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9.23.21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建志
作者(英文):Jian-Jhih Chen
論文名稱:漢家堯後的回應:緯書的德運系統與東漢祭堯
論文名稱(英文):Response to “Han Jia Yao hou”: The system of deyun in Wei-Shu and Yao sacrifice in Eastern Han dynasty
指導教授:魏慈德
指導教授(英文):Tzu-Te Wei
口試委員:陳彥良
陳炫瑋
口試委員(英文):Yen-Liang Chen
Hsuan-wei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6103010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8
關鍵詞:漢家堯後讖緯緯書德運系統祭堯
關鍵詞(英文):Han Jia Yao houChen-weiWei-Shude-yun(Fortune of the Powers)Yao sacrifi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漢家堯後包括世系與德運兩種概念,歷來學人大多關注漢家堯後於政治上的作用,但對於兩漢時人如何「回應」漢家堯後的宣傳,則少有學者探究。本文藉由緯書中讖緯的德運系統及東漢對堯的祭祀,探討兩漢對於漢家堯後的「回應」。首先,分析流行於兩漢的三種德運系統:五德相剋說、三統說、五德相生說,並且梳理各理論中的各種異說,梳理出:兩種五德相剋說、三種三統說、兩種五德相生說。第二,藉由梳理出的各種德運理論,細數讖緯中的不同德運,發現緯書中關於王朝德運的讖緯,均不超出這三種德運系統;雖然有部分讖緯混用兩種德運,以三統說搭配五德相剋或相生說,但未見混有兩種五德終始說的讖緯。這樣的規律反映此類讖緯的創作時代,亦說明讖緯的創作者通曉各種德運理論,並且有意識的在混用不同的讖緯。另外,以五德相生說創作的讖緯,其中的帝王世系呈現統一的情況,僅存有少數異說,正說明曾經有過以《世經》為標準所進行的整理行動。第三,透過東漢的祭堯討論「漢家堯後」對於官、民的影響,本文所依據的乃是東漢桓、靈二帝時刊刻於成陽的「成陽三碑」,並以此討論祭祀參與者的心態。
Han jia Yao hou includes two concepts, shi xi (genealogy) and de-yun (Fortune of the Powers). Scholars have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Han jia Yao hou, and few have studied how people responded to it during the two Han Dynasti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sponses of the two Han Dynasties on the Han jia Yao hou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yun system in the Chinese Wei-Shu and the sacrifice of Yao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three de-yun systems in vogue during the two Han Dynasties – the wu de xiang ke theory (“mutual overcoming of the Five Powers”), san tong theory (“three unities”), the wu de xiang sheng theory (“mutual generation of the Five Powers) – were analyz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en the variant traditions within each of the de-yun systems were deligneated, resulting in a finer distinction of two types of the wu de xiang ke theory, three types of the san tong theory, and two types of wu de xiang sheng theory.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ach of the deligneated variants of de-yun were further examined, an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Chen-weis concerning dynastic fortunes in the Wei-Shu do not exceed the three systems of de-yun. Though there are instances where some Chen-weis apply two systems of deyun indiscriminately, but the synthesis generally invol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an tong theory with either the wu de xiang ke or the wu de xiang sheng theories, with no instances from the Chen-weis that juxtapose the two wu de theories. This pattern reflects the sort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generated the texts of the Wei-Shu, and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authors of the sWei-Shu were learned in each of the de-yun systems, juxtaposing the different traditions of Chen-wei consciously. Further, the Wei-Shu created with the wu de xiang sheng theory presents imperial genealogy as a unity, with only very few deviating exampl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was at one time a collation movement based on Liu Xin’s Shi jing (“Canon of the Ages”). Lastly, this paper presented a reading on the Cheng Yang san bei (“three inscriptions from Cheng Yang”) set up during the reigns of the emperors Huan and Li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discuss on the one hand the mindset of the participants during Yao sacrifice, and the impact of the Han Jia Yao hou on the imperial offici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on the other.
目次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賢研究成果概述                2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7
第二章 五德說的德運諸說                9
第一節 五德相剋說                  10
第二節 五德相生說                  11
(一)劉歆《世經》的影響               11
(二)班固依五德相生說對《史記》的改寫        15
第三節 小結                     17
第三章 三統說的德運諸說               19
第一節 《春秋繁露》的考證回顧            19
第二節 董仲舒的三統說                20
第三節 董仲舒不完整的循環論與司馬遷的一家之言    23
第四節 三統說的其他版本及流變            30
第五節 三統說與王朝尚色               34
第六節 小結                     35
第四章 緯書中的德運系統               37
第一節 可以作為判別的符應              37
第二節 五德相剋說下的讖緯              41
第三節 三統說下的讖緯                43
(一)理論的繼承                   43
(二)三統說中關於德運的符應             45
第四節 五德相生說下的讖緯              48
(一)伏羲至堯之前                  48
(二)堯至商朝                    52
(三)周、漢二朝                   53
第五節 無法區分學說的帝王德運讖緯          57
第六節 不同學說相結合的讖緯            61
第七節 集合以上諸種情況的讖緯:孔子為漢制法     64
第八節 小結                     66
第五章 漢家堯後與東漢堯祭祀者的心態         69
第一節 漢家堯後的緣起與提倡             69
第二節 東漢對堯的祭祀                72
(一)光武帝時議祭堯                 72
(二)章帝:堯進入東漢的祭祀系統           73
第三節 碑刻所反映的祭堯心態             74
第四節 小結                     77
第六章 結語                     79
附錄一:成陽三碑                   81
一、〈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桓帝永康元年,167)    81
二、〈成陽靈臺碑〉(靈帝建寧五年五月,172)       82
三、〈帝堯碑〉(靈帝熹平四年十二月,175)        82
參考書目                       85
壹、古籍
1.【周】左丘明傳;【唐】孔穎達疏;【晉】杜預注;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昭公》(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年)。
2.【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一版一刷)。
3.【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一版十九刷)。
4.【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一版三刷)。
5.【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一版十七刷)。
6.【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一版九刷)。
7.【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收錄於:薄樹人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天文卷》(鄭州市: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8.【宋】趙明誠:《金石錄》。收錄於:《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第12冊,(臺北市:新文豐.1982年)。
9.【宋】洪适:《隷釋》。收錄於: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影印本)。
10.【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一版三刷),頁363-364。
11.【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一版十一刷)。
12.【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二版九刷)。
13.【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14.施蟄存撰:《水經注碑錄》(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15.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市:華正,1988)。
16.楊柏峻注:《春秋左傳注》(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
17.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一版六刷)。

