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8.2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吉雅婕
作者(英文):Ya-Chieh Chi
論文名稱:擺盪中前進的職涯路-以韌性觀點探討大學畢業生生涯適應歷程之敘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Career Adaptability Process and its Oscill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from the Resilience Perspective: A Narrative Research
指導教授:林美珠
指導教授(英文):Meei-Ju Lin
口試委員:劉志如
翁士恆
口試委員(英文):Chih-Ju Liu
Shyh-Heng W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383002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生涯轉換韌性敘事研究
關鍵詞(英文):college graduatescareer transitionresiliencenarr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旨在以敘事研究取向,探討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之大學畢業生,在「學生」過渡至「工作者」角色的過程中,其在生涯轉換階段的生命故事及適應歷程之韌性展現。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與滾雪球抽樣並進的方式,邀請一位前導性研究參與者及六位正式研究參與者,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將訪談內容整理為故事文本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生涯轉換適應歷程之敘說經驗:研究參與者在進入大學後,已開始思考畢業後的升學、就業等生涯規劃,就讀期間則逐步尋找定位、澄清方向及生涯目標;在大三、大四階段,確定畢業後將直接投入就業市場,正式開始為了實際求職、就業進行準備。研究參與者在大學畢業後的生涯轉換階段中,他們對自身及環境可用資源之洞察、掌握與應用,對於其適應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二、生涯轉換適應歷程之韌性探討:根據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生涯轉換適應歷程中,其所具備的正向適應特質、能力及行為等個人內在資源,以及家庭、同儕、專業關係支持等社會環境資源,對於逆境中的個人能超越困境、維持正向適應有所助益與影響,韌性發展內涵則可歸納為「抗衡—調適負向壓力」、「復原—維持正向適應」兩個主要的因素構面。
三、生涯轉換適應歷程對個人之影響與意義:(1)肯定過去所累積的生涯資產;(2)催化人際關係中的反思與洞察;(3)自我認識與轉化,肯定個人價值;(4)提升未來生涯選擇的機動性;(5)找到生涯發展的立足點,勾勒未來生涯藍圖。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以及研究歷程中的自我反思。
This study was carried in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how lifestories and adaptation process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who jus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entered the workforce, displayed resilience at the stage of their career transi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both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Th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pilot study participant and six formal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arranged as texts to be analyz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I. Narrative experiences from the career transition adaptation process: Since entering college, the participants had been making their career plans for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by progressively exploring and clarifying their orientations and career goals in the course of school. While being juniors and seniors, they set up their mind to enter the workforce after graduation and make preparation for seeking employment. The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vailable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during their career transition has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ir adaptation.
II. Probe into resilience dur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adapt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personal internal resources such as qualities, capacities and behavior that one possesses for positive adaptation and the socio-environmental resources such as support from families, peers 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 have benefits and influence on whether one is abl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sustain positive adaptation. Resilience developmen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major aspects: resistance (adapting negative stress) and recovery (sustaining positive adaptation).
