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13.14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蔡佳玲
作者(英文):Chia-Ling Tsai
論文名稱:《周易.繫辭》感應論
論文名稱(英文):The Interactions Perspectives Comprised in Zhouyi Xicizhuan
指導教授:劉慧珍 
指導教授(英文):Hui-Chen Liu
口試委員:林素芬
李崗
口試委員(英文):Su-Fen Lin
Kang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61040150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關鍵詞:周易繫辭感應天人
關鍵詞(英文):ZhouyiXicizhuanInteractions, Heaven and mankin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收藏收藏:0
  感應是《周易》的方法,亦是〈繫辭傳〉理解《周易》的主要方向。《周易》的感應以天人為訴求對象,德是建立天人感應的唯一途徑,其目的在於完成天人合一的理念,此乃《周易》思想的宗旨。〈繫辭傳〉以融哲學途徑於宗教情懷的方式闡發《周易》,提出若干哲學命題擴充德的內涵,使感應在哲學化的形式之下完成天人合一的理念。德在〈繫辭傳〉中是天地造化的法則,並以生為大,這個法則是一陰一陽的相感。〈繫辭傳〉以萬物得其所生、承其性之所得為善,這使天地不單是物理自然的存在,還更因為生而蘊含著善的精神。三才思想言人的與天共德,肯定了德從天道根直於人性,由是,德亦為人文倫理的根據,從此強調了人道合於天地的行事準則,是以德觀照人文化成,其範圍自此世(生)延伸到彼岸(死),使人由德致善以歸天,在天人以德相合之下,完成天人合一的理念。本論文以傅偉勳「創造詮釋學」中的「五謂法」探討〈繫辭傳〉的感應,透過感應在自然領域與人文世界的發生理解天人的共性,並以此軸心作為達成天人合一的要領。
While Zhouyi is a scripture which contains divination and oracles, it is closely releted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The authors of Xicizhuan deems it as a main idea of understanding Zhouyi and its comments, and further explains Zhouyi through this way. The key of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is “De-virtue”, which could accomplish the ideal towards oneness of Heaven and humanity. Xicizhuan defines “De-virtue” as the Order of the cosmos and the rules of birth, and regards it as the spirit of goodness in every being, humankind as well. With this perspective,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humanities have the same virtue as a gift. It drives people to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universe, and represents the great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God in human beings. The ideal of oneness of Heaven and humanity could be completed in not only one’s life, but also after life, because in the view of Xicizhuan, the virtue and the spirit are immort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perspectives of the interactions in Xicizhuan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argumenting “De-virtue” in different angles, on the basis of “De-virtue”, the ideal of oneness of Heaven and humanit could be achieved ideal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8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1
第五節 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先秦感應理論與《周易》感應的基礎…………………………17
第一節 《周易》感應的本義……………………………………………17
第二節 先秦天人關係的改變……………………………………………23
第三節 先秦對天的感知方法……………………………………………35
第四節 《周易》對天的感知……………………………………………43
第五節 《周易》集諸家思想之大成……………………………………48
第六節 小結………………………………………………………………52
第三章 〈繫辭〉感應理論的結構………………………………………53
第一節 《易傳》中的感應文本…………………………………………53
第二節 自然範疇的感應結構……………………………………………56
第三節 小結………………………………………………………………69
第四章 〈繫辭〉感應的人文觀照………………………………………71
第一節 人文化成…………………………………………………………71
第二節 天人相感的境界與意義…………………………………………80
第三節 小結………………………………………………………………85
第五章 〈繫辭〉感應範疇的哲學視角…………………………………87
第一節 「乾」、「坤」創造的空間概念………………………………88
第二節 「乾」、「坤」創造的勢能到賦能的意義……………………90
第三節 數與筮的哲理精神………………………………………………91
第四節 「乾」、「坤」創造的體、性、態勢與本體…………………95
第五節 小結………………………………………………………………99
第六章 〈繫辭〉天人感應的內涵………………………………………101
第一節 中國之德性化的宇宙觀…………………………………………101
第二節 儒家道德建立的理想……………………………………………106
第三節 個人的進德修業與儒家理想的群己關係………………………112
第四節 小結………………………………………………………………114
第七章 試論〈繫辭〉感應運轉的模式…………………………………115
第一節 陰陽原則對感應動象的涵蓋……………………………………117
第二節 人文世界道德實踐的形上基礎…………………………………122
第三節 天人感應的結構與歷程…………………………………………129
第四節 《周易》感應制約下的宇宙與人文變化………………………133
第五節 無感的討論………………………………………………………147
第六節 小結………………………………………………………………154
第八章 結論………………………………………………………………155
參考書目 …………………………………………………………………159
一、古籍(依年代先後排列)
1.[周]左丘明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2.[漢]司馬遷著:《史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9年)。
3.[漢]司馬遷著,[唐]張守節正義,[宋]裴駰集解:《史記》(注疏本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4.[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5.〔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鍾宗憲主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6.[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7.[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8.[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9.[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儀禮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0.[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1.[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2.[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著:《周易兩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13.[唐]李鼎祚撰,王豐先點校:《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14.[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
15.〔清〕李光地傳,馮雷益、鍾友文整理:《御纂周易折中》(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排印)。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3.王雲五主編,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
4.王雲五主編,宋天正註譯:《中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5.王雲五主編,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6.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
7.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8.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9.朱伯崑、李申、王德有等著:《周易通釋》(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年)。
10.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余雄:《中國哲學概論》(臺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7年)。
13.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4.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15.吳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6.巫鴻著,施杰譯:《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17.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18.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9.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
20.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一)(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
21.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
22.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23.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24.郭化若編譯:《白話譯解孫子兵法》(東北軍用圖書社,1947年)。
25.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26.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27.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前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28.黃壽祺,張善文撰:《周易譯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9.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30.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31.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32.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33.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34.曾春海主編:《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35.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
36.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37.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所》(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38.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39.管敏義譯注,陳奇猷審訂:《呂氏春秋譯注》(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40.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41.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5年)。
42.布魯格(Walter Brugger)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臺北:華香園出版社,2004年)。
43.羅納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著,梁永安譯:《沒有神的宗教》(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
44.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45.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著,何雅雯譯:《沙與漠》(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46.基辛(Roger Keessing)著,張恭啟,于嘉雲譯,陳其南校訂:《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47.Miranda Bruce-Mitford & Philip Wilkinson著,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秘密》(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48.Philip Wilkinson著,郭乃嘉、陳怡華、崔宏立譯:《神話與傳說:圖解古文明的秘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三、期刊論文
1.王金凌:〈論《易傳》中乾坤的意義〉,《輔人國文學報》第12期(1996年8月)。
2.陳德興:〈殷周至兩漢陰陽五行思想的天人關懷〉,《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
3.曾春海:〈《易》哲學中的感應與亨通〉,《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4期(2002年4月)。
4.曾春海:〈導言:先秦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
5.曾春海:〈《周易》天人關係說之形成與涵義〉,《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
6.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
7.趙中偉:〈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由《詩經》及《周易》探析天之本體詮釋的發展歷程〉,《先秦兩漢學術》第9期(2008年)。
四、學位論文
1.劉慧珍:《周易人文精神》(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2.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