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于躍門,2011,〈認識社會企業〉。《新社會政策》(15):20-23。
今周刊,2012,〈立川漁場蔡志峰一兼二顧的圓融哲學〉。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3-4940,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天下雜誌,2016,〈有機食品沒有比較貴,歐洲「真實成本」運動算給你看〉。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7778?template=fashion,取用日期:2021年4月3日。
王鴻濬、王翠菱、洪嘉瑜,2016,〈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合作事業發展〉。《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22-35。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2017,〈社會企業〉。 https://www.twnpos.org.tw/team/team.php,取用日期:2020年9月23日。
全中和,2019,〈花蓮有機保健山苦瓜品質掛保證〉。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12809,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有機農業推廣中心,2020,〈2020有機農業促進論壇-蛻變中的有機消費〉。https://www.oapc.org.tw/2020%E6%9C%89%E6%A9%9F%E8%BE%B2%E6%A5%AD%E4%BF%83%E9%80%B2%E8%AB%96%E5%A3%87%EF%BC%8D%E8%9B%BB%E8%AE%8A%E4%B8%AD%E7%9A%84%E6%9C%89%E6%A9%9F%E6%B6%88%E8%B2%BB/,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呂朝賢,2008,〈社會企業與創業精神:意義與評論〉。《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81-117。
吳嘉苓,2012,〈訪談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第二版,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台北市:臺灣東華。
何嘉浩,2019,〈解析《有機農業促進法》帶來的機會與命運-可望降低投入門檻,邁向有機農業3.0為進階目標〉。《豐年雜誌》69(1):14-19。
官有垣,2007a,〈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上)〉。《中國非營利評論》,創刊號:1-6。
官有垣,2007b,〈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下)〉。《中國非營利評論》,創刊號:1-9。
官有垣、王仕圖,2013,〈台灣的社會企業:特質、發展趨勢與效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7(1):102-126。
林怡君,2008,〈社會企業在臺灣的發展與限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7(1):63-67。
林志善,2016,〈花東地區產業六級化之實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58-71。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2014,《社企力 !: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台北市:果力文化。
社企流,2019,〈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公部門看社企:連結公益與市場,促成台灣社經與外交暖實力〉。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68/6565 ,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金寶玲、李珍穎、吳怡慧,2015,〈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與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人壽保險業實證〉。《保險專刊》31(1):57-88。
周友民、趙哲毅,2008,〈山苦瓜萃取物活化轉錄因子PPARγ及抑制巨噬細胞發炎介質之分泌〉。《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3(3):108-115。
科技部,2017,《科學發展》。https://www.most.gov.tw/sd_ebook/535/sd-535.pdf,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洪紹嫻、劉方梅、洪忠修,2018,〈農民團體導入社會企業經營管理之初探-以基層農會為例〉。《農民組織學刊》(21):1-26。
秦琍琍,2009,〈從社會企業的角度檢視公廣集團的困境與挑戰-一個整合性論點的提出〉。《廣播與電視》(30):59-98。
高義芳、沈怡臻,2009,〈社會企業創業家其人格特質、創業動機、個人能力與關係網絡之研究:以個案為例〉。《創業管理研究》4(4):29-55。
孫智麗,2016,〈我國農業社會企業案例分析與現況調查〉。《農業生技產業季刊》(46):62-66。
孫智麗、周孟嫻,2016,〈全球社會企業之發展現況與各國相關政策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3):16-28。
翁麗緻,2018,〈空氣污染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過敏氣喘病人為例〉。《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會刊》(47):74-79。
徐沛然,2018,《社企是門好生意》。臺北市:時報文化。
倪禮豐,2019,〈夏天養魚冬天種菜,循環農業的夢在奇萊美地有機農場實現了〉。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12928,取用日期:2021年4月3日。
郭華仁,2019,〈生態有機農業與永續發展〉。《生態臺灣》(63):43-51。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社會企業化非營利組織發展之新趨向研討會論文集》(19):39-51。 台北:財團法人青年服務事業文教基金會。
陳世雄,2003,〈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之瓶頸與解決之道〉。《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27-138。
陳玠廷、王慧瑜,2016,〈有機3.0的倡議與實踐:兼談臺灣有機農業立法〉。《農業推廣文彙》145-156。
陳隆輝、薛昭義、黃子明,2018,〈社會企業商業模式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26(3):381-414。
陳定銘、倪嘉苓,2018,〈臺灣社會企業社會影響力評估指標之分析〉。《第三部門學刊》22:1-30。
梁榮達,2013,〈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有機消費族群購買有機商品體驗的內涵與價值〉。《台灣農學會報》14(6):565-580。
梁朝雲,2019,〈想解決什麼社會問題?社團負責人之社會企業創業意圖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8(3):8-25。
許家勝、陳吉仲、柳婉郁、廖述誼,2014,〈農業環境給付政策之研究—以有機稻米與水稻田為例〉。《農業與經濟》(53):55-92。
黃璋如,1999,〈消費者對蔬菜安全偏好之聯合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66):21-47。
黃樹民,2013,〈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其限制:一個技術轉變簡史〉。《臺灣人類學刊》11(1):9-34。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第二版,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台北市:臺灣東華。
楊玉婷,2013,〈臺灣健康農業產業發展現況〉。《農業生技產業季刊》(32):1-6。
