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14.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葉蓁
作者(英文):Zeng Yeh
論文名稱:玉石因材施藝的研究-以東玉飾品的設計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Research of Cre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Jade Material - A Study of Eastern Taiwan Jade accessories design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 Fang Chen
口試委員:王昱心
卓淑敏
口試委員(英文):Yu hsin wang
Shu Min Zh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375117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關鍵詞:東玉碾琢工藝設計藝品
關鍵詞(英文):Eastern Taiwan JadeDesignartwork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華人愛玉,這奢華的消費品既是文化的物件,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美麗化身。文化創意產業自2002年列為國家重點發展計畫至今,已逐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玉石產業方面,東玉種類繁多,因應市場需求,同時具有收藏價值,是值得珍視之臺灣特產。然而如何運用設計以凸顯和展現礦石的特性和美感,是本研究致力於探討的面向。
觀察當前東玉的市場,傳統藝品應強調創意、材質特殊性的應用,呈現不同於其它地方的產品設計,如此才能改變因經濟改變而停滯不前的藝品現況問題;透過東玉品牌的成功來傳遞東部特有產品的價值。
本研究以東玉飾品作為研究,從原石碾琢加入創意設計的加值,強調東玉的創作絕不能忽略因材施藝的研究,設計東玉產品時,研究玉質特色分析取材,筆者以不同石材來源,以三個系列共計二十七件創作來提出實踐上述理念的可能性。。
一、 「光陰系列」是以坊間玉石業者己囤積多年的台灣玉石的裸石作為設計起
點,計九件,盼能協助囤積的玉石再逢生機。
二、 「寶貝石系列」是溪海山林所拾穫的東玉,共九件,是為喜好東玉的族群在
後續加工時,提出更多在打孔穿繩以外的佩戴設計方式。
三、 「美夢成真」是以東玉師傅取材後不捨丟棄卻又無閒處置的邊角剩材,依視
材施藝,克服其軟硬不均及多裂狀況,轉化為手邊美麗記念的九件作品,以
此呼籲減少開採及破壞生態,珍惜資源。
透過研究和創作實踐,運用藝術美學理論及因材施藝設計,凸顯和展現東玉的特質。筆者深切領悟到作品會說話,在不同品味和對首飾要求的消費者心中,作品的共嗚與感動是不同的;而為了面對不同東玉市場的族群而研究和創作,本研究期盼能將創意帶給花東飾品的源頭,促成產品美感品質的提升與產業的永續發展。
Chinese people love jades, the luxury consumer goods, is not only cultural objects but also beautiful objects with commercial valu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national key development plans since 2002 and has gradually effect 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jade industries, eastern Taiwan jades are various and collectable. There are wide market demands so eastern Taiwan jades are the precious treasures of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studying how to display and enhance the beau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ades through designing.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eastern Taiwan jades market, this research believe that traditional artworks should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reativity and special materials. So as to build the local-owned design feature and deliver the value of eastern Taiwan products through the success of Eastern Taiwan jades. Thus it may cause some change of the stuck current problems of artworks.
Eastern Taiwan jade accessories ar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The study shows that artists should not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carving in accordance with Jade material and should carve the raw jades with creativity and designing in order to value up the artworks.
This research took variety of jade materials and three series consist of 27 art pieces as examples to elaborate the concept of this research.
First, ''Time Series'' consist of 9 pieces of artwork. They were made of the polished Taiwan jades which were stocked up for several years by the jade dealers. The creator of Time Series hope to reborn the stock-up polished jades.
Second, ''Baby Stone Series'' consist of 9 pieces of artwork. They were made of Eastern Taiwan jades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rivers, sea and mountains in Taiwan. The main concept of Stone Series are eyelet and ligature works for accessories wearing.
Third, ''Dreams come true Series'' consist of 9 pieces of artwork. Dreams come true Series turned some jade leftovers into beautiful jade souvenirs in order to proclaim less min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value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paper study and artistic creation, researcher realized that put the artistic theory we learned into practices and create artworks in accordance with Jade Material coul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tern Taiwan jades. Researcher also comprehended that we can talk with artworks. Different consumers can gain different response from a same artworks. Researcher expect that his study could bring some insights and innovations for the creators and dealers of Eastern Taiwan jades, increase design quality and adv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ades industrie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問題意識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8
第五節 名詞解釋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藝術形式及工藝美術的分析 16
第二節 玉石飾品設計原理 18
