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61.18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汪思廷
作者(英文):Shi-Ting Wang
論文名稱:都市藝文節慶的公共性、藝術與地方三者之間的關係─以「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與「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Relationship of Publicity, Art and the Local- examples from SFFS and TTTIFA in Taipei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ang Chen
口試委員:邱淑宜
余慧君
口試委員(英文):Shu-Yi Chiu
Hui-chun 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375108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關鍵詞:藝文節慶藝術活動公共性當代藝術
關鍵詞(英文):art festivalart eventpublicitycontemporary ar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討論城市空間裡藝術節慶的公共性想像與實踐,以台北市的─「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與「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為研究對象。兩個藝術節皆發生在開放性的空間與社群對話、交流,並宣稱「讓藝術走出展示框架」期望「拉進大眾距離」為目標。從兩節籌備到活動執行的實踐過程中,探討「主辦者與在地的想像與關係」、「藝術節的介入與參與」以及「藝術節的公共性展現」。觀察藝術節如何破除當代藝術與一般大眾的距離,如何產生多元互動和交流連結,以及藝術節與地方的交涉溝通過程擔任了何種角色。
而我們再從藝術節的籌備過程中,可以看到「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積極的規劃多種不同主題型態的工作坊、講座與導覽,提供參與者更深入的藝術教育活動,而這些活動是由館方所全權規劃的,並非由一般大眾或社區居民參與決策或討論,因此難以抽離專業者的視角規劃與執行;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相對較開放,他們另外以公民藝會的形式在籌備前先與地方店家告知藝術節即將發生並邀請一同投入,同時也參與地方組織的協會會議,但對於社區居民與里長仍尚未有深入的接觸。
藝術節的公民參與,尤其是開放讓地方參與相當重要,地方在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產業/產業與環境之間是多重且複雜的流動,藝術節更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地方(維護與理解)。同時,將藝術節朝向更廣大的公民開放對「藝術」而言是朝向公共化的契機,對「地方」而言或許也有利於其地方認同的建構,而這樣的開放也許也有利於民主價值的實踐。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magina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ity in art festivals in urban space, based on the field works of “Street Fun, Fun Street – MOCA X Community Art Festival (SFFS)” and “Tua-Tiu-Tian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TTTIFA)” in Taipei in 2016. Both held in outdoor space while communic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local communities, the two festivals declare “to bring arts out of the exhibition barriers” and attempt to “decrease the distance between public and arts”.
By examin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execution in the two art festival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maginaries of the organisers toward the local plac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ganisers and the local places; the interventions and participations of art festivals; the demonstrations of publicity in art festivals. In this research, the notion of ‘publicity’ is not only asking how art festivals attempt to enh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 but also to understand how art festivals can do to demolish the obstacles between contemporary arts and general public, in addition to how art festivals can do to accomplish multiple interaction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furthermore to understand what role art festivals can play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 communities.
