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0.239.1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芳青
作者(英文):Fang-Ching Lin
論文名稱:記憶、敘事與認同: 成為「原住民」的多元圖像
論文名稱(英文):Memories, Narratives and Identities: The Multiple Ways of Becoming “Indigenous”
指導教授:葉秀燕
指導教授(英文):Joyce Hsiu-Yen Yeh
口試委員:林素珍
Ciwang Teyra
口試委員(英文):Su-Chen Lin
Ciwang Teyr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39600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關鍵詞:記憶生命敘事認同政治成為原住民原民性
關鍵詞(英文):memorieslife narrativesidentity politicsbecoming indigenousindigene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高雄市六龜地區為研究場域,訪談1937年至2005年間出生的7位男性和8位女性跨世代族群的原住民族生命敘事,同時也交織筆者自身「不山不市」的族群文化認同經驗與對話,展現當代「成為原住民」的多元圖像與其族群認同政治和文化景深。從家族遷徙、族群互動、名字展演、文化語言以及原民飲食的面向,結合臺灣社會脈絡如:集團移住、語言政策、原運等歷史事件,連結不同世代原住民個人生命記憶與敘事,剖析原住民族群體內部之個人「差異」之族群記憶和「異質」的文化認同。
  本研究強調原住民族群認同,絕不是靜態的單一形式,它可能是扎根、揉雜、銜接、多重的動態過程,也可能是離散又復返原住民文化認同,也可能是「否認」、「不自我肯認」疏離的族群意識型態。筆者以「成為原住民」的生命敘事為主體,試圖刻劃族群關係、文化認同,以及原住民主體深根、流離、歸返、或尋岸和跨越族群邊界的可能形式,提供臺灣社會理解「成為原住民」的多元圖像與當代原民性。

This study takes place in the Liouguei District of Kaohsiung, Taiwan, featuring indigenous peoples’ life stories from 7 indigenous males and 8 indigenous females born between 1937 and 2005, offering cross-generational perspecti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interweaves her own story of being “neither here nor there”, presenting the multiple ways of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contemporary age, as well as cultur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cultural depth of field.
The life stories are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amily clan migration, cultural interactions, name representations, as well as cultural languages and food, combined with social contexts from historical incidents in Taiwan such as the resettlement polic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language policies and indigenous movements. This study connects the memories and narratives of individual indigenous life stories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ethnic memories from personal “differences” with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nd “heterogenous” cultural identity.
The study emphasises that indigenous cultural identity is by no means static nor singular. Indigenous identity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becoming” – it could be rooted, mixed, connected or multi-layered – sometimes as a journey of diasporic return, or a state of denial by the self. The researcher takes “becoming indigenous” as the subject of these life story narratives, attempting to characterise ethnic relations, cultural identity and potential forms of indigenous subjectivity such as in forming deep roots, experiencing displacement, returns or crossing ethnic boundaries, to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e multiple ways of “becoming indigenous” and contemporary indigeneity to Taiwanese society.

謝誌 ii
摘要 iv
目錄 viii

第一章、研究背景:由我的敘事說起 1
一、揉雜多元族群的家與鄉 3
二、複數家庭:原生與托育家庭 6
(一)「原生」家庭 7
(二)托育家庭 10
三、問題意識:我是「真的」原住民? 13
第二章、文獻探討:記憶與認同的交會 19
一、記憶與族群邊界 19
(一)集體記憶的形構 19
(二)臺灣原住民的族群邊界 23
二、族群污名與認同政治 27
三、成為原住民的多重「復返」 33
第三章、研究方法:交織交流的生命敘事 37
一、為什麼要說族群與自我敘事 37
(一)如何讓人自我敘事 38
(二)敘事與脈絡連結的必要性 40
二、生命敘事於本研究應用 41
三、敘事場域與主角 44
(一)蒐集敘事準備階段 47
(二)報導人的互相引薦 49
(三)不同世代的報導人 50
第四章:遷移、記憶、成為「原住民」—以「布農人」為例 53
一、政權、疾病與教育下的原住民遷移 54
(一)日本殖民下的原住民處境與遷徙 56
(二)二戰後中華民國政權來臺與原住民社會結構的變化 61
(三)教育體制與原住民社會應對策略 75
二、記憶作為族群自我與他者的邊界 82
(一)原住民在教育場域中的族群邊界與他者化 82
(二)工作場域中的族群文化差異 87
三、成為「布農族」?:maiput與maingaingai 92
(一) 跨越族群邊界的可能性 94
(二)布農社群maiput與maingaingai 97
第五章、命名、語言與族群飲食認同敘事 105
一、命名:族名字的文化意涵和族群展演性 105
(一)族群命名制度與文化社會意涵 106
(二)「名字」作為族群性展演 118
二、語言:原住民日常語境和族群認同取徑 126
(一)日常原住民族語情境 127
(二)「多語者」的族群認同路徑 135
三、族群飲食:作為「族群味」的小米和獸肉 138
(一)「小米」文化飲食與族群祭儀 139
(二)「獸肉」與原住民狩獵文化 145
第六章、「成為原住民」? 155
一、「成為原住民」的多元圖像 155
(一)「成為原住民」的路徑:遷徙記憶和族群印象 155
(二)「成為原住民」的當下:名字、語言與族群味 156
二、成為原住民:我是布農人嗎? 158
(一)「書寫」做為自我療傷的過程 158
(二)「遠離」也可以是一種族群認同 160
三、「成為原住民」未竟之處 163
(一)離散 163
(二)物質文化 164
(三)社會結構與文化認同 165
參考文獻 167
附錄1 「成為原住民」認同敘事訪談大鋼 178
附錄2-1 訪談同意書 179
附錄2-2 訪談同意書(家長版) 180
中文文獻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佳涵,2010,《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台東:東臺灣研究會。
