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6.137.3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彭貴鈴
作者(英文):Kuei-Ling Peng
論文名稱:花蓮縣國民小學護理人員工作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Research on the Job Dilemma and Its Improvement stategise of Nursing Staff in Public Primary 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指導教授:潘文福
指導教授(英文):Wen- Fu Pan
口試委員:林清逹
紀惠英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Huei-Ying C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387006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關鍵詞:工作坊工作困境國民小學改善策略學校護理人員
關鍵詞(英文):WorkshopJob DilemmaImprovement StrategyPrimary SchoolSchool Nur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探討花蓮縣國民小學護理人員工作職場的困境及其可行的改善策略,研究目的在於:1.瞭解學校護理人員工作現況與問題;2.從文獻歸納學校護理人員工作職場當前困境為何,可行的改善策略為何;3.分析學校現場護理人員職場迫切的困境之相對可行的改善策略為何。研究者以花蓮縣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組成四回合工作坊共20名。工作坊的研究過程,採用文獻分析、層級分析法與訪談問卷,進行多回合的互動,分析並整理出量化數據與質性回饋,最後再將分析結果呈現提供給工作坊成員再次確認,凝聚共識。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1.學校護理業務推動八項困境中,以「執行非本職之業務過多」是工作坊成員最關注、急需解決的工作困境;2.學校護理業務推動困境之可行改善策略中,以「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法規,明確規定工作內容」為工作坊成員認為最應該優先採取的改善策略;3.透過專家選擇軟體分析,可協學校護理人員工作職場困境找出最適合解決某項困境的可行策略;4.不同學校規模、教育程度、兼行政年資背景的學校護理人員,對需要優先克服之工作困境項目的看法較為分歧;5.不同學校規模背景的學校護理人員,對困境之改善策略採用的優先順序看法較為分歧;6.可利用電子郵件和語音訪問來詮釋與確認分析的歷程與內容,以取得工作坊成員對分析過程與產出結果的共識;7.本研究之發展歷程,可作為其他縣市學校護理人員在面臨推動護理業務困境時,尋求困境可行改善策略之參考。本研究也對主管機關、學校護理人員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predicament and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The research aims are to: 1.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chool nursing staff; 2. Summariz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school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the workplace. Why is there a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y? 3. Analyze the relatively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urgent dilemmas of the workplace care workers in schools. The researcher consisted of 20 rounds of workshops consisting of nurses from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the workshop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hierarch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interview questionnaires to conduct multiple rounds of interaction, analyzes and sorts out quant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feedback, and finally presents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the workshop members for reconfirmat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from this study: 1. In the eight difficult situations in which school nursing services are promoted, “Excessively carrying out non-essential business” is a work dilemma that the workshop membe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and urgently need to solve; 2. The school nursing business promotes practicable improvement of dilemma. In the strategy, the "Revision of School Health Work Regulations and Clearly Defined Work Contents" is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that workshop members consider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3. Through expert selection software analysis, the school nursing staff can work to solve the workplace dilemma and find the most suitable solution.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a dilemma; 4. School nursing staff with different school sizes, education levels, and administrative backgrounds are more divergent about the need to overcome work dilemmas; 5. School nursing staff with different school size backgrounds, the dilemma of adopting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the dilemma is more divergent; 6. E-mail and voice access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and confirm the course and content of the analysis to obtain the consensus of the workshop members on the analysis process and output; 7.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can be used as nursing care staff in other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he face of promoting nursing When business difficulties, seek to improve the plight of a viable strategy of reference.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school nursing staff and future researchers for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學校衛生護理教育之意涵、概念與組織規範 ........ 7
第二節 校護角色功能、工作困境與改善策略 ........... 27
第三節 學校衛生護理教育之相關研究 ..........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9
第四節 實施步驟 ................ 51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7
第一節 校護工作困境及其相對應之改善策略分析 ........... 57
第二節 工作坊訪問結果分析與討論 ................. 69
第三節 研究發展歷程之經驗分享 .................... 7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5
參考文獻 .......... 87
中文部分 ............. 87
英文部分 ......... 90
附錄 ................... 93
問卷 ................... 93
附錄二 學校護理業務推動困境與改善策略重要性排序問卷 .......... 95
附錄三 學校護理人員職場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層級分析問卷 .......... 99
附錄四 工作坊訪問大綱 ............ 105
附錄五 學校衛生法 ................. 107
附錄六 學校衛生法施行細則 ........ 113
附錄七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實作標準 ................... 117
附錄八 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 ........ 121
附錄九 學校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衛生管理辦法 ............... 125
附錄十 花蓮縣政府暨花蓮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午餐執行要點 .......... 131
附錄十一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暨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聯合學
校護理人員認證辦法 ......... 137
附錄十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函 .............. 143
附錄十三 教育部函 ........ 145
壹、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2005)。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健康促進學校(實務篇)。台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1000)。學校護理實務工作參考手冊。台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11)。學校護理實務工作參考手冊:第三版。台北市:作者。
