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211.3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孫湯玉惠
作者(英文):Yu- Hui Suntang
論文名稱:宜蘭都市阿美族ilisin祭儀文化的重塑與適應
論文名稱(英文):The Remodel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Ami's ilisin Sacrificial Culture in Yilan City
指導教授:黃雯娟
指導教授(英文):Wen-Chuan Huang
口試委員:李玉芬
潘繼道
口試委員(英文):Yu-Fen Lee
Jih-Daw P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學系
學號:61040A512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關鍵詞:都市阿美族文化展演ilisin年祭歲時祭儀重塑族群認同
關鍵詞(英文):Urban A’mis/Pangcahcultural demonstrationilisinannual ceremonyremodelethnic ident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6
  • 收藏收藏:0
居住在宜蘭縣的A’mis/Pangcah阿美族人,源自資本主義起飛的1960年代開始由花、東原鄉移出,各個部落族人因為工作、異族通婚等社會推力遷移至宜蘭縣的12個鄉、鎮、市內,相較於花東原鄉部落而言,宜蘭縣阿美族人以點狀分散的居住形式散居於宜蘭縣境內,要凝聚族人並傳承ilisin歲時祭儀年祭文化本屬不易。
移居至都會的A’mis/Pangcah阿美族人在離開部落之後,於大都會中面臨多元族群及多元部落的衝擊,可想而知傳統豐年祭儀文化在都市逐漸的式微,新生代族人對自身文化認知愈來愈薄弱,保存與傳承傳統祭儀之連結性亦將慢慢的脫節,為了在都會區也能保存與傳承傳統祭儀文化之目的,如何解決文化祭儀執行困境的表現在都會型態而言更為重要。
本文研究以遷徙至蘭陽平原的A’mis/Pangcah阿美族人,如何在都會區傳承ilisin歲時祭儀年祭文化做為研究方向,試圖藉由縣內原住民部落大學原住民課程語言振興、教授原住民歌舞文化推廣及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文化展演與各區域族人參與文化活動對話,以祭儀歌舞為文本,重新塑造出宜蘭都市A’mis/Pangcah阿美族的ilisin歲時祭儀年祭文化。從部落到都會、從傳統到現代,ilisin歲時祭儀年祭文化的重塑過程中,歷經各區域族人對於祭儀內容的取捨及各部落呈現祭儀歌舞的選擇,再從中整理出宜蘭區與原鄉部落傳統ilisin祭儀歌謠與舞蹈求異存同。在儀式斷裂跟再造中,祭儀經過取捨、演化、重塑與適應,整體過程研究目的朝向整合都會區來自不同部落、族人的豐年祭祖儀式、形塑一個都市阿美族可以共同接受與適應的祭儀文化、在一個整體組織中,建構出一套訓練方法來重塑屬於宜蘭都市A’mis/Pangcah阿美族ilisin 祭儀年祭文化。
研究者從傳統的部落經驗與宜蘭歷屆所辦理之都市原住民聯合ilisin豐年祭儀文化活動經歷、收集相關資料、參考文獻整理以及透過大量田野調查與宜蘭阿美口述訪談計畫中,先整理出宜蘭境內A’mis/Pangcah阿美族人的遷移與辦理祭典儀式類型,討論A’mis/Pangcah阿美族人如何展現異於他者的ilisin年祭文化特色;並從在宜蘭當地,了解這些儀式對於宜蘭A’mis/Pangcah阿美族人的意涵,以及族人如何藉由儀式過程達到文化傳承,並凝聚「宜蘭A’mis/Pangcah阿美族」的族群認同。
  研究者期望透過本文來紀錄近代A’mis/Pangcah阿美族在移入宜蘭後,A’mis/Pangcah阿美族人的傳統文化與ilisin年祭的演變,藉由分析ilisin歲時祭儀文化展演重塑、凝聚族人共識的集體認同中,理解宜蘭A’mis/Pangcah阿美族傳統社會文化的價值與規範,透過宜蘭縣境內及本文紀錄歷年所辦理傳統ilisin豐年祭典儀式,慢慢形塑成為屬於宜蘭都會區A’mis/Pangcah阿美族ilisin歲時祭儀年祭儀式文化的過程,也同時補足原住民族遷移史中宜蘭A’mis/Pangcah阿美族之民族誌紀錄。
A’mis/Pangcah residents in Yilan are those who started to move out from Hualien and Taitung since the 60s when capitalisme began to thrive. They migrated owing to social nudges, such as work and marriag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their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showed as a scatter diagram within the boundary of Yilan County, which reveals the difficulties in passing on the traditional annual ceremony of A’mis/Pangcah “ilisin”.

