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本站說明
|
首頁
|
圖書館首頁
|
操作說明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論文建檔
帳號:guest(18.116.90.16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
勘誤回報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
朱成庭
作者(英文):
Shing-Ting Chu
論文名稱:
中國人養生之道——從養生哲學、中醫、西醫的角度探索其理論與實務
論文名稱(英文):
Theory of Chinese Yang Shan——To approach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facts through the view points of ‘Yang-Shan’ philosoph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指導教授:
吳冠宏
指導教授(英文):
Kuan-Hung Wu
口試委員:
謝明陽
謝明陽
口試委員(英文):
Ming-yang Hsieh
Ming-yang Hsieh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
610401006
出版年(民國):
110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關鍵詞:
中國養生哲學
、
中醫養生
、
西醫養生
關鍵詞(英文):
Chinese 'Yang-Shan' philosoph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Western Medicine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44
評分:
下載:38
收藏:0
中國人論養生之道,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熱門的題目,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
甚或可謂五花八門,林林總總……從春秋戰國迄今,九流十家者各皆有其論述,其中尤以道家更是著重其源流,由老子、莊子為宗師,首重養心、練氣之術,除了強調有關清心寡欲,節制飲食之外,更有氣功、食谷 等神仙之道,輔以金丹服食等莫測高深的神秘道行,又有導引運動,藉特殊的修練竟能使人獲致延壽強身之效,是十分誘人的一種功夫。
我們若能細閱有關養生古籍,發覺當中有很多的指示相當具有道理,但亦不乏有
所謂「怪力亂神」之說。本論文藉由審視《老子》、《論語》、《莊子》、《呂氏春秋》、《黃帝內經》、《馬王堆簡帛》、《周易參同契》等等諸多典籍,又考察嵇康、葛洪以及明清眾多前人有關著述,取其有益於養生之內容於以推介外,並就其中不妥或屬迷信錯誤之說法提出加以指明。
當然,我們不單只憑養生哲學之論說就認為已經滿足,蓋中醫與西醫在這方面的
補充或訂正更能夠對養生這個專題引發出更多正面有價值的知識來。所以,必先要對
備受誤解的中醫加以重點基要的開解,使大家能對中醫有了起碼的認知和接受之後,
才會信服中醫有關食療、藥療及問辨論治的效果,以致對中醫的針灸、推拿、按摩等
等過去以為不怎麼入流的東西另眼相看。
西醫的傑出表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雖然西醫沒有強調養生,但實際上在維護人
類健康及疾病治療方面都作出了無數重大的貢獻。本論文在討論養生的各個層面中,特別會將中、西醫的「共通性」及其「分進合擊」的特性加以明確解釋,強調中、西醫各有不同的思想系統與理論依據,其實二者並無矛盾,反而是具有互補性的。因此,讀者可以在內文中發現諸多驚人的「巧合」與神奇的臨床證據,從而明白中、西醫的合作是可行的,也是未來促進人類廣義養生延壽必須要攜手共進的。
另外,筆者以個人對養生哲學、中醫及西醫的了解,把養生的重要知識簡化為若
干點在生活上具体可行的細節供給大家參考,在「清心寡欲」、「飲食節制」、「生活起居」、「疾病預防」、「人際關係」、「衛生」、「環境」、「運動」、「消遣」、「養性」、「怡情」等各方面都有所兼顧,讓養生這個主題不再是霧裡看花、人云亦云、道聽途說的使人摸不著頭腦,而是為中國養生文化在學術上打開新的一頁。
‘Yang-Shan’ (養生) is one of the famous top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However, it is complex in its meaning and there are so much summed contents inhistory which made the promotion of life longevity and quality a specific interest among Chinese people. Actually, not all the comments pressed in past are easy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 here appreciat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involved in such a work not only aim at ‘Yang-Shan’ philosophy, but also arouse the intimate association of the basic thinking process between Chinese ‘Yang-Shan’ philosoph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links these two become closely tied with ‘Yin-Yan’(陰陽) and ‘Five Walks’(五行) even in daily medical practice and the usage of herbal medication at all. Plainly, the Chinese ‘Yang-Shan’ philosophy talks with the
attitude of a healthy life style. B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practical issue of medical care, inclu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though generally many people mis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count it as an false
item, its prestigious value would be unveiled through the trial of this paper.
