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23.3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胡佳君
作者(英文):Jia-Jun Hu
論文名稱:戰後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原住民書寫
指導教授:陳鴻圖
指導教授(英文):Hung-Tu Chen
口試委員:潘繼道
張素玢
口試委員(英文):Jih-Daw Pan
Su-Bi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號:610303008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關鍵詞:原住民教科書權利運動史觀
關鍵詞(英文):AboriginalTextbookRights MovementHistorical View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試著分析戰後統編版與審定版教科書,在臺灣史的課文中如何書寫原住民歷史,以及1996年前後臺灣的社會樣貌,怎樣影響教科書的編寫,並也試著探究原住民史觀能否在臺灣史中被體現出來。
  統編版教科書因受到執政者大中國主義思想的影響,視臺灣原住民為文化低落的族群,而難登大漢歷史書寫的主流脈絡中,對原住民敘述的篇幅稀少,並使用帶有歧視性的字。原住民歷史被邊緣化的情況,也反映了當時臺灣社會原住民真實的生活處境,政府帶著漢人傳統思維的觀念,制定一連串「山地平地化」政策,雖然讓原住民社會在醫療健康、生活環境等有所改善,卻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例如國語教育、生活改進政策,導致原住民的傳統語言和文化逐漸流失;錯誤的漢人思維及原住民技能不足,導致原住民來到都市工作時,除了只能從事底層的工作,又須面對漢人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等。此時的臺灣原住民成為漢人社會的配角,無法從生活中去認識原住民的文化和歷史。
  審定版教科書在敘述原住民相關的歷史內容上,相較統編版教科書來得豐富,也刪除具有歧視意味的名詞,其書寫上的轉變和原住民權利運動有著密切關聯。原住民權利運動對教科書的影響,包括要求刪除「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也要求刪除教科書中扭曲事實的吳鳳故事,改以介紹原住民文化等。最終政府回應了原住民的要求,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刪除吳鳳故事,增加原住民相關內容等。原住民權利運動也讓漢人社會開始關注原住民事務,並試著去了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原住民史觀要能完整並無爭議地呈現在教科書中,是件不容易的事,因其需從眾多以他者史觀書寫的史料中,爬梳可能是原住民的觀點。再加上,教科書本身是一本國史,而非原住民史,其包含了國家整體的發展和多元文化。但我們希望在書寫原住民相關歷史時,能盡量呈現原住民的觀點。
  A total of six curriculum guidelines were revised from 1952 to 2006, and there were six versions of textbooks. During the perio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governor's big Chineseism, the historical content related to the Aborigines could not be seen, just like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Aborigines could not be seen in life. Later, due to the rise of the Aboriginal rights movement, the government was asked to delete the wrong Aboriginal policies, so that the textbooks after 1995 could see diverse Aboriginal historical content.
