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195.12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盧姵岑
作者(英文):Pie-Tsen Lu
論文名稱:排灣族手紋現代性觀察
指導教授:李宜澤
指導教授(英文):Yi-tze Lee
口試委員:黃季平
李建霖
口試委員(英文):Chi-Pin Haung
Chien-Lin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296005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關鍵詞:傳統刺紋現代性國族主義身體意向社會制度
關鍵詞(英文):traditional tattoos, modernity, nationalism, bodily intentionalitymodernitynationalismbodily intentionalitysocial institut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臺灣原住民排灣刺紋文化的當代觀察,形塑家族性的刺紋集體記憶以及個人刺紋身體經驗,窺探壓抑、遺失刺紋圖紋的排灣族人到接受刺紋的能動性,最後到國家在文化資產上的政策保存策略。由於長時間的禁令,經過歲月流逝,新生代族人對家族圖紋的逐漸陌生、以及整體社會氣氛對紋身的污名化、國家規範限制、時尚文化與媒體傳播次文化影響等,排灣族的新生代對象徵家族系譜的圖紋多以無法解讀辨別,家族耆老仍在,但年輕人適應現代社會,就學就業而離開部落討生活,對於手紋記憶與刺紋技藝沖淡在時間洪流之中。南島文化中原住民刺紋文化一直不乏討論,但在當代的台灣原住民族經過現代化與國家主義的洗禮,排灣族、魯凱族手紋身紋與泛紋面族群較為顯著的兩大刺紋族群在現今有不同的發展。
排灣族手紋近年喚起的族群意識很受鼓舞,新世代對自身文化認同有更進一步的追尋,傳統刺紋在眾多眼光的注目之下,也吸引了國際間的交流,投射不少聚光燈,曾經被壓抑、勸阻的傳統刺紋,在當代增添多元文化特色,排灣族的刺紋文化母體與主流社會關係下的刺紋文化的再現,年輕人願意再依循傳統恢復刺紋的主體性,體會其文化價值觀與當代社會邊界並且加深與台灣和南島之間的地緣關係,透過排灣族在當代的文化主體性,由手紋圖紋建構其社會制度,書寫家族歷史觀。
This study is based on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 of the tattoo culture in the indigenous Paiwan community in Taiwan, tracing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family and clan-based tattoos and personal bodily experiences of tattoo, exploring the journey of the Paiwan people from the repression and loss of tattoo patterns to the gain of agency for the acceptance of indigenous tattoos, and finally Taiwan’s cultural preservation policy for indigenous tattoos.
Due to the long-term ban and the passing of tim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the indigenous Paiwan community are increasingly unfamiliar with family tattoo patterns, also due to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stigma on tattooing and regulations imposed, and the influences from fashion and media sub-culture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the indigenous Paiwan community are not able to distinguish symbolic family tattoos. The memories and craft of indigenous Paiwan tattoos are disappearing as youths adapt to modern society and leave indigenous communities early.
While indigenous tattoo culture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Austronesian cultural studies, the effects of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ism have caused different developments for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as seen in the two ma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with tattoo cultures, namely the Paiwan and Rukai indigenous hand tattoo culture and the Pan-facial tattoo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attoo culture.
It is encouraging to see the revival of indigenous identity as a result of Paiwan hand tattoo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actively pursu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raditional tattoos have also drawn th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been under the spotlight. The traditional tattoos once suppressed and discouraged are regarded as uniquely multicultural in contemporary times, allowing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Paiwan indigenous tattoo culture within mainstream tattoo cultur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re willing to restore the subjectivity of Paiwan indigenous tattoo culture, experiencing cultural value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boundaries, deepening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of Taiwan with the rest of the Austronesian communities. However, with the long-term stigma for tattoos, as with how capitalism have bent traditional values, there is much need for consensus and problem-solving before Paiwan indigenous tattoo culture can regain its former gl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一、 參與觀察 8
