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95.16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德森
作者(英文):Te-Sen Wang
論文名稱:奇萊美地股份有限公司朝向社會企業發展的歷程與挑戰
論文名稱(英文):Towards Social Enterprises: The Practice Proces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ai Green Land Co., Ltd.
指導教授:陳素梅
指導教授(英文):Su-Mei Chen
口試委員:邱奕儒
呂傑華
口試委員(英文):Yie-Ru Chiu
Chieh-Hua L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號:61044B00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關鍵詞:社會企業有機農業社會目標經濟目標
關鍵詞(英文):social enterpriseorganic agriculturesocial goalseconomic goa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4
  • 收藏收藏:0
社會企業與有機農業為世界眾多國家推廣與討論之國家重要議題,台灣亦積極跟上此潮流,因而政府、企業與民間不斷的研擬、討論與籌備立法,希望藉由社會企業的推動,對國家、社會、環境、經濟之發展與穩定能有所助益。社會企業運用商業模式達到財務自主,以關懷、解決或緩解社會問題為企業使命;有機農業立基於維護生態環境,用生產、行銷產品或服務來創造營收以解決或緩解社會問題,在本質上與具體實踐上兩者路徑相依,因此有機農業為社會企業具發展性。

本研究中欲探討奇萊美地期待發展成社會企業,其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的經營歷程、挑戰及兩者之關連性。研究結果顯示:(1)、有機農業為社會企業有其正當性,其在朝向社會企業發展上比一般企業在營運上有更嚴格的限制(如為了保護生態不得使用化肥、農藥)和難度(具雙企業目標:解決/減緩環境問題與創造經濟利益);(2)、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的關連性並非二分法;(3)、奇萊美地創辦人有明確社會目標和經濟目標,兩大目標皆能產生「社會價值」,並都在具體實踐中,然而執行有機農業過程中亦產生如塑廢料、增加碳足跡。這些環保問題與社會企業「應具備社會企業基準在執行上以不傷害環境、生態、倫理道德基線的商業模式」相違和;(4)、尚無「多樣性」的評估或公益報告書以供社會大眾瞭解其朝向社會企業實踐歷程;在面臨企業生存重大抉擇時,將以經濟目標為首要考量,其社會目標的實踐力便容易相對受到質疑。本研究認為,奇萊美地目前可稱為具有明確社會目標而正朝向社會企業發展中之企業。
Social enterprises and organic agriculture are important national issues promoted and discussed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aiwan is also actively keeping up with this tren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s would like to promote socia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Social enterprises and organic agriculture are similar in their essence and practice. Social enterprises use business models to achieve financial autonomy, taking care of, solving or alleviating social problems as their corporate missions; organic agriculture is based on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 solves or alleviates social problems by creating revenue on production, marketing or services. Therefore, organic agriculture ha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into a social enterprise.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Chi-Lai Green Land Co., Ltd.’s practice process to develop towards a social enterprise. The social goals and economic goals of Chi-Lai Green Lan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management and challenges under those goal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a) Organic agriculture has its legitimacy as a social enterprise, and its development towards a social enterprise has stricter restrictions (such as not us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logy) and difficulties (having dual corporate goals: solving/mitiga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reating economic benefits) than in ordinary business. (b)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goals and economic goals are not absolute. (c) The founder of Chi-Lai Green Land has clear social goals and economic goals, which can be practiced and generate “social valu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lso generates plastic wastes and increases carbon footprint, which contradict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a social enterprise to protect environment. (d) There has been no multiple evaluation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a social enterprise. In order for survival, economic goals, comparing with social goals, are the priority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Lai Green L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company with clear social goals and is on the way towards a social enterpris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社會企業之探討 3
   一、社會企業特性與發展歷程 4
   二、社會企業之雙重目標「解決社會問題」與「創造經濟利益」 6
   三、社會企業影響力評量 7
 第三節、有機農業緣起與發展歷程 9
 第四節、有機農業適合發展為社會企業 12
 第五節、簡介奇萊美地股份有限公司 14
第二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研究架構 17
 第二節、研究方法 19
 第三節、訪談對象的選取與訪談大綱 21
第三章 奇萊美地理想中的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 25
 第一節、奇萊美地社會目標之主要內涵 25
 第二節、奇萊美地經濟目標之主要內涵 28
第四章 奇萊美地經營上面對的現實與挑戰 31
 第一節、檢視社會目標的理想與現實 31
   一、建立大健康產業之歷程與挑戰 32
   二、發展循環經濟運作過程之歷程與挑戰 39
   三、幫助弱勢運作過程之歷程與挑戰 42
 第二節、檢視經濟目標的理想與現實 52
   一、追求財務自給自足之歷程與挑戰 52
   二、盈餘再投資產品研發之歷程與展望 61
第五章 研究結論 65
 第一節、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的關連性與影響因素 65
 第二節、創新能力對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的影響 69
 第三節、具有多項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在執行上的評量因素 70
 第四節、奇萊美地是社會企業嗎? 72
第六章 研究建議與限制 77
 第一節、政策建議 77
 第二節、研究限制 79
參考文獻 80
 一、中文文獻 80
 二、外文文獻 87
附錄一、「奇萊美地朝向社會企業發展的歷程與挑戰」訪談大綱 90
附錄二、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93
一、中文文獻

