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8.103.8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賴建宇
作者(英文):Chien-Yu Lai
論文名稱:布農板曆物質文化與視覺符號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n Material Culture and Visual Symbols of Bunun Plate Calendar
指導教授:李招瑩
指導教授(英文):Chao-Ying Lee
口試委員:譚昌國
林素珍
口試委員(英文):Chang-Guo Tan
Su-Ch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296507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2
關鍵詞:j祭司布農畫曆物質文化視覺符號小米祭儀
關鍵詞(英文):priestbunun calendarmaterial culturevisual symbolsmillet ritua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3
  • 收藏收藏:0
台灣原住民經歷多次殖民的過程,尤其在資本主義經濟引導之下改變布農族社會文化特性,板曆出現年代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後人子孫擔心忘記如何執行祭儀而刻意去製作,透過土地利用及農業模式,表徵和群體之間的互動。
藉由祭司的教導,聯繫族人社會的功能和規範,應用板曆的媒介由小米的儀式延伸到家與部落社會文化之間的互惠與服從,黃應貴指出:「物之主體性是由物與人之持續中互動建立,而與時間有著密切關係,在社會中與時間的連結有著更具支配性的定位」。
筆者本身是布農族,為了想探討我們布農族的文化意涵,在臺灣原住民文化當中,尤其我們布農族有特殊的物件,就是布農畫曆(板曆),對我們身分的認同及記憶的召喚有一種表徵。
雷蒙‧弗斯(Raymond Firth)寫道:「原始藝術是高度社會化的。」板曆的視覺符號,可以說是布農族人最重要的文化及族群特徵之一,日治時期三塊出土板曆,記錄農事符碼儀式的過程。召喚我們共同的記憶,藉由板曆記憶傳播族人強而力量的文化復振及認同歸屬感。
從板曆物質文化的延伸討論出小米作物、儀式活動及視覺符號,如何具體與土地、社會、祭儀及人觀的關聯性。然而,現今社會以板曆成為一個視覺藝術象徵的載體,持續教育傳承並更深化文化認同,建構出我們布農族的文化詮釋。

