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80.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金雄
作者(英文):Chin-Hsiung Lin
論文名稱:花蓮地區田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訓練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rack and field coach in Hualien area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athletes' training
指導教授:林如瀚
指導教授(英文):Ju-Han Lin
口試委員:林清和
林加耀
口試委員(英文):Ching-Ho Lin
Jia-Yao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289519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3
關鍵詞:田徑運動教練領導行為選手滿意度
關鍵詞(英文):athleticscoaching leadership behaviorplayer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田徑選手在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訓練滿意度之差異情形,並探討花蓮地區田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訓練滿意度之間的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以花蓮地區:花蓮體中、四維高中、海星高中、玉里高中、化仁國中、宜昌國中,共計六所學校作為研究對象,計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及有效問卷計116份,回收率達96.6%。分析項目包含性別、田徑專長、田徑訓練年資、每天訓練時數、每週訓練天數、個人競賽最佳成績等六項。以教練領導行為量表、訓練滿意度量表為研究工具,而研究是針對花蓮地區田徑選手為研究對象。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考驗處理,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差異比較,統計若有交互作用,則以單純主要效果分析進行比較、在相關的部分則以皮爾森積差相關靠考驗相關性,最後則以多元逐步回歸進行測試,統計的顯著水準都訂為α=.05。研究結果顯示:
一、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在教練領導行為上「田徑訓練年資」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在訓練滿意度上「田徑訓練年資」、「每天訓練時數」及「個人競賽最佳成績」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在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在「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上具有達顯著相關。
基於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花蓮地區在教練領導行為及訓練滿意度上可從本研究之結果,作為教練對選手訓練之範疇依據做後續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he athlete's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rack and field coaches in Hualien area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athletes' training.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to the Hualien area: Hualien Body, Four Dimensions High School, Starfish High School, Yuli High School, Huaren Guozhong, Yichang Guo, a total of six schools as the study object, a total of 12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116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and effectively collected, and the recovery rate reached 96.6%. The analysis includes six items: gender, track and field expertise,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years, training hours per day, number of training days per week, and best results in individual competitions. The study was aimed at the training behavior scale and the training satisfaction scale of coach leadership, and the research was aimed at th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Hualien area. The resulting data to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est processing, mixed design two-factor variation analysis for differential comparison, statistics if there is interaction, to compare with simple main effect analysis, in the relevant part to Pearson product difference related to the test correlation, and finally with multiple gradual regression to test,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level are set to alpha.05.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years"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he coaching leadership behavior in Hualien area.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he "Years of Track training" and "Best performance in individual competitions" in their training satisfaction.
3.In Hualien area,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sharply in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raining satisfa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Hualien region can make reference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coach leadership and training satisfaction,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the scope of the coach's training of player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理論 7
第二節 訓練滿意度理論之分析 12
第三節 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相關文獻探討 16
第四節 本章總結 1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1
第三節 測驗時間與地點 2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2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背景變項之現況分析 3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是否
有差異之情形 39
第三節 花蓮地區田徑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相關 5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建議 5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58
外文部份 62
附錄
附錄一 花蓮地區田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學習滿意度問卷 64
中文部份
王耀聰(1997)。領導理論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的探討。中華體育,40,12-20。
王耀聰(2005)。男、女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樂趣來源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第 7 卷第 3 期,127-140。
白萬應 (2011)。國中橄欖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訓練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麗玉(2001)。臺灣地區女子體操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績效表現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建平(2002)。大專網球優秀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惠蓮黃恆祥(2012)。基隆市中學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第三期,29-46。
林正常(2006)。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萬福(1996)。教練哲學研究。上課講義,2-3。
吳慧卿(1998)。運動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與選手滿意度之影響探討。臺灣師大體育研究,6,1-18。
吳國銑(2000)。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
吳慧卿(2001)。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慧卿(200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佳芬(2007)。國中足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徐文星(2007)。臺北市高型中學田徑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涂志賢(2000)運動教練領導風格對選手成績表現與滿意度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28,45-58。
馬芳婷(1988)。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馬君萍(2004)。女子排球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知覺運動動機氣候、滿意度和內在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士軍(2005)。管理學(十版)臺北市:東華。
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陳玉娟(1995)。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景星(1996)。教練領導的智慧與哲學。國民體育季刊,25(4),20-27。
陳其昌(1997)。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運動動機氣候的影響。大專體育,34,102-111。
陳志榮、張碧峰。(2008)運動員對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機、滿足感及退出意圖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第九期,55-66。
陳弘振(2010)。台北縣國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陳琨木(2011)。新北市高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陳明宏、黃素珍、施國森、張世沛(2012)。大專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周期滿意度之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第六期,128-137。
張滄彬(2003)。桃園地區國中田徑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文財(2003)。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大學,屏東市。
黃金柱(1990)。國家級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調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33-62。
黃金柱(2000)。體育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七版)。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黃寶雀(2001)。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美珍 (2004)。淺談領導能力對運動教練的重要性。高師大體育,5,96-99。
莊豔惠(1997)。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體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莊瑞龍(2008)。台南市國中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世堤(1999)。大專院校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大專體育,1(2),111-128。
賴世堤(1999)。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賴世堤(2001b)。大專田徑運動員偏好的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91-103。
賴世堤(2002)。我國籃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鄭志富、方明營(1994)。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北市:漢文。
鄭志富(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1,75-90。
鄭志富(1996)。運動教練領導模式分析。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1-9,臺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志富(1997a):運動教練領導模式分析。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1-29。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松益(2001)。臺灣地區高中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添財(2004)。國小桌球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懷謙(2007)。國小田徑選手知覺與喜愛教練領導行為及與成績表現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蔡昆霖、吳萬福(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以(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
蕭嘉惠、黃明玉(1998)。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研究-以花蓮縣大專院校為例。體育學報,25,71-80。
蕭嘉惠(2003)。大專排球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學報(教育類),17,211-240。

外文部份
Alderfer, C. P. (1972).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142-175.
Beard, J.G., & Ragheb, M.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 219-228.
Chelladurai, P. (1984). Leadership in sports. In J. M. Silva & R. S. Weinberg (Eds.), psychology foundations of sport (pp.329-339).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r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647-671). New York, NY: Macmillan.
Chelladurai, P., & Carron, A. V. (1978). Leadership. Ottawa: Candian Association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Smoll, S. & Smith, R. E. (1989).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port:A theoretical modelandresearchparadigm.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1522-1551.
Chelladurai, P. (1978). A Multidimensionai Model of Leadership. Unpublished Doctor De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
Chelladurai, P. & Haggerty, T.R. (1989). Decision style choices of university basketball coaches and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1,201-215.
Chelladurai, P., & Saleh, S. D. (1980). Dimensions of leader behavior insports: Development of a leadership scal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34-45.
Chelladurai, P. (1994). Manual for the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helladurai, P. & Riemer, H. (1997). A classification of facets of athlet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1, 133-159.
Herzberg, F., Mausner, B., & Syn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 Wiley.
Locke, E.A. (1976).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job satisfactio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297-1349.
McClelland, J. L. (1961).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 274-289.
Neu, L. (1995). An investigation of athlete satisfaction with the sport selection proces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ark, J. P. (1998). A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elit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Sabock, R. J. (1985). The coac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Y.
Whittal, N. R. & Orlick, T. D. (1978). The sport satisfaction inventory. Roberts, G. C. & Newell, K. M. (eds.) Psychology of motor behavior and sport.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Publisher, 144-155.
Westre, K. R., & Weiss, W.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y, 5, 1-54. Virginia. U. S. A.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