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37.1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杜英傑
作者(英文):Ying-Jie Du
論文名稱:原住民重點學校執行「原住民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計畫」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Implementing the project of Aborignal Students' Developing Multi Intelligences in the Key Aboriginal Elemetary Schools : A Case Study
指導教授:梁金盛
指導教授(英文):Chin-Sheng Liang
口試委員:林清達
范熾文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Fan Chih-W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38750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關鍵詞: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重點學校多元智能理論課程與教學
關鍵詞(英文):Aboriginal educationthe key aboriginal schoolmulti-fuctional theoryCurriculum & 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原住民重點學校為個案,探討個案學校執行原住民族委員會「鼓勵原住民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補助計畫」【以下簡稱計畫】之執行狀況、困境、因應方式與可能初步之整體成效。在研究方法上透過文獻探討、個案學校執行本計畫之相關文件分析、人員訪談及研究者之觀察札記等方式進行研究。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有以下四點:
一、團隊共識、傳承與共同使命是個案學校有效執行多元智能計畫之動力,校長之校務發展理念、學校願景之形塑與其對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課程教學之理念與想法,亦為執行計畫及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的最重要關鍵。
二、個案學校團隊認同計畫、共享計畫之理念哲學與核心目的,在申請及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校長及主責計畫之主任與教師團隊,經校內多次整合相關教師想法與社區家長、耆老與青年等共作之教學討論等機會,建構以多元智能理論為課程核心,以原住民族文化為主題統整的方式,將文化內涵轉化成有系統之課程設計與學習教材,於正式課程實施,以達到文化傳承之目的。
三、「缺乏多元智能課程教學目標與行政計畫審查思維之落差」與「缺乏兼具民族文化知識素養與教學專業之師資」層面是個案學校執行計畫之兩個困境。
四、個案學校在校長、教師團隊、社區部落及家長的團隊共事與願意承擔下,其成效不僅限於學校課程的變革、教學的活化、學生學習的有趣化與社區參與等,而是學校總體的改造與翻轉。
The purpose of this stduy was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predicament, response, and preminary and total effects of the key aboriginal school which comducted the supplementative project to encourage the aboringal students to develop multi-intellengence from the Aboriginal Committee. The study methods were inclusive of literature rreview, interview, and observatoey jourmals theough the researcher.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were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1.Team consensus, inheritance and common mission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case school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multiple intelligence projects. The principal’s development philosophy for school affairs, shaping the school’s vision, and the ideas aimed at students to develop multiple intelligence courses play vital roles 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2.Under the scheme of team identical philosophy and core purpose of the plan, and the shared objective, the principal, the director of the project, and the teacher team had constructed the c multi-intelligent core of curriculum through integration of relevant teachers’ ideas and Community parents, elders, and young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for and implementing the plan.By means of topic integration for the aborignal cultures, cultural content was transformed into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design and learning materials and implemented in formal cours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heritage.
3.Two facets were the predicaments for the case school in this study: The lack of teahcing objective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he gap fo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teaching facaulty equipped with national, cultur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xpertise.