王相華、沈恕忻、黃俐雯、黃泰山、田榮富,2018,〈布農族耆老談傳統狩獵文
  化〉。《林業研究專訊》25(6):15-20。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與文學的啟蒙〉。《臺灣原住民族
研究季刊》1(1): 39-58。
巴巧詩,2018,《排灣族學童族群認同與族語學習動機相關研究》。屏東:屏東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田哲益,1995,《臺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下冊》。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
  心。
───,2003,〈布農族生命禮俗〉。頁83-124,收錄於田哲益著,《臺灣原住
  民生命禮俗》。台北:武陵。
───,2005,〈布農族傳統祭典飲食與酒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
  11(1):4-10。
以撒克‧阿復,2016,〈飲食.認同.文化抵抗:阿美族傳統食物與永續發展〉。
  《新使者》152:24-28。
古畢亞.那凱蘇蘭,2017,《追尋祖先的記憶及技藝:探討卓溪鄉Tavila村布農
  Naqaisulan氏族殺豬文化之流動》。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伊能嘉矩,1997,《臺灣蕃政志》。台北:南天。
朱怡樺,2014,《食物、族群與認同:以拉勞蘭部落小米文化為例》。花蓮:東
  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頁:143-170,收錄於齊力、林本
  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李文良,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台北:臺灣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廣均,2004,《文化適應與象徵鬥爭:「名字/命名」的社會學分析》。台北:
  學富。
李榮豐,2011,〈現代化衝擊下高雄市客家族群文化認同發展及其教育省思〉。
  《教育學誌》26:33-78。
宋國誠,2004,〈邊緣女性的愛生與死恨:瓊‧李絲的「克里奧反殖」文學〉。頁
  95-114,收錄於宋國誠著,《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
宋華敏,2012,《苦難、勞動、關係的建構:北臺灣客庄婦女的生命敘事分
  析》。新竹: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何縕琪,2008,〈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導讀與評論。《課程研
  究》3(2):117-122。
汪安民編,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城邦。
余淑釩,2013,《「Masamu」:當代Bunun的婚姻困境 ─以東臺灣palalavi氏
族為例》。新竹: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論文。
利格拉樂.阿𡠄Liglav A-wu,2015,《祖靈遺忘的孩子》。台北:前衛。
何佳龍,2020,《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研究:以東臺灣「集團移住」與「蕃地稻作」為例》。彰化: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
  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5: 77-108。
周建志,2009,《離家與返鄉:一個漢人教師與蘭嶼學生的離散敘事》。花蓮: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修澈,1996,〈名制的結構〉。《東方雜誌》10(2):52-61。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
  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8:85-134。
林曜同,2010,〈貝神祭樂舞復振與族群認同再現:以桃源鄉 Hla’alua 為中心
  (1993-2003)〉。《文史臺灣學報》2 : 103-143。
───,2016,〈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民俗曲藝》193:
63-128。
林香君,2015,〈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
理學》63:189-236。
林瑞珠、戴明福、利曉鳳,2020,〈特殊節慶的美味料理:假酸漿嫩葉入菜讓祈納福清
  爽不膩口〉。《原YOUNG雙月刊》84:46-51。
邱韻芳,2020,〈持續走在「回家」的路上:後「認同污名」時代的原住民〉。頁:
  47-76,收錄於趙恩潔編,《南方的社會,學(上):她者亦是共同體》。新北:
  左岸。
范燕秋,1996,〈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
  7(3):133-173。
───,1999,〈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1895-1945宜蘭泰雅族為
  例〉。《臺灣史研究》5(1): 141-175。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 153-
194。
───,2010,〈失神的酒 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
灣社會研究》77:5-58。
夏月英,2014,《四位鄒族傳統服飾女裁縫師心路歷程之敘事研究》。嘉義: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夏曼.藍波安,2018,〈(自序)尋找生產尊嚴的島嶼:我在現場〉。頁13-20,
  收錄於夏曼.藍波安著,《大海之眼:Mata nu Wawa》。新北:印刻。
胡克緯,2015,〈布農族流動的氏族邊界與建構化歷程:以台東縣延平鄉
Pasikau部落Maiput為例〉。文章發表於「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午餐時間」,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4月1日。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政大原住民中心編,2014,《原住民族人名譜》。台北:原住民委員會。
孫大川,2000,〈有關原住民母語問題之若干思考〉。頁:7-19,收錄於孫大川
  著,《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
徐建新、王明坷,2005,〈飲食文化與族群邊界:關於飲食人類學的對話〉。《廣
  西民族大學學報》27(6):83-89。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台
北:麥田。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國史館台
灣文獻館。
───,2018,《布農族郡大社群部落史研究》。台北:國史館臺灣
  文獻館。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陳竹上,2010,〈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 從 「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
檢視臺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 97-134。
陳緯華、張茂桂,2014,〈從「大陳義胞」到「大陳人」:社會類屬的生成、轉
變與意義〉。《臺灣社會學》27:51-95。
陳貞宜,2014,《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台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箴,2016,〈「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
  文學報》53:155-187。
陳漢光,1962,〈高雄縣荖濃村平埔族信仰調查〉。《臺灣文獻》13(1): 102-105。
莊建華、余姿慧、曾子容,2019,〈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
  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高雄文獻》9(2):138-158。