Taiwanese aborigines experienced many colonial processes, especiall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y. They change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nun ethnic group. The calendar dates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Later generations were worried about forgetting how to perform rituals and deliberately making , Through land use and agricultural models, characteriz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s.
Through the teachings of the priests and the functions and norms of the clan society, the media of the calendar is extended from the millet ceremony to the reciprocity and obedience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tribal society and culture. Huang Yinggui pointed ou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objects is made up of objects and people. Continual interaction is established,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ime. There is a mor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social connection with time."
The author himself is a Bunu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our Bunun people. Among the Taiwanese aborigi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Bunun people have special objects, that is, the Bunun painting calendar (plate calendar). There is a token of the identity of our identity and the memory of the call.
Raymond Firth wrote: "The primitive art is highly socialized." The visual symbol of the plate calendar can be sai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nun people. Three unearthed plates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period. Calendar, the process of recording agricultural code ceremonies. Summon our common memory, through the plate calendar memory to transmit strong and powerful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identity.
From the extension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calendar, w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let crops, ritual activities, and visual symbols, and how they relate specifically to land, society, rituals, and human views. However, in today's society, the board calendar has become a carrier of visual art symbols. Continuous education has inherited and deepened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nstructed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our Bunun peopl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對象界定與範圍-----------------3
第三節 理論架構--------------------------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布農板曆起源與社會文化的關係--------31
第一節 布農神話--------------------------32
第二節 板曆與祭儀的物質文化---------------34
第三節 板曆與布農的遷徒-------------------47
第四節 板曆符號的社會規範-----------------54
第五節 小 結---------------------------60
第三章 板曆物質文化與文物符號詮釋---------63
第一節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典藏三塊布農板曆-----64
第二節 板曆七大區域活動與九小段祭儀差異性----75
第三節 農事祭儀與農耕----------------------100
第四章 當代視覺符號、文化展演及教育復振------104
第一節 視覺符號的分析----------------------105
第二節 教育與轉借的符碼--------------------118
第三節 符號的詮釋-------------------------126
第五章 結論------------------------------135
參考文獻
一、專書部份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王若馨譯。2007。《研究方法的基礎》(Matthew David and Carole D. Sutton,2004)。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王慧姬、武珊珊等譯。2006。《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9,頁76-89。
田哲益。1992。〈臺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下冊〉。南投縣:南投縣文化資產叢書(三十七)。
丘其謙。1966。《布農族卡族群的社會組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伊能嘉矩。1985。《台灣文化誌》。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招瑩。2017。《原住民族藝術教育論:理論方法、工藝展示、圖像研究》。臺中市: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佐山融吉。1919。《蕃族調查報告書,武崙族前篇》。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平鄉公所。2003。《延平鄉志》。臺東縣:延平鄉公所。
拉芙嵐管理委員會。1998。《拉芙嵐部落遺址》。
吳信鴻譯。1995。《藝術人類學》。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Robert Layton,1991)。
宮本延人。1992。《台灣的原住民族》(魏桂邦譯)。臺北市:晨星。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許功明。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許功明。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灣博物館展示中原住民主體性之探討〉。頁388。
黃應貴等。1994。《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黃應貴。1998。《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4。《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6。《布農族》。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1997。〈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常民文化。
葉家寜。2002 。臺灣原住民族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國史臺灣文獻館。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88【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黃文新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本(未出版)。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湯淺浩史。2009。《瀨川孝吉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魏德文發行)。台北市:南天。
湯姆.布朗二世(Tom Brown, Jr.)。2007。《追踨師2-追踨師的足跡》。達娃譯。臺北:野人。
鈴木質(林川夫審訂)。1991。《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鈴木質(陳柔森主編 王美晶翻譯 李易蓉導讀)。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
台北市: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銘傳。1958。《劉壯傳撫臺前後檔案》(全三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76種。
劉斌雄 胡台麗。1989。《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續篇)。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1972。《布農族,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第一冊,第四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期刊部份
王嘉弘(鹿野忠雄)。2006。〈山、雲與蕃人〉刊於《中國文化月刊》309期 56-74。
斗六古生。1934(1987)。〈布農族及祭祀〉《理蕃之友1934,9月號》
田哲益。1992。〈布農族生命禮儀及歲時祭儀〉。刊於《臺灣文獻》。43:33-86。
田崎仁儀。(1988)。〈臺灣蕃人祭事曆〉出處:《繪畫文字與原始文字》。頁86。
石垣直。2005。〈部落地圖調查之省思:以布農族之內本廘調查為例〉刊於《東臺灣研究》10期37-63。
瓦歷斯.拉拜(吳鼎武)。2013《再現原始-台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論文集》〈何謂「原住民藝術」?兼論其主體恆在性價值與文本意義〉。頁174。
江冠榮。2012。〈布農人如何逐山而居—淺談傳統選址智慧〉刊於《臺灣博物》31卷2期 66-73。
李武雄。1995。《布農》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出版社。頁13-14。
何廷端。1958。〈布農族的粟作祭儀〉。刊於《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期92-100。
岡田謙。1938。〈原始家族:族家族生活〉。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馬淵東一。1974d。〈布農族的祭曆〉刊於《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三卷,頁361-381。東京:社會思想社。
金正勝。2005。〈高雄地區(荖濃溪流域)Bunun(布農族) is-bukun(郡社群)各氏族之遷移過程經略〉刊於《臺南文化》59期1-27。
吳智慶。1995。〈真正的家在山那一邊—丹社布農族尋根之旅〉刊於《人本教育札記》 69期,50-67頁。
莊達特。1995。〈布農族文物之寶--「木刻畫曆」〉刊於《語文論叢》1期,63-81頁。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7。〈延續尊重與祈福-布農族打耳祭〉刊於《新活水》11期,32-35頁。
海樹兒.犮剌拉菲(Haisul.Palalavi)。2013。〈布農族「蘭社」群的siduh(氏族/民族)分類及認同〉《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第5期,102-127頁。
無。1993。〈高山峻嶺中的布農族〉刊於《文物雜誌》14期 112-119。
森丑之助。1913(1988)。〈BUNUN族的祭祀〉《蕃界1》
靳菱菱。2006。〈文化論述中的權力:從布農文教基金會的文化復振看布農族的權力觀〉《臺灣人類學刊》4卷2期,頁113-149。
楊南郡。1995。〈認識布農族〉刊於《中國邊政》130期,頁38-41。
楊淑媛。2005。〈臺灣高地的政治體系初探: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
《臺灣人類學刊》3卷1期,頁185-219。
鄭依憶。1990。〈布農族的傳統親屬組織及其變遷:東埔社與梅山的例子〉。刊於《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頁3-36。
横尾生。1934 (1988)。〈論BUNUN族的畫曆〉《理蕃之友》3 (11),頁1-3。
横尾廣輔。1937 (1988)。〈BUNUN族的畫曆(上)(下)〉《臺灣時報》第214號,
頁117-129/第217號,頁62-81。

