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108.17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宋采薇
作者(英文):Tsai-Wei Sung
論文名稱:資優高中生人格特質、社會融合與生命意義感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s among personality, social integration, and life meaning in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林繼偉
指導教授(英文):Chi-Wei Lin
口試委員:林美珠
王沂釗
口試委員(英文):Meei-Ju Lin
Yi-Chao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383022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關鍵詞:資優社會融合人格特質生命意義感高中生
關鍵詞(英文):personalitysocial integrationlife meaninggiftedhigh school studen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個體的生存,不只被動地受環境所影響;也主動地知覺其所處世界的狀態,並與給予回應。根據過往研究顯示,資優高中生的完美主義、過度敏感、社會孤立、過度激動(overexcitability)與社交及情緒障礙有關,顯示其特質與社會關係的關聯性。另ㄧ方面,資優高中生如何看待其所處社會,又採取何種方式回應與參與,將影響其生命意義感。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資優學生人格特質量表、生命意義感量表及自編的高中生社會融合量表進行施測。正式施測收案數184人,三份量表皆有效之問卷數為173份。

典型相關分析發現,資優高中生的人格特質、社會融合、生命意義感彼此具有顯著相關。研究者從進一步之迴歸分析中發現,資優高中生部分人格特質傾向能夠預測社會融合及人格特質,且資優高中生的社會融合程度也能預測生命意義感。中介模式的分析結果顯示,社會融合在人格特質影響生命意義感時具中介效果,意即,資優高中生人格特質中開放性、友善性、外向性、謹慎性傾向越高,將透過提升社會融合程度,來提高生命意義感;而其神經質傾向,透過較低的社會融合程度,將會降低生命意義感。研究者進一步提出未來研究與實務建議,盼有助於相關領域對此ㄧ議題的持續關注。
People live in the environment, not only passively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actively perceive the state of the world they are in and respond to it. According to past research, perfectionism, oversensitivity, social isolation, and excessive agitation of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related to soci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reveal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the other hand, how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see their society and how they respond and participate will affect their sense of life. In this study, a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sense of life meaning,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ere 184 respondents in the formal testing stage , and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on all three scales was 173.

Results of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ense of life meaning of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elated. After furthe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some personality traits of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uld predict social integr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could also predict their sense of life meaning. The results of the mediation model showed that social integration had a mediation effect when personality traits affected the meaning of life, which meant that the higher the openness, friendliness, extrovers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gif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higher the sense of life would be enhanced by enhanc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ir neuroticism, through a lower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would reduce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hoping to help relevant fields continue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資優高中生的人格特質 5
第二節 社會融合 9
第三節 生命意義感 13
第四節 資優生人格特質、社會融合與生命意義的關聯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研究程序 34
第六節 實施程序 36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9
第一節 資優高中生填答社會融合量表之前置結果說明 3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資優高中生人格特質、社會融合、生命意義感之差異情形 41
第三節 資優高中生人格特質、社會融合、生命意義感之相關分析 45
第四節 資優高中生人格特質、社會融合、生命意義感之預測力分析 57
第五節 資優高中生社會融合在人格特質與生命意義感間的中介分析 6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假設的驗證與討論 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3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74
參考文獻 77
附錄 84
王國川(譯)(2010)。如何編製優質的問卷(原作者:Robert A. Peterso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王琡棻(2009)。資優生情意特質的一體兩面。國小特殊教育,48,100-110。
王琡棻、盧台華(2013)。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8,1-29。
文韶華(譯)(2014)。自卑情結:你的困境,由你的認知和生活風格決定(原作者: Adler, A.)。臺北市 : 人本自然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33)
白秀玲(2010)。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與負向情緒模式之建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103-133。
江明曄(2008)。高中資賦優異學生生涯輔導方案內涵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53-80。
危芷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譯)(2010)。心理學導論(原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 Geoffrey R. Loftus & Christel Lutz )。臺北市:百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9)
吳昆壽(2009)。資優教育概論(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吳明隆(2009)。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淑英(2003)。生命教育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童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1956