許景秀、葉秀燕,2015,〈原民飲食作為文創產業-臺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創意/
  異/藝族群料理〉。《中國飲食文化》11(2):69-109。
畢恆達,1996,《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
───,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黃應貴,2005,〈作物、經濟與社會: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廣西民族大學
  學報》27(6):13-28。
───,2006,《布農人》。台北:三民。
葉君,2009,〈語言、社會認同和少數族群〉。《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49(2):138-143。
葉高華,2016,〈分而治之:1931-1945 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
  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123-17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著、宋建和譯,1998,《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下
  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1908,〈甲仙埔瞥見新谷警視談屑〉。臺灣日日新報,第二
  版,3月2日。
張琬涓,2013,《新臺灣之子雙文化認同心理歷程探究》。新竹:交通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玢,2001,《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台
  北:國史館。
梁世武,2009,〈臺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
  33-62。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
語言48(2): 119-157。
游美惠,2005,〈身分認同與認同政治〉。《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 58-61。
雲耀昌,2012,《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文化、政略與媒體》。台北:群學。
曾肇文,2008,〈一種敘事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以「生活領域」為例。《新竹
  教育大學學報》25(1): 21-52。
楊淑玲,2001,《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花蓮:
  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翠,2018,〈認同與記憶:以阿𡠄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頁6-41,收
錄於楊翠著,《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下)》。台北:玉山社。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北京:北京大學。
趙素貞,2011,〈臺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臺灣原住
  民族研究》4(2):77-96。
蔡雅雯,2012,《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2010,〈臺灣人如何成為澳洲人?跨界認同的傳播互動探究〉。《中國傳
播學刊》18: 193-233。
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2017,《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鶴群、張琬青、陳竹上,2010,〈貧窮家戶中原住民族女性之社會排除經驗:
  以南投縣化愛鄉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89-120。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
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 1-33。
劉嘉千、章英華,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臺灣
社會學刊》54:131-180。
鄭安睎,2010,〈昔日鬱鬱,今之濯濯臺灣南部原住民傳統山林經驗與現今山區
  開發之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8: 327-353。
鄭童,2012,《一位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對身分認同的自我敘說》。南投:暨南國
  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川如,2013,〈「原住民身分法」中「姓氏綁身分」條款的違憲分析〉。《中
  正大學法學集刊》40:1-40。
鄭明河著、黃宛瑜譯,2013,《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台北:
田園。
鄭袁建中,2015,《原漢通婚第二代之族群身分抉擇歷程》。花蓮:東華大學族
  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蔣朱美姬,2015,《「情境」與「認知」形塑的自我: 原漢雙族裔的族群認同
試探》。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1971,〈山胞現代化的若干問題〉。《思與言》9(3):24-36。
賴建宇,2017,《布農板曆物質文化與視覺符號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族群
  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鍾令旋,2020,《聽見落葉歸根的聲音:一個布農族返鄉自我認同之敘說研究》。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
  文。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玉山社。
謝若蘭、彭尉榕,2007,〈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
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 157-196。
謝若蘭,2017,《在,之間。in between:認同與實踐之間的學術研究儀式》台
  北:稻香。
謝國斌、何祥如.,2010,〈族群認同與社會結構的角力-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運
動的社會學分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4): 47-69。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台北:行人。
顏浩泙,2008,《從親屬組織論桃源鄉布農族郡社群isbukun殺豬文化》。台南: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 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
11(4): 27-49。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2009,《高雄縣那瑪夏鄉布農族親屬與文化之研
  究》。台南: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Astuti, Rita著、郭佩宜譯,2017,《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
  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台北:左岸。
Belasco, Warren著、曾亞雯,王志弘譯,2014,〈為何要研究食物?〉。頁:1-
  24,收錄於Warren Belasco著,《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