于躍門,2011,〈認識社會企業〉。《新社會政策》(15):20-23。

今周刊,2012,〈立川漁場蔡志峰一兼二顧的圓融哲學〉。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3-4940,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天下雜誌,2016,〈有機食品沒有比較貴,歐洲「真實成本」運動算給你看〉。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7778?template=fashion,取用日期:2021年4月3日。

王鴻濬、王翠菱、洪嘉瑜,2016,〈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合作事業發展〉。《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22-35。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2017,〈社會企業〉。 https://www.twnpos.org.tw/team/team.php,取用日期:2020年9月23日。

全中和,2019,〈花蓮有機保健山苦瓜品質掛保證〉。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12809,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有機農業推廣中心,2020,〈2020有機農業促進論壇-蛻變中的有機消費〉。https://www.oapc.org.tw/2020%E6%9C%89%E6%A9%9F%E8%BE%B2%E6%A5%AD%E4%BF%83%E9%80%B2%E8%AB%96%E5%A3%87%EF%BC%8D%E8%9B%BB%E8%AE%8A%E4%B8%AD%E7%9A%84%E6%9C%89%E6%A9%9F%E6%B6%88%E8%B2%BB/,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呂朝賢,2008,〈社會企業與創業精神:意義與評論〉。《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81-117。

吳嘉苓,2012,〈訪談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第二版,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台北市:臺灣東華。

何嘉浩,2019,〈解析《有機農業促進法》帶來的機會與命運-可望降低投入門檻,邁向有機農業3.0為進階目標〉。《豐年雜誌》69(1):14-19。

官有垣,2007a,〈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上)〉。《中國非營利評論》,創刊號:1-6。

官有垣,2007b,〈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下)〉。《中國非營利評論》,創刊號:1-9。

官有垣、王仕圖,2013,〈台灣的社會企業:特質、發展趨勢與效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7(1):102-126。

林怡君,2008,〈社會企業在臺灣的發展與限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7(1):63-67。

林志善,2016,〈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之實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58-71。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2014,《社企力 !: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台北市:果力文化。

社企流,2019,〈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公部門看社企:連結公益與市場,促成台灣社經與外交暖實力〉。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68/6565 ,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金寶玲、李珍穎、吳怡慧,2015,〈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與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人壽保險業實證〉。《保險專刊》31(1):57-88。

周友民、趙哲毅,2008,〈山苦瓜萃取物活化轉錄因子PPARγ及抑制巨噬細胞發炎介質之分泌〉。《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3(3):108-115。

科技部,2017,《科學發展》。https://www.most.gov.tw/sd_ebook/535/sd-535.pdf,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洪紹嫻、劉方梅、洪忠修,2018,〈農民團體導入社會企業經營管理之初探-以基層農會為例〉。《農民組織學刊》(21):1-26。

秦琍琍,2009,〈從社會企業的角度檢視公廣集團的困境與挑戰-一個整合性論點的提出〉。《廣播與電視》(30):59-98。

高義芳、沈怡臻,2009,〈社會企業創業家其人格特質、創業動機、個人能力與關係網絡之研究:以個案為例〉。《創業管理研究》4(4):29-55。

孫智麗,2016,〈我國農業社會企業案例分析與現況調查〉。《農業生技產業季刊》(46):62-66。

孫智麗、周孟嫻,2016,〈全球社會企業之發展現況與各國相關政策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3):16-28。

翁麗緻,2018,〈空氣污染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過敏氣喘病人為例〉。《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會刊》(47):74-79。

徐沛然,2018,《社企是門好生意》。臺北市:時報文化。

倪禮豐,2019,〈夏天養魚冬天種菜,循環農業的夢在奇萊美地有機農場實現了〉。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12928,取用日期:2021年4月3日。

郭華仁,2019,〈生態有機農業與永續發展〉。《生態臺灣》(63):43-51。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社會企業化非營利組織發展之新趨向研討會論文集》(19):39-51。 台北:財團法人青年服務事業文教基金會。

陳世雄,2003,〈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之瓶頸與解決之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27-138。

陳玠廷、王慧瑜,2016,〈有機3.0的倡議與實踐:兼談臺灣有機農業立法〉。《農業推廣文彙》145-156。

陳隆輝、薛昭義、黃子明,2018,〈社會企業商業模式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26(3):381-414。

陳定銘、倪嘉苓,2018,〈臺灣社會企業社會影響力評估指標之分析〉。《第三部門學刊》22:1-30。

梁榮達,2013,〈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有機消費族群購買有機商品體驗的內涵與價值〉。《台灣農學會報》14(6):565-580。

梁朝雲,2019,〈想解決什麼社會問題?社團負責人之社會企業創業意圖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8(3):8-25。