Western medicine, which is a scientific health-ware standing on the brilliant platform of medical system in the modern world. However, there still a concern of large gap of concept between it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an urge to find out these mentioned three important subjects could be immersed together and make sure they are worthy to cooperate helping to establish great achievement for life of all mankind.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be open minded and have an humble attitude to discover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Yang-Shan’. I do believe for promotion of human longevity and life qualit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Ya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obably could work well together offering advantages in the welfare of human world.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對本文主題與內容提出可能的質疑及其對應 2
第三節 寫作的目的與導向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篇章結講 5
第二章 中國哲學與養生 9
第一節 先秦時代養生文獻概要 9
一、《老子》(節選) 9
二、《論語》(節選) 10
三、《莊子》(節選) 11
(一)〈養生主〉(節選) 11
(二)〈人間世第四〉(節選) 12
(三)〈大宗師第六〉(節選) 13
(四)〈在宥第十一〉(節選) 13
(五)〈刻意第十五〉(節選) 14
(六)〈達生第十九〉(節選) 15
四、《孟子》(節選) 15
(一)〈公孫丑上〉(節選) 15
(二)〈盡心上) (節選) 16
(三)〈盡心下〉 (節選) 17
五、《呂氏春秋》(節選) 17
(一)〈孟春紀第一〉 本生 (節選) 17
(二)〈重已〉 (節選) 18
(三)〈情欲〉 20
第二節 漢代養生文獻概要 20
一、《淮南子》(節選) 20
(一)〈原道訓〉(節選) 20
(二)〈俶真訓〉(節選) 21
(三)〈精神訓〉(節選) 22
(四)〈詮言訓〉(節選) 22
二、《黃帝內經》(節選) 23
(一)《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節選) 24
(二)〈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節選) 25
(三)〈本神第八〉(節選) 26
(四)〈天年第五十四〉(節選) 27
三、《馬王堆簡帛》(節選) 28
(一)〈十問〉(節選) 28
(二)《天下至道談》(節選) 29
(三)〈卻谷食氣〉(節選) 29
四、《周易參同契》(節選) 30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養生文獻概要 31
一、〈養生論〉(節選) 31
二、《抱朴子內篇》(節選) 32
(一)〈暢玄〉(節選) 32
(二)〈至理〉(節選) 33
(三)〈微旨〉(節選) 33
(四)〈極言〉(節選) 34
三、《養性延命錄》(節選) 35
(一)卷上 〈教誡篇第一〉 (節選) 35
(二)〈服氣療病篇第四〉(節選) 35
(三)〈御女損益篇第六〉(節選) 36
第四節 隋唐五代時期的養生文獻概要 37
一、《攝養枕中方》(節選) 37
(一)〈導引〉(節選) 37
(二)〈行氣〉(節選) 38
二、《鍾呂傳道集》(節選) 42
(一)〈論丹藥〉(節選) 42
(二)〈論鉛汞〉(節選) 42
(三)〈論還丹〉(節選) 43
第五節 宋金元時期的養生文獻概要 45
一、《二十四氣坐功導引治病圖》(節選) 45
(一)〈立春正月節坐功圖〉節選) 45
(二)〈立夏四月節坐功圖〉(節選) 46
(三)〈立秋七月節坐功圖〉(節選) 46
(四)〈立冬十月節坐功圖〉(節選) 46
(五)五運六氣的運用 48
二、《飲膳正要》(節選) 49
〈養生避忌〉(節選) 49
三、《泰定養生主論》(節選) 51
〈論衰老〉(節選) 51
長生不死之鑰------尾部酶 51
第六節 明清時期之養生文獻概要 52
一、《萬氏家傳養生四要》(節選) 52
〈養生總論〉(節選) 53
二、《遵生八箋》(節選) 54
(一)〈延年卻病箋〉 上卷(節選) 54
(二)〈延年卻病箋〉 下卷〈高子三知延壽論〉(節選) 55
三、《老老恆言》(節選) 55
1、〈散步〉(節選) 56
2、〈消遣〉(節選) 57
第七節 中國養生哲學的歸納 59
第三章 中醫與養生 62
第一節 中醫的陰陽學說 62
一、 說明人体的組織結構 63
二、 解釋人体的生理活動 63
三、 解釋人体的病理變化 64
四、 指導疾病的診斷 64
五、 指導疾病的防治 64
六、 歸納藥物的性能 65
第二節 中醫的五行學說 65
第三節 中醫的臟腑理論 66
一、臟腑理論的發展過程 66
二、藏象學說是用"黑箱方法"建立的人体解剖生理模型 67
三、中醫臟腑今釋 68
(一)心 68
(二)肝 69
(三)脾 71
(四)肺 72
(五)腎 73
1.主生長發育與生殖 73
2.主一身陰陽 73
3.主水 74
腎主藏精是什麼意義? 77
腎虧與性功能 77
第四節 針對中醫理論的認知並檢討其是否可被接受的盲點加強討論 78
第五節 中醫養生的方法 80
一、食療養生 81
(一)從《本草中國》向大家介紹幾項重要藥膳材料的特點 82
(二)列出一些普通常用的食物,介紹其食補方面的好處 83
二、 藥療養生 86
常用養生中藥 : 86
(一)補氣藥 86
(二)補血藥 86
(三)補陽藥 86
(四)補陰藥 86
(五)活血化瘀藥
(六)清熱類 87
(七)化濕類 87
(八)理氣藥 87
(九)安神類 87
三、古代不當中藥養生的例子 88
(一)對五石散的介紹 88
(二)魏晉士人酗酒及服用五石散的真正目的 89
(三)從西醫立塲析論五石散的化學成分及其副作用 89
1. 乳鈣-鹼血症症候羣(Milk-alkaline syndrome) 90
2. 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 90
總合五石散不良副作用 91
(四)《世説新語》服用五石散中毒的例子 91
