玉慧、莊義利 (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之變遷:長期資
料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2),281-317。
尚憶薇 (2001)。花蓮地區老年人休閒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體育學報,
3(1)183-192。
林珠茹 (2002)。老人社區參與和生命意義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未
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皓政 (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
北:五南。
邱皓政 (2002)。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市:雙葉。
林淑婷 (2003)。海濱社區生態旅遊之營造—以高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北大學,台北市。
林玉英 (2011)。老人休閒活動與社會互動對其心理狀況影響之研究-以花蓮縣鳳林
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廣秀 (2012)。老人的外丹功參與動機、參與行為、休閒運動效益與生活滿意度
之相關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明禎 (2013)。從當代社區的變異初探社區工作角色。台灣社區工作與社會研究
學刊,3(1),99-126。
林宛靛 (2015)。社區健康促進活動與老人健康:比較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林佳靜 (2017)。高齡者心理健康問題、心理需求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洪錫井 (1994) 。各國老人終身教育的概況。載於葉國彥(主編),銀髮飛揚系列叢
書(八) 。嘉義師院:嘉義市。
洪慈妏 (2005)。東縣里港鄉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臺北市。
胡立仕 (2001)。老年人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
北市。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 (1984)。體育大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 (1984)。體育大辭典。https://books.google.com.tw/
夏鑄九 (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
9/10:175-185
徐 震 (2001)。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書局
徐茂洲、李福恩、曾盛義 (2010)。老人參與休閒運動探討。大仁學報,34,69-
76。
翁文真 (2008)。臺灣原住民運動會與族群認同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體育學體育系,桃園。
孫名之 (2006)。夢的解析。左岸文化出版:臺北縣新店市
康培德編纂 (1981)。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許義雄 (1977)。體育學原理。台北:文景書局。
張隆順 (1986)。台北老人感受到的問題-心理需求及心理調適。社區發展季刊,
33,41-45。
張春興 (1987)。心理學(修訂第二十版)。台北: 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素紅 (1996)。老人寂寞與自覺健康狀態、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張良漢、蘇士博 (2000) 。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爲
例。大專體育,51,140-147。
郭永玉 (2000) 。孤立無後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臺北市:貓頭鷹出
版社。
郭倩婷 (2002)。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許志成、徐祥明、徐瑱淳、石曜堂、戴東原 (2003)。台灣地區老年人健康行為之
影響因素分析。台灣衛誌,22(6),441-452。
張麗芳 (2008)。社交活動對老人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導輔英科技大學,
高雄市。
許瑞娟 (2008)。老人活動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昭郎 (1984)。促進民眾參與鄉村社區發展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25,28-35。
陳寶美 (1995) 。高齡婦女老年態度之研究-一個長青班的訪談分析(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其南 (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2):109-116
陳其南 (1996)。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財團法人亞太文經學術基
金,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暨成人教育研究中
心聯合主辦之「1996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國際研討會,台北市。
陳其南 (1997)。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的改革,中等教育,50(6):2-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 (2002)。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雨嵐 (2004)。臺灣的原住民。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陳淑銘、杜玉慧、吳榮州 (2004)。重症病人家屬心理需求及其影響因素。高雄護
理雜誌,21(1),1-16。
陳文詮、趙淑員 (2006)。年輕女性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在爆發力與體型上的比較
分。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4,93-105。
陳姍姍 (2006)。在地老化與老人體能活動之研究─以嘉義大崙社區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嫣芬、林晉榮 (2006)。社區老人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相關之研究。體育學報,
39(1),87-100。
陳麗芷 (2008)。老人休閒運動動機-休閒涉入對休閒流暢經驗之研究(未出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燕禎 (2009)。老人照顧與社區服務:多元的服務觀點。台北:威士曼文化。
陳宇嘉 (2011)。原住民部落社區老人日間關懷站的推動歷程之反思與開展。台灣
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0,57-72。
陳信元 (2011)。原住民族老年人身體活動功能性體適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家慶、林春香、魏于鈞、蕭蓉、厲家珍, 林南岳、梁忠詔 (2008)。長期規律性
健康促進運動對花蓮社區老人身體功能之成效。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3(4),286-297。
陳逸凡 (2011)。原住民老年人休閒活動參與現況調查-以臺東縣延平鄉(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東大學,臺東縣。
陳巧菱 (2015)。銀髮族社區參與動機及參與程度研究-以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照
顧關懷據點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戚樹誠 (2010)。組織行為。台灣經驗與全球視野:雙葉書廊。
彭懷真 (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程紹同 (1994)。現代體育發展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曾思宜 (2010)。老人社區參與行為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彭懷真、彭駕騂 (2013)。老人心理學。新北市:揚智文化。
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 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
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佳純 (1998)。高齡者的發展任務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春太 (1999)。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惠璣 (2004)。銀髮族的運動。長期照護雜誌,8(3),311-320。
黃子庭、林柳吟 (2004)。社區老人之生命意義及其相關因素-以雲林縣為例。台灣
衛誌,23(2):159-167
黃美珠 (2007)。社區體育活動資源整合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24(1),148-
154。
楊淳皓 (1998)。協助老年人在社區中開展生涯。輔導季刊,34(4),35-39
楊明賢 (2002)。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楊逸菊、吳欣霓、王雅琪、莊昭華、蘇億玲、王拔群、洪焜隆 (2009)。參與社區
活動民眾之健康行為調查及分析—以台北市大安區為例。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7(2),54-69。
楊雪華 (2012)。社區推動養生健康操運動對老人健康成效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弘光科技大學,台中市。