二、 深度訪談 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現代性斷裂與轉向 13
第二節、身體的意向性:文化表徵的「現身」 4
第三節、國族主義下的集體記憶 7
第四節、 日本浮世繪紋身文化與台灣次文化 11
第五節、 後戰爭的認同,老榮民紋身的失落 14
第六節、 原民工藝現代性反思 16
第三章 、台灣原住民刺紋文化 19
第一節、南島族群刺紋文化 19
第二節、平埔族群刺紋文化 23
第三節、排灣族傳統刺紋文獻回顧 25
一、 排灣族刺紋文化的意義 27
二、 排灣族刺紋社會功能 30
三、 排灣族刺紋階序 32
四、 排灣刺紋文化變遷 36
五、 傳統手紋儀式過程 39
第四章 、身體、記憶與認同 41
第一節、手紋耆老紋手動機 43
一、 耆老紋手動機與變化 43
二、 手紋耆老母親記憶 45
三、 耆老期許的手紋傳承 46
第二節、刺文文化習俗的傳習 47
一、堅持傳統的公務員 49
二、在村內又在村外的vusam 51
三、靈媒的揀選與身體意向 54
四、 身紋的拍刺追尋 59
第三節、傳承曾祖母手紋的青年 62
第四節、刺紋師的養成 66
第五章 、結論 73
第一節、 圖紋歷史的轉變 74
第二節、 當代刺紋回到家族歷史書寫 75
第三節、 圖紋工藝化與記憶情感 77
引用文獻 81


巴蘇亞‧博依哲努(浦忠成)。2012。《庫巴之火:PULIMA 的光芒》。立報。12月13日,網路資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806)
巴蘇亞‧博依哲努(浦忠成)。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神話傳說與故事研究現況綜論》,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編。 (台北:文津) 。頁:373-400。
山本芳美、桑原牧子等編。2022。《身体を彫る、世界を印す――イレズミ・タトゥーの人類学》。日本。
王昱心。2014。《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文化圖紋、符號與密碼的轉 化、形成與行—以原住民族為例〉。台北:翰蘆圖書出版。
王嵩山。2001。《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佐山融吉等。2003[190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五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廷瑞。1960。《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莎莉。1993。《排灣族的衣飾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李廣均、吳明季、廖如芬、張素玉、林秋芬。2010。〈一千兩百三十點〉。《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
林頌恩。2016。〈根源與路徑:從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手紋特展探討生產地方性〉。《南島研究學報》第六卷,第一期,頁:1-24。
林啟馨。2012。《從受殖民批判看排灣族群中女性教會領導者在權力與文化中之掙扎》。台灣神學院碩士論文。
林時吉、陳文山等。2009。《炭火相傳──白鷺部落文史紀錄》。屏東:屏東 縣來義鄉白鷺社區發展協會。
周明傑。2013。《排灣族佳興部落手紋圖錄》。屏東: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
邱馨慧。2001。《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邱霄鳳。2013。《從佳興部落看排灣族的女性手紋與部落的社會階序的關係》。屏東: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大學。2(4)。頁:435-449。
邱淑萍、杜瑞澤、徐傳英、朱維政。2012。《台灣不同生活型態族群對刺青文化認同之差異分析》。文化產業學報。
許郁芳。2000。〈排灣族階層制度下藝術表現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
胡台麗。2002。〈笛的哀思:排灣族情感與美感初探〉。《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54-84。
松田京子。2019。周俊宇譯。《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台北:衛城。
莊妮娜。2007。《性別的烙印:從刺青看女性身體的性別建構與實踐》。台北: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聆君。2009。《紋化的故事-台灣文化迷思於女性紋身圖案的運用》。碩士論文。台中:朝陽科技大學。
黃昭敏。2006。《台灣原住民文身神話傳說研究》。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張茂桂。2005。〈評Benedict Andersan《重建想像的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台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三期,頁:155-164。
施翠峰。2005。《台灣原住民藝術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洪麗珠。2004。《物與社會階序:以排灣族嘉興民族誌為例。階序與權力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人類學研究所。
高佩文。2008。《排灣族性別角色變遷之研究:以排灣族女性為例》。人文社會學報。2(1)。頁:255-276
葉家妤。2022。《刺青文化於美術館的再現與觀眾解讀之研究—以高美館TATOO—身之印展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系。
陳文山。2018。《榮耀祖紋:尋訪來義鄉排灣手文傳統》。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陳枝烈。2013。《屏東排灣族女性手紋研究》。屏東: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
陳建華。2020。《台灣退伍軍人返鄉之途---段彩華北歸南回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論文。
陳淑卿。2002。〈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9期。
童春發。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百銓。2010。《南島民族與國家:台灣篇.太平洋篇》。台北:前衛出版社。
蔣斌。1983。《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1-48。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玉山社。
譚昌國。1991。《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台北:台大文史哲學報:59期,頁:65-96。
鐘興華。2001。《從 Vetsik(徽號) 看排灣族社會文化之變遷---以hivetskadan
顧坤惠。2002。《名,物與階序—西排灣piuma的案例》。發表於「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舉辦,2002年6月11-15日。台東東勢林場。
Anne & Juiien, Sebastien Galliot, Simon Jean, Lars Krutak等(林羿妏、曾芳玲、張淵舜等編)。2019。《刺青-身之印》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Halbwachs, Maurice (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Benedict Andersan. 1991,(吳人叡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