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02.1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筱敏
作者(英文):Xiao-Min Zhang
論文名稱: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課程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f Applying the Case Method to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指導教授:周水珍
指導教授(英文):Shui-Jen Chou
口試委員:吳家瑩
劉唯玉
口試委員(英文):Chai-Ying Wu
Wei-Yu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388110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班級經營師資培育
關鍵詞(英文):Case methodClassroom managementTeacher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6
  • 收藏收藏:0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課程,旨在運用班級可能會遇到的真實事件改寫成案例作為教學媒材,並且透過講述、討論等方式,訓練學生結合班級經營理論與教學案例之探討,精進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有效學習。
  本研究以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班級經營課程為研究場域,其授課教師與師資生為研究對象。以參與式的觀察與訪談為主,輔以研究者省思日誌與觀察記錄、教學案例等相關文件資料等資料蒐集方法,分析班級經營課程使用案例教學法之教學理念,以及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上之操作歷程與其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與因應。再者,研究者統整師資生課後之看法及建議,以探討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課程之影響,期望能透過師生雙方之想法,提供未來應用案例教學法之班級經營課程參考。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
1.修課學生對於在學習過程中搭配教學案例的正向回饋,使授課教師堅信案例教學法能夠將班級經營之理論知識與現場實務經驗有效結合,因此將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課程;
2.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之實施流程,可分為準備階段、說明階段、案例呈現階段、討論階段以及延伸階段等五個階段。隨著單元不同、教學案例不同和實際情形,操作亦隨之適時調整,以提升學習效果。
3.案例教學法於修課學生而言,有助於了解理論、提升學習動機、培養高層次思考能力,以及增進互動等優點。另外,在實際課堂操作上亦有討論時間不足、資訊設備不易閱讀案例等待改進的問題。
Applying the case method to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is aims to use the real events that be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site to be written into cases as teaching media, and to train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cases through lecture and discussion.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for achieve effective learning combine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study takes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of the National Donghua University Hua-Shih Education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field, and the teacher of the course and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are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mainly research methods are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followed by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log, observation records, the teaching cases,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etc. And, analyzing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using the case method, as well a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case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dilemma and response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integrated th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after the clas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case method applied to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Expecting through the idea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ing the references for applying the case method to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found that:
First, the students' positive feedback for the teaching cas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so that the teacher firmly believes that the cas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with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the teaching site, so the cas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Seco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case method is into the class management cours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preparation stage, explanation stage, case presentation stage, discussion stage and extension stage. With different units, different teaching cas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operation is adjusted in time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
Third, applying the case method into the course for students, helps them to understand the theories, enhanc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cultivating high-leve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moting interaction. In addi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classroom operations needs improvement, such as the lack of discussion time, and the information equipment in the classroom is not easy to read ca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案例教學法 9
第二節 案例教學法與班級經營課程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方法與分析 48
第四節 研究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之教學理念 61
第二節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之實施模式 70
第三節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班級經營之收穫與建議 1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7
參考文獻 131
中文部分 131
英文部分 138
附錄一:班級經營授課教師訪談大綱 140
附錄二:班級經營修課學生訪談大綱 141
附錄三:觀課紀錄範例 142
附錄四:案例文本範例 145
附錄五:小組討論單範例 147
附錄六:班級經營修課學生期末問卷 148
中文部分
方德隆(2014)。有效的班級經營:課堂的模式與策略。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金國(2008)。以教學案例進行教師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68,142-146。
王金國(2011)。應用案例教學於師資培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教育人員專業倫理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6,1-29。