III. Impacts and significance of career transition adaptation process on individuals: (1) recognizing career assets accumulated in the past; (2) facilitating reflection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understanding and reframing oneself and recognizing personal values; (4) elevating activity to reach out for more career opportunities; (5) finding standpoint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icturing future career.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ddresses discussion, suggestions and self-reflection from the research proc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大學生生涯發展困境 7
第二節 從問題取向到韌性觀點 10
第三節 從韌性觀點看大學生生涯發展之歷程 14
第四節 敘事探究與韌性展現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19
第二節 研究者 21
第三節 敘事訪談 23
第四節 資料分析 2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27
第六節 敘事研究的可信賴度 29
第七節 前導性研究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艾琳的生涯適應故事 37
第二節 歐文的生涯適應故事 51
第三節 小花的生涯適應故事 68
第四節 小陸的生涯適應故事 85
第五節 巧達的生涯適應故事 97
第六節 小雨的生涯適應故事 11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綜合討論 12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6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 151
參考文獻 155
一、中文部分 155
二、英文部分 161
附錄一:參與研究同意書 165
附錄二:訪談大綱 166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2017)。106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登記生錄取人數、錄取率分析表。2017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uac.edu.tw/downloads.htm。
大學法(2019年12月11日)。
王秀美、范幸玲(2015)。一位家暴受虐兒復原力的人格特質與自覺的諮商效益。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3,61-94。
王秀槐(2015)。從「以我為榮」到「證明自己」:華人文化脈絡下知覺不同父母期待之大學生的生涯因應組型初探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1),79-97。
王明啟(2009)。探討不同害羞程度、情緒智力對大學生生涯發展阻礙的影響情形之研究-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生為例。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6(2),307-328。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Riessman, C. K. 著。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臺北市:五南。
田秀蘭(1998)。男女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33-148。
田秀蘭(2000)。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與職業選擇適配性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3,1-17。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
江捷如、杜淑芬、樊愛群(2016)。以正向心理學之觀點探討大學生希望感、問題解決及生涯發展之關係。臺中教育大學學報,30(2),17-4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就業、失業統計。2017年8月19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8844&ctNode=4943&mp=1。
余民寧、陳柏霖、湯雅芬(2012)。大學生心理資本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4),19-52。
利翠珊、蕭英玲(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爲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151-172。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譯)(2008)。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著。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嘉義市: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市:桂冠。
宋麗玉、施教裕(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2-34。
李仁豪、余民寧(2016)。心理幸福感量表簡式中文版信效度及測量不變性:以大學生為樣本並兼論測量不變性議題。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6,127-154。
沈煜棠、管貴貞(2015)。科技大學學生家庭功能、正向心理資源與生涯調適能力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4(1),18-36。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之驗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453-482。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7)。生涯輔導。新北市:空中大學。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確定狀態及其因徑模式驗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東華。
金樹人、林清文、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洪瑞斌(2012)。失業經驗中的生涯韌性與韌力:對成年男性失業者之質性研究初探。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143-173。
洪嘉偉(2013)。大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關係研究-以南部地區大學教育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徐宗國(譯)(1997)。Strauss, A., & Corbin, J. 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新北市:巨流。
徐健中(2016)。從數據看我國大專以上程度青年就業概況。載於教育部統計處(編),教育統計專題分析及論述彙編(頁61-72)。臺北市:教育部。
涂冠宇、翁嘉英(2013)。抗壓性格量表之編製及信度、效度的建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4),57-86。
袁志晃(2002)。生涯未定大學生生涯發展阻力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09-130。
高琳雅、陳秀蓉(2015)。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透析期間下資源流失、復原力與疾病因應間的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2),221-255。
崔樹芸(2007)。中高齡退休後生涯復原力。諮商與輔導,258,19-23。
張菀玲(2011)。大學生生涯準備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大學生就業焦慮感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0)。近16年我國教育發展統計分析(83-98學年度)。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5)。大專以上程度青年就業概況分析。2017年8月16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aspx?n=9C41168DD8E4EB5C
&sms=8271ABD417657CDC。
教育部統計處(2016)。99-101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2017年8月19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aspx?n=EED2
462F7B4EE089&sms=2017CA908D8E0BE9。
教育部統計處(2017)。106學年度大專校院校數統計。2017年8月16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
A96E4785E6838F&Create=1。
梅心潔、蔡昆瀛、陳若琳(2008)。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107-150。
許巧樺(2016)。大學生非理性信念、生涯阻礙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孟瑜、林宏熾(2009)。中途失明成人復原力展現歷程暨運作模式之建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3),47-80。
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安置機構之應用與反思。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93-121。
陳金英(2005)。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之生涯定向焦慮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8(4),745-771。
