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150.12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劉淑娟
作者(英文):Shu-Chuan Liu
論文名稱:兒童照顧與疏忽之我見我思 ――一名小學教師的敘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What I Saw and I Thought about Child Care and Neglect――A Self-Narrative Study Written by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指導教授:王采薇
指導教授(英文):Tsai-Wei Wang
口試委員:何縕琪
賴月蜜
口試委員(英文):Yun-Chi Ho
Yueh-Mi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388205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關鍵詞:兒童照顧疏忽多元文化主義自我敘事探究
關鍵詞(英文):child careneglectmulticulturalismself-narrative stud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聚焦在兒童照顧與疏忽議題,從小學教師處遇受疏忽兒童個案的經驗出發,以多元文化主義的理論思維作為分析的反思與關照點,透過自我敘事探究之方法範式,將處遇歷程中的事件情節書寫,呈現個案遭遇各項基本需求匱乏的生活景況與處境,以及在兒童照顧與保護網絡下的系統運作面貌――個案家庭受到貧窮和親職意識文化轉變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而難於實踐兒童照顧工作,社政系統與學校從而提供支援和從事補位。
將處遇經驗進行檢討與省思後,從中查察難處與斷點。其一,對於變遷社會下的兒童照顧環境,發現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使弱勢家庭未能得到充足的經濟量能,親職意識文化的轉變提高兒童的生活危機且為父母帶來兩難困境,國家在兒童照顧分擔尚有努力的空間,以及兒童疏忽是與父母∕家庭休戚與共的社會問題等。其二,教師∕學校在處遇兒童受疏忽時,存有對疏忽的界定、傷害及處置的困惑,處遇疏忽工作的內外在調適,親師生的權力關係角力產生滯礙,以及教師在階級面向的多元文化素養之不足等。
最後,嘗試找出斷點接續的方法,期使兒童照顧與保護的網絡機制更加綿密。歸納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為:教師應體察「兒童是父母的孩子,也是社會的孩子」,並肯認弱勢家庭的生活方式與理解其在兒童照顧工作上的侷限;增進培植兒童疏忽相關的知識概念、階級面向的多元文化素養及紓解處遇疏忽工作的內在情緒等能力,將有助於處遇效能;善盡發揮關懷者、法定責任通報人、類社工及跨文化工作者等的角色功能,就有機會拉住快要掉出網絡之外的受疏忽兒童。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child care and neglect, start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when working with a child being neglected. Applied the Multicultural Theory as the point of reflection and concern for analysis, I wrote down the incidents in treat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method paradigm of self-narrative study, which presents the neglected child suffered from material deprivation and also presents the operational appearance of the child care and protection network—the neglected child’s family had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child care due to poverty and changing parental consciousness, then social affairs system and school supported.
The following are breakpoints in treatment process. First, with regard to the child care environment in a changing socie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prevents disadvantaged families from receiving sufficient economic energy; the cultural change of parental consciousness increases the children’s life crisis and puts parents facing the dilemma of parenting practice or self-development; the state may make more efforts into child care and breadwinning; child neglect is a social issue about the well-being of the whole family. In addition, when dealing with child being neglected, I was confused about the definition, harm and disposal of negligence; bore the external burden and internal stress; had obstacles in power relations wrestling between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 lack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in class orientation.
To summarize, th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are as follows:
1. Be aware of that all persons in society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hild care, recognizing disadvantaged families’ life style and understaning their limits on child care.
2. Developing the knowledge of child neglect, the concepts of class-oriented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the abilities to relieve stress.
