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8.17.20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溫巧如
作者(英文):Ciao-Ru Wun
論文名稱:編織生產支持網: 花蓮八位女性的居家生產經驗及其網絡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f “Community supported homebirth” in Hualien
指導教授:林潤華
指導教授(英文):Jun-Hua Lin
口試委員:李雪菱
梁莉芳
口試委員(英文):Shiue-Ling Lee
Li-Fang 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學系
學號:61040A0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關鍵詞:居家生產助產模式生產支持網協作照護生產的空間經驗
關鍵詞(英文):homebirthmidwiferycommunity-supported homebirthcooperative-care modelspatial experience of homebir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此研究所描繪的,是八位花蓮女性實踐居家生產的經驗故事。紀錄產婦從醫院出走,回到家中,計畫生產流程、組織陪產團隊、評估風險,在助產師和參與人員的協力之下,共同創造由空間實作與身體感交織的居家情境,並透過特殊的儀式行為,集體祝禱、共食胎盤,體現生產仍是女性生命中特殊且神聖的過程,在集體的協作照護之下,完成每位產婦獨一無二的居家生產歷程。
而此經驗背後所牽引出的,是以產婦為核心的在地生產支持網絡,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出特殊的協作照護模式。社群的成員間,傳承居家生產經驗知識、提供生產空間、相互陪產,再現舊時代生育互助的精神。花蓮在地居家社群發展的協作照護,是由臺灣的生產制度、新型態的家庭結構、地方社會、助產人員和一群新生代媽媽所架構起,由產婦、助產師與親朋好友所組成。她們透過對生產空間和身體的實踐,翻轉主流生產的單一想像,創造出更多元的生產樣貌。而由在地網絡編織而成的生產支持網,展現生產去醫療化的實踐過程,更凸顯女性對於生產、生命意義的追求。
In Taiwan a woman has the right to decide to give birth at home or at the hospital. However, giving birth at a hospital is the mainstream choice for women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still less than 0.2% of women who choose to give birth at home. Obviously, the rate of home births in Taiwan is very low, many women do not know how to arrange it, and even doubt that a midwifery model exis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of homebirth in Hualien and explores the supported networks behind the experienc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eight women and analyses of birth narrativ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asons for and experience of planning and building toward a homebirth. The women make a plan for home-birth, organize a team to support the birth-care and evaluate the risk.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midwives,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y jointly practice for “making home” and “making bodies”, and then do special ritual behaviors and share the placenta dish as the final party of homebirth. This is a unique home-birth practice, also a special social network for birth caring.
During the community cooperation in homebirth practice during 2010 to 2017, the “community supported homebirth” has been developed and created a special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inherit th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homebirth, provide birth-space, accompany each other, and represent the spirit of women supporting women in the past. The community-based homebirth is constructed by the content of fertility policy, the new structure of nuclear family, local society, midwifery and a group of new-age mothers. And the cooperative-care model is a new birth-care model woven by homebirth family members, midwives and friends. In other words, the cooperative-care model has root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rather than the medical system or hospitals. It reverses the single imagination of birth-care and creates more diversified birth care patterns and highlights women ' s pursuit of giving birth and life.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她們的生產經驗 1
第二節 我的居家生產研究 7
第二章 臺灣婦女的生育處境 21
第一節 當代分娩的經驗敘事 21
第二節 分娩的社會史回顧 24
第三節 新生代媽媽的改革行動 28
第三章 居家生產安排與行動 33