1. 阮籍當葬母,蒸一肥豚,飲酒一斗,然後臨訣,直言:「窮矣!」
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世説新語任誕9 91
2.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文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軾,色轉皎然。──世說新語容止2 91
3. 魏晉名士喜歡穿寬袍大袖衣服的原因 92
4. 魏晉名士不喜歡穿鞋而改穿木屐又代表甚麼問題呢? 92
討論 93
(五)到底五石散是否具有"壯陽"功效? 94
(六)五石散在藥用療病方面之商榷 95
四、現代不當中藥養生治病的例子 96
(一)中草藥腎病變 96
(二)小柴胡事件 96
五、中醫藥在宋代瘟疫防治的角色? 97
(一)宋代瘟疫概況 98
(二)中醫對瘟疫的了解 98
(三)中醫藥物對瘟疫的治療 98
(四)宋代防治瘟疫的成功例子 99
(五)飢疫救災------名為救之,而實殺之, 何也? 99
(六)宋代社會防治瘟疫的局限 100
(七)中醫藥在宋代瘟疫防治上的評價 100
六、現代中醫的新面目 102
(一)中醫治好了西醫屢醫無效的慢性濕疹 102
(二)從醫案談中醫治療腫瘤優勢 104
1. 癌症的中醫病因病機 104
2. 中醫治療癌症的特色 104
實際病案說明A 105
實際病案說明B 105
(三)中醫扶陽理論與臨床應用 106
(四)中醫治療女性不育 107
病例A 107
病例B 108
病例C 108
(五)中醫治療男性不育 109
七、中國第一個諾貝爾醫學獎 110
八、導引養生 112
(一)導引簡介 112
(二)導引氣功的原理 112
(三)導引功法舉隅 113
1. 靜功 113
2. 動功 113
(1)太極拳 113
太極拳養生保健作用 114
(2)八段錦 115
討論 116
九、針刺養生 116
例一 肩關節炎合併纖維炎 117
例二 腰椎間盤突出症 117
討論 117
十、 艾灸養生 118
以下列舉一些常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療的疾病 118
討論 119
第六節、 中醫養生意見的歸納 120
第四章 西醫與養生 123
前言 123
第一節、不言而喻話養生 124
第二節、西醫臨床面貌 125
一、心律不整(Arrhythmia) 125
二、糖尿病 126
口服降血糖藥物的作用機轉 126
討論 127
三、腎絲球炎(Glomerulonephritis) 128
四、尿毒症( Uremia ) 129
腎絲球過濾率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ml/min/1.73m2 ) 129
尿毒症影響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多方面的問題 130
五、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 131
六、腹膜透析 ( peritoneal dialysis ) 131
七、婦產科與小兒科 132
八、輸血 132
九、外科手術 133
十、疫病防治 135
各種傳染性疫病簡介 137
十一、抗生素 139
各種感染症簡介 140
十二、日新月異前瞻性的醫學新發明 141
(一) 威爾剛 ( Viagra ) 141
(二) Sandostatin 142
(三)質子電療 142
(四) 標靶藥物 143
(五) 免疫療法 143
(六)賀爾蒙療法 143
(七)大腦的衛星定位系統 144
(八) 吞咽照相機 144
(九) 脊柱上的眼睛 145
(十) 包皮變寶 146
(十一) 冠狀動脈支架 ( Coronary arterial stent ) 147
(十二) 人工關節 ( Artificial joints ) 147
(十三) 最新疫苗進展 148
1. 多效價肺炎疫苗(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
PPSV23 ) 148
2. 帶狀皰疹疫苗 ( Herpes Zoster Vaccine ) 148
3. 子宮頸癌疫苗 148
(十四) 有效控制愛滋病 148
(十五) 伊波拉病毒感染有藥可救 149
第三節、 西醫病理解剖對衰老的看法 150
第四節 人類疾病將來的面向 151
第五節 西醫「養生」意見之歸納 152
第六節 當代養生的具体建議 153
第五章、 中、西醫之間的矛盾與整合 158
第一節、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 158
(一) 曾國藩 ( 1811~1872 ) 158
(二) 李鴻章 ( 1823~1901 ) 158
(三) 嚴復 ( 1854~1921 ) 159
(四) 蔡元培 ( 1868 ~1940 ) 159
(五) 章太炎 ( 1869~ 1936 ) 159
(六) 梁啟超 ( 1873~1929 ) 159
(七) 魯迅 (1881~1936 ) 160
(八) 胡適 ( 1891 ~ 1962 ) 160
(九) 梁漱溟 ( 1893 ~ 1988 ) 160
筆者按 161
第二節 當西醫遇上中醫 162
第三節 中、西醫合作的前景 164
筆者按 164
第四節 中醫藥在全球防疫的角色 165
第五節 西方基督信仰對養生延壽的提示 167
第六章 總結 170
參考書籍 175
附錄 : 香港人全世界最長壽 179
一、古籍 :
1. 饒尚寬 :《老子》,(北京﹕中華書局),2006.9.1
2. 錢遜 ﹕《論語》,(山東﹕濟南出版社),2016.9.1
3. 孫通海 :《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20.1.2
4. 梁濤 :《孟子》,(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17.9.3
5. 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 :中華書局) ,2017年6月
二、近代著作 :
1. 王世保著:《中醫是科學嗎》,(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9月
2. 王明杰主編:《王明杰黃淑芬學術經驗傳承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2月
3. 王華主編:《針灸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9月第11次印刷
4. 王凱著:《道與道術--莊子的生命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5.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編:《中醫思考與實踐--傑出校友回饋母校系列講座》,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8