農糧署,2021,〈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種植面積概況〉。https://www.a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563,取用日期:2021年3月27日。
經濟部,201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103-105年)核定本〉。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716149/8d8b6be7-0e21-4a37-9c72-871e28b325d2.pdf,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經濟部,2014,〈2014社會企業元年-各國社會企業規範介紹〉。https://taipei-tfcc.scu.org.tw/notice/enterprise-honesty-morality-1030610-2.htm,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經濟部,2020,〈109年中小企業白皮書〉。https://www.moeasmea.gov.tw/list-tw-2345,取用日期:2021年4月9日。
趙蓓敏,2011,〈來自大自然的共軛脂肪酸-苦瓜降低體脂肪之研究與開發〉。《農業生技產業季刊》(27):44-50。
劉筱、徐濟良、邵政一,2006,〈苦瓜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6(2):149-150。
劉佳怡、蕭志同、劉仲戌,2017,〈社會企業之永續經營模式:以里仁公司為例〉。《管理與系統》24(3):455-476。
劉聖元,2020,〈股權規劃的五四三〉。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325,取用日期:2021年3月31日。
蔡進發、林銘洲、李謀監、李瑞興,2006,〈有機農產品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4(2):16-38。
蔡侑霖,2019,〈社會企業再思考:讀《社企是門好生意》與台灣《大誌》爭議〉。頁63-88,收錄於呂傑華主編,《東台灣社會議題與跨界溝通:高齡、照護、 社企、環境與運動》。新北市:揚智。
樊台聖、李一靜、葉憲弘,2009,〈屏東市消費者對有機蔬果之認知與消費行為研究〉。《台灣農學會報》10(6):504-519。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鄭勝分,2018,〈我國社會企業認證之方式與指標〉。《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6(1):26-35。
鄭雪玲,2010,〈苦瓜的降血糖功能〉。《科學發展》(446):16-21。
蘇宗振,2009,〈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因應對策〉。《農政與農情》(200): 37-40。
Bygrave, W. and A. Zacharakis, 陳明惠審訂,2012,《創業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Bygrave, W. and A. Zacharakis, 2007, Entrepreneurship. John Wiley & Sons, Inc.)
B Lab Taiwan B型企業協會,2016,〈B型企業〉。http://blab.tw/what-is-b-corp,取用日期:2021年6月15日。
Robbins, Stephen P., DeCenzo, David A. and Mary Coulter著、吳學良審閱、洪緯典編譯,2016,《現代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文化。(Robbins, Stephen P., DeCenzo, David A and Mary Coulter, 2015,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9the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7,〈余宛如專欄:完善社會企業生態體系比倉促立法更重要〉。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897,取用日期:2020年7月23日。
Wu, Chi-Hsin.and Chia-Chi Li,2015,〈探討我國社會企業永續發展之因素─以彰化某協會實施之獎酬制度為例〉。《勞資關係論叢》16(2):49-87。
二、 外文文獻
Blount, J. and P. Nunley, 2015, “Social Enterprise, Corporate Objectives,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Narrative. ” Am. Bus. L. J. 52(2):201-254.
Bradach, J. and W. Foster, 2005, “Should Nonprofits Seek Profi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3(2):92-100.
Bowen, H. K., Clark, K. B., Holloway, C. A. and S. C. Wheelwright, 1994,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Engine of Renew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5):110–120.
Dougherty, D., 1992, “A Practice–Center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Renewal 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S1):77–92.
Dees, J. G., 1996, The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 Philanthropy to Commer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rieco, C., Michelini, L., and G. Iasevoli, 2015 , “Measuring value creation in social enterprises: A cluster analysis of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models. ”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4(6):1173-1193.
Hung, H.-M., 2011, “Resolving innovation-resource dilemma: From a manufacturer for OEM business to a service provider for own brand busi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1 Chinese Society for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onference, Taichung, Taiwan, December 9-10.
IFOAM - Organics International, 2020, “The Four Principle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https://www.ifoam.bio/why-organic/shaping-agriculture/four-principles-organic(Date visited:January 23, 2021)
Pretty, J. N., Brett, C., Gee, D., Hine, R. E., Mason, C. F., Morison, J. I. L., Raven, H., Rayment, M. D. and G. van der Bijl, , 2000, “An Assessment of the Total External Costs of UK Agriculture. ” Agricultural Systems 65(2):113-136.
Wainwright, S., 2002, Measuring impact: A guide to resources. London:NCVO.
Weiss, R. S., 1995, Learning from Stragngers: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Young, D. R., 2001,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2(2):139-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