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88.39.17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歐伯恩
作者(英文):Bo-En Ou
論文名稱:從「尋根」找到回家的路 — 以魯凱族大武部落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From Culture root to Home─ Take Rukai people Labuwa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楊政賢
指導教授(英文):Cherg-Hsien Yang
口試委員:童春發
許俊才
口試委員(英文):Chun-Fa Tung
Chun-Tsai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學號:610398010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關鍵詞:魯凱族大武部落尋根daane(家)muabaliu(回家)
關鍵詞(英文):Rukai peopleLabuwan communityculture rootdaane(house)muabaliu(hom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2
  • 收藏收藏:0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縣霧臺鄉,因為大量地土石造成河川、地貌的改變,堆積的土石掩蓋河流使原本無法行使的河川變成四輪傳動車輛可以通過的河床路,如此的改變開啟了大武部落族人尋根的契機。風災當時歷經不同安置地點的「移動」,部落族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放棄回家的念頭,一直在找尋回家的可能。
從2010年到2018年,大武部落舉辦了3次自主且有規模性的尋根行動,希冀在風災過後從labuwan(大武)回到kalabuwanane(舊大武),沿著時間的軌跡,追溯大武部落族人歷史的脈絡及記憶,透過神話故事、口述歷史及族群遷移歷史尋覓族人集體記憶中的「家」。此外,大武部落期望透過尋根在當代作為「回家」發展的途徑,藉由整理傳統領域與家屋指認,乃至於未來家屋重建,一步步建構當代「家」的藍圖。
On August 8, 2009, Typhoon Morakot hit the Wutai Township of Pingtung County.
The torrential rain not only triggered large amount of landslides, but also changed rivers and landforms. The accumulated landslides covered the river and turned the river that could not be exercised into a riverbed that the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can pass. Such a change opened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labuwan community to tract the culture root. During the recovery of Typhoon Morakot, labuwan community were settled into different emergency placement. Even though it was tough, but the rukai people of labuwan didn’t chose to leave their home at first place, they’ve tried every things they could to return home.
The labuwan community held three times of tracing culture root initiative action in 2010, 2017 and 2018.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was returning to original community ‘kalabuwane’ and tracing back the historic context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through rukai’s myth, oral stories and history of ethnic migration. More than that, labuwan community looked forward to using this action as developing method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with clean up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and identify the Stone-board House. The next step will be restoring the Stone-board House and constructing the blueprint of hom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6
第三節 研究地點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1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4
第六節 章節架構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7
第一節 「家」的相關研究.....27
第二節 魯凱族「家」的民族誌.....33
第三章 文化的「家」.....41
第一節 魯凱族的 DAANE(家屋).....41
第二節 從KALABUWANE到LABUWAN.....46
第四章 流轉的「家」.....59
第一節 災後流離的中繼站.....59
第二節 從想家到回家.....79
第五章 當代的「家」.....87
第一節 看見轉機的尋根行動.....87
第二節 從尋根到回家.....101
第六章 結論.....105
參考文獻.....111
附錄.....118
附錄一、深度訪談大綱.....116
附錄二、深度訪談同意書.....117
附錄三、莫拉克風災後特別重建條例.....118
附錄四、大武部落莫拉克風災後複勘評估報告書.....126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04。《蕃族習慣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中華民國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09。〈莫拉克颱風災區範圍〉(https://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57677/992511243771.pdf)(2018/03/28)。
中華民國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年度莫拉克颱風災害部落居住地新勘及複勘作業暨安全評估報告書計畫〉(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exec2/102.pdf)(2018/02/20)。
中華民國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a。〈行政院莫拉克風災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記錄〉(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record/1.pdf?id=1&type=pdf&location=committee_record)(2018/02/20)。
中華民國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b。〈以國土保育為先之區域重建綱要計畫-核定版〉(http://88flood.www.gov.tw/check_file.php?id=1&type=pdf&lo cation=committee_plan0)(2018/02/20)。
中華民國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b。〈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及相關子法電子書〉(http://88flood.www.gov.tw/upload/20091225.pdf)(2018/02/20)。
王長華、林美容。1985。《霧台鄉志上、下冊》。未出版。