Through observation in the two art festivals and interviews of the organisers, we can see some differences of their imagina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ity. Although SFFS actively arranged workshops, lectures and tours with multiple topics and themes to provide in-depth art education events, their plan and design process many operate by the MOCA and lack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decision-making or discussion.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for SFFS to reduce the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in planning and execution. TTTIFA, on the other hand, would held a so-called ‘civic art consultation’ to inform and invite the local storeowners befor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estival. Also, the organisers would be attending the meeting of other local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However, their effort in local connecting had yet to reach general residents and the neighbourhood representative.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the engagement of the locals, is crucial in the conducting of art festivals. Art festivals would have to put their efforts in more long-term scale to pre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local communities and the place. It c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local identity. Additionally, the openness of art festivals is an opportunity for ‘art’ toward its publicization. Also, it would be favourable to the actual practice of democratic valu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一、台灣藝文節慶……………………………………………………….1
二、節慶活動的定義與範疇…………………………………………….4
三、當代藝術的定義及其概念………………………………………….7
第二節 名詞定義………………………………………………………….….10
第三節 研究問題………………………………………………………..…….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12
第五節 研究對象─田野概述…………………………………………………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18
第一節 公共性的多重變遷……………………………………………………18
一、公共性與公共領域………………..…………………………………18
二、文化公共領域………………………………………………..………19
三、藝文活動中的文化公民權……………………………..……………20
四、小結………………………………………………………..…………21
第二節 文化形象與文化認同的建構………………………………....………21
一、文化形象…………………………………………………..…………21
二、文化認同……………………………………………………..………22
三、小結……………………………………………………………..……25
第三節 當代藝術的覺醒與思辨…………………………………….………25
一、當代藝術展示場域的轉變…………………………………………26
二、當代藝術的當代反思………………………………………….……29
三、公共藝術的藝術公共性反思………………………………………31
四、當代藝術節的建構…………………………………………………33
五、小結…………………………………………………………………37

第三章 脈絡基礎與發展─「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與「大稻埕國際藝術節」39
第一節 藝術節背景……………………………………………………………41
第二節 主辦方背景……………………………………………………………44
第三節 活動所在地的地方發展………………………………………………45
第四節 兩節申請公部門的補助狀況…………………………………………47

第四章 藝術節慶的實例觀察─建構過程與其矛盾…….……………50
第一節 藝術節的在地想像……………………………………………………50
一、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51
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52
三、小結…………………………………………………………………..53
第二節 藝術節行動者間的互動關係…………………………………………54
一、藝術節面對在地選擇交涉的對象……………………..……………54
二、藝術節與志工的關係…………………………………………..……62
三、小結…………………………………………………………………..63
第三節 藝術節的在地實踐……………………………………………………64
一、刊物…………………………………………………………..………64
二、強化文化參與的深度─導覽……………………………..…….……65
三、給在地人的工作坊…………………………………………..………70
四、小結…………………………………………………………..………74
第四節 藝術節的介入與參與…………………………………………………75
一、藝術介入社群─邀集民眾共創體驗…………………..…….………75
二、藝術節提供的參與誘因─民眾參與的獎勵制………..……..…...…80
三、小結…………………………………..……………………..……..…82
第五節 藝術節的調整與改變…………………………………………………82
一、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83
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藝術節慶的公共性開放視野…………………………………………88
一、「民眾參與」的理想與現實…………………………………………88
二、回歸公共性的思考………………………………………..…………90
第二節 藝術節慶的解構與建構………………………………………………91
一、地方的討論與期待……………………………………..…...…………91
二、仕紳化與其他可能…………………………………..…………...……93