貳、今人著作
甲、專書
1.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87年)。
2.田天:《秦漢國家祭祀史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3.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5月,一刷)。
4.汪高鑫:《董仲舒與漢代歷史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5.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市:三民,2014年,初版二刷)。
6.李忠林:《秦至漢初歷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7.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市:聯經,2013年,初版十刷)。
8.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984年修訂本)。
9.葉舒憲:〈夏商周與黑白赤的顏色禮俗〉,《百色學院學報》,2017年30卷1期。
10.楊向奎:《西漢經學與政治》(獨立出版社,1945年12月,2000年重印三百冊珍藏)。
11.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12.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3.鄭振鐸,〈玄鳥篇──一名感生篇〉,《鄭振鐸全集》,第三冊,(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14.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一版四刷)。
15.(日)安居香山著;田隆人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美)桂思卓(Sharah A. Queen)著;朱騰譯:《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18。

乙、期刊論文
1.田人隆:〈鶴間和幸教授與秦代史的再構成——日本秦漢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動向〉,《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02期,頁2-8。
2.田天:〈東漢山川祭祀研究——以石刻史料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11年101期,頁105-134。
3.沈剛:〈漢代民間信仰的地域特徵〉,《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39卷02期,頁142-147。
4.沈剛:〈東漢碑刻所見地方官員的祠祀活動〉,《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07期,頁99-104。
5.周予同:〈緯讖中的孔聖與他的門徒〉,後收錄於《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頁292-321。
6.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8期,頁35-81。
7.胡克森:〈從德政思想興衰看「五德終始」說的流變〉,《歷史研究》2015年02期,頁34-50。
8.陳槃:〈讖緯釋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3年11本,頁297-316。
9.陳槃:〈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16本,頁1-67。
10.陳泳超:〈《世經》帝德譜的形成過程及相關問題——再析「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文史哲》,2008年01期,頁45-54。
11.陳侃理:〈劉向、劉歆的災異論〉,《中國史研究》,2014年04期,頁71-97。
12.張書豪:〈西漢「堯後火德」說的成立〉,《漢學研究》2011年29卷3期,頁1-27。
13.黃樸民:〈公羊「三統」說與何休「《春秋》王魯」論〉,《管子學刊》,1998年04期,頁32-38。
14.曾德雄:〈讖緯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01期,頁37-46。
15.曾德雄:〈公羊學及讖緯中的三統論〉,《浙江學刊》2009年02期,頁108-115。
16.楊華:〈秦漢帝國的神權統一——出土簡帛與《封禪書》、《郊祀志》的對比考察〉,《歷史研究》2011年05期,頁4-26。
17.蔡長林:〈從「以《春秋》當新王」到「《春秋》託王於魯」——《公羊》學「三統」說及其歷史際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頁179-199。
18.錢穆:〈評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錄於《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二》,頁451-452。
19.蘇誠鑑:〈「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西漢亡於儒生論〉,《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頁71-80。
20.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錄於氏著:《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三刷)。
21.(日)關村博道:〈日本學者關於《春秋繁露》的論爭評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1期,頁238-246。

丙、論文集論文
1.周予同:〈緯書與經今古文學——拙著《經今古文學大綱》之一章〉,收錄於朱維錚主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一版)。
2.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讖緯文獻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收錄於黃俊傑主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市:國主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初版),頁139-168。
3.黃復山:〈讖緯文獻學方法論〉,收錄於周彥文主編:《文獻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2002年,初版),頁559-610。

丁、學位論文
1.吳清杉:《漢代的地方官與祭祀活動》,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高震寰:《漢代地方大姓與政府的依存關係——以成陽仲氏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11年碩士論文。
3.劉增貴:《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博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