王金國(2013)。案例教學法與教師專業倫理。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采薇(2012)。女性參與科學之管漏現象與性別平等教育。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II(301-308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王滿馨(2011)。我國多元師資培育的反思與案例教學之運用。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頁49-65)。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王麗雲(1999)。個案教學法之理論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2(3),117-134。
司徒達賢(2002)。策略管理個案集2001。臺北市:智勝。
朱文雄(1995)。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池熙璿(譯。)(2010)。國小班級經營(原作者:Evertson, C. M.):教師手冊。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4)。
杜宜展(譯)(2009)。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原作者:Ellen L. Kronowitz)。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3)。
沈羿成、劉佩雲(2011)。教學案例討論與實作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之研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頁137-168)。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五南。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明隆(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3)。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家瑩(2013)。從「教育學即教育行動學」之取向探索教育案例撰寫之可能內涵。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吳清山等(2006)。班級經營。新北市:心理。
吳清山(2010)。師資培育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李弘善(2002)。班級經營的雙贏策略。臺北市:遠流。
李玲惠(2002)。當班級經營融入六大議題。臺北市:幼獅。
李園會(1993)。班級經營。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翠玲、黃澤洋(2016)。應用案例教學法增進師資生特殊教育知能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3,1-32。
李慧貞(2009)。班級經營的解決之道(二)-WOWW教練。新北市:心理。
汪履維(1997)。在師資養成教育中應用「案例法」與「自傳法」的經驗。載於黃政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頁123-143)。臺北市:漢文。
周水珍(2013)。案例教學法運用於在職教師進修的探討。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周春美、沈健華(2004)。教育學程學生發展「班級經營」知能之行動研究。教育科學,3(2),82-98。
林月娥(1998)。班級經營有一套。新北市:聯經。
林玫君(2005)。案例教學法對在職教師戲劇研習之影響─從言談角度分析。論文發表於藝術教育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屏東。
林玫玲(1999)。笑傲班級—班級經營實用秘訣。臺北市:天衛。
林秀惠(2012)。大型國小班級經營面臨困境與因應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彰化縣。
林政逸(2013)。班級經營核心實務與議題。新北市:心理。
林進材(2005)。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金樹人(譯)(1996)。教室裡的春天(原作者:Charles, C. M.)。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1)
洪明(2013)。「案例研究」與「案例教學」的概念、意義及關係探略─基於高師教育碩士課程「案例開發」之思考。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柯秋雪(2010)。案例教學法在學前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知能提升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96,60-73。
胡風鳳(2009)。班級經營的解決之道(一)-WOWW取向。新北市:心理。
郅庭瑾(譯)(2007)。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研究及其啟示(原作者:Shulman, J. H.)。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2)
馬晶薇(2017)。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范熾文、蘇鈺楠(2013)。案例教學應用於教育法規課程之探討。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高華強(1993)。青少年次級文化的了解與運用。台灣教育,511,11-15。
高博銓(2007)。案例教學法的理念與實施。國立編譯館館刊,35(4),85-92。
高傳正(2013)。以案例撰寫促進幼兒園主題教學之探討。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師資生教學系統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教學案例的發展與應用策略。臺北市:高等教育。
高熏芳與蔡宜君(2001)。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之發展與應用。淡江人文社會學刊,7,265-305。
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2013年6月17日)。
張世忠(1998)。互動討論在師資培育科目教學上的實施與應用。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6(6),1-13。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民杰(2004),案例教學法在「班級經營」課程應用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2),129-148。
張民杰(2008a)。以案例教學法增進實習教師班級經營知能之研究。國民教育學報,20,147-176。
張民杰(2008b)。實習教師不是真正的教師?從案例分析實習教師的班級經營策略。中等教育,59(3),104-113。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民杰(2012)。台灣教育學術領域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7,1-36。
張俊峰(2012)。案例教學在中小學環境教育師資培訓中的運用─以「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專案為例。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II(183-192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張倉凱(譯)(2011)。所有教師都應該知道的事:班級經營與紀律(原作者:Tileston, D. W. )。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3)
張雅芳(2011)。線上影片案例應用於師資培育科技課程之實徵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4),589-615。
張新仁等(200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臺北市:五南。
張德勝(2013)。同志教育課程案例教學成效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臺北市:揚智。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金盛(2001)。教師寶典(一)班級教學錦囊。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淑芳(1998)。從鷹架觀念談案例故事在教師專業成長的應用。論文發表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之「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討會8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陳添球(2013)。國民小學語文科教材教法的案例教學之檢討與前瞻。論文發表於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2013年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州。
陳惠琴、高傳正(2011)。當幼教師的教學遇上科學─案例教學之撰寫。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頁3-24)。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陳憶芬(2004)。案例教學法及其在師資培育上之應用。中等教育,55(4),130-141。
陳寶山(2000)。新世紀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季刊,3(2),1-16。
許嘉予、陳麗園(2009)。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應用之實證研究回顧。特教論壇,6,60-71。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譯)(2004)。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原作者:M. Lee Manning & Katherine T. Bucher)。臺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03)