第一節 非標準化的知識建構與實踐 34
第二節 計畫生產 42
第四章 生產照護協作 63
第一節 共築生產的地方 63
第二節 身體經驗 87
第五章 編織支持網 105
第一節 編織協作者 105
第二節 支持網的形成與意義 113
第六章 社群式居家生產經驗與延伸思考 115
第一節 在地特殊的居家生產經驗 115
第二節 延伸思考 117
參考文獻 119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im Cresswell)。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王郁菁(2007)。像家一樣的產房~ LDR樂得兒產房。亞東院訊,第90期。 取自https://www.femh.org.tw/magazine/viewmag?ID=1248
台灣助產學會(2022)。中央健保署全省特約助產所,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取自http://www.midwife.org.tw/modules/Content/C351.html
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2010)。溫柔生產推廣。取自https://reurl.cc/9ppgOv
司晏芳(2003a)【康健20回顧】台灣女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康健雜誌,52期。
取自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0165
司晏芳(2003b)。你還可以怎麼生?。康健雜誌,52期。取自https://reurl.cc/kEEG79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2016)。女人的身體如何審查分級?紀錄片《祝我好孕》兒童不宜?《祝我好孕》試映會新聞稿。取自https://reurl.cc/kEEGL9
生動盟(2015)。【共照、麥走,邁走:還我友善多元生產方案!】記者會會後新聞稿。台灣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取自https://reurl.cc/3YYdjL
甲板部落格(2013)。只要我們願意(bi陪產手記)。取自https://reurl.cc/oQQOel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原作者:Iris Marion Young)。臺北市: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5)
吳昭華、葉品陽、蘇倍儀、郭乃文(2012)。從「正向心理學」角度探討台灣選擇居家生產婦女之認同模式。助產雜誌,54,29-43。
吳晨淨、郭素珍、穆佩芬(2005)。一位接受助產士居家生產服務產婦之主觀經驗。護理雜誌,52(4),51-58。
吳嘉苓(2000a)。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吳嘉苓(2012)。訪談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吳嘉苓(2017)。推薦序文。迎向溫柔生產之路。臺北市:本事出版。
吳嘉苓、陳嘉新、黃于玲、謝新誼、蕭昭君(譯)(2018)。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原作者:Annemarie Mol)。新北市:左岸。(原著出版年:2008)。171-213。
吳嘉苓、黃于玲(2002)。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73-117。
呂理政(2014)。產科併發症,子宮破裂(上)。桃園部立醫院媒體報導。
取自https://reurl.cc/1mmrmY
李季旻(2011)。旗山地區生育禮俗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李欣倫(2017)。以我為器。新北市:木馬出版。
李貞德(2008)。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市:三民書局。
言之有物(2019)。坐草、抱腰、婆姑相助!1500,年前古人的「溫柔生產」。言之有物。取自https://reurl.cc/8pp1pM
亞東醫院(2001)。樂得兒產房(LDR)簡介。取自https://reurl.cc/gMMLQz
官晨怡(2013)。生產中的現代性:科技信仰與科技侷限的競技場。臺灣人類學刊,11(1),65-91。
林月純、翁新惠、樓智敏、顧小明(1998)。探討初產婦對生產的感受及其相關因素。榮總護理,5(1),27-31。
林宜慧、梁淳禹(2016)。喚回失落的溫柔。新北市:遠足文化。
林明峪(1995)。台灣民間禁忌。臺北市:聯亞出版社。
林雅玟、曾雅玲、楊雅玲(2013)。親善生產措施與母乳哺育。護理雜誌,60卷1期,5-10。
邱明秀(2018)。第一個擁抱:溫柔生產的順勢之愛。臺北市:凱特文化。
施景中(2007)。檢視WHO guideline: Care in Normal Birth。BabyHome討論平台。取自https://reurl.cc/9ppg1j
施麗雯(2019)。孕產照護邏輯:台灣女性的新生育選擇與共同修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4,1-46。
洪有錫、陳麗新(2002)。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洪郁鈞(2014)。溫柔生產 人性化生產的源起。《媽媽寶寶雜誌》11月號。
取自https://reurl.cc/0XXYE9
范代希(2017)。另類科學母職與順勢療法。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1,51-104。
郁筱惠(2015)。孕期荷爾蒙詳解。嬰兒與母親,7月號,NO.465,採訪吳憲銘醫師。
取自https://reurl.cc/Qbb84q
徐宗國(譯)(1997)。著手研究。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p.37-44)。臺北市: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1990)
徐美琪(2016)。婦心與婦信:助產士『黃陳梅麗』生命史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班。
國民健康署(2022)。剖腹產率統計資料。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reurl.cc/KQQV09
婦女新知(2014)。婦女新知基金會針對「生產計劃書」之聲明。
取自 https://reurl.cc/NRRz0e
張可婷(譯)(2010)。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原作者:Michael Angrosino)。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7)
張苙雲(1993)。工具理性和實質理性之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叢刊,74,63-93。