內政部(2016)。年齡人口及扶養比。台北:內政部。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尤水菊(2010)。學校護理人員對代謝症狀群防治工作可行性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左如梅、黃璉華、黃子庭、陳玉華(1992)。學校衛生護理模式實驗計畫(第二年計畫)。 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江孟聰、林原宏(2011)。運用S-P表與概念詮釋結構模式於五年級學童幾何概念之研究。載於2011第三屆科技與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99-807)。台中市:旗標出版。
佐藤隆博(1987)。ISM構造學習法。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宋秋枝(2007)。高高屏三縣市公立學校護理人員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吳淑琦(2005)。國小校護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寶珠(1983)。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學校護士角色及工作困難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碧霞(2001)。學校衛生護理。載於陳靜敏編著,社區衛生護理學(頁329-369)。台北市:偉華。
88
李世華(2010)。學校護理人員經歷校園重大意外事件的失落反應與關懷求之研究-以桃園縣例。學校衛生,57,1-21。
林侑琦(2011)。山地鄉學校護理人員對緊急傷病處理執行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文文(2006)。國小校護對校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知識、態度、執行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明慧、張文琪(2015)。學校衛生護理:實務教戰手冊。台北市:華杏。
林旭龍(1988)。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學校護士工10作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護專學報,5,43-72。
洪菱蔚(2006)。偏遠地區弱勢童問題之研究-有關健康、家庭、教育之個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研士論文,台北市。
胡玉華(2008)。學校護理人員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育研究所研士論文,桃園市。
教育部(2005)。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健康促進學校(理論篇)。台北市:教育部。
郭薏萍(1998)。臺灣省國民小學校護之在職教育需求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姿穎(2017)。語文競賽培訓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花蓮縣。
陳英傑(2006)。國民小學校護角色知覺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麗麗、李卓倫、楊文惠、賴俊雄(1999)。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學校衛生護理工作之評估 。 中國醫藥學院雜誌 ,2,77-90。
黃文琇(2002)。台北市國小學童父母對學校衛生工作的期望與學校護士對學校衛生工作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89
黃秀媚(1995)。臺灣北區公立國民中學學校護士理想與實際角色功能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璉華、左如梅、藍美玉、尤嫣嫣、李碧霞、黃秀媚(2011)。學校衛生護理:第二版。台北市:華杏。
程美玲(1995)。宜蘭地區國小學校護理人員角色知覺影響工作壓力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懿德(2007)。組織再造、學校衛生制度變遷與專業精神建構:台彎校護運動的社會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劉俐如(2013)。偏遠地區學校護理人員職場壓力與自我情緒控制探討-以台中市和平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孟麗、謝水南(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
楊素卿(2013)。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功能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學校護理協進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第三部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鄧振源(2012)。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鼎茂圖書。
鄧宇喬(2016)。公開健康資料上傳系統之持續性:學校護理師對數據品質、滿意度、以及價值的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鄭麗貞(1997)。我國學校衛生護理的現況。護理新象,7(1),2-9。
蔡曉薇(2013)。臺灣國中小學校護理人員緊急傷病處理執行能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鍾靜蓉(2002)。詮釋結構模式於構造化教材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蘇妃君(1992)。臺灣北區國民中小學護士專業素養及未來培育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90
羅錦明(2008)。苗栗縣國民中小學校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貳、 英文部分 Bangnall, P. (1991). One hundred years old and fitter than ever: School nursing in Britai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1(9), 402-404.
Broussard, L. (2004). School nursing: Not just Band-Aids anymor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adiatric Nursing, 9(3), 77-83.
Dolan, B. (1992).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Nursing Standard, October (3), 21.
Igoe, J. B. (1991).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roles in school nursing. In K. A. Saucier (Ed.), Perspectives in Family and Community Health (pp.151-157). St. Louis, MO: Mosby.
Igoe, J. B. (1995). Designing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rough understanding. Nursing Policy Forum, 1(3), 13-19, 30. Johnson, J. (1989). Promoting children’s health: The role of the school nursing. Nursing Standard, 26(3), 14.
Kozlak, L. A. (1992). 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programs: The challenge for school nurs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2(10), 475.
Mehl, R. A. (1990). The school nurse: beyond the Band-Aid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0(1), 22-23. Miller, J. S. (1990). Implications of role expansion for school nursing manager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0(1), 29-30.
Mytka, S., & Beynon, C. (1994). A model for public health nursing in the Middlesex─London, Ontario, school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4(2), 85-88. Nader, P. R. (1990).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ness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health programs. J. of School Health, 60(4), 134. Omaha System Organization (2010). The Omaha system over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maha_System
Proctor, S. T., Lordi, S. L., & Zaiger, D. S. (1993). School nursing practice role and standards. Scarborough, M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s.
Rosen, D. S., Xiangdong, M., & Blum, R. W. (1990). Schoo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9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0(10), 483-486.
Thurber, F., Berry, B., & Cameron, M. E. (1991). The role of school nur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5(3), 135-140.
Warfield, J. N (1977). Crossing theory and hierarchy mapping.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 7(7),505-523.
Warfield, J. (1982).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group planning &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in engineering. New York, NY: Wiley.
Zahedi, F. (1986).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rfaces, 16(4), 96-1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