After leaving their tribes, A’mis/Pangcah people settled down in metropolises confronted multi-ethnic and multi-tribal shocks, which evidently presents the gradual declination of traditional ceremonies in cities. New generations possess weakened cultural self-identity and will lose their bond with the preservation and the transference of traditional ceremonies. In order to preserve and transfer traditional ceremonies in cosmopolises, The conducts of resolving difficulties in holding traditional ceremonies in cities have become more imperious.

This research orients to the ways how A’mis/Pangcah that moved to Lanyang Plain pass on ilisin in cities, attempting to remodel the ceremony ilisin of A’mis/Pangcah in Yilan with stimula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municipal indigenous community college, promotions of indigenous songs and dance with teaching, cultural demonstrations conducted by Makapahay and conversations among indigenous people from every region during cultural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songs and d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eremonies. From tribes to cities, from traditions to modernity, in the process of this remodeling, the usage of the ceremonial contents and the choices of songs and dance from each tribe are determined, from which ilisin in Yilan is pursued to be held differently from those of the original tribes while maintaining similarities at the same time.

In its discontinuity and reproduction, with the ceremony go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evolution, remodeling and adap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directs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eremonies of indigenous people from different tribes forming a ceremonial cultural commonly acceptable and adaptable and, in a general organisation, constructing a drill to remodel ilisin that belongs to A’mis/Pangcah in Yilan.

The present paper commences from traditional tribal experiences, relevant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of previously held ilisin ceremonies, field research and the A’mis verbal interview project in order to discuss how A’mis/Pangcah people in Yilan manifest distinctions in cultural acts during ilisin and to apprehe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is ceremony by, firstly, studying the types of the ways of Yilan’s A’mis/Pangcah of relocating and holding the rituals and, secondly, discovering the adaptation process of these A’mis/Pangcah from different systems. Further more,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on one hand, the meaning of these ceremonies to the A’mis/Pangcah in Yilan in the background where it’s distinguished from tribes in Hualien, Taitung and other cit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thod of enforcing the ethnic identity of “A’mis/Pangcah in Yilan” and of passing on the culture with rituals.

In this research, we expect to keep records of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lisin of urban A’mis/Pangcah after moving to Yilan by analyzing the consensus of indigenous collective identity remodeled during cultural demonstrations of ilisin. The objective is to understand, first of all, the tradi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rules of A’mis/Pangca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ly,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ilisin culture which belongs to A’mis/Pangcah in Yilan and which is motivated by the consensus generated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Yilan’s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harvest festivals ilisin hel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in Yilan and in this study. Moreove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ill meanwhile serve to complement the ethnographic documents of indigenous movements of A’mis/Pangcah in Yil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問題 9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10
第二章 花東原鄉部落的阿美族傳統年祭 15
第一節 何謂「年祭」 15
第二節 tafalong太巴塱部落傳統ilisin年祭儀式 18
第三節 fata’an 馬太鞍部落ilisin年祭儀式 20
第四節 makuta’ay港口部落ilisin年祭儀式 22
第五節 falangaw馬蘭部落 kiloma’an年祭儀式 23
第六節 lidaw東昌部落的malalikid年祭儀式 25
第七節 小結 26
第三章 宜蘭都市阿美族ilisin文化祭儀的發展困境 27
第一節 宜蘭阿美族社群的在地形成 27
第二節 宜蘭區年祭的在地形成 35
第三節 宜蘭聯合年祭概述 40
第四節 小結 48
第四章 宜蘭阿美族聯合ilisin年祭儀式的重塑與實證展演 51
第一節 宜蘭阿美豐年祭重塑之背景 51
第二節 重塑後的宜蘭ilisin祖靈祈福豐收祭儀新貌 54
第三節 小結 92
第五章 結論 93
參考文獻 95
附錄:訪談名單 99
一、 專書

Bell Hooks,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90.
巴奈・母路,《靈路上的音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臺原出版社,2001。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
《阿美族豐年祭類型體系之研究》,台北:中國民族音樂學會,2000。
李玉芬,《消失中的都市部落?:臺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
高雄:麗文文化,2007。
林道生,《花蓮原住民音樂(2)阿美族篇》,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2003。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神話之美:臺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7。
黃美英,《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台北:台北縣
文建會,1996。
黃東秋、吳明義、李來旺,《牽源東海岸阿美族民俗風情》,台東: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1992。
黃宣衛,《阿美族》,臺北:三民書局,2008。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
黃貴潮,《豐年祭之旅》,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員工
消費合作社,1998。
黃貴潮原著,黃宣衛編譯,《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
楊士範,《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台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劉璧榛,《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8。
《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展演與主體建構:觀光、博物館、文化資產與影像媒體》,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17。
謝世忠、劉瑞超,《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 。
張慧端,〈阿美族的親屬稱謂與社會關係〉《人類學研究》,謝世忠編,台北:
南天出版,1990。

