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8.105.23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許雅涵
作者(英文):Ya-Han Hsu
論文名稱:臺東新港築港事業與漁業移民發展之研究(1929-1999)
論文名稱(英文):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rbor Building and Fishery Immigrants in Xingang, Taitung (1929-1999)
指導教授:陳鴻圖
指導教授(英文):Hung-Tu Chen
口試委員:張素玢
潘繼道
口試委員(英文):Su-Bing Chang
Jih-Daw P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號:61030300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關鍵詞:東臺灣漁業移民新港綠島恆春東臺灣漁業
關鍵詞(英文):Eastern TaiwanFishery immigrantsXingangGreen islandHengchunEastern Taiwan fisheri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臺灣東部因其位置孤立與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皆被視為邊陲之地,其開發也較臺灣西部來得遲緩。1920年代,為了因應東部開發之需要,以及解決日本漁業人口過剩的問題,臺灣總督府於1932年(昭和7年)新港漁港築港完成後,同時推行了官營漁業移民,帶來了新式的漁業技術,為新港地區奠定了漁業基礎,開啟了東海岸的漁業新紀元。本文以臺東新港地區的築港事業和漁業移民為主,探討其對當地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首先,藉著臺東新港地區之歷史沿革及漁業環境帶出新港築港及官營漁業移民事業之背景。再者,探討漁業移民移入之原因,說明辦理日治官營漁業移民事業之始末與模式,再透過口述訪談恆春和綠島移民,了解恆春、綠島漁業和社會之變遷概況,及移民選擇離開原鄉遷移至新港之原由。最後,因為戰後日本官營移民被遣返回國,以至於新港漁業陷入困境。此時,透過日治末期及戰後陸續移入新港的恆春、綠島移民,接續了原先官營移民之空缺,使新港漁業發展不致中斷。因此,恆春和綠島漁業移民之移入,對新港之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貢獻,漁業也因而成為新港產業中最具代表性之產業。由此可知,新港地區築港事業之開展與漁業移民之移入,對該區發展之重要性所在。
Eastern Taiwan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frontier because of the isolation and inconvenience. The exploitation is also slower than those in Western Taiwan. In the 1920s, for developing eastern areas and solving problems with overpopulated fishers, Office of the Taiwan Governor-General promoted Immigration of Japanese Fishers after finishing building Xingang Harbor in 1932. Through bringing new fishery techniques that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fishery in Xingang, it has opened a new era in East Coast fisher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harbor building in Xingang, Taitung, and will inquire into effects of local industry. First, bring out the background on harbor building and Immigration of Japanese fishers by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in Xingang, Taitung. Seco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 why fishers immigrated and explain the whole story and the mode of Immigration of fishers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addition, we will underst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hange in fishery in Hengchun, Green Island and the society; moreover, the reason why immigrants choose to leave their hometowns and move into Xingang. Last but not least, fishery in Xingang experienced some difficulties because Japanese immigrants were sent back to their country after World War II. At this time, immigrants of Hengchun and Green Island in the last stage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and the postwar period continually moved into Xingang and replaced the position of Japanese immigrants, keeping the development on fishery in Xingang from broken off. Therefore, fishery immigrants of Hengchun and Green Island have ha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dustry in Xingang. Fishery also becomes the most typical industry, which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回顧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7
第二章 歷史發展與漁業環境 23
第一節 臨海之域:開拓歷史與發展 23
第二節 匯漁之所:漁業生態與環境 35
第三章 築港事業與港口變遷 41
第一節 東部開發:築港事業之開展 41
第二節 港業擴張:漁業港口之變遷 53
第四章 漁業移民與產業發展 67
第一節 官方經策:官營漁業移民的移入 67
第二節 資源曳引:恆春、綠島移民的遷徙 77
第三節 漁海經濟:漁產的運銷與加工 102
第五章 結論 121
徵引書目 123
一、史料
(一)中文
內藤春吉、許冀武,《臺灣漁業史》,臺北:臺灣銀行,1957。
吉開右志太著、黃得峰譯,《臺灣海運史(1895-1937)》,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
高育仁等,《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漁業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高育仁等,《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3。
屠繼善,《恆春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本,1993。
黃拓榮,《臺灣省臺東縣志.第二卷》,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2、3、4、5、7、10、14、15期,1950-1964年。
臺東縣文獻委員會,《臺東文獻》,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臺灣省議會,《臺灣省議會公報》第5卷第25期、第8卷第22期、第18卷第12期、第21卷第23期、第32卷第3期、第52卷(上)第8期、第56卷第3期、第57卷(下)第25期,1961-1986。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公報》第4卷第2期,195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東州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本,1993。