葉俊郎 (1993)。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擴大辦理長青榮譽服務團實施方案之評估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萬智宇 (2007)。客家族群社區參與之研究:以南桃園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趙素貞 (2002)。高雄市都市原住民社區參與和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熊端梅、吳文楦 (2003)。都會化與居民地方聯繫:台中地區為例。收錄於蔡勇美、
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是社會,351-390。台北:巨流。
榮泰生 (2006)。SPSS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潘添財 (1994)。從原住民文化特色談體育活動之相關與展望。中華體育季刊,
8(2),54-62。
鄭石岩 (1975)。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論,臺北市:商務。
蔡宏進 (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蔡培村 (1996)。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
蔡美玉(2002)。高齡志工的服務學習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成人及繼續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官軒 (2014)。簡易太極運動對老人公寓住民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身體功能及社會
支持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劍華 (2002)。社區健康營造之老年人其社區參與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生
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劉世棠 (2008)。社區社團化的功能與模式之研究-以台南市金華社區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黎士鳴 (2001)。身體意象。台北:弘智文化。
盧俊宏 (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 師大書院。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2015)。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現況與發展(2015年1月29日
行政院第3434次會議簡報)。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戴秋松 (1996)。老人的生活壓力因應之道-積極社會參與。老人教育,9,50-57
戴秋松 (2014)。逐夢、卒夢、築夢:原住民運動員運動參與歷程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宜芳 (2008)。老年人個人屬性、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以
高雄市長青學苑老年人(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衿茹 (2015)。新北市林口區高齡者參與社區體育動機之研究。海峽兩岸體育研
究學報; 9(1)。
聯合國大會 (1991)。聯合國老人綱領。聯合國
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
=%22TCI0002682556%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
arch_opt2_search

外文文獻
Biegel, L. (1984).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 older person: A guide exercise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onals.Rockville,MD:Aspen
Ball-Rokeach, S. J., & DeFleur, M. L. (1976). 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1), 3-21.
Bagnall, R. 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Cohen-Mansfield, J., Marx, M. S., Biddison, J. R., & Guralnik, J. M. (2004). Socio-
environmental exercise preferences among older adults. Preventive Medicine, 38(6),
804-811.
Cousins, J. B., & Leithwood, K. A. (1993). Enhancing knowledge utilization as a strategy for school improvement. Science Communication, 14(3), 305-333.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5), 815-822.
Ebvre, H.(1991). Critique of Life.New York:Ve rso.
Ferrans, C. E., &Powers, M. J. (1992).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15(1), 29-38.DOI: 10.1002/nur.4770150106
Gusfield, J. R. (1975). Community: A critical response. New York: Harper & Row.
Houle, C. O. (1996).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Jossey-Bass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Series.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350 Sansome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4.
Harris, R. M. (1992). Librarianship the erosion of a woman's profession.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Iso-Ahola‚ S. 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pping the pasts,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247-279.
Lef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Lachman, M. E., & James, J. B. (1997). Multiple paths of midlif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ssey, J. M., & Shapiro, E. (1982). Self-rated health: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the elderl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2(8), 800-808.
Majercsik, E. (2005). Hierarchy of needs of geriatric patient. Gerontology, 51,170-17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Harper & Row .
National Council on Aging. ( 2010 )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enior Cent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oa.org/national-institute-of-senior-centers/
Pardasani, M., & Goldkind, L. (2012). Senior centers and policy advocacy: changing
public perception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8(6), 375-390.
Robbins, T. W., & Arnsten, A. F. (2009). Th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of fronto-executive
function: monoaminergic modula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2, 267.
Rose, A. (1954)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Minneapolis:The University of
Minneapois Press
Stanley, M., & Beare, P. G. (1995). Gerontological nursing. Philadelphia, PA: F. A. Davis Company.
Spreittzer, E., Synder, E.E. (1974). Correlatice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aged.Journal
of gerontology, 29(4), 54-458.
Smith, A. D. (1971).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N. Y. :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
Sheng, Y. K. (1989).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5(1),56-65.
Sayyadi, A. R., Nazer, M., Ansary, A, & Khleghi, A. (2006).The effect of the exercise
training on depression in elderlywomen.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1), 199.
Taietz, P. (1976). Two conceptual models of the senior center.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1(2), 219-2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