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書目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第五版。高雄:巨流圖書。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2012),《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臺北:元照。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2014),《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臺北:元照。 江明修(2008),《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臺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臺北:智勝文化。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略與經驗》。臺北:時英。 李美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時英。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淑馨(2013),《檢證:民營化、公私協力與PFI》。高雄:巨流圖書。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第三版。臺北:一品文化。 高銘志等(2013),《再生能源政策與法律概論》。臺北:元照。 經濟部主編(2016),《105年經濟部能源局年報》。臺北: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經濟部主編(2016),《2016年能源產業白皮書》。臺北: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詹鎮榮(2016),《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臺北:新學林。 趙永茂等(2001),《府際關係》。臺北:元照。 劉忠博、張可婷(2012),《質性研究法的實踐(下冊)》。新北:韋伯文化。 中文論文、期刊 于振東(20083),「臺灣再生能源政策工具之研究-AHP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王京明(2016),「電業法修正與綠能發展」,《經濟前瞻》,166期,20-23。 王京明(2017),「新電業法下能源轉型之風險初探」,《經濟前瞻》,171期,86-93。 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17期,113-158。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12期,41-77。 李彥圻(2013),「高速公路電子收費之政策弔詭-交易成本理論觀點下的公私協力」,銘傳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碩士,未出版。 李玲瑜(2011),「初探再生能源發展法制面臨課題」,《我國再生能源發展之課題與展望》,34卷7期,35–40。 吳禹澔等(2017),「德國與各國再生能源憑證制度比較」,《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0卷5期,95–101。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期,59-106。 邱雯琪(2017),「公私協力與社區至里的理論與實踐-以新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公共事務學碩士,未出版。 林子倫、李宜卿(2017),「再生能源政策在地實踐之探討:以高雄市推動屋頂型太陽光電為例」,《公共行政學報》,52期,39-80。 林金定等(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Vol.3, No.2,122-136。 林治華(2012),「我國再生能源政策參與者取向的發展策略研究-賽局理論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未出版。 林彥甫(2015),「我國再生能源政策之研究-德法能源改革經驗之省思」,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未出版。 施文真(2008),「由單位交易之法律性質重新檢視排放權交易制度與WTO之關係」,《政大法學評論》,105期,121-215。 陳一成、徐文科(2013),「臺電公司電力供應面再生能源之發展」,《興大工程學刊》,24卷2期,65-78。 黃正忠(2016),「對我國政府因應聯合國氣候公約巴黎協議的政策建言」,《會計研究月刊》,364期,27-31。 陳怡安(2014),「政府運用公私協力治理之研究:以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未出版。 陳詠容(2013),「論臺灣再生能源政策及法制之發展-以美國加州為借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張書瑋(2015),「臺灣與丹麥再生能源政策之比較:以政策工具作為分析途徑」,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未出版。 梁啟源(2007),「我國永續發展之能源價格政策」,《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37:2,1–35。 梁啟源(2017),「偏低電價不利國家永續發展」,《經濟前瞻》,172期,10-16。 張耀仁等(2017),「我國非核與再生能源政策對環境及經濟之影響初探」,《經濟前瞻》, 172期,111-116。 傅岳邦、高文彬(2009),「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履行」,《問題與研究》,48卷1期,97-131。 楊惟任(2017),「巴黎氣候談判與協議之分析」,《問題與研究》,56卷1期,31-52。 楊儒穎(2016),「低碳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發展之策略及挑戰」,《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9卷6期,490-56。 劉明德、徐玉珍(2012),「台灣亟需有遠見的再生能源政策與做法—德國經驗的啟示」,《公共行政學報》,43期,127-150。 劉錦龍等(2005),「能源環境政策與誘發創新」,《經濟論文叢刊》,33卷2期,181-212。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主編(2017),「《電業法》修法後,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何去何從」,40卷6期,6-7。 鄭富霖、劉哲良(2016),「COP21巴黎協定:全球減碳目標及其法律拘束力」,《經濟前瞻》,163期,107-111。 蔡瀚群(2017),「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公私協力發展模式之研究-以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為例」,佛光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碩士,未出版。 嚴俐(2016),「公私協力參與地方文化觀光發展之研究-以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奇美館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未出版。 外文文獻 Bechberger, M., & D. Reiche (2004).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in Germany: Pioneering and exemplary regulations.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8, 47-57. IRENA. (2014). Renewable Energy and JobsAnnual Review 2014. Abu Dhabi: IREN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5).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5. Pari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Miller, C. A., J. Richter, & J. O’Leary (2015). Socio-energy systems design: A policy framework for energy transitions. Energy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 6, 29-40.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 (2012). Renewables 2012 Global status Report. Paris: REN21 Secretariat. Wolsink, M. (2007). Planning of renewables schemes: Deliberative and fair decision-making on landscape issues instead of reproachful accusations of non-cooperation. Energy Policy, 35(5), 2692-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