6.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6年10月
7.《台灣醫界》Vol.62 No. 10:(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Oct, 2019
8. 江幼李原撰:《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5
9. 朱西杰主編:《中醫經典醫籍研讀》,(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12
10.朱健次:《當代醫學月刊》,(台北:當代醫學雜誌社發行),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六月第二十二卷第六期)
二、近代著作 :
1. 王世保著:《中醫是科學嗎》,(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9月
2. 王明杰主編:《王明杰黃淑芬學術經驗傳承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2月
3. 王華主編:《針灸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9月第11次印刷
4. 王凱著:《道與道術--莊子的生命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5.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編:《中醫思考與實踐--傑出校友回饋母校系列講座》,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8
6.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6年10月
7.《台灣醫界》Vol.62 No. 10:(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Oct, 2019
8. 江幼李原撰:《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5
9. 朱西杰主編:《中醫經典醫籍研讀》,(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12
10.朱健次:《當代醫學月刊》,(台北:當代醫學雜誌社發行),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六月第二十二卷第六期)
11.宋雅樹編著:《中國武術淺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
12.宋燕主編:《本草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1月
13.呂愛平主編:浸大中醫經典系列《中醫經典與臨床應用》(1) ,(香港:中華書局) ,2016.12
14.呂愛平主編:浸大中醫經典系列《中醫經典與臨床應用》(2) ,(香港:中華書局) ,2016.12
15.李少波原著:《李少波真氣運行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9月
16.李印東著:《武道神藝》,(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
17.李金田主編:《傷寒論講義》,(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年7月
18.李定忠著:《現代中醫經絡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9年2月
19.李建民著:《從中醫看中國文化》,(台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18年11月
20.李嗣涔著:《科學氣功》,(台北:三采文化集團),2017年5月20日
21.李嗣涔著:《靈界的科學》,(台北:三采文化集團),2018年10月15日
22.阿里‧可汗著:《對決病毒最前線--從流感、炭疽病、SARS到伊波拉,資深防疫專
家對抗致命傳染病的全球大冒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15日
23.余明哲編著:《不孕不育症中醫論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7月
24.肖相如著:《養生腎為本》,(台北: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8月二版
25.何清湖主編:《馬王堆古漢養生大講堂》(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9
26.知中005:《竹林七賢特集》,(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月
27.【以色列】阿維‧尤利詩著:《第二硅谷--以色列的創新力量》,(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1月
28.祖述憲編著:《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台北:三民書局),2012年9月
29.馬英鋒主編:《中醫臨床科研思路與方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9年7月第1版
30.韋桂寧主編:《圖解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18.1
31.韋桂寧主編:《圖解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18.1
32.約翰‧艾姆斯利著:《口紅、鑽石、威而鋼--商品背後的科學》,(台北:商周出版),2012年8月14日
33.陳可冀編著:《陳可冀學術思想與醫療經驗選集》,(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2月
34.陳長安編著:《常用藥用物治療手冊》,(台北:全國藥品年鑑雜誌社),2010年9月第42期
35.陳滌平主編:《中醫養生大成》,(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14年9月
36.陳朝俊編:《實用中醫內科臨床方証》,(廣州市:廣東科技出版社),2017.12
37.孫中堂著:《懸壺濟世--醫學與養生》,(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1
38.郭林著:《郭林新氣功--為什麼能治病抗癌》,(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年7月