3. Performing a function to rescue the neglected child from material deprivation, as being a caring person, a mandated reporter, a social worker and a cross-cultural worker.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照顧政策與相關議題 9
第二節 兒童照顧工作的責任歸屬 17
第三節 多元文化觀點與兒童疏忽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者背景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4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5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倫理 47
第五節 資料蒐集 50
第六節 研究流程 51
第七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52
第四章 兒童照顧與保護網絡下各系統運作面貌
第一節 與個案家庭的初步接觸與處遇歷程概述 57
第二節 個案的生活景況與處境――作為一名受疏忽兒童 61
第三節 個案家庭的兒童照顧實踐 67
第四節 社政系統的兒童照顧支援 77
第五節 教師∕學校的兒童照顧補位 81
第五章 處遇兒童受疏忽歷程的斷點查察
第一節 變遷社會下的兒童照顧環境 93
第二節 教師∕學校在處遇兒童受疏忽時 10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省思 12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25
貳、英文部分 134
壹、中文部分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王舒芸、鄭清霞、王正(2013)。兒童津貼之合理性與可行性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7, 45-92。
王順民(1996)。貧窮的歷史性解構:以英、美兩國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78-113。
王瑞賢、張盈堃、王慧蘭(譯)(2009)。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學導論(原作者:M. Wynes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6)
王德睦、何華欽、呂朝賢(2003)。兒童與成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差異。調查研究,13,5-38。
丘延亮(2002)。希望的主體——杜漢的社會性運動論詰與台灣社會性蛻變。載於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行動者的歸來(原作者:A. Touraine)(頁7-46)。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81)
丘延亮(2004a)。導讀三:演敘「貧窮文化」――劉易士書寫的考掘與譜系及我人的閱讀與踐行。載於丘延亮(譯),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原作者:O. Lewis)(頁057-106)。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5)
丘延亮(譯)(2004b)。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原作者:O. Lewis)。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5)
古允文(2010)。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思考。社區發展季刊,130,4-16。
田德財(2018,5月25日)。師生儲金停辦 花縣五千多萬善款放哪?更生日報,3版。
石泱、孫健忠(2008)。對貧窮者與社會救助的態度:基層社會救助行政人員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22,72-84。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6)。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原作者:A. G. Johnso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朱柔若(2008)。全球化與臺灣社會――人權、法律與社會學的關照。臺北市:三民。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當代,127,16-29。
江垂南(2014)。暴力與疏忽的照顧者對兒童的影響。諮商與輔導,346,38-43。
何華欽(2014)。由貧窮至生活品質的衡量:主客觀的建構方法。社區發展季刊,151,106-115。
余漢儀(1996)。婦運對兒童保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7,115-140。
余漢儀(1999)。變調的兒童保護。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149-179。
余漢儀(200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臺北市:巨流。
吳怡慧(2003)。教室裡的企鵝爸爸─三位國中男性教師關懷經驗之探究。公民訓育學報,13,175-203。
吳欣怡(2005)。教師角色之初探。競技運動,7,82-86。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作者:M. Q. Patto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4),19-39。
吳漢屏、朱龍祥、呂立、吳佑佑、吳郁芬、陳俊佑、黃清峰、鄭夙芬(2016)。疏忽之評估。載於游凱翔、吳吟書(主編),兒少虐待及疏忽:醫事人員工作手冊(頁111-134)。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呂朝賢(2010)。臺灣兒童貧窮:輪廓與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9(1),97- 137。
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童年剝奪及其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3(1),151-194。
宋宥賢(2019)。給孩子一個長大的機會—兒童虐待相關概念、困境與建議。新社會政策,63,69-79。
我的E政府(2022)。弱勢兒少福利報您知,給孩子一個明亮的未來!2023年9月2日,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30026
我的E政府(2023)。(中)低收入戶者的福利總整理:就學、就業、醫療及住宅補助!2023年9月2日,取自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615200
李立如(2003)。法不入家門?家事法演變的法律社會學分析。中原財經法學,10,41-84。
李欣蓉(2019)。兒童虐待防治之法制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婕妤(2018,5月25日)。取消師生儲金 校長:會讓弱勢更弱勢。更生日報,3版。
李園會(2000)。兒童權利公約。臺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李筱婷(2015)。被疏忽兒童在阿德勒學派遊戲治療中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
沈慶鴻、劉秀娟(2018)。兒少保護強制性親職教育之執行概況與困境檢視。社區發展季刊,161,304-323。
沈瓊桃(2018)。處罰父母、拯救小孩?臺灣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的結果評估:以兒虐再通報率為指標。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1),97-133。
