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3.237.24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蘇楷婷
作者(英文):Kai-Ting Su
論文名稱:張耀升小說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the Fiction of Yao-Sheng Chang
指導教授:黃宗潔
指導教授(英文):Zong-Jie Huang
口試委員:林宛瑄
許又方
口試委員(英文):Wan-Hsuan Lin
Yu-Fang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系
學號:61040820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關鍵詞:張耀升小說文本分析精神分析伊底帕斯情結意識
關鍵詞(英文):Yao-Sheng Changfictiontextual analysispsychoanalysisOedipus complexdreamconscious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張耀升的首部小說《縫》於2003年發表,時隔8年,又出版《彼岸的女人》。不同於鄉土文學作家的直陳事實和後鄉土小說家的隱藏書寫立場,被論者納入新世代作家的張耀升,其小說的時間混淆、空間固定,角色間產生的激烈掙扎/對抗,以及不時出現的夢境/意識/內在獨白等特質,是本論文主要討論的方向。
本論文採用文本分析,和鑽研夢/意識、伊底帕斯情結的精神分析為研究方法,以此探討其小說的時空敘事、角色的掙扎/反抗、角色形象之情結和小說人物的夢境,並歸結出張耀升小說的文學特點在反映「時空敘事下的角色掙扎」。本論文由第二章的時空敘事分析、第三章的角色心理/形象觀察,到第四章解讀情節間的夢/意識,切入張耀升的諸篇小說,以其對現當代處境的反思,對應到日常生活的種種缺陷,探討小說之於現當代社會、文化、文學的發聲角色和隔空對話。
透過上述討論,可歸納張耀升作品之特色如下:
一、 「鮮明的小說意象」。
二、 「清晰的小說畫面」。
三、 強調「世態炎涼的殘酷和眾人事的無奈」。
四、 他的故事多半由祖母/母親的視界切入,而非來自父權的聲音。
五、 其小說實踐的「人性」具體描寫,能探索人類的精神、意識間,幽微且深不可測的原慾和本能。
關鍵字:張耀升、小說、文本分析、精神分析、伊底帕斯情結、夢、意識
Taiwanese author Yao-Sheng Chang’s first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Sew (Feng) is published in 2003 and, after eight years, his first novel Woman on the Other Shore (Bi’ande nuren, 2011). Different from either manifesting nativist writers or obscuring post-nativist novelists before, Chang is regarded by critics as a new-generation writer with his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his fiction. These features such as distorted timelines, fixed spaces, intense struggle/resistance between characters, and dreams/consciousness/internal monologues from time to time in his fiction are the major focu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uses textual analysis as well as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dreams/consciousness and the Oedipus complex in particular to examine the chronotope narrative, struggle/resistance of characters, and their dreams in Chang’s fiction and conclude that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s fiction lies in presenting “the struggle of characters under the chronotope narrative.” The close discussion of Chang’s fiction writings comprises the analysis of the chronotope narrative in Chapter Two, the psychology/image observation of characters in Chapter Three, and the reading of dreams/consciousness in his stories in Chapter Four. When comparing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or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in his works with the various flaws in people’s daily lives,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fiction’s role to play and voice to mak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ccording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s fiction writings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1. Sharp and vivid images,
2. Clear pictures,
3. Emphasis on “the cruelty of the stark reality and the helplessness in people’s business,”
4. Mostly the perspectives of grandmother/mother rather than the voice of patriarchy, and
5. The practice of concrete depiction of “human nature” allow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ubtle and unfathomable primary desire and instinct in the human psyche and consciousness.