39.郭洪濤主編:《武術與中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5月
40.唐略著:《思考中藥》,(台北: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9年2月
41.涂豐恩著:《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台北:三民書局),2012年7月
42.梁頌名著:《中醫臟腑概說》,(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43.張仁著:《針灸秘驗--50年針灸臨証實錄》,(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1月
44.張伯禮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名家學術傳薪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12月
45.清名醫汪訒庵著:《本草備要》,(台南市:華文鼎文化公司),2017年3月
46.區結成著:《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47.黃健主編:《中國醫學氣功學會推荐功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7月
48.鄒勇著:《五運六氣--入門與提高十二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7月
49.湯釗猷著:《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西醫院士的中西醫結合觀》,(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1月
50.甄蕾主編:《中醫治未病實用教程》,(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年11月
51.楊瑞馥主編:《現代瘟疫--埃博拉病毒病》,(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1月
52.詹繼紅主編:《傅汝林內科臨証經驗醫案集要》,(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2月
53.《聖經》--和合本修訂版(神版),(台北:台灣聖經公會),2011年3月
54.鄢良主編:《中華養生經籍集成》,(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
55.魯迅等著:《魏晉思想》,(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日月31日
56.傅延齡主編:《張仲景養生學》(第3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年12月
57.趙益著:《抱樸歸真--道教的修煉》,(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
58.蔡璧名著:《穴道導引》,(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7月18日
59.劉力紅著:《思考中醫》:《傷寒論》導論---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60.劉正浩注譯:《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2017年1月
61.劉強著:《魏晉風流》,(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4 2版
62.謝寧主編:《中醫學基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7
63.關新民主編:《領悟中醫藏象--從現代醫學角度》,(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
64.羅宗強著:《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7月第1版
65.羅婉嫻著:《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10月
66.饒毅等著:《屠呦呦與青蒿素》,(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10月
67.【韓】金南洙著:《灸治百病--百歲醫生講述無極保養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年3月
68.韓毅著:《瘟疫來了--宋朝如何應對流行病》,(河南省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11
三、英文著作 :
1.Jameson edit.:《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USA:McGraw Hill Education 20th ed.),2018)
2. Dennis A. Casciato:《Manual of Clinical Oncology》,6th edition.,(USA:LWW),2009
3.The Holy Bible, New King James Version:(USA:Thomas Nelson, Inc.),Copyright 1990
01.pdf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論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對老子道家「天道─治道」思想的繼承與改造
2.
透過冥契主義重構《莊子》體道工夫的研究向度
3.
先秦儒家思想研究的再思考——以「和」作為詮釋進路之可行性及其義涵之開拓研究
4.
魏晉「會通」思潮下之「通隱」現象研究
5.
六朝傳神畫論及其美學義涵之探究──以「形」、「神」辯證思維的落實與具現為詮釋進路
6.
兩晉時期「反玄」現象研究——以裴頠、孫盛、王坦之、戴逵為考察對象
7.
《莊子》養生論體系之重構
8.
論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空義發展的轉折
9.
先秦儒家水意象析論
10.
原始儒家「無為而治」思想發展譜系及其中心意義重構
11.
郭象《莊子注》中的「聖凡關係」
12.
莊子物學的宗教維度
13.
以《春秋繁露》「天、祭」窔義屬綴華夏民族「天觀」、 並論「祭」~天人際遇
14.
蘇軾哲學思維 :「識學」如何創造事實?
15.
《世說新語》之編者觀點與歷史記憶 ──以〈棲逸〉、〈方正〉、〈任誕〉三篇為例
建檔說明
|
表單下載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