吳淑英(2004)。生命教育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童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17-42。
李成銘(譯)(2004)。叔本華之人生的智慧(原作者:Arthur Schopenhauer)。臺北縣:百善書房。(原著出版年:2003)
李宜玲(2013)。資優女高中生之情緒療癒研究−發展性繪本書目療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TU05448011)
李建承(2010)。國中資優生挫折容忍力、完美主義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NKNU5284011)
李博勳(2011)。屏東縣國小高年級美術才能資優班學生之家庭氣氛、生命意義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CYU5464017)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
李蕙帆(2015)。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資優生人格特質與資優生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SYS5331016)
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2012)。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 Robin M. Akert)。臺北縣:揚智。(原著出版年:2011)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邱哲宜(2005)。青少年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自我傷害關係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NTNU5483019)
社會中心(2012年3月13日)。基測滿級分為情所困 高一資優女上吊亡。ETtoday東森新聞雲。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
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原作者:Yalom, I. D.)。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6)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原作者:David Jary & Julia Jary)。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原著出版年:1998)
周玉雯(2009)。國小資優生人格特質、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風格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KNU5284003)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施瑞綿(2006)。服務性社團的大學生構築生命意義之研究─以世界觀和生活目標為取向(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4NHU05672017)
孫瑜成(2005)。國中資優學生人格特質、壓力調適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6(1),41-68。
孫瑜成、王文科(2005)。國中資優學生人格特質、壓力調適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2,1-33。
涂金堂(2012)。量表編制與SPSS。臺北市:五南。
高振耀(2009)。談資優青少年社會情緒問題與發展性團體諮商。國教之友,60(1),45-53。
高儷萍、劉欣惠(2009)。面具後的真相-談資優生的自我發展與輔導。國小特殊教育,47,97-106。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紅葉文化。
郭靜姿、張馨仁、張玉佩、周坤賢、林燁虹、陳雪君、林慶波(2012)。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心理特質與大腦結構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4),805-831。
陳正昌、張慶勳、陳郁汝、林榮俊、陳煜清、李宗鴻、陳學賢、徐欽祥、陳翎甄、盧玉琴(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新學林。
陳佳雯(2009)。國中資優學生人格特質與輔導需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CUE5284010)
陳昭錡(2014)。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生命意義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NKNU5284005)
陳美芳、林宜駿、林一真(2011)。不同性別與發展階段資優生故事寫作的內容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6(2),77-102。
陳信木、徐富珍、張喻婷、裘雁鈴(譯)(2014)。調查方法(原作者:Rober M. Groves, Floyd J. Fowler, Jr, Mick P. Couper, James M. Lepkowski, Eleanor Singer, Roger Tourangeau)。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9)
陳凌(2012)。中部地區國中資優學生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CUE5284033)
陳凌、賴翠媛(2012)。由資優學生的生命態度談生命教育。國小特殊教育,53,77-84。
陳寬裕(2018)。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SPSS與SmartPL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原作者:Sharf, R. S.)。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2)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Corey, G.)。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2)
袁瓊瓊(1994年8月4日)。從閱讀的宿命中轉身。聯合報。讀書人版。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bluemiau/archives/8622847.html
張芳全(2014)。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主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馨仁(2001)。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9NTNU0284016)
張馨文(2012)。國小六年級資優生對生命意義的探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2NTNU0284010)
特殊教育法(2014年06月18日修正)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6)。各教育階段資賦優異類特教班設置概況【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sta2/default.asp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6)。各教育階段資賦優異類學生安置情形統計【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sta2/default.asp
莊名貞(1987)。從兒童厭世行為談資優學生的心理輔導。資優教育季刊,24,32-33。
許朱秀(2014)。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自我概念與社會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STU05709008)
黃文玟、陳美芳(2006)。普通班同儕對資優生人際知覺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41-261。
黃丘隆(譯)(1990)。自殺論(原作者:Emile Durkheim)。臺北市:結構群文化。(原著出版年:1951)
黃堅厚(1985)。「社會興趣」的測量及其和其他人格品質的相關。教育心理學報,18,1-15。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游恆山(譯)(1991)。生存的理由(原作者:Frankl, V. 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鄒小蘭、高振耀、蔣明珊、蔡桂芳、于曉平、吳淑敏、張靖卿、黃澤洋(譯)(2012)。資優生心理輔導與諮商(原作者:Mendaglio, S., & Peterson, J. S.)。臺北市:華騰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新聞網路中心(2005年10月25日)。建中課業太沈重 4年4學生輕生。TVBS。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tvbs.com.tw/