陳亭君、林耀盛、許文耀(2013)。原住民與漢人族群的災變因應與心理適應關係探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2),249-278。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4)。大學生心理資本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幸福感為中介變項。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23-46。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1),35-97。
彭心怡、洪瑞斌、林俊宏、劉淑慧(2013)。生涯韌性之概念初探:生涯敘說文本之次級資料分析。台灣心理諮商季刊,5(1),17-43。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文志(2007a)。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9(2),317-334。
曾文志(2007b)。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39。
曾文志、孫毓英(2009)。自尊、樂觀與積極因應對歷經多種創傷事件大一學生心理適應的保護作用:以某科技大學一年學生為例的個人焦點取向復原力研究。教育學刊,32,45-78。
曾碧淵(2008)。青年就業力提升與就業促進措施之執行成效。政府審計季刊,29(1),24。
曾瓊禛(2017)。學習障礙大學生韌性發展歷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錦雲、李慧純(2010)。臺灣地區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生涯自我效能感與就業意願之關係探討-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為例。國教新知,57(1),26-42。
黃秀霜、陳惠萍、甘孟龍(2014)。大學生生涯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23-43。
黃奕偉(2015)。生涯轉換歷程中的意義建構-以成就觀為例的華人生涯輔導理念初探。輔導季刊,51(4),39-49。
黃素菲(2016)。後現代的幸福生涯觀:變與不變的生涯理論與生涯諮商之整合模型。教育實踐與研究,29(2),137-172。
黃韞臻、林淑惠(2010)。「大專生生活痛苦指數量表」的編製及分析。測驗學刊,57(2),239-267。
黃韞臻、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6(1),99-122。
楊文豪(2012)。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生涯阻礙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雅惠(2004)。依附、負向情緒調適預期和壓力因應對情緒經驗的影響歷程之探討:以大四學生的生涯抉擇壓力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志如(2013)。逆境中的女性身影-探究311生生長流記錄片側寫的女性復原力。輔導季刊,49(2),78-81。
劉慧屏(2007)。乘著夢想的翅膀起飛-從生涯轉換中尋找自我認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蕭景容、徐巧玲(2011)。生涯未確定當事人對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2(3),445-465。
賴英娟、陸偉明、董旭英(2011)。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台灣大學生自尊、生活目標、希望感及校園人際關係對憂鬱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2(4), 677-699。
謝淑敏(2013)。艾利風災中國中原住民學生的創傷、因應與復原歷程分析-以學校為基礎的災後心理復原工作。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5,1-38。
關永馨(2012)。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阻隔因素之探討-以國立中興大學為例。教育科學期刊,11(2),93-117。
關永馨、齊隆鯤(2006)。大學生生涯成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學為例。教育科學期刊,6(2),91-107。
籃文彬、游森期(2014)。大學生正負向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2),25-50。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Bridges, W. (2004). 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 Cambridge, MA: Da Capo Press.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bberwein, C. A., Krieshok, T. S., Ulven, J. C., & Prosser, E. C. (2004). Voices in transition: Lessons on career adaptabil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4), 292-308.
Goodman, J., Schlossberg, N. K., & Anderson, M. L. (2006). 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 Link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3rd ed.). New York, NY: Springer.
Hobson, P., & Welbourne, L. (1998).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Hudson, F. M. (1999). The adult years: Mastering the art of self-renewal (Rev.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uthar,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 543-562.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asten, A. S., & Reed, J. M. (2002).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Snyder, C. R. & Lopez, S. J.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74-88).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 L. K., & Krumboltz, J. D. (1996). Krumboltz's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choice and counseling. In Brown, D., Brooks, L., & Associat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3rd ed., pp. 233-28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ewman, T., & Blackburn, S. (2002). Transitions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Resilience factors. Edinburgh: Scottish Executive Education Department.
Rapp, C. A., & Goscha, R. J. (2006). The strengths model: Case management with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2nd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tter, M. (1987).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3), 316-331.
Savickas, M. L. (1997). 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5(3), 247-259.
Savickas, M. L. (200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nstruction. In Brown, S. D., & Lent, R. W. (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pp. 42-70). Hoboken, NJ: Wiley.
Schlossberg, N. K. (1992). Adult development theories: Ways to illuminate the adul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Lea, H. D., & Leibowitz, Z. B., (Eds.), Adult career development: Concept, issues, and practices (2nd ed., pp. 2-16). Alexandria, VA: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3), 282-298.
Super, D. 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Brown, D. (Ed.),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pp. 192-234).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Walsh. F. (1996). The concept of family resilience: Crisis and challenge. Family Press, 35(3), 261-281.
Weick, A. (1992). Building a strengths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 In Saleebey, D. (Ed.),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NY: Longman.
Young, J. B., & Rodgers, R. F. (1997). A model of radical career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5(2), 167-18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