三、誰是藝術節的受惠者…………………………………..………..……95
第三節 總結………………………………………………………....………..……96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97

參考文獻……………………………………………………………...……...………98
Andrew Davies(1999)。博物館行銷與非觀眾(李惠文譯)。博物館學季刊,13(2),63-74。
ARTHUR C.DANTO(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惠雯譯)。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Clifford Geertz(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 譯)。臺北市:麥田出版。
Danny L. Jorgensen(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David M. Fetterman(2000)。民族誌學(賴文福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Grant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等譯) 》。臺北市:遠流。
Greg Richards & Robert Palmer(2012)。文化節慶管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譯)。桂魯
John Lofland、Lyn H. Lofland(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任凱、王佳煌 合譯)。臺北市:湯姆生出版。
Nicolas Bourriaud(2013)。關係美學(黃建宏譯)。北京:金城出版社。
Robert K. Yin(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李政賢譯) 。臺北市:五南。
Suzanne La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等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王佳煌(2010)。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創刊號(1),169-195。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筱文(2008)。城市中公共藝術的介入所造成影響層面之研究-以「粉樂町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北川富朗(2014)。《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臺北市:遠流。
白卿芬、梁曼嫻、王怡惠(2016)。文化是國家之底蘊-專訪文化部長鄭麗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12,18-24。
石瑞仁總編(2016)。Cross跨社會:設計x藝術。臺北市:台北當代藝術館。
朱欣儀(2013)。藝術介入空間之觀察與研究—藝術介入空間之觀察與研究—以臺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計畫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吳祚昌(2005)。從“藝術社會化”探討“新公共藝術”反映真實的美學。造形藝術學刊,59-74。
吳瑪悧。(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吳鄭重、王伯仁(2011)。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台灣新興節慶活動的現象淺描與理論初探。地理研究(54),69-95。
呂佩怡(2001),藝術「介入」,亦或藝術「參與」?國家文藝基金會-藝術的社會參與專題,212-225。
呂佩怡(2015)。《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呂佩怡a(2011)。「Off-Site藝術」初探。現代美術學報,22:9-36。
呂佩怡b(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76-86。
呂佩怡c(2011)。去束縛的博物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8),30-32。
呂佩怡等(2007)。《文字行動II《2004-2007世安美學論文獎作品集》。台北市: 世安文教基金會 。
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收錄於《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珮媞、劉虹麟(2013)。〈都市文化策略:節慶活動、文化形象與認同〉收錄於《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新北市:巨流。
林人中(2012)。現象觀察之九:非典型劇場空間的展演與開發-走出黑盒子 觀演之間營造獨特體驗。PAR表演藝術雜誌(229):74-75。
林文浹‧黃俊豪‧陳昱良(2007)。土溝聚落改造行動─以竹仔腳為例。收錄於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林平(2005)。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博物館季刊,19(1),29-37。
林志銘(2017)。由美感經驗到公共美學。公共藝術簡訊(140),18-21。
林素惠(2016)。從關係美學探討杜象講藝術家的創作風格,以2014得主朱利安‧佩維厄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當代藝術與媒體文化:173-201。
邱坤良(2012)。<紅塵鬧熱白雲冷─台灣現代藝術節慶的本末與虛實>。戲劇學刊(15):49-78。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邱淑宜(2014)。北市迪化街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藝術教育研究(28),65-95。
邱淑宜、林文一(2014)。建構創意城市臺北市在政策論述上的迷思與限制。地理學報(72),57-84。
姚立群(2011)。藝術節裡的亞洲實踐。國民教育,52(1):41-44。
柯惠晴、黃思敏(2013)。〈都市文化治理:文化的操控與反抗〉引自《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新北市:巨流。
洪菁珮(2008)。喧嘩之外的凝視─臺灣地方文化藝術節現象與政策研究。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洪儀真(2014)。藝術的脈絡與脈絡的藝術-對話性美學的社會學思辯。南藝學報(9),25-46。
倪再沁(2005)。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臺北市:文建會。
孫文謙(2012)。暫時性藝術空間與都市創意場域:台北都會區城中藝術街區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華翔(2014)。臺灣文化藝術節慶發展的觀察與策略思考。傳藝雙月刊(112),48-61。