  It is not easy for Aboriginal historical view to be presented in a textbook in complete and uncontroversial terms. Because it needs to be written from many historical materials written by other people's historical views, it may be the views of the aborigines. In addition, the textbook itself is a national history, not an Aboriginal history, which encompasses the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multiculturalism. But we hope that whe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Aborigines, we can try to 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Aborigin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12
第二章 中華民族框架下的原住民............15
第一節 1996年以前的原住民政策與處境......15
第二節 1952-1983年統編版的原住民歷史書寫.26
第三章 多元觀點的原住民歷史..............31
第一節 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興起與影響.......31
第二節 1984-2006年審定版的原住民歷史書寫..41
第四章 從中華民族到臺灣原住民族...........97
第一節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演變.............97
第二節 統編版與審定版的特色與差異.........106
第五章 結論.............................113
參考文獻.................................121
附錄一、原住民族權利運動時間表.............131
附錄二、臺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1988.03.29)..135
附錄三、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組織條例(1996.11.01)...137
附錄四、原住民族與臺灣政府新夥伴關係再肯認協定(2002.10.19)..141

一、史料彙編
(一)課程標準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與文化社,1956。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中正書局,1962。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中正書局,1971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中正書局,1983。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1996。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總綱修訂小組、普通高級中學
  各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2006。
(二)教科書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中學標準教科書高中歷史 第二冊》,臺
  北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3。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中學標準教科書高中歷史 第二冊》,臺北
  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69。
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 歷史 第三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71。
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 歷史 第三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4。
李孝悌主編,《普通高級中學 歷史 下冊》,臺南市: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2001。
林能士主編,《高級中學 歷史 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1。
林能士主編,《普通高級中學 歷史 第一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2006。
許雪姬等編,《普通高級中學 歷史 下冊》,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3。
陳國棟主編,《普通高級中學 歷史 1》,臺北市: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
薛化元編,《普通高級中學 歷史 第一冊》,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6。
(三)報紙
吳展良,〈超然的歷史教育 不因政治轉移〉,《聯合報》,2003年09月24日,第
  A15版。
吳展良,〈下一代需要什麼樣的史觀?〉,《中國時報》,2003年09月19日,第A
  13版。
陳芳明,〈「去中國化」有什麼不對?─論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改寫〉,《自由時
  報》,2004年11月28日,第3版。
鄭天恩,〈歷史教育 更要臺灣優先〉,《自由時報》,2005年05月28日,第15
  版。
戴寶村,〈建立臺灣主體性的歷史教育〉,《自由時報》,2005年01月16日,第15
  版。
二、專書
王雲五主編,《中華民國憲法》,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市: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
李亦園,《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1983。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杜正勝,〈歷史教育的改造〉,《臺灣心‧臺灣魂》,高雄市:河畔出版社,1998。
林文正,〈我們必須說!──臺灣高山族正面臨著種族滅亡的重大危機〉,收入《臺
  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
林柏年,《臺灣原住民族之權利與法制》,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6。
林淑雅,《第一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2000。
施正鋒,《臺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臺北市: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2005。
張茂桂,〈少數族群自我命名的權利應當受到尊重〉,收入《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
  料彙編(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
許木柱,《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出版,1992。
彭明輝,〈臺灣的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1945-2000)〉,《臺灣史學的中國纏
  結》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
黃鈴華,《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5。
廖英助,《山地保留地所有權之移轉對山胞經濟之影響》,南投市:臺灣省民政
  廳,1981。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改善山胞生活》,臺中市:臺灣省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
  十年紀念籌備委員會,1971。
謝世忠,《認同與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羣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設,1987。
謝高橋,《臺灣山胞遷移都市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1991。
三、論文集
吳天泰,〈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
  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
林英津,〈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的觀察:從「國語政策」到原民會的「族語認
  證」〉,《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2010。
洪泉湖,〈臺灣原住民的教育與展望〉,《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臺北市,文史哲