周怡(2002)。貧困研究:結構解釋與文化解釋的對壘。社會學研究,3,49-63。
周敏、劉宏(2006)。美國華人移民家庭的代際關係與跨文化衝突。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24-31。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2),1071-1084。
林火旺(1999年6月)。自由社會倫理體系中家庭的定位。「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林火旺(2000)。自由主義可否包容多元文化論?社教雙月刊,100,20-27。
林火旺(2002)。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2020年2月11日,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hwlin/ paper/Liberalism_And_Our_Civic_Education.pdf
林巧玉(2007)。從前線人員的角度看兒童疏忽照顧。基督教服務通訊,271。2017年1月31日,取自http://www2.hkcs.org/cnews/c291.pdf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載於周平、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頁127-150)。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
林佳宜(2019)。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成案調查決策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論文。
林育瑩(2020)。急診護理人員對兒童虐待通報知識、態度及行為—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系碩士班論文。
林長杰(2000)。窮人的烙印:以台北市安康平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雅娟(2007,3月15日)。親職角色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1。2019年6月6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1/61_89.htm
邱瑜瑾、姜義雯(2010)。貧窮家庭研究-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4),107 - 131。
邱靖惠、朱崇信、苗元紅(2019)。提升弱勢家長親職功能策略:兒少高風險家庭服務經驗之探索。社區發展季刊,167,98-113。
姜得勝(2004)。台灣家庭結構之巨變與其衝擊,台灣教育,630,2-13。
施慧玲(2000)。論我國家庭法之發展與研究-一個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觀點。政大法學評論,63,239-269。
柯宜姍(2013,12月18日)。什麼殺父母比殺小孩刑度還重?商業周刊時事新聞。2019年3月15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5648&type=Blog&p=0
柯順議(2004,10月15日)。由兒童疏忽探討親職教育的方向。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1。2017年1月3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1/41-27.htm
洪素蓉、張彩鳳、阮筱琪、陳中興(2018,6月7日)。學生儲金簿七月停辦 學校憂捐款沒了。國語日報親子報,03242。2018年7月12日,取自https://www.mdnkids.com/news/?Serial_NO=107679
洪惠芬、胡志強、陳素秋(譯)(2003)。家庭社會學(原作者:J. Muncie, M. Wetherell, M. Langan, R. Dallos & A. Cochrane)。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紀琍琍、紀櫻珍、吳振龍(2007)。兒童虐待及防治。北市醫學雜誌,4(7),531-540。
范麗娟(2008)。多元文化社會服務之理念介紹。載於吳天泰(主編),多元文化(頁238-254)。臺北市:二魚文化。
夏吟蘭(2016,2月22日)。比較法視野下的「父母責任」。北方法學,1。2017年2月27日,取自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95058
徐惠蘋(2016)。探索兒少保護案件在教育系統與社政系統間的合作樣貌。學校行政,103,140-159。
袁汝儀(1998)。論文化與教育。文化視窗,18,20-27。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馬明毅(2023,6月19日)。看得到用不到的社會福利,防弊思維的《社會救助法》出了什麼問題?獨立評論在天下。2023年7月21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53/article/13749
張少強(2004)。導讀二:扣連《貧窮文化》――貧窮文化能是什麼……。載於丘延亮(譯),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原作者:O. Lewis)(頁027-055)。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5)
張建成(2007a)。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03-127。
張建成(2007b)。文化之間、文化之內與文化之外。教育研究集刊,53(2),145-150。
張家蒔(2018)。兒少保護服務責任通報情形之研究:以責任通報人員和兒少保護社工觀點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連(2012)。陪伴一位罹患「精神官能性憂鬱症」原住民國小學生「就醫」的反思歷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士班論文。
張錦華(2014)。多元文化主義與群傳播權――以原住民為例。臺北市:黎明文化。
莊小玲、汪正青、黃秀梨(2010)。概念分析一親職。嘉基護理,10(1),8-14。
連勇智(2023)。台灣是已開發國家嗎?經濟日報。2023年7月2日,取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9/7154036
許育典、陳碧玉(2014)。國家公權力介入家庭後的衝突關係:以兒少保護為核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2,1-52。
許國賢(2002)。寬容理念的形塑及其當代問題。政治科學論叢,17,219-248。
郭奕伶(2003)。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商業周刊,800。2018年3月24日,取自https://archiv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StrId=16102
郭實渝(2007)。多元文化理論還是社會多元論述?──評〈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29-132。
陳玉樺(2010,5月15日)。淺談多元文化主義-展望多元文化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7。2017年2月27日,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87/A42.htm
陳向明(201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賢、楊巧玲(2011)。為難父母、父母難為:《聯合報》親職報導內容分析(1978-2008年)。新聞學研究,106,135-178。
陳依潔(2008)。跨文化社會工作者的服務經驗與反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秋(2005)。多元文化主義。載於洪泉湖(主編),台灣的多元文化(頁1-15)。臺北市:五南。
