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226.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何世麒
作者(英文):Shi-Qi He
論文名稱:權力觀點和Goffman劇場理論對理解班級霸凌與衝突的助益
論文名稱(英文):The Analysis of Bullying Behaviors in a Classroom using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Goffman’s Dramaturgy Model
指導教授:林意雪
指導教授(英文):Yih-Sheue Lin
口試委員:李雪菱
顧瑜君
口試委員(英文):Shiue-Ling Lee
Yu-Chun K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38821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關鍵詞:行動研究霸凌多元文化教育權力觀點劇場理論
關鍵詞(英文):Action ResearchBullying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of PowerDramaturgy Mode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運用權力觀點和Goffman劇場理論,解析國小班級霸凌現象,嘗試理解並發展有助於改變此一文化的可能做法。研究場域為花蓮縣某所小學,研究對象為該校衝突頻繁的某六年級班級。研究者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先觀察並分析研究場域中發生的衝突,藉此實施及修正行動方案。在過程中嘗試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來設計反霸凌課程,最後因為時間因素,無法完成全部課程。分析資料時,以權力觀點和Goffman劇場理論,對班級團體的結構、文化以及規範進行探究,得出以下的研究發現:

一、教師與每位同學在班級中,以及在衝突中的權力不同,因此行為所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然而我與導師也因為觀點不同,對衝突有不一樣的看法。
二、學校或班級文化可能助長了霸凌,主流社會文化會強化同學在班級中的關係地位,且高權力同學可能透過歧視與偏見突顯自己與低權力同學的差異。
三、Goffman劇場理論對理解班級中的霸凌有所助益,包括理解高權力同學在霸凌事件中較能夠控制訊息,以及低權力同學擔心受到貶抑而出現攻擊行為。旁觀者在霸凌事件中則較不需要「印象管理」,但仍須考慮霸凌者所帶給他的後果。
四、研究者也在教學中獲得成長,從省思中理解做為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者的困境,看見自己在班級結構中究竟佔據什麼位置?還扮演著什麼角色?又對霸凌事件有什麼樣的影響?