  出版社,1996。
張炎憲,〈當前台灣史教育的問題〉,《臺灣當前問題討論會專刊》,臺北市:現
  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88。
劉阿榮,〈後工業轉型中臺灣原住民經濟發展的方向〉,《兩岸少數民族問題》,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
劉哲勳,〈臺灣社會變遷中的原住民族婦女娼妓問題-社會文化、社會心理及歷史
  性的因素〉,《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4。
鄧毓浩〈臺灣地區中小學原住民母語教學問題之探討〉,《兩岸少數民族問題》,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
四、期刊論文
夷將‧拔路兒,〈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臺灣原住民政策與社
  會發展(下)》4期(1993.05),頁22-38。
宋佩芬、吳宗翰,〈歷史脈絡性思考與國際視野:以國中社會教科書「牡丹社事
  件」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卷1期(2013.03),頁83-120。
林瑤棋,〈原住民的還我姓名運動〉,《歷史月刊》181期(2003.03),頁11-
  17。
施志汶,〈近十年歷史研究所臺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臺灣史
  料研究》,第21號(2003.09),頁54-87。
洪泉湖,〈臺灣地區「山胞保留地」政策之探討〉,《臺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
  (上)》3期(1993.03),頁20-32。
採訪小組,〈曹族同胞說─「吳鳳是我們殺的,因為他是奸商」〉,《高山青》2期
  (1983),頁4-7。
教育部,《教育部公報》239期(1994.11),頁23。
郭秀岩,〈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期
  (1975/秋季號),頁97-106。
陳枝烈,〈牡丹社事件—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35期
  (2004.08),頁109-128。
曾榮華、張雯秋,〈臺灣社會教科書中的霧社事件—從多元觀點分析〉,《教科書研
  究》4卷2期(2011.12),頁1-23。
詹素娟,〈原住民的歷史書寫與「史觀」〉,《原住民族文獻》24期
  (2015.12),頁2-5。
靳菱菱,〈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8卷2期(2010.06),頁119-157。
蔡志偉,〈聯合國中的原住民族國際人權〉,《臺灣國際研究季刊》4卷2期
  (2008/夏季號),頁102。
謝若蘭,〈平埔族正名運動與官方認定之挑戰〉,《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卷2
  期(2011.07),頁121-142。
五、學位論文
艾美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牧者的社會運動參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
  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3。
呂枝益,〈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慈敏,〈族羣動員:以臺灣原住民族二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新竹市:國立清
  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林青萸,〈課程與權力運作:以高中歷史科課程綱要修訂為例〉,臺北市: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林益陸,〈臺灣原住民族行政體制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
  論文,2004。
張岱屏,〈看不見的土地--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論述與行動〉,
  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恩銘,〈現行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關於原住民內容之研究〉,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08。
張順妹,〈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原住民族教材研究(1952-2007)〉,臺
  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梁祐菖,〈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綱要之論述分析〉,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
  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2010。
郭淑美,〈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臺灣史為中心(1948-2006)〉,臺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
陳束真,〈多元文化論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臺灣史教科書中有
  關原住民的論述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碩士論文,2006。
楊露萍,〈歷史、性別與教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婦女及其敘寫之研究〉,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趙中麒,〈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論文,2001。
劉益宏,〈高雄市設置原住民自治區之可行性研究〉,高雄市:義守大學公共政策
  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2。
蔡孟娟,〈戰後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環境書寫(1952-2008)〉,花蓮縣:國立東
  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駱毓貞,〈戰後臺灣教科書制度問題之研究—以高中歷史教科書為例(1945-
  2005)〉,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簡玉華,〈臺灣原住民自治政策之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
  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
羅若禮,〈糾結中誕生的歷史教科書—從九五課綱爭議談起〉,臺北市:國立臺灣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鐘青柏,〈臺灣先住民社會運動研究──以「還我土地」運動為個案分析〉,臺北
  市: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六、網站資料
《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02.05,資料來源:立法院法律系統,網頁資料:
  https://lis.ly.gov.tw,2015.11.13查閱。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1994.07.28,資料來源:立法院法律系統,網頁資
  料:https://lis.ly.gov.tw,2019.03.28查閱。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1997.07.18,資料來源:立法院法律系統,網頁資
  料:https://lis.ly.gov.tw,2019.03.28查閱。
《原住民族教育法》,1998.06.17,資料來源:立法院法律系統,網頁資料:
  https://lis.ly.gov.tw,2019.03.28查閱。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組織條例」,1996.11.01,資料來源:立法院法律系統,網
  頁資料:https://lis.ly.gov.tw,2019.03.28查閱。
吳俊瑩,〈課綱說:平埔族的歷史不用寫〉,2014.02.17,網頁資料:
  http://98history.blogspot.tw,2015.08.27查閱。
周婉窈,〈解構臺灣史課綱所謂十七項「爭議」—根本是假議題,不要跟著起
  舞!〉,2015.07.22,網頁資料:https//www.facebook.com,2015.08.27
  查閱。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
  域〉,2018.10.23,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網頁資料:
  https://www.naer.edu.tw,2019.03.28查閱。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4.11.28),資料來源:國
  家教育研究院,網頁資料:https://www.naer.edu.tw,2019.03.28查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