陳雅鈴(2006)。貧窮如何影響兒童。教育研究月刊,146,87-101。
陳質采(2016)。台灣兒童虐待現況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
喬東平、謝倩雯(2015)。中西方“兒童虐待”認識差異的邏輯根源。江蘇社會科學,1,25-32。
彭淑華(2011年4月)。台灣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與法令制度之發展。「『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2011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論壇」發表之論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會堂。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原作者:E. Goffma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63)
曾珮玲、藍元杉(2019)。受虐兒童在寄養家庭的親職照顧─重建安全依附的旅程。社區發展季刊,167,88-97。
游美惠(2000)。文化差異與教育實踐。文化視窗,18,28-33。
游美惠(2012a)。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9-60)。臺北市:高點教育。
游美惠(2012b)。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89-112)。臺北市:高點教育。
甯國興(2015)。創傷與救援:一個諮商師的工作敘說與反思。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147-170。
博智研究(無日期)。量化、質化研究。2020年9月13日,取自https://www.embarich.com/Research.html#top
黃光國(2004)。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22,121-193。
黃志隆(2012)。臺灣家庭政策的形成:家計承擔與兒童照顧的整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3), 331-366。
黃俊傑(2000)。戰後臺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個體性的覺醒及其問題。歷史月刊,144,86-92。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翠紋(2013)。婦幼安全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楊連謙(2002)。家庭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204,26-32。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65-91。
葉興華(2013)。論中小學導師之角色。師友月刊,556,9-14。
董紫惠(2018)。臨床護理人員對兒童疏忽認知、行為及態度之探討。大葉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論文。
廖舜惠(2011,5月15日)。以「敘說」為研究方法探究教師實務。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95。2020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5/A16.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練家珊(2011)。台灣社會脈絡下的兒童保護與家庭支持。載於李明政(主編),多元文化社會工作(頁119-139)。臺北市:松慧。
蔡依庭、萬年生(2018年,5月24日)。虐童案例不只肉圓爸和17歲小媽媽!3分鐘看台灣兒虐問題有多嚴重?今周刊。2020年2月21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5240040
蔡宗晃、朱秀琴(2003)。兒童心理虐待與疏忽。當代醫學,361,938-945。
蔡佩蓉(2014)。導師工作類社工化:一位偏鄉國小教師的在地經驗。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雯琪、李錦旭(2016)。勞工階級的孩子如何成為國小教師:以屏東地區國小教師為例。載於曾光正、林育諄(主編),變遷與整併:南台灣的發展危機、轉型與重生(頁121-148)。屏東市:國立屏東大學。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衛生福利部(2018)。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23)。統計專區—兒童及少年保護【原始數據】。2023年7月2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4.html
鄭清霞(2007)。育兒責任分擔的探討與推估-國家vs.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95-135。
鄭清霞、呂朝賢(2013)。國小孩童的福祉衡量指標初探:一群10歲兒童的主觀經驗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1),131-173。
鄭萍茹(2022)。校安通報與責任通報知多少?—為目睹兒少撐起防護網。諮商與輔導,436,25-29。
鄭瑞隆(2007)。兒童虐待及保護服務。載於周震歐(主編),兒童福利(頁147-186)。臺北市:巨流。
鄭麗珍(2003年12月)。兒童及家庭貧窮問題與需求探討。「貧窮家庭自立脫貧方案與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海大學。
蕭聿庭(2021)。保護兒童權益之刑事法制研究。玄奘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論文。
蕭惠云(2019)。閱讀教學經驗之自我敘說。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淳良(2018)。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司法人權系譜。社區發展季刊,162,159-182。
韓家炳(2006)。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辨析——以美國為例。史林,5,185-188。
鄺健濤(2021)。兒少保護個案服務經驗探討。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論文。
顏睿怡(2019)。輔導教師與當事人因責任通報導致關係破裂與修復之經驗探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道名(2018)。誰與同行—兒少保護個案之主要照顧者接受服務的經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論文。
羅德水(2006年,3月23日)。再談教師的階級定位與立場。【線上論壇】。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60583
譚光鼎(2000)。貧窮文化。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19年3月26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828/
蘿瑞娜(2015,7月10日)。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今周刊。2023年9月6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507100010/

貳、英文部分
Becker, Gary S. (199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nett, F. (2006). Paying for children: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of policy debates. In J. Lewis (Ed.), Children, changing families and welfare states (pp. 110-136). Cheltenham, England: Edward Elgar.