4.The case school was undertaken by the principal, team of teachers, community tribes, and parents whose effects are the reform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e activation of teaching, the students’fun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school’s overall Transform and fli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流程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原住民族教育計畫之執行策略、發展脈絡與政策分析  21
 第二節 多元智能理論內涵與教育理念  34
 第三節 原住民學生發展多元智能之課程與教學  40  
 第一節 研究歷程  47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  51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向陽山國小之背景與推動政策之脈絡與認知  57
 第二節 向陽山國小執行計畫之困境分析及因應方式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9
中文部分  99
英文部分  102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03
附錄二 受訪者同意書  104
附錄三 訪談成員資料  105
附錄四 個案學校文件資料  106
附錄五 研究者觀察札記  107
附錄六 逐字稿舉隅—個案學校  109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為國(2006)。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白亦方(2008)。課程與教學改革: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田耐青(2001)。開啟多元智能迎接九年一貫。台北:信誼。
江文吉(2001)。屏東縣原住民學童多元智能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任秀媚(民75)。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台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3,193-208。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晨文化。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武典(2011) 。多元智能量表(乙式)第二版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汪秋一(2010)。原住民族教育的概況與展望。師友月刊,511,16-23。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玉鳳 (2000)。原住民地區教師國語教學建構歷程之行動研究,以多元智慧出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生傳( 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周水珍(2007)。原住民族小學計畫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課程研究,3 (1),87-108。
吳天泰、陳紫娥、王蘭君、李淑儀、官孟璋、官秀珠、姜明義、陳克惠(2007)。台灣原住民族導論─文化教育篇。台北市:五南圖書。
余安邦(2005)。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台北:遠流。
李季順(2005)。原住民族教育一條鞭體制之建構─走出一條生路。台北市:翰蘆。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 Q.原著(1995)。質的評估研究。
吳坤銓(1997)。後現代主義社會的課程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17,63-67。
吳清山(2010)。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林奕宏(2000)。「多元智慧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林春鳳(2010)。從原住民教育白皮書:談原住民族教育的未來。師友月刊,511,8-15。
封四維(1999)。多元智慧教學之實踐:一個教師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胡永寶(2016)。原住民小學執行「以計畫為特色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高德義(1994),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內政部主編,《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頁141-181,台北:內政部。
郭俊賢、陳淑惠、Campbell, B.(199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 (增訂版)。台北:遠流。
秦葆琦(2013)。十二年國民教育中原住民族教育的展望。原教界,52,6-7。
翁福元(1998)。台灣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歷史社會學分析,載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頁-25,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教育部(1996)。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實錄。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計畫(105年至109年)。台北市: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許添明、張琦琪(2002)。原住民學校推動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4),103-134。
陳瓊森(1997)。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業文化。
黃光雄(2004)。教育研究法規畫與評鑑。高雄市:麗文。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漢文出版祉。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葉丙成(2015)。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BTS教育新思維。台北:親子天下。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劉唯玉(2004)。智能公平取向之多元智能評量活動:以阿美族學童為例。台北:五南。
劉唯玉(2005)。以多元智慧觀點探討教師教學方法對學生英語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8(1),151-182。
瞿海源(1983)。台灣山地鄉的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中國社會學刊。7,157-175。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及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8,28-54。
譚光鼎(2000)。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顧瑜君(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載於教育部主辦,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承辦之「學校本位經營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7),花蓮縣。
Ken Robinson(2015)。讓天賦發光(卓妙容,譯)。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Harvey F. Silver, Richard W. Strong & Matthew J.Perini(2002)。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把每位學生帶上來。(田耐青,譯)。台北:遠流。
Howard Gardner(1997)。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陳瓊森,譯)。台北:信誼。
Howard Gardner(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李心瑩,譯)。台北:遠流。
Mindy Kornhaber,Edward Fierros,&Shirley Veenema(2005)。活用多元智慧─哈佛零方案MI研究成果:41所學校的成功經驗與最佳課程範例(林心茹,譯)。台北:遠流。
S. James Anaya(2010)。國際法中的原住民族(蔡志偉,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Thomas Armstrong,Ph.D.(2018)你比想像的更聰明:用對方法,開啟你的多元智能(王淑玫,譯)。台北:親子天下。

貳、外文部分
Anaya,S.James(2004).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rmstrong, T. (2002). You're smarter than you think: A kid's guide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ree Spirit Publishing Inc., 217 Fifth Ave., North, Suite 200, Minneapolis, MN 55401-1299.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llyn and Bacon, Simon and Schuster Education Group, 160 Gould Street, Needham Heights, MA 02194-2315.
Gardner,H.(1983).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fences, London:Heinmann.
Gardner, H.(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The theory in practice,New York: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200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linois, 21.
Kagan,S.,&Kagan,M.(1998).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complete MI book.CA: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
Lazear, D. G. (1991). Seven ways of knowing: teaching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 handbook of techniques for expanding intelligence. Hawker Brownlow Education.
Lazear,D.(1991).Seven ways of teaching:Y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Palatine ,Illinois:IRI/Skylight Publishing,Inc
Parsons,Talcott(1977),Soci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New York:Free Press.
Robinson, K.& Aronica, L.(2016),Creative schools: The grassroots revolution that's transforming education,Penguin books.
Sternberg, R.J. (1985). Beyond IQ.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ong, R., Silver, H., & Perini, M. (2000). So each may learn: Integrating 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mlinson, C. 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ASCD.
Torff, B.(1997),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assessment: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IL: IRI/Skylight Training and Pub.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