(二)日文
東臺灣研究會,《東臺灣研究叢書•第3編》,臺北:東臺灣研究會,1924。
鹿子木小五郎,《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本,1985。
筒井太郎,《東部臺灣案內》,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本,1985。
新港郡,《新港郡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本,1985。
臺東廳,《臺東廳報》,第314期,1922年。
臺東廳,《臺東廳報》,第569期,1938年。
臺東廳庶務課,《臺東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印本,1985。
臺灣水產會,《臺灣水產雜誌(1-344期)》,1916-1943年。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高雄築港出張所,《新港漁港》,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臺灣の港灣》,臺北:臺灣總督府,1935。
橋本白水,《東臺灣》,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2。

(三)口述訪談資料
許雅涵訪問、紀錄,蘇登良口述,〈蘇登良口述訪談紀錄稿〉,2017.04.06,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許居源口述,〈許居源口述訪談紀錄稿〉,2017.04.07,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張旺仔口述,〈張旺仔口述訪談紀錄稿〉,2017.04.09,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許民夫口述,〈許民夫口述訪談紀錄稿〉,2017.10.04,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向維妹口述,〈向維妹口述訪談紀錄稿〉,2018.01.12,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陳美江口述,〈陳美江口述訪談紀錄稿〉,2018.01.14,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潘天明口述,〈潘天明口述訪談紀錄稿〉,2018.02.06,未刊。
許雅涵訪問、紀錄,許功賜口述,〈許功賜口述訪談紀錄稿〉,2018.07.25,未刊。

二、專書
(一)中文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王良行、王河盛、蕭明治,《成功鎮志.政事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1。
王河盛,《新港瑰寶:王河盛的文史歲月》,臺東:生活美學館,2016。
江偉全等,《臺灣東部海洋魚類》,基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2014。
吳翎君,《後山歷史與產業變遷》,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2008。
李文良,《臺東縣史.政事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李玉芬,《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臺東:東臺灣研究會,2002。
李玉芬等,《成功鎮志.地理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3。
李玉芬等,《尋覓新天地於山海之間-東海岸族群故事》,臺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2009。
李玉芬等,《綠島鄉誌(上)(中)(下)》,綠島:綠島鄉公所,2014。
沈大焜、洪柏懿,《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漁業風華》,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
周耀烋、蘇偉成,《臺灣漁具漁法》,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2。
孟祥瀚,《臺東縣史•開拓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孟祥瀚、王河盛,《成功鎮志•歷史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3。
林玉茹,《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
林玉茹,《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林玉茹等,《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臺東縣政府,1999。
林美容等,《臺東縣史•漢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林瓊瑤,《半島今昔:恆春半島歷史影像回顧》,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
施添福,《臺東縣史•大事篇(上冊)》,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胡興華,《拓漁臺灣》,臺北:臺灣省漁業局,1996。
胡興華,《話漁臺灣》,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0。
胡興華等,《臺灣漁業政策研究》,臺北: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2007。
祝平一、鄭麗玲、許全義,《臺灣漁業史資料選編:統計篇(一)明治-大正.上冊》,臺北:臺灣省漁業局,1998。
祝平一、鄭麗玲、許全義,《臺灣漁業史資料選編:統計篇(一)明治-大正.下冊》,臺北:臺灣省漁業局,1998。
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新北:衛城出版,2017。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2001。
陳明榮,《農復會特刊新11:臺灣之漁具漁法》,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73。
陳國川、林聖欽,《臺東縣史•產業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0。
陳憲明,《成功鎮志•經濟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3。
彭瑞金等,《蘇澳鎮志(上)(下)》,蘇澳:蘇澳鎮公所,2013。
黃宣衛、羅素玫,《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黃宣衛等,《成功鎮志•阿美族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漁業之研究(一)(二)》,臺北:臺灣銀行,1974。
劉還月,《寫在珊瑚礁上的歷史》,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5。
盧向志,《細說漁業》,基隆: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籌備處,2000。
蕭明治、王良行、姜柷山,《成功鎮志•社會文化篇》,成功:成功鎮公所,2003。
賴昱錡,《你今天做苦力了嗎?日治時代東臺灣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臺東:東臺灣研究會,2013。