第三節 玉石飾品設計能力資歷標竿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3
第二節 訪談對象 24
第三節 效度與信度 26
第四節 研究方法架構 28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實施 29
第六節 研究限制 30
第七節 研究倫理相關議題 32
第肆章 東玉飾品產業的現況與問題 33
第一節 東玉應用現況 35
第二節 東玉處境的問題 37
第三節 東玉應用的探討 39
第四節 東玉問題的因應對策 41
第伍章 東玉飾品實務研究 45
第一節 東玉研磨技法與過程 45
第二節 東玉創作系列理念與特質展現 52
第三節 創作理念及系列題材 54
第四節 創作策略 86
第陸章 建議與結論 97
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預期及呈現 97
第二節 創作回顧與感想 100
第三節 東玉材質應用策略與建議 101
第四節 東玉研究結論 102
附錄 109
附件一、調查進行圖片 109
附件二、市場調查進行投票數據 110
附件三、市場調查報告的內容 111
Mengkang(民102年10月12日)。玉石的加工方法【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zb580.tv/news/31528.html
MICHAEL(民100年10月13日)。臺灣寶島 ~ 美麗的寶石之島【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xuite.net/adan948/twblog/180721458
Quency Chen(民97年3月12日)。QUENCY的設計理論【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xuite.net/quencychenkimo/twblog/116357434-QUENCY
Yoimonoful(民101年1月12日)。和田玉の彫刻風景【影音資料】。取自https://youtu.be/av0c8qt3bnU
干淑真(民95)。花蓮豐田玉的開發與地方社會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75w69q
中華民國玉石協會(民98)。大地珍藏 東台灣寶玉石。臺東市:中華民國玉石協會。
文化建設委員會(民100)。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官方資料】。取自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Packages/Microsoft.MicrosoftEdge_8wekyb3d8bbwe/TempState/Downloads/2011_CIAR%20(1).pdf
文化部(民105)。201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官方資料】。取自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Packages/Microsoft.MicrosoftEdge_8wekyb3d8bbwe/TempState/Downloads/2016¤å¤Æ³Ð•N²£•~µo®i¦~³ø%20(1).pdf
王菊生(民89)。造型藝術原理。中國:黑龍江美術。
王嵩山(民103)。藝術原境:台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新北市:遠足文化。
王瑶(民102年6月27日)。现代玉器的加工程序【雅昌收藏频】。取自http://crc.artron.net/20130627/n469130.html。
王慶祥(民86)。臺灣玉石全集。花蓮市:臺灣玉石收藏家聯誼會。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民98年10月1日)。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 年【官方資料】。取自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63679/912816305071.pdf
李清吉(民88)。臺灣本土玉石工藝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9883
李澤厚(民78)。華夏美學。臺北市:時報文化。
沈導工作室(民98年12月29日)。府城傳統工藝-玉雕-黃福壽【線上影音】。取自https://youtu.be/vIKJ_hrVQo0。
周志美(民103)。記憶中外婆的時尚─珠寶的創作設計(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0135313959167525154
宗白華(民70)。美學的散步(初版)。臺北市:洪範書局。
東海岸玉石之美(民103年11月20日)。臺灣東海岸玉石淺論-東海岸玉石之美【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jason640703.pixnet.net/blog/post/229692731-臺灣東海岸玉石淺論。
東臺灣研究會(民85)。一個在地區域研究構想的提出與實踐。東臺灣研究,1,3-8。
東臺灣研究會(民86)。東臺灣及其生活世界的構成。東臺灣研究,2,7-16。
林雅琪、鄭惠雯(譯)(民99)。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原作者:A. C. Danto)。臺北市:麥田。
林慈德(民86)。臺灣寶玉探尋與賞析。臺北市:貓頭鷹。
林榮泰(民98)。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5,85-106。
高顯瑩(民88)。逛逛珠寶店。臺北市:太雅。
張至純(民69)。寶石及貴金屬大辭典。臺北市:慧明文化。
張武恭(民94)。藝術與創意觀念。臺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
粘麗華(民96)。首飾設計。臺北市:雄獅圖書。
莊伯和、徐韶人(民91)。臺灣傳統工藝之美:臺灣工藝論原住民工藝技術。臺中市:晨星。
郭鎮榮(民84)。東臺灣國寶。臺南市:臺灣復文。
陳立人(民87)。東海岸玉石淺談。臺東縣:志遠書局。
陳姿蓉(民105)。珠寶設計構想之發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98-1107201618004100
陳映仁(2002)。木質鑲嵌藝術之研究─以臺南民間藝術「茄苳入石柳」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ntbvr7
陳映汝(民91)。花蓮瑞穗地區蛇紋岩及其角礫岩之變質岩石學(碩士論文)。取自http://ir.lib.ncku.edu.tw/handle/987654321/20395
陳皇州(民101)。玉石的鑒賞與蒐藏-以和田玉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5rrj4b
陳啟雄、陳兵誠(民103年)。文化創意商品設計開發於產業化模式之研究。科技學刊,23,11-24。
陸豔冰(民80)。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形制源流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fgrkxt
湯惠民(民102)。行家這樣買翡翠。臺北市:時報文化。
無名氏(民103年4月08日)。臺大地質科學數位典藏博物館【官方資料】。取自http://nadm.gl.ntu.edu.tw。
無名氏(民106年3月16日)。美學的意義、範圍與本質【線上文字資料】。取自http://web.nkuht.edu.tw/97project-2/teaching-1-1.html
黃福壽玉雕藝術(民103年9月24日)。黃福壽玉雕專訪【線上影音】。取自https://youtu.be/lFogCf0bd_A。
楊振坤(民106年12月10日)。東海岸玉石的形成【官方網站】。取自www.stoneart.url.tw/sub03/sub03.php。
楊敏芝(民92)。文化創意產業與社群動力。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葉選平(民103)。平洲玉器第五期。中國平洲:傳播嶺南玉文化的雜誌。
廖中庭、周祖翼(民98)。寶石學概論。中國上海市:同濟大學。
管倖生(民96)。設計研究方法(第二版)。臺北市:全華。
臺灣省礦物局(民65)。臺灣之軟玉、礦床與礦業。臺灣礦業,28,261-274。
臺灣省礦物局(民82)。臺灣寶石礦之開發與加工利用。臺北市:臺灣省礦物局。
臺灣省礦物局(民88)。臺灣主要礦物與岩石。臺北市:臺灣省礦物局。
臺灣國寶(民103年6月28日)。臺灣國寶-臺灣玉石 花東玉石 海岸山脈玉石產地-五大山系【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a19700121.pixnet.net/blog/post/148427242
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
蔡明庭(民99)。石東的社會生命:東臺灣寶玉石的蒐藏、流轉與消費(碩士論文)。取自http://paperupload.nttu.edu.tw/CA4BD71DBC8AB41/4c0081b3421aa18f.pdf
蕭秀如(民102)。臺灣珠寶購買之決策因素探討-消費者與專家觀點之比較(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p34u53
羅凱勻(民104年8月24日)。在地化的開放設計創意【網站資料】。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tw/blog/201508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