王昭月、劉星君、黃煌權、宋耀光。2009。〈組合屋喊卡改建永久屋〉《聯合報》(http://udndata.com/library/)(2018/02/20)。
王梅霞。2014。〈「人的感情像流水」:太魯閣的家與情感〉收於黃應貴(編)《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頁249-310。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應棠。2003。〈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學》8:149-169。
112
王應棠。2003。《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台邦‧撒沙勒。2009。《台灣原住民文化歷史記憶委託報告書建置計劃-魯凱族研究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管理局。
台邦‧撒沙勒。2014。《重修屏東縣志:原住民族》。屏東:屏東縣政府。
台邦‧撒沙勒。2015。《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臺北市:國史館;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民——魯凱族》。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石 磊。1972。〈魯凱族的親屬制度〉《思與言》第九卷第六期,頁:18-19。
石萬壽。1990。〈內門鄉的平埔族〉《高雄文獻》第11期。高雄:高雄縣政府。
江文瑜。2008。〈口述史法〉收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05-219。高雄:巨流。
杜奉賢、謝政道、吳明訓、劉高興。2003。《高屏山麓——魯凱人文采風調查計畫》。高雄: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
林志豐。1997。《魯凱族神山聚落生活領域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中治。1997。《魯凱族霧台聚落生活領域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清榮。1999。《魯凱族阿禮聚落生活領域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麗雯。2004。《從「家」的多重意義分析紅棉新村第一代居民的生命歷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主驊。2010。《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基督教中華循理會魯凱區議會聖詩編輯委員會。2016。《魯凱聖詩》。屏東:基督教中華循理會魯凱區議會。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期,頁55-56。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台北:南天。
許俊才。2014。〈翻「牆」回「家」?kulaluce部落災後重建生活適應之研究〉收於高德義(編)《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發展及遷移適應》頁121-182。壽豐:東華原住民族學院。
許勝發。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下三社群為例》。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文玲。2012。〈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卷1期,頁157-173。
陳正祥、孫得雄。1997。〈臺灣人口之分佈及其變遷〉收於陳正祥、孫得雄、蔡曉畊((編)《臺灣的人口》頁143-192。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永龍、邱延亮。2014。《防天災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北:台灣社會雜誌研究社。
陳永龍。1992。《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魯凱族好茶社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性研究》。台北:五南。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東方。
陳美惠、林穎禎。2017。〈整合協同經營與里山倡議的森林治理—以阿禮與大武部落生態旅遊及資源保育為例〉《台灣林業科學報》32(4): 299-316。
陳國鈞、婁子匡。1976。《台灣東部山地民族》,台北:東方出版社。
陳儀深。2011。《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台北:前衛。
陳曉晴。2017。《共老、伴老、養老、終老的「家」:論遭逢921地震之老人於埔里菩提長青村之本土療癒經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喬宗忞。1990。《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級制度——以霧台鄉大武村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喬宗忞。2001。《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童春發。2011。《排灣族擬人化命名土地制度:三個遺址地名田野調查與文化詮釋》,臺東:臺灣史前博物館。
黃世民。2003。《雲豹之鄉:隘寮群魯凱部落田野集》。屏東:潮州高中。
黃志弘、楊詩弘。《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下)》。台北:華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志堅。2017。〈以劣化杉木林經營林下經濟試驗〉《林業研究專訊》第24卷第1期,頁51-54。
黃應貴。2014。《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新北:群學。
塗佩菁。2017。〈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22期,頁35-52。
奧威尼‧卡露斯。1996。《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
奧威尼‧卡露斯。2015。《消失的國度》。台北:麥田,城邦文化。
葉高華。2017。〈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第24卷第1期,頁125-170。
劉玉貞。2012。《族群、移民與社會適應-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魯凱人的例子》。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瑋婷。2012。〈0702豪雨成災24天:道路搶修尚未完成,屏東大武、佳暮部留平地安置〉(http://www.88news.org/posts/2636)(2018/02/20)。
劉瑋婷。2012。〈屏東的中繼避難:政府不幫我們自己來〉(http://www.88news.org/posts/2636)(2018/02/20)。
劉瑋婷。2013。〈勇敢大武一起把頭目家屋蓋起來〉(http://www.88news.org/posts/22659)(2018/02/2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衛惠林。1963。〈魯凱族的親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國民族學報》3期,頁1-18。
賴啟源。2008。《霧台部落魯凱族貴族的美麗與哀愁—魯凱族貴族權力地位變遷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屋政策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3期,頁49-86。
魏光莒。2011。〈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一種現象地理學的解讀〉《環境與藝術學刊》10:107-129。
霧臺鄉公所。2018。〈大武部落簡介〉(http://www.wutai.gov.tw/民政業務/部落簡介/340-大武簡介.html)(2018/03/15)
嚴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收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63-184。高雄:巨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