(二)日文
崔吉城、原田環,《植民地の朝鮮と臺湾:歴史‧文化人類学的研究》,東京:第一書房,2007。
植野弘子、三尾裕子,《臺湾における〈植民地〉経験:日本認識の生成.変容.断》,東京:風響社,2011。
三、期刊、學位論文
江偉全等,〈臺東旗魚漁業文化〉,《臺東文獻》復刊16(2010.12),頁57-66。
西村一之,〈但願捕魚成功:由臺灣東部鏢旗魚觀其民俗〉,《臺灣文獻》54:2(2003.6),頁97-112。
西村一之,〈臺灣東部的漁撈技術的傳承與「日本」-於近海鏢旗魚盛衰之間-〉,《臺灣文獻》55:3(2004.9),頁117-144。
余澄堉,〈再探恆春捕鯨漁業史─談捕獲的鯨類〉,《臺灣博物季刊》14:3(1995.09),頁50-56。
余澄堉,〈恆春地區的捕鯨漁業小史〉,《臺灣博物季刊》14:2(1995.06),頁58-65。
李玉芬,〈黑潮對綠島早期涉外關係的影響〉,《東臺灣研究》3(1998.12),頁81-102。
李玉芬,〈綠島的人口成長與變遷〉,《東臺灣研究》2(1997.12),頁99-130。
李玉芬、江偉全,〈綠島漁民的漁撈生活調查〉,《東臺灣研究》17(2011.7),頁97-120。
李宗信,〈小琉球的社會與經濟變遷(1622-1945)〉,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24:3(2013.9),頁95-132。
林玉茹,〈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漁業移民〉,《臺灣史研究》7:2(2001.6),頁51-93。
林玉茹,〈戰時經濟體制下臺灣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立〉,《臺灣史研究》6:1(2000.9),頁59-92。
林玉茹,〈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東臺灣研究》7(2002.12),頁103-133。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2001.10),頁1-39。
胡金印,〈恆春地區農民對落山風氣候之短期調適策略〉,《環境與世界》5(2001),頁95-121。
胡金印,〈恆春地區瓊麻產業的興衰、轉型與影響〉,《屏東文獻》6(2002.12),頁16-46。
夏黎明,〈宗教、社群與地方:臺東池上與成功的比較研究〉,《東臺灣叢刊》7(2005.3),頁107-125。
祝平一,〈碎鏡零史——戰後臺灣漁業史研究回顧〉,《新史學》12:2(2001.6),頁195-231。
陳憲明,〈臺灣東部漁港的機能與區位〉,《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990.3),頁91-114。
陳憲明,〈臺灣東部漁撈活動的時間地理學〉,《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5(1989.3),頁89-115。
陳憲明、李玉芬,〈綠島漁業發展與社會變遷的文化生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1998.11),頁113-142。
游智勝,〈日治時期臺灣沿岸命令航線(1897-194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昇璋,〈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師大臺灣史學報》3(2010.3),頁93-134。
盧亞珍,〈紀錄片《戰浪》與臺東新港漁港之村史書寫─兼論其在鄉土教學中的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6。
謝宇昇,〈海洋保護區對漁業影響評估之研究─以綠島設立國家公園為例〉,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9。

四、報紙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卑麻連絡如何〉,1911年7月18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東部臺灣之土木/改修道路〉,1911年7月27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麻荖漏地方〉,1911年7月18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之交通〉,1907年3月9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形勢談〉,1907年5月7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近狀(三)/管外交通〉,1907年12月25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通信事業(下)〉,1907年3月22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港灣〉,1908年4月28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東港灣〉,1908年6月14日。
Yahoo奇摩新聞,〈視察臺東新港漁港改善工程,黃健庭盼營造觀光魚市新景象〉,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2018.04.26讀取。
中央日報,〈新港漁港闢省際港〉,1954年9月9日。
中央日報,〈臺東沿海漁民競撈虱目魚苗:新港漁合業務蒸蒸日上,並計畫修復原有魚市場〉,1950年5月6日。
中央日報,〈臺東將屆漁獲期:新港水產公司亟待擴充設備〉,1949年9月30日。
中央日報,〈臺東新港防坡堤:昨全部搶修竣工〉,1948年3月21日。
中央日報,〈臺東新港浚渫工程定下月開工〉,1952年10月19日。

五、資料庫、影音資料
公視紀錄片:戰浪官網,網址:http://www.pts.org.tw/success/index.htm,2015.11.11讀取。
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網站,網址:https://storytaiwan.tw/,2015.11.11讀取。
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nrch/,2018.05.24讀取。
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網址:http://ndap.tpa.gov.tw/drtpa_now/,2018.05.24讀取。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網址: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2015.11.11讀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