Burr, V.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Routlege.
Chang, H. (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DeMause, L. (1998). The history of child abuse. The Journal of Psychohistory, 25(3), 216-236.
Fisher, B. M. (2001). No angel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feminist discours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Folbre, N. (1994). Children as public goo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 86-90.
Gans, H. J. (1971). The uses of poverty: The poor pay all. Social Policy, 2, 20-24.
Giovannoni, M. J. (1985).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n overview. In J. Laird & A. Hartman (Eds.), A handbook of child welfare: Contex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pp. 193-212).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rødem, A. S. (2008). Household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Among Children: How Strong are the Links? Childhood, 15(1), 107-125.
Harden, J., Scott, S., Backett-Milburn, K., & Jackson, S. (2000). Can’t talk, won’t talk?: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researching children.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5(2). Retrieved October 8, 2020, from http://www.socresonline.org.uk/5/2/harden.html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1999). Liberal complacencies. In J. Cohen, M. Howard & M. C. Nussbaum (Eds.), 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 (pp. 31-34).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2005).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akley, A. (1994). 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and last: 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s and women’s studies. In B. Mayall (Ed.), Children’s childhood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pp. 13-32). London: Routledge.
Okin, S. M. (1999). 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 In C. M. Howard & M. C. Nussbaum (Eds.), 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 (pp. 7-24).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arekh, B. (1999, December). What is multiculturalism? Seminar, 484. RetrievedMarch 18, 2018, from http://www.india-seminar.com/1999/484/484%20parekh.htm
Qvortrup, J. (2008). Macro-analysis of childhood. In P. Christensen & A. James (Eds.), Research with Children: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pp. 77-97). New York: Routledge.
Ringen, S. (1988). Direct and indirect measures of poverty.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7(3), 351-365.
Sarangi, S. (1994). Intercultural or not? Beyond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iscommunication analysis. Pragmatics, 4(3), 409-427.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 25-73).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dy, A. (1997). Lies, damned lies- and storytelli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rincipals’ anecdotes to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5 (3), 325-338.
Townsend, P. (1987). Depriv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6(2), 125-146.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1995).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n tolerance. Retrieved December 3, 2016,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18/151830eo.pdf
United States Childrenʼs Bureau (2023). Child maltreatment. Retrieved July 2, 2023, from https://www.acf.hhs.gov/cb/data-research/child-maltreatment
Walzer, M. (1990). The communitarian critique of liberalism. Political Theory, 18(1), 6-23.
Zigler, E., & Hall, N. W. (1989). Physical child abuse in Americ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D. Cicchetti & V. Carlson (Eds.), Child maltreat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pp. 38-75).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