梁莉芳等人(2017)。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新北市:遠足文化。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思: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
郭素珍(2005)。人性化生產。護理雜誌,52(3),21-28。
陳孟君(2014)。文明的產道:一位山地助產士的口述歷史。2014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佳作論文。503-523。
陳品淳(2017)。溫柔生產與生產計畫書-婦權團體、助產士及產科醫師之觀點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蓉(譯)(2012)。寶寶,包在我身上:67年經驗,接生4000嬰兒的助產阿嬤育兒聖經。(原作者:坂本藤枝)。臺北市:圓神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2)
陸揚(譯)(2005)。第三空間-去往洛杉磯和其他真實和想像地方的旅程(原作者:Edward W. Soja)。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傅大偉(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臺北市:群學。
游中寧(2011)。水中生產婦女經驗之口述歷史水中生產婦女經驗之口述歷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1993)。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9-88。
萬美麗(2010)。初產婦採行陪產員陪產的生命經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惠、許玉雲(2007)。人性化生產環境之概念分析。榮總護理,24(3),306-312。
蔡永琪(譯)(2006)。溫柔生產。(原作者:Barbara Harper)。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原著出版年:200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106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衛生福利部。
取自https://reurl.cc/8pp10j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1)。109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衛生福利部。
取自https://reurl.cc/5pp04V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孕婦健康手冊。衛生福利部。
取自https://reurl.cc/eOOjzW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孕婦衛教手冊。衛生福利部。p.62-63。
取自https://reurl.cc/pMMQ3b
衛生福利部新聞稿(2014)。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起跑記者會。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取自https://reurl.cc/1mmrvD
衛生福利部新聞稿(2019)。生產本自然 懷孕女人需要助產師 讓母嬰在生命開始就是美好經驗的相遇。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取自https://reurl.cc/4pp2d3
鄧政雄(2018)。「此物最相思」-談從病人身上取出之物如何處理?。老鄧給個說法部落格。取自http://old-teng.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_12.html
諶淑婷(2013)。[39週又3天],居家生產成功!。喵的打字房。
取自http://cclitier.blogspot.com/2013/08/393.html
諶淑婷(2017)。迎向溫柔生產之路。臺北市:本事出版。
謝玉萍(2000)。金門傳統生育禮俗之探討。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謝新誼(2016)。【友善多元溫馨生產醫院試辦計畫是圓滿結局或曇花一現?】。談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制度在台灣的建立(2)。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取自https://reurl.cc/W11pAy
謝燦堂、鄭博仁(2003)。台灣女人,你可以不生氣-台灣生產醫療作業現況釋疑。長庚婦產通訊,27期。取自https://reurl.cc/vWW9py
鍾淑姬(2004)。從妊產婦名簿到助產所—台灣(新竹)助產士的歷史研究1920∼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12)質性個案研究: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顏寧(譯)(2011)。什麼是質性研究。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haran,B.,Merriam)。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顏寧、黃詠光等(譯)(2009)。建構紮根理論。(原作者:Charmaz,,Kathy)。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8)
Decent Rossi專訪(2020)。好孕工作室主理人 陳鈺萍醫生。取自https://reurl.cc/MNNn3L
Blunt, A. (2006). Home: Key idea in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Burns, E. (2014) More than Clinical Waste Placenta Rituals among Australian Home-Birthing Women. The Journal of Perinatal Education, 23, p.41-49.
Limb, M. & Dwyer, C. (2001). Introduction: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geography.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1st ed.). London: Arnold.
Valentine, G. (2001a)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Valentine, G. (2001b). At the drawing board: developing a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1st ed.). London: Arnold.
(此全文20240815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