二、期刊論文、專書論文、研討會論文

巴奈・母路,〈唱的不是歌--阿美族Luku屬kawas的面向〉,《原住民族文獻》,
2016 ,第5卷,第26期,頁98-106。
〈十首豐濱阿美族豐年祭歌的分析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010,第3卷,第3期,頁197-229頁。
余錦福,〈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在地性論述:以港口部落為例〉,《玉山神學院學報》,2010,第17期,頁53-75。
李亦園,〈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的適應〉,《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8,頁717-739。
李富美、林榮章,〈阿美族豐年祭的巡禮-台東縣東河鄉阿美族豐年祭的觀察報告〉,《原住民教育季刊》,1997,第8期,頁99-116。
林明美,〈縱谷到海岸 馬蘭到吉安—豐富多采的阿美族豐年祭舞蹈〉,《表演藝術》,1997,第5期,頁74-78。
林春鳳,〈從豐年祭談原住民之民族認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008,第4期,頁101-154。
明立國,〈阿美族豐年祭歌舞類型體系之研究〉,《「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論文集》,1990,頁144-161。
吳明義,〈阿美族社會制度的變遷與生活空間的邊緣化〉,《玉山神學院學報》,1996,第4期,頁133-153。
〈阿美族的文化傳承與傳統教育〉,玉山神學院學報,2000,第7期,頁125-157。
吳豪哲,〈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原住地東部富田社區及移住地臺北近郊山光社區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黃宣衛,〈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89,67期,頁75-108。
張慧端,〈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考古人類學刊》,1994,頁50:54-64。
楊仁煌,〈阿美族之歲時祭儀〉,《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008,第4期,頁 1-26。
劉璧榛,〈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刊於《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樹民、章英華編,2010,頁405-45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璧榛,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
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2014,頁141-178 。
劉璧榛、謝博剛、蔡維庭
〈噶瑪蘭人的qataban(獵首祭/豐年節):斷裂、復振與創新〉。刊於
《台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及相關文化資料研究成果》,2015,55-101頁,林曜同編。屏東: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謝世忠,〈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Touristic Processes and Discourse of ‘Tradition’─Cultural Consciousness among the Taiwan Aborigines〉(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1994,頁1-18)(台北:文建會(又同刊於《當代》98:10-29)。

羅素玫,〈都蘭阿美人的掃墓節: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換之探討〉,《東台灣研究》,2000,第5期,頁35-70。
〈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 : 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台灣人類學刊》,2005,第3卷,第1期,頁143-183。

三、碩博士論文

王忠義,〈台東麻老漏部落阿美族年齡階級組織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尤天鳴,〈都市阿美族的遷徙與結社組織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1。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族群音樂與認同-以花蓮高寮部落阿美族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7。
邱怡薇,〈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一以台北縣阿美族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應用組碩士論文,1998。
吳允睿,〈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patakos報訊息記憶與現代變遷〉,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5。
徐俊雄,〈台東馬蘭阿美族豐年祭舞蹈之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黃貞瑋,〈文化展演與認同:馬太鞍阿美豐年祭的傳統與現代〉,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賈莉莉,〈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之研究-兼論達魯安會所之建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蔡維庭,〈社會變遷中高寮阿美族的性別角色與社會認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1。
盧薆竹,〈花蓮縣阿美族Ilisin(豐年祭)音樂現況研究-以港口部落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四、 研究計劃

宜蘭縣史館
《宜蘭阿美族口述訪談計劃第一期至第四期》,2016至2019。

五、網路資料

維基百科/自由百科全書/豐年祭:http://zh.wikipedia.org/wiki/豐年祭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檢閱日期:2020/12/28。

原住民族委員會/族群簡介/風俗民情。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檢閱日期:2021/02/28。

維基百科/自由百科全書/豐年祭:http://zh.wikipedia.org/wiki/豐年祭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檢閱日期:2020/12/28。

節錄自文化部臺灣宗教百景,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landscape/1_0011.aspx?i=94,
檢閱日期:2020/12/13。

資產局/國家文化資資產網: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檢閱日期:2020/12/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