廖宏翊(2011)。國小資優生生命意義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TPTC788063)
管仁健(2010年4月28日)。一個明星女中的資優生自殺以後【部落格文字資料】。2015年1月14日,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kuan0416/post/1320901966
翟海源、李隆安、章英華、楊孟麗、杜素豪、廖培珊、于若蓉、胡克威、傅仰止(2007)。調查研究方法。臺北市:三民。
翟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臺北市:臺灣東華。
游恆山(譯)(2002)。意義的呼喚(原作者:Frankl, V. E.)。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
趙明德(2003)。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人格特質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2NHLT1464001)
劉香美(2005)。世界觀、生活目標與生命意義感之相互構築:一個以重複受災地區成年人的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NHU05672040)
潘裕豐、李乙明、于曉平、蔡桂芳、鄭聖敏、鄺靜辰、李偉俊、黃曉嵐、柯麗卿、桑慧芬(譯)(2012)。資優教育概論(原作者:Davis, G. A., Rimm, S. B., & Siegle, D.)。臺北市:華騰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蕭偉智、梁綺修(2013)。成也完美,敗也完美!?簡述完美主義研究。資優教育季刊,126,23-32。
盧娜(譯)(2002)。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原作者:Alfred Adler)。台北市:人本自然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簡維君(2006)。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生涯成功之預測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5NTNU5284035)
顏巧怡(2009)。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TNU5284026)
魏永剛、龍長權、宋武(譯)(2010)。量表編制:理論與應用(原作者:Robert, F. D.)。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Baker, J.A.(1995).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academically gifted adolesc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9,213-218.
Benner, A.D. , & Wang, Y. (2014). Demographic Marginal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and Adolescents’ Educational Success. J Youth Adolescence 43, 1611–1627.
Benjamin B. Wolman. (1988). Dictiona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Brissette, I., Cohen, S., & Seeman, T. E.(2000). Measuring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ohen, S., Underwood, L. G., & Gottlieb, B. H. (Eds.), 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and intervention: A guide for health and social scientists. (pp. 53-85). New York, NY,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S. (2004).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8), 676-684.
Cross, T.L.(1996). Psychological autopsy provides insight into gifted adolescent suicide.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19, 22-30.
Dixon, D. N., & Scheckel, J. R. (1996). Gifted adolescent suicide: The empirical base. The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 7, 386-392.
Falci, C., & McNeely, C. (2009). Too many friends: Social integration, network cohesion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Social Forces, 87(4), 2031-2061.
Fleith, D. S. (1998). Suicide among talented youngsters: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3, 113-120.
Hayes, A. F. (2018).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2nd edition)
Hayes, M. L., & Sloat, R. S. (1989). Gifted students at risk for suicide. Roeper Review, 12, 102-107.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ttfredson, M. R.,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J. S., & Neighbors, H. W.(2005) National Survey of Black Americans, Waves 1-4, 1979-1980, 1987-1988, 1988-1989, 1992. Ann Arbor, MI: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distributor], https://doi.org/10.3886/ICPSR06668.v1
Knight, A. P., & Eisenkraft, N. (2015). Positive is usually good, negative is not always bad: The effects of group affect on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0(4), 1214–1227. https://doi.org/10.1037/apl0000006
Manguvo, A., Whitney, S., & Chareka, O. (2013). The role of volunteerism on social integ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Afric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a Mid-Western University in the U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3, 113-124.
Ross, S. B. , & Straus, M. A. (1995). The social integration sca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amily Violence Research, Durham, NH.
Rose, T., Joe, S., Shields, J., & Caldwell, C. H. (2014).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Black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85(3), 835–841. https://doi.org/10.1111/cdev.12257
Tsai, A. C., Lucas, M., Sania, A., Kim, D., & Kawachi, I. (2014).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uicide mortality among men: 24-year cohort study of U.S. health professional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1(2), 85–95. https://doi.org/10.7326/M13-1291
Wölfer, Ralf & Bull, Heike & Scheithauer, Herbert. (2012). Social Integration in Youth: Insights From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6, 138-147. 10.1037/a0024765.
(此全文20250712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