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192.5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建程
作者(英文):Chien-Chen Huang
論文名稱:我國災害防救體系及運作之研究 -以花蓮縣為例
指導教授:朱景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n-Peng Chu
口試委員:朱鎮明
林清達
朱景鵬
口試委員(英文):Chen-Ming Chu
Ching-Dar Lin
Chin-Pe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44C013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關鍵詞:災害防救危機管理
關鍵詞(英文):--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臺灣因地理位置、地形影響,飽受各種災害如颱風、水災、土石流、地震侵襲的風險,欲完善臺灣災害防救制度,提升臺灣災害防救運作效能,參考危機管理理論,尋求解決方案,文中簡介我國災害防救體系編制情形,及介紹莫拉克風災後國軍角色的轉變。
研究分析方法為藉由訪談法,訪談花蓮縣消防局待過災害管理科且具有經驗人員,藉由詢問災害防救各個面向問題,嘗試深入剖析臺灣各面向內有待提升事項,再搭配文獻分析法,與訪談內容相互映證,從我國災害防救制度,到美國、日本制度,最後是地方花蓮災害防救制度,美日國家與我國相比,哪些方面值得我國參考學習。
最後整理出訪談及文獻皆提及事項,嘗試對我國災害防救制度及運作提出政策建議,並提供後續研究者相關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結果及政策建議為:
(一)應成立各縣市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且位階應高於縣府各局處,並設有各局處專責人員。
(二)肯定深耕團隊對鄉鎮市公所推動災害防救事項的協助。
(三)肯定國軍於災害應變階段協助居民撤離,及災害復原階段協助回復環境,對各縣市政府的協助。
(四)應充實各災害防救單位專職人力、相關經費、機具器材。
(五)花蓮縣進行預防性撤離的方式,是相當好的做法。
(六)各災害防救專業單位若能把災害潛勢調查結果,宣導予當地民眾知道,效果會更好。
(七)應持續推動成立防災社區工作。
(八)參考國外經驗,中央可於平時及災時派員至地方協助。
(九)以臺灣現況,改成中央-地方二級制,災害防救運作或許會更有效率。
(十)可強化地方首長災害防救觀念,並提升其幕僚單位災害防救知識。
(十一)災害防救計畫若能好好好好運用,並確實修正,就能發揮其功效。
(十二)政府應盡一切可能方式,提升民眾災害防救知識,及災時應變能力。
(十三)將既有的研究成果及資料有效運用。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方法……………………………………………………………………7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期刊、論文…………………………………………………………………11
第二節 颱風、水災、土石流、地震………………………………………………27
第三節 危機管理理論………………………………………………………………36
第四節 災害防救體系………………………………………………………………42
第三章 我國災害防救體系及國際經驗之啟示…………………………………………50
第一節 我國災害防救制度…………………………………………………………50
第二節 美國災害防救制度…………………………………………………………55
第三節 日本災害防救制度…………………………………………………………61
第四節 花蓮災害防救制度…………………………………………………………65
第五節 小結…………………………………………………………………………69
第四章 訪談結果分析……………………………………………………………………71
第一節 訪談問題設計………………………………………………………………71
第二節 訪談對象設計………………………………………………………………74
第三節 訪談文字處理………………………………………………………………76
第四節 訪談結果歸納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84
第一節 研究發現……………………………………………………………………84
第二節 政策建議……………………………………………………………………87
參考文獻…………………………………………………………………………………89
附件一 訪談大綱……………………………………………………………………95
附件二 科員訪談大綱………………………………………………………………97
附件三 大隊長訪談大綱……………………………………………………………100
附件四 科長訪談大綱………………………………………………………………103
附件五 口試委員審查意見與回應對照表…………………………………………107
一、中文書籍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臺北:智勝。
朱愛群(2008)。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臺北:五南。
吳定(1996)。行政學(二)。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李恭蔚(2010)。從國際觀點看全民防衛動員新思維。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
高苑科技大學(2013)。花蓮縣102年度災害防救深耕計畫期末報告。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商鼎。
陳亮全、劉怡君、陳海立(2006)。防災社區指導手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05)。美國卡崔娜颱風災害事件初步分析報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1)。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之認識。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初版)。臺北:聯經。
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東華。
二、期刊論文
王漢國(2011)。國軍救災角色的爭辯與調適。災害防救學報12(1):33-54。
白仁德、賴炳樹、張竣維(2013)。都會區颱洪災害脆弱度指標建構與評估之研究。災害防救學報14:1-21。
吳東孟、吳榮平(2010)。複合性災害情境下偏遠山區居民避難行為之研究。災害防救學報11:27-46。
林宜君(2011)。大規模天然災害後災區收容安置機制之研究。災害防救學報。12:
1-32。
林宜君、譚義績、鍾世銘(2013)。新北市消防局運用天然災害潛勢圖於災害防救工作之探討-以淹水、土石流災害為例。災害防救學報14:49-75。
陳又新、鄧子正、沈子勝(2005)。美國地方政府緊急事故應變中心(EOC)與事故現場指揮體系(ICS)互動模式探討。災害防救學報6:205-228。
陳亮全(2003)。地震災害風險-效益分析於土地使用規劃之應用:應HAZ-Taiwan系
統。都市與計劃30(4):281-299。
許朝陽、陳火炎、潘國雄(2006)。鄉鎮市公所災害防救組織運作之探討-以新園鄉0612水災與海棠颱風為例。災害防救學報7:175-198。
黃瑞評、林元祥(2010)。我國土石流災害防救之研究-以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為例。災害防救學報11:233-258。
黃嘉文、林宜君(2010)。建置大規模天然災害緊急醫療救護機制之實務研究-以莫拉克風災為例。災害防救學報11:259-281
詹前洋、鄧子正(2009)。災害應變中心(EOC)作業成效評估指標探討。災害防救學報10(1):271-291。
鄭又誠、鄧子正、戴紹恩、廖家賢、毛節平(2012)。颱洪災害應變人員資訊系統教育訓練之需求評估。災害防救學報13:135-156。
蕭旭宏(2013)。探討土石流災害潛勢地區預防性撤離機制及居民對之的態度-以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為例。災害防救學報14:77-106。
蕭煥章、張長義(2009)。臺灣本島各縣市水災脆弱性之探討。災害防救學報10(2):
195-214。
鍾世銘、林宜君、莊睦雄(2010)。防災社區評鑑方式與指標分析-以臺北縣政府經驗為例。災害防救學報11:309-327。
三、博碩士論文