Keywords: Yao-Sheng Chang, fiction, textual analysis, psychoanalysis, Oedipus complex, dream, consciousness
目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問題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一、 張耀升小說的論述資料 6
二、 專訪張耀升的敘事資料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一、 夢的解析 10
(一) 夢的基本概念 11
(二) 夢的工作 13
(三) 特例:痛苦/焦慮的夢 16
(四) 釋夢工作 17
二、 伊底帕斯情結 19
(一) 人類的性生活分期 19
(二) 情結的產生 20
(三) 情結終止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24
第二章 張耀升小說的時空敘事 27
第一節 時間敘事 27
一、 順敘情節 27
二、 插敘情節 29
三、 重複出現的情節 30
第二節 空間敘事 34
一、 心嚮往之的理想空間 34
二、 直書其惡的現實空間 36
三、 命運分歧的意外空間 39
第三章 文本角色的掙扎 45
第一節 角色與伴侶/家庭的對抗與牽掛 45
一、 異性愛戀 45
二、 同志掙扎 48
三、 家庭衝突 50
(一) 〈縫〉與《彼岸的女人》的裂縫關係 51
(二) 〈鼠〉與《彼岸的女人》的縫補現實 56
第二節 角色面對社會/體制的掙扎與反思 62
一、 升學壓迫 63
二、 職場剝削/霸凌 67
第三節 角色形象的伊底帕斯情結 71
一、 母親形象 72
(一) 影響甚深的鮮明存在感 72
(二) 兼具多種親職角色 74
二、 父輩形象:失蹤者 77
第四章 小說人物的夢境分析 81
第一節 家庭之夢 82
一、 〈回家〉之夢與《彼岸的女人》的「天倫」夢 82
二、 共同元素:「回家」、「死亡的親人」 84
(一) 「回家」元素 84
(二) 「死亡的親人」元素 85
第二節 校園之夢 87
一、 《夢的解析》中的「考試夢」 87
二、 〈對面的女人〉的遺精夢與〈友達〉的創傷夢 88
第三節 山林之夢 91
第五章 結論:張耀升小說的文學形象 97
參考文獻 99
一、 專書
[英]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10)。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夢的解析》(台北:胡桃木文化,2007.5)。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11)。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巫毓荃審定,《精神分析引論》(新北:左岸文化,2006.8)。
[澳]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7.1)。
王國安,《小說新力:台灣一九七O後新世代小說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5)。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3)。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1)。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9.1)。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10)。
張耀升,《彼岸的女人》(台北:本事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8)
張耀升,《縫》(台北:群星文化,2016.3)。小說電子版刊載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網站,網址:https://readmoo.com/。
張耀升等,《鏡文學驚悚劇場影像故事集》(台北: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2019.6)。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12)。
陳國強主編、石奕龍等撰稿,《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6)。
顏元叔主編,《西洋文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1991.9)。
二、 期刊論文
林偉淑,〈論張耀升《縫》的空間指涉意義〉,《輔仁國文學報》第32期(2011.4),頁135-159。
柯秉芳,〈文學電影中的"校園霸凌"──以張耀升《鮮肉餅》為例〉,《華文文學》第131期(2015.6),頁68-71。
徐禎苓,〈魅幻鄉土,空間詩學──試論張耀升《縫》〉,《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5期(2011.4),頁67-71。
三、 綜合文獻
張耀升口述、謝美萱採訪、徐孟延整理,〈用心生活,讓文字填補世界的不完滿〉,《人本教育札記》第186期(2004.12),頁80-83。
鄭明娳,〈走進人性幽微處──讀張耀升《縫》〉,《縫》(臺北:群星文化,2016.3)推薦序,頁13-22。
四、 網路資料
「【外邊世界】作家介紹:張耀升」,「Readmoo‧閱讀最前線」網站,網址:https://news.readmoo.com/2016/01/19/introduction_yaoshengchang/,最後檢索日期:2018.6.12。
「張耀升」,「鏡文學」網站,網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writer/6201,最後檢索日期:2018.6.12。
「第二場:『UNDER 40』小說家的生活方式」,「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3.trend.org/briefing_info.php?pid=95,最後檢索日期:2018.6.12。
「象徵」詞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10296,最後檢索日期:2019/10/26。
READMOO編輯團隊,〈【影音專訪】外邊世界:讓更多人用閱讀的眼睛詮釋一切,讓世界更好看一點〉,Readmoo‧閱讀最前線‧外邊世界,網址: https://news.readmoo.com/2016/01/29/160129-interview-with-outside-world/,最後檢索日期:2018/9/11。
YannYang,〈文學的本質就是反抗:張耀升、伊格言、陳栢青聯手以書寫奪回閱讀使命〉,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7055,最後檢索日期:2018/9/7。
李勇達,〈這些黑暗被寫出來了──專訪張耀升《縫》〉,BIOS Monthly,網址:http://www.biosmonthly.com/collection_topic/7618,最後檢索日期:2018/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