葛明榮(2005)。案例教學模式在教師教育中的功能。中國成人教育,1,91。
曾端真(2000)。教師與班級經營。臺北市:張老師。
曾敏慧(2010)。案例教學法應用在性別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葉蕙芬(2012)。應用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II(67-85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黃政傑(2000)。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六刷)。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娟娟(2003)。教育案例與案例研究、案例教學。學前教育研究,11,32-33。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溫文慧(譯)(2010)。一分鐘老師(原作者:Johnson, S.)。台中市:晨星。(原著出版年:1982)
董秀蘭(2008)。案例教法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之實證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6-2413-H-003-22
熊智銳(1994)。開放型的班級經營。臺北市:五南。
蔡克容(1987)。有效的班級教學。「台灣省市立師範學院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師院。
劉明洲、江冠宏(2012)。影片在案例教學的效益探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II(87-104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劉佩雲、沈羿成(2011)。融入師資培育課程之教學案例撰寫與教學。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25-50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劉素倫、林清文(2007)。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1),1-24。
劉唯玉(2011)。案例撰寫與案例評估之研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頁79-102)。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劉唯玉等(2012)。試教案例撰寫應用於教學實習課程提升師資生反省思考層次之研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II(3-32頁)。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玉疊、郭慶發(1994)。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臺北市:心理。
鄭如鈴(2005)。從「我」到「我們」之間─運用案例討論增強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花蓮縣。
鄭雅萍、楊宛茜(2011年5月)。案例教學法應用於高等教育教學之探討。「案例教學與師資職前教育-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鄭麗玉(2002)。班級經營—致勝實招與實習心情故事。臺北市:五南。
賴秋江等(2001)。教室high課─班級經營100招。臺北市:天衛。
賴麗珍(譯)(2009)。班級經營實用手冊(原作者:Robert, T. M.)。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8)。
盧富美(2002)。班級常規經營---常規與教學雙人行。新北市:心理。
薛春光等(2007)。班級經營潤滑劑。臺北市:幼獅。
薛春光等(2009)。班級經營三人行。臺北市:幼獅。
魏鎖煥(2011)。案例教學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教育探索,10,70。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饒見維(2011)。案例教學法在情緒教育上的應用初探。載於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案例教學與師資培育(頁103-136)。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英文部分
Bluestein, J. (2008). The win-win classroom: A fresh and positive look at classroom manage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Burden, P. R. (2003)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successful learning community (2nd ed.). CA: Corwin Press.
Cangelosi, J. S. (2004).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Gain and Maintain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An excellent basic text on prevent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hristensen, C. M. Course Research: Using the Case Method to Build and Teach Management Theor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MA.
Fenstermacher, G. (1986). Philosophy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ree aspects. In M.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 37-49). New York: MacMillan.
Jones, F. H. (1999). Positive classroom instruc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Kleinfeld, J. S. (1998). The Use of Case Studies in Preparing Teachers for Cultural Diversity. Theory into Practice, 37(2), 140-147.
Licklider, B.L. (1997). Breaking ranks: Changing the in-serv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68683)
Marshall, C., & Rossman, G. (198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g: Sage Publications.
Merseth, K. K. (1991). The early history of case-base instruction: Insight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oda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2(4), 243-249.
Meyers, C., & Jones, T. B. (1993). Promoting 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Colleg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Mostert, M. P. & Sudzina, M.R. (1996). Undergraduate case method teaching: pedagogical assumption vs. the real word.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St. Louis, MO.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2001). NBPTS early adolescence generalist standards.
Ojanean, S. (1993). A process in which person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is created through the teac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8200)
Purkey, W. (1988). An Overview of Self-Concept Theory for Counselors. ERI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 Ann Arbor, Mich. (An ERIC/CAPS Digest: ED304630)
Roth, R. A. (1996). Standards for certification, licensure, and accreditation. In J. Sikula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242-278). New York: Macmillan.
Shulman, J. H. (1992).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lavin, R. E. (200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8th Edition). London: Pearson College Div.
Strom, S. (1991). The knowledge based for teach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0677)
Wassermann, S. (1994). Introduction to case method teaching: A guide to the galax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assermann, S. (1995). Getting down to cases: Learning to teach with case stud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