許家勝、陳吉仲、柳婉郁、廖述誼,2014,〈農業環境給付政策之研究—以有機稻米與水稻田為例〉。《農業與經濟》(53):55-92。

黃璋如,1999,〈消費者對蔬菜安全偏好之聯合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66):21-47。

黃樹民,2013,〈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其限制:一個技術轉變簡史〉。《臺灣人類學刊》11(1):9-34。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第二版,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台北市:臺灣東華。

楊玉婷,2013,〈臺灣健康農業產業發展現況〉。《農業生技產業季刊》(32):1-6。

農糧署,2021,〈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種植面積概況〉。https://www.a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563,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經濟部,201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103-105年)核定本〉。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716149/8d8b6be7-0e21-4a37-9c72-871e28b325d2.pdf,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經濟部,2014,〈2014社會企業元年-各國社會企業規範介紹〉。https://taipei-tfcc.scu.org.tw/notice/enterprise-honesty-morality-1030610-2.htm,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經濟部,2020,〈109年中小企業白皮書〉。https://www.moeasmea.gov.tw/list-tw-2345,取用日期:2021年4月9日。

趙蓓敏,2011,〈來自大自然的共軛脂肪酸-苦瓜降低體脂肪之研究與開發〉。《農業生技產業季刊》(27):44-50。

劉筱、徐濟良、邵政一,2006,〈苦瓜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6(2):149-150。

劉佳怡、蕭志同、劉仲戌,2017,〈社會企業之永續經營模式:以里仁公司為例〉。《管理與系統》24(3):455-476。

劉聖元,2020,〈股權規劃的五四三〉。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325,取用日期:2021年3月31日。

蔡進發、林銘洲、李謀監、李瑞興,2006,〈有機農產品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4(2):16-38。

蔡侑霖,2019,〈社會企業再思考:讀《社企是門好生意》與台灣《大誌》爭議〉。頁63-88,收錄於呂傑華主編,《東台灣社會議題與跨界溝通:高齡、照護、
社企、環境與運動》。新北市:揚智。

樊台聖、李一靜、葉憲弘,2009,〈屏東市消費者對有機蔬果之認知與消費行為研究〉。《台灣農學會報》10(6):504-519。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鄭勝分,2018,〈我國社會企業認證之方式與指標〉。《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6(1):26-35。

鄭雪玲,2010,〈苦瓜的降血糖功能〉。《科學發展》(446):16-21。

蘇宗振,2009,〈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因應對策〉。《農政與農情》(200): 37-40。

Bygrave, W. and A. Zacharakis, 陳明惠審訂,2012,《創業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Bygrave, W. and A. Zacharakis, 2007, Entrepreneurship. John Wiley & Sons, Inc.)

B Lab Taiwan B型企業協會,2016,〈B型企業〉。http://blab.tw/what-is-b-corp,取用日期:2021年6月15日。

Robbins, Stephen P., DeCenzo, David A. and Mary Coulter著、吳學良審閱、洪緯典編譯,2016,《現代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文化。(Robbins, Stephen P., DeCenzo, David A and Mary Coulter, 2015,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9the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7,〈余宛如專欄:完善社會企業生態體系比倉促立法更重要〉。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897,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Wu, Chi-Hsin.and Chia-Chi Li,2015,〈探討我國社會企業永續發展之因素─以彰化某協會實施之獎酬制度為例〉。《勞資關係論叢》16(2):49-87。

二、 外文文獻

Blount, J. and P. Nunley, 2015, “Social Enterprise, Corporate Objectives,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Narrative. ” Am. Bus. L. J. 52(2):201-254.

Bradach, J. and W. Foster, 2005, “Should Nonprofits Seek Profi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3(2):92-100.

Bowen, H. K., Clark, K. B., Holloway, C. A. and S. C. Wheelwright, 1994,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Engine of Renew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5):110–120.

Dougherty, D., 1992, “A Practice–Center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Renewal 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S1):77–92.

Dees, J. G., 1996, The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 Philanthropy to Commer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rieco, C., Michelini, L., and G. Iasevoli, 2015 , “Measuring value creation in social enterprises: A cluster analysis of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models. ”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4(6):1173-1193.

Hung, H.-M., 2011, “Resolving innovation-resource dilemma: From a manufacturer for OEM business to a service provider for own brand busi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1 Chinese Society for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onference, Taichung, Taiwan, December 9-10.

IFOAM - Organics International, 2020, “The Four Principle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https://www.ifoam.bio/why-organic/shaping-agriculture/four-principles-organic(Date visited:January 23, 2021)

Pretty, J. N., Brett, C., Gee, D., Hine, R. E., Mason, C. F., Morison, J. I. L., Raven, H., Rayment, M. D. and G. van der Bijl, , 2000, “An Assessment of the Total External Costs of UK Agriculture. ” Agricultural Systems 65(2):113-136.

Wainwright, S., 2002, Measuring impact: A guide to resources. London:NCVO.

Weiss, R. S., 1995, Learning from Stragngers: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Young, D. R., 2001,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2(2):139-15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