三、學位論文部份
李曉櫻。2010《布農族傳統體育之研究:以霧鹿部落射耳祭為例》。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幸肯當。2013。《布農卡社部落宗教變遷與部落發展-以達瑪巒部落(地利)為利》。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育誠。2009。《布農族天文與氣象在地知識所蘊含之自然觀》。
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榮順。1988。《布農族傳統歌謠與祈禱小米豐收歌的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沛。1999。《家與親屬:紅石聚落布農人的例子》。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文珍。2010。《布農族生態智慧與美感經驗:以民族植物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述巧。2005。《布農族織品服飾與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卓社群卡度部落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媛。1992。《兩性、親屬與人的觀念: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雲。2005。《論田哲益原住民神話大系-布農族神話與傳話》。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安睎。《日據時期布農族丹社群遷移史之研究(1930-1940年)》。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2009。《高雄縣那瑪夏鄉布農族親屬與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部份
原生的呼喚台灣特有種植物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bdsps/generalization_2.html
查詢日期:2015年12月30日

南投縣仁愛鄉公所網站
http://www.renai.gov.tw/index3.asp?theme=26&acts=2&xid=16
查詢日期:2015年12月30日

傳說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祭事曆Islulusan 文/海樹兒•犮剌拉菲HaisulPalalavi布農族祭儀Lusan之由來
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21&id=778
查詢日期:2016年2月7日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網站
http://www.museums.ntu.edu.tw/museums_anthropology.jsp
查詢日期:2016年2月7日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民族學標本藏品資料
http://ntuacis.digital.ntu.edu.tw/sample/search.
查詢日期:2016年1月28日

HPM通訊-也談布農族繪曆-許進發老師,
資料來源: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3no6g.htm)-

蘇玉惠。資料來源: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3no4a.htm。
查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資料維護: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1頁。
查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五、英文部份
Jacques Maquet,(武珊珊、王慧姬等譯)。2006。《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
的視覺藝術》(The Aesthetic Experience: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台北:雄獅。頁139。
Bourdieu,P.,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Emanuel,Trans.)(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72.

James Clifford,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pp621-624.

Benedict R. O’Gorman Anderson,(吳叡人 譯) 。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市:時報文化。

Raymond Firth:Elemen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M].London: Watts and Co,1951,P.71.
Rival,L(ed.)(1998)The Social Life of Tre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reeSymbolism,Oxford:Berg.p149.
Sophie Mclntyre。2013。〈政治和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之博物館學再現〉(The politics and muse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art in Taiwan) 刊於《再現原始-台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的探討》。頁33。

Tambiah,Stanley Jeyaraja ,1990, Magic,Stanley Religion, and the Scope of Rationality. The Lewis Henry Morgan Lectures 198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05-1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