論文最後也針對「學校文化」、「反霸凌課程」以及「未來研究方向」進行建議。
Having employed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Goffman’s Dramaturgy Model, this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elementary school bullying, to understand it and to hopefully develop possible practices which might help changing such culture. The research took place in a sixth-grade clas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County. The original plan was to use action research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onflicts happened within the field so that the anti-bullying courses could be revised accordingly. It was also attempted to incorporate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ven though due to the short time frame the course wasn’t completed. The researcher used both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Goffman’s Dramaturgy Model to probe into the peer structure, the culture and the norms of the class. The findings are:
1.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powers within the class as well as within any conflict; therefore, different people can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toward even the same behavior. Nonetheless, the homeroom teacher and the researcher ha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ward conflicts as well.
2. The culture of a class or even a school may unconsciously support bullying, e.g. the dominant social culture can reinforce the statuses of students; furthermore, the high-power students may make use of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to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ir low-power classmates.
3. Goffman’s Dramaturgy Model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lass bullying, e.g. high-power students were mor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in bullying and low-power students were so concerned about being depreciated that they had attacking behaviors. Even though bystanders did not really need to worry about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y still need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ossible aftermath given by the bully/bullies.
4. The researcher also learned from this research about his own teaching by reflect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multicultural educators. For example, what position did he take regarding the class structure? What was the role that he played? What was the possible impact he had regarding the bullying?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inform the school culture, anti-bullying course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霸凌的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霸凌旁觀者的研究及台灣霸凌研究發展 16
第三節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及權力觀點理解霸凌現象 24
第四節 Goffman劇場理論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行動方案實施 50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3
第一節 從班級衝突中解析班級成員的權力關係 63
第二節 以權力觀點解釋班級中的衝突 78
第三節 行動方案實施過程中的發現 92
第四節 行動方案為班級成員帶來的改變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 給家長的一封信 142
附錄二 班導訪談大剛 143
附錄三 反霸凌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144
一、中文文獻
丁至軒(2017年10月22日)。高金素梅追學生語言霸凌、歧視。原視新聞網站。取自http://titv.ipcf.org.tw/news-33875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2019年6月24日)。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線上論壇】。取自: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17/3885634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志剛(2012)。校園性霸凌受凌學生之經驗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智弘(2013)。校園霸凌之生理學觀點分析。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95-109)。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麗娟(2015年4月1日)。校園霸凌,不只是頑童鬧學堂【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xn--eh1ao52bmzf.tw/index-2_knowledge_20150401.html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原作者:A. G. Johnso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原作者:A. G. Johnso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朱瑛、蔡其蓁(譯)(2004)。多元世界的教與學(原作者:P. G. Ramsey)。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吳書榆(譯)(1992)。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原作者:D. Kindlon & M. Thompson)。臺北市: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99)
吳凱雯(2016)。校園霸凌事件中旁觀者認知與實際作為。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雅真(2009)。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璧如、曾莉婷(2014)。校園霸凌防制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92,122-143。
李佩珊、洪瑞兒、陳香廷(2018)。發展「性騷擾防治旁觀者介入課程」及實施成效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3),1-35。
李欣怡(譯)(2017)。霸凌是什麼:從教室到社會,直視你我的暗黑之心(原作者:森田洋司)。臺北市: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2010)
李淑菁(2010)。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130,120-129。
李鴻章(2015)。幼兒社會化。載於謝義勇(主編),幼兒教育學(42-65)。臺北市:五南。
李麗卿(1997)。高中學生同儕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兒童福利聯盟(2011)。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6
林佳範(2015年10月28日)。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淺論對霸凌的認識與對策【線上論壇】。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895
林宜瑩(2015年11月25日)。暴力預防需旁觀者介入。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取自:https://tcnn.org.tw/archives/6088
林怡君、劉立軍、林柏圻、楊正安、許振益(2015)。國民中學新住民子女受霸凌行為的研究。載於柯華葳(主編),104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161-181)。
林國楨、劉秀嫚(2013)。校園霸凌之文化社會學觀點分析。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111-132)。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新沛、鍾昆原(1994)。旁觀者效應知識、旁觀者有無、與目擊者性別對檢舉行為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36(1),33-45。
林煜翔(2013)。身心障礙學生身心特質與霸凌之相關探討。雲嘉特教,17,53-61。
邱珍婉(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1-40。
邱靖惠、蕭慧琳(2009)。2009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南琦(2011)。向霸凌say no。臺北市:遠流。
巷仔口社會學(2017年11月18日)。「貧窮世襲」與「霸凌」何干?原來都是「有關翻身」的困局【線上論壇】。取自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11/28/wuchyiin/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香港城市大學(2014)。「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取自http://www6.cityu.edu.hk/projectcare/tc/index.html
徐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的自我展演(原作者:E. Goffman)。苗栗縣: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56)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2012年,7月26日)。
婦女救援基金會(2015年11月12日)。旁觀者介入-暴力預防國際研討會【線上論壇】。取自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39253
張芷瑄(2018年6月22日)。性別暴力頻傳婦團提倡旁觀者介入預防。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806220312.aspx
張家驥(2012)。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社區霸凌之研究-以宜蘭縣公立小學為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啟泰、蔡明昌(2014)。國小學童旁觀者的霸凌因應方式之研究。輔導季刊,50(1),23-33。
張榮顯(2010)。玩耍?霸凌?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探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推動校園友善計畫(2012年,11月29日)。
陳巨擘、蕭昭君(譯)(2003)。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原作者:P. McLaren)。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陳利銘(2013)。霸凌事件旁觀者的影響與防制策略探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56-63。
陳利銘(2017)。對校園霸凌知覺嚴重性的研究進行分析。學校行政,107,182-194。
陳利銘、鄭英耀(2015)。教育部101-103年校園霸凌調查分析研究。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委託之研究報告,未出版。
陳怡然(2012年11月16日)。不同文化背景易成霸凌目標。大紀元新聞網站。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1/16/n3731597.htm
陳昭如(2014)。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臺北市:我們出版。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鈁鈴(2013)。觀者因應行為與校園霸凌經驗之關聯性研究-以新北市國中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曾凡慈(譯)(1992)。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原作者:E. Goffma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63)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刊,32,2-6。
游美惠(2012)。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39-60)。臺北市:高等教育。
游美惠(2012)。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61-87)。臺北市:高等教育。
游美惠(2012)。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89-112)。臺北市:高等教育。
游美惠(2013)。校園霸凌與性別關係。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239-250)。臺北市:高等教育。
馮麗姝(2010)。學童攻擊行為的種類與發展上的差異。亞洲輔導學報,17(1),1-22。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郁琇(2014)。當代反校園霸凌戰爭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嘉宏(2007)。國中「娘娘腔」學生的性別展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廖羿竣(2016)。身心障礙學生霸凌與身心壓力相關因素研究之初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廖婉如、魯宓(譯)(2011)。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原作者:B. Coloroso)。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3)
熊雪娟(2014)。反校園霸凌介入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7年11月18日)。葉永鋕事件【線上論壇】。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0117
綜合報導(2010年10月22日)。師生「忍無可忍」縱容霸凌校長下台。蘋果日報網站。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1222/33054385/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美慧(2012)。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1-37)。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珣瑛(2013)。霸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載於羅秋怡(著),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校園霸凌:若息事無法寧人,還可以做些什麼。臺北市:大塊文化。
劉國兆、鍾明倫(2013)。校園霸凌之性質與類型。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19-34)。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市:心理。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鄧煌發(2010)。管教與霸凌事件的新思維。師友月刊,515,55- 59。
鄧煌發(2012)。旁觀者的影響力。師友月刊,538,58-62。
鄭維瑄(2001)。校園霸凌成因與處遇社會生態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35,194-216。
謝秉芸(2016)。校園性霸凌事件調查人員調查經驗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與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鍾明璋(2011)。權力:整合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龔心怡(2013)。校園霸凌之心理學觀點分析。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79-94)。臺北市:高等教育。


二、英文文獻
Darley, J. M., & Latané,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377-383.
Olweus, D. (1997). Bully/victim problems in school: Facts and interven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2(4), 495-510
Robinson, K. H. (2005). Reinforcing hegemonic masculinities through sexual harassment: issues of identity, power and popularity in secondary schools. Gender and Education, 17(1), 19-37.
Wijeyesinghe, C. L. & Griffin, P. & Love, B. (1997). Racism curriculum design. In Adams, M. & Bell, L. A. & Griffin, P. (Eds.),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pp. 82-110). New York, NY: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