容邵武(2013)。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臺灣社會學刊(53):55-102。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編(2011)。99年藝文獎助發展策略研析:藝術的社會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專輯。
高千惠(2014)。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高慈敏(2012)。不只是一座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創新媒體運用與社區推廣實務分享。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21),66-76。
張竹君(2016)。從城市與藝術節的關係談我們需要什麼藝術節。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依文(2015)。<淡水,孕生於在地的文化權利覺醒與實踐>收錄於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台灣文化權利地圖》。高雄市:巨流。
張郁珮(2016)。藝術節慶在文創產業中的效益之研究─以「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晴文(2011)。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討。藝術論文集刊(16-17),55-70。
梁曼嫻(2016)。藝術節與文化行銷。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12,43-52。
莊育振、曲家瑞、秦庭祥(2004)。從場所特性觀點談公共藝術之互動性─互動式公共藝術發展初探。藝術學報,74:125-140。
郭文昌(2004)。《公共藝術的美學思維:公共藝術的轉角美學》。高雄市:春暉。
郭玟岑(2015)。<城市藝文節慶與文化公民權-以高雄春天藝術節為例>收錄於《台灣文化權利地圖》。高雄市:巨流。
陳世瑋(2015)。<城市藝文節慶與文化公民權-以臺北電影節為例>收錄於《台灣文化權利地圖》。高雄市:巨流。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77-88。
陳泓易(2011)。從社區營造到藝術進入社區的反思與未來發展策略。收錄於99 年藝文獎助發展策略研析-藝術的社會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專輯。
陳秋子(2003)。文化形式的歸屬與意義:以大廍社區營造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3,75-89。
陳逸淳(2012)。博物館面對當代藝術的兩難─從「公共性」談起。博物館學季刊,26(2) :31-47。
彭尹賢(2012)。城市場域中的藝文活動研究─以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曾旭正(2007)。重思台灣的社區參與:社區建築中「參與」的概念與做法,收錄於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市:遠流。
曾希文(2006)。體檢台灣博物館公辦民營史前館當代藝術館海生館。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
黃旭(2012)。公園裡的肥皂箱─作為公共空間的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26(2),5-6。
黃孫權、成露茜(2007)。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8),23-35。
黃應貴、陳文德(2016)。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新北市:群學。
黃麗珍(2018)。檳城喬治市藝術節創辦人祖希迪─將藝術帶進家鄉─讓在地展望世界。PAR表演藝術雜誌(301),106-108。
黃齡瑩(2010)。從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建構文化國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及台灣生活美學三大運動為例分析。藝術論文集刊(15),41-59
楊秀玉等(2012)。公共服務委外之委外經營問題探討-以臺北當代藝術館為例。國家文學院T&D飛訓(135),1-25。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8。
廖俊逞(2008)。藝術節完全操作手冊。PAR表演藝術雜誌(192),90-92。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工作報告(2016)。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營運成果與業務規劃報告。臺北市議會第12屆第4次定期大會。
趙雅麗(2005)。社會典範移轉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182-183。
齊偉先(2013)。藝術的社會學啟蒙:以身體技藝為建構基礎的社會美學。臺灣社會學刊(25):1-44。
劉以德(2014)。文化節慶與區域發展:以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英國利物浦為例。全球政治評論(48),151-178。
劉怡君(2004)。當代藝術和舊社區的遇合─台北當代藝術館社區脈絡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虹麟a(2013)。歐洲文化首都之文化形象體現:以格拉斯哥與利物浦為例。收錄於《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新北市:巨流。
劉虹麟b(2013)。歐洲文化首都之文化形象與認同分析。收錄於《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新北市:巨流。
暮澤剛巳(2011)。《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青雯譯)。台灣:麥田。
潘罡(2008)。文化旅遊之於節慶建構─作為台灣舉辦藝術節的參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所碩士論文。
蔚龍藝術有限公司(2017)。2017夏至大稻埕公共藝術節。公共藝術簡訊(138),30-33。
蔡兩俊(2018)。在地文化接軌國際─公共空間的多元對話─檳城喬治市藝術節。PAR表演藝術雜誌(301),94-95。
賴英泰(2013)。《光能報》。臺北市:台北當代藝術館。
賴英泰(2015)。《赤峰誌》。臺北市:台北當代藝術館。
謝佩霓總編(2016)。《2015臺北好藝術年報》。臺北市:北市文化基金會。
謝明惠(2017)。藝術節慶規劃策略與衝擊之研究 -以大內藝術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學位論文。
鍾永豐總編(2017)。《2016臺北好藝術年報》。臺北市:北市文化基金會。
顏名宏(2005)。場域游走:互動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顏孝永(2010)。創造新都市的生活地景-以台北當代藝術館周邊街區藝術策展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禾淋(2017)。藝術特區的可能性-以2016大內藝術節與大直內湖創意街區為例。公共藝術簡訊(134),25-27。
羅珮慈(2013)。美術館的社區藝術實踐:台北當代藝術館「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