Castells, Manuel著、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譯,
  2003,《認同的力量—資訊時代:經濟,社會 與文化(第二卷)》。台北:
  唐山。
Clandinin, Jean and Michael Connelly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
  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心理。
Clifford, James著、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
台北:桂冠圖書。
Connerton, Paul著、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Crystal, David著、嚴麗娟譯,2017,《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台
北:麥田。
Dant, Tim著、龔永慧譯,2009,〈導論〉。頁7-25,收錄於Tim Dant著,《物
質文化》。台北:書林。
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
北:桂冠。
Giddens, Anthony著、趙旭東、方文、黃瑞祺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新北:左岸。
Grosser, Alfred著、王鯤譯,2010,《身分認同的困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
Halbwachs, Maurice、華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
Jean Rhys著、鄭至慧譯,2002,《夢迴藻海》。台北:先覺。
Johnson, Alla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
  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群學。
Lieblich, Amia, Rivka Tuval-Mashiach and Tamar Zilber著,2008,《敘事研
  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
Fraser, Nancy著、國立編譯館主譯、張珍立譯,2009,〈抽離倫理的肯認政治?〉。

  頁:31-60,收錄於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合譯編輯,《肯認與差異》。台北:

  韋伯。
Riessman, Catherine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Said, Edward著、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譯,1999,《東方主義》。新北:立
緒。
Said, Edward著、彭淮棟譯,2000,《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新北:立緒。
Taylor, Charles著、董之林、陳燕谷譯,1997,〈承認的政治〉。頁:3-46,收錄
於陳清僑編,《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Woodward, Kathryn著、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的概念〉。頁:547-628,
收錄於Kathryn Woodward編,《認同與差異》。台北:韋柏文化。
英文文獻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 9-38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edited by Fredrik Barth.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Cattell, Maria G. and Jacob J. Climo, 2002 “Introduction: Meaning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1-36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acob J. Climo and Maria G. Cattell.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Collins, Patricia, 2000. “The Politics of Black Female Thought.” Pp.
  3-23 in Black Feminist 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edited by Patricia Hill Collins. New
  York: Routledge.
Haldeman, Kaaren, 2009, “The Burden and Blessing of Being a Black
  Woman Engaging Intersectionality Through an Anthropology of
  Pregnancy and Motherhood Among African American Woman.” Pp.210-228
  in The Intersectional Approach: Transforming the Academy through
  Race, Class and Gender, edited by Michele Tracy Berger and Kathleen Guidroz.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Pp.222-237 i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 Sage.
Hirsch, Marianne, 2012, The Generation of Postmemory: Writing and
  Visual Culture After the Holocaust.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源
中央社,2018,〈行政院新發言人的名字錯了嗎?Kolas Yotaka:請尊重,這是
  臺灣的一部分〉。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原民版,7月12日。
  https://reurl.cc/noor16,取用日期:2021年01月06 日。
王健文,2006,〈歷史記憶敘事與國族認同〉。http://ppt.cc/wpnS,取用日期:
  2016年12月15 日。
六龜區公所,2013,認識六龜:基本資料。https://goo.gl/ELqUnZ,取用日期:
  2017年12月12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1,中華民國憲法。https://reurl.cc/xGG7rz,取用日
  期:2020年11月22日。
───,2006,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  
  https://reurl.cc/R00Wv9,取用日期:2020年11月22日。
───,2015,原住民族基本法。https://goo.gl/Rm282S,取用日
  期:2017年12月12日。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4,拉阿魯哇養子游仁貴復振靈魂人物。
  http://titv.ipcf.org.tw/news-4095,取用日期:2016年12月15日。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21,當期特展:與祖先對唱。

  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5,取用日期:2021年05月
  25日。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21,原住民人口數月統計。https://reurl.cc/j8RE0Z,取用
  日期:2021年06月16日。
陳祐誠,2015,〈高雄平埔族夜祭 3地盛大展開〉。自由時報,生活版,10月
  27日。https://goo.gl/ETMPmX,取用日期:2017年12月12日。
遷臺歷史記憶庫,2019,〈被詐的人生—獨身飄零下半場〉。
  https://reurl.cc/Q99489,取用日期:2020年12月1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