李龍潭(2010)。地方政府推動社區災害防救之研究-以桃園縣防災社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吳建忠(2017)。都市災害防救體制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林國偉(2012)。第三層級災害防救組織應變作為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洪維彬(2008)。基層地方政府災害防救管理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馬士元(2002)。整合性災害防救體系架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陳玥彤(2011)。消防志工協助地方政府災害防救工作之探討-以桃園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陳德奎(2002)。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中第三層級(鄉鎮市公所)運作機制之探析。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張麗如(2009)。基層地方政府災害防救行動力之研究-以南投縣內四鄉鎮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黃成宇(2015)。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於災害管理之探討-以宜蘭、花蓮、臺東三縣為例。中國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黃志能(2003)。台灣地區災害防救之探討-以花蓮縣處理桃芝颱風災害防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黃瑞評(2011)。消防機關土石流災害防救工作成效評估-以南投縣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楊循涵(2014)。災害防救如何評估?-以深耕5年中程計畫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樊光華(2013)。以第三造消防人力強化災害防救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中央警 察大學碩士論文。
謝志強(2014)。我國災害防救法之研究-以災害防救體系及災害應變措施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鍾舒安(2012)。強化政府部門與非營利組織於災害防救體系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蘇揚模(2005)。高雄縣災害防救體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四、政府研究報告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防技術顧問基金會(2005)。重大地震災害緊急應變機制運作之研究-以東部地區發生大地震為例。消防署委託研究報告。
五、網路資訊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7)。消防法令查詢系統。 <http://law.nfa.gov.tw/GNFA/FLAW/FLAWDAT02.aspx?LSID=FL005011>,檢閱日期2017年4月4日。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7)。現階段重點工作。
<http://www.nfa.gov.tw/uploads/1/201109040615%E7%8F%BE%E9%9A%8E%E6% AE%B5%E9%87%8D%E9%BB%9E%E5%B7%A5%E4%BD%9C.pdf>,檢閱日期2017年4月25日。
中國時報(2009)。「災害防救署」可能借鏡美國FEMA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 110110+112009081802067,00.html>,檢閱日期2017年4月23日。
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2017)。中央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中央至地方防救體系架構。<http://www.cdprc.ey.gov.tw/cp.aspx?n=AB16E464A4CA3650>,檢閱日期2017年4月25日。
行政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7)。關於中心,設立背景。<http://www.ncdr.nat.gov.tw/Introduction.aspx?WebSiteID=5853983c-7a45-4c1c-9093-f62cb7458282&id=2&subid=33&PageID=1>,檢閱日期2017年4月2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7)。土石流學堂。
,檢閱日期2017年4月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90024>,檢閱日期
2017年4月23日。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2017)。地震專欄。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planning/seismological.htm>, 檢閱日期2017年4月15日。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2017)。防災氣象。
<http://www.cwb.gov.tw/V7/prevent/taiwan_prevent.pdf>,檢閱日期2017年 4月3日。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2017)。颱風特輯。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planning/>,檢閱日期2017年4月3日。
花蓮縣政府全球資訊服務網(2017)。認識花蓮。 <http://www.hl.gov.tw/files/15-1001-786,c247-1.php>,檢閱日期2017年4月2日。
許銘熙(2006)。美國卡崔娜颶風的經驗學習。災害防救電子報。
詹中原(2007)。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訊網。危機管理與災害防救之研析。< http://www.npf.org.tw/2/3044>,檢閱日期2017年4月4日。
新北市消防局(2017)。第十八編 災變管理。
<http://www.fire.ntpc.gov.tw/archive/file/18.pdf>,檢閱日期2017年4月24日。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7)。台灣活動斷層觀測系統及便民查詢服務。<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檢閱日期2017年4月15日。
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2017)。警戒地圖。
<http://fhy.wra.gov.tw/fhy/>,檢閱日期2017年4月3日。
鄭錫鍇(2017)。社會資本結構與災害防救體系運作之研究。
<http://www.ntpu.edu.tw/rcpoes/CANC/data/pub/content/vol6/6-1.pdf>,檢閱日期2017年4月24日。
六、英文部分
Birch(1994)。New factors in crisis planning and response.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C. Woodcook(1994)。How to face crisis with confidence. Marketing。
D.S. Mileti(1999),Disasters by Design: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Joseph Henry Press,pp209-229.
D.W. Guth(1995)。Organizational crisis experience and public relations rol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Fink Steven(1986)。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New York:Amacom。
Ian Mitroff(1994)。Crisis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ism:A natural fi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Lindell,M.K.,& Prater,C.S.(2007).A Hurricane Evacu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System(EMDSS).Nat Hazards,40,627-634.DOI:10.1007/s11069-006-9013-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