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36.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國政
作者(英文):Kuo-Cheng Chang
論文名稱:社會學習應用於生態旅遊: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pplic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on ecotourism: Case study in Marsadi Forest during firefly season
指導教授:戴興盛
楊懿如
指導教授(英文):Hsing-Sheng Tai
Yi-Ju Yang
口試委員:戴興盛
楊懿如
口試委員(英文):Hsing-Sheng Tai
Yi-Ju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61045404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關鍵詞: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社會學習生態旅遊行動研究
關鍵詞(英文):Masadi Forestsocial learningecotourism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將社會學習理論應用於生態旅遊於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針對以社區為主體辦理的「2017大農大富賞螢趣」、「2018大農大富賞螢趣」進行行動研究,以社會學習理論進行觀察分析,來進行研究資料的歸納整理及論,以田野調查、參與式觀察、問卷分析、深度訪談,進行資料分析,並可依分析結果述,延伸出學習如何運用會議修正管理規則,以及生態旅遊如何永續發展。
本研究發現,透過社會學習方法,看到產官學用心籌組治理平台,平森永續發展協會,擬定會議召集相關專家及團隊,進行治理會議;透過賞螢趣平台運行,問卷分析結果,社區解說員年齡偏大、職業無工作過半、加強解說品質,需注意其人力結構,再來整合更多有利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發展的工作方法、外界信息及更新的知識來源,結合社會學習與PDCA模式有助賞螢趣平台運作,另各社區有不同社會學習模式,需予以尊重,進而邁向永續自主治理。
關鍵字: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社會學習、生態旅遊、行動研究
This research mainly applie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n ecotourism held in Masadi Forest. Action research focused on tours during firefly seasons among 2017 to 2018 in Masadi Forest.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were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Data analysis was done after field study,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depth interview.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rules were modifie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method. With industry, official and university,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Hirom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Management meetings were held with experts.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uman structure including ages and occupations affect the commentary quality. Masadi forest can be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more work methods, outside messages, and updated knowledge. Social learning and PDCA model also help the operation of firefly-watching platform. While each community has its own social learning model, sustainable self-management can be realized by mutual respect.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個案背景 2
1.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2
2. 台灣螢火蟲保育現況 3
3.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火蟲現況 4
4.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火蟲分佈現況 6
5. 環境指標生物 7
(三) 研究目的 8
一、 文獻回顧 9
(一)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9
(二) 生態旅遊 11
二、 研究場域與研究方法 13
(一) 研究場域 13
(二) 大農大富賞螢趣活動 14
(三) 伙伴結構 15
1. 大進社區 15
2. 太巴塱部落 16
3. 大興社區 16
4. 馬佛社區 17
5. 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 17
6. 大豐社區 17
7. 環頸雉的家永續發展協會 17
8. 富源社區 18
9. 大富社區 18
10. 平森永續發展協會 18
(四) 研究者扮演角色 19
(五) 研究方法 19
1.研究流程 19
2.行動研究 21
3.PDCA(戴明環) 22
4.社會學習 25
5.問卷設計及分析 27
(六) 研究歷程 28
三、 研究結果與討論 29
(一)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火蟲訓練社區學員評估單分析 29
(二)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工作夥伴訪談問卷分析 33
(三) 賞螢趣出席狀況 36
(四) 訪客入園數與滿意度 37
(五) 社區產業 38
1. 賞螢趣生態小旅行活動 38
2. 賞螢趣社區伴手禮 38
3. 賞螢趣社區優惠表 39
(六) 社群結盟 39
(七) 棲地保護 40
(八) 社會學習進行賞螢趣成效評估 41
四、 結論與建議 43
(一) 結論 43
1.結合社會學習與PDCA模式有助賞螢趣平台運作 43
2.各社區有不同社會學習模式 44
(二) 建議 45
五、 參考文獻 47
附錄一 大農大富結合周邊社區、部落合作發展事宜座談會議公文 50
附錄二 2017年賞螢活動解說員培訓計畫 54
附錄三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火蟲訓練社區學員評估單 58
附錄四 2017大農大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園區賞螢趣 訪客問卷 60
附錄五 2017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 工作夥伴訪談問卷 61
附錄六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螢火蟲訓練 社區學員評估單分析表 62
附錄七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訪客問卷分析表 65
附錄八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工作夥伴分析表 67
附錄九 賞螢趣訪客問卷分析 69
附錄十 2017賞螢趣DM 72
附錄十一 2018賞螢趣DM 74
附錄十二 2017大農大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賞螢趣工作系統組織表 75
附錄十三 賞螢趣生態小旅行 76
附錄十四 賞螢趣社區伴手禮 77
附錄十五 賞螢趣社區優惠表 79

王威智、賴秀美。2013。野蔚為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任孟淵。2015。社會學習是什麼?。綠芽教師:vol.8 2015.11:4-5
光復鄉公所。2016。光復鄉公所網站。https://www.guangfu.gov.tw/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出版者:交通部觀光局。
何健鎔、吳加雄、陳郁蕙、楊平世。2012。生態產業新趨勢-以阿里山賞螢產值及發展為例。台灣昆蟲 29:279-292
何健鎔。2017。自然保育季刊。98 JUN. 2017
何健鎔、方華德、鄭恕涵、胡景瀚。2017。馬祖列島螢火蟲多樣性之研究。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TW J. of Biodivers.) 19 (2): 147-16
李宗鴻、許玉娟。2008。賞螢行為模式之研究-以若蘭山莊及東勢林場為例 25, 51-68。高雄師大學報
吳加雄、楊平世。2008。東勢林場螢火蟲資源調查。台灣昆蟲28: 195-209
吳俊賢、陳溢宏。2008。蓮華池地區生態教育暨螢火蟲季活動與溪流保育對社區林業之影響。林業研究專訊 15:2
吳武典。1971。社會學習理論及其應用。師大學報第十六期 :181-213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出版公司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高翠霞。2011。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第117期。環境與學習行:1-18
曹成全。2019。螢火蟲在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中的應用。生物资源41(4):376~379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灣東華書局
陳燦榮、鄭明倫。2016a。賞螢手冊。花蓮林區管理處
陳燦榮、鄭明倫。2016b。熠熠洄瀾。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陳美惠。2018。社區林業2.0中心:社區林業的行動軌跡-從生態旅遊到里山新經濟。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黃光雄。2003。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公司
楊懿如。2015。公民科學與社會-生態系統韌性:探討公民科學促進社區參與森林脊椎動物監測。
楊懿如、薛惠芳、郭依珊、林沛晨。2014。探討促進公民科學家參與公民科學家參與平地森林園區脊椎動物監測調查培訓課程培訓課程之因素
楊懿如、葉奕辰、賴萌宏。2014。韌性思考與環境教育-農田中的公民科學家 2014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第五屆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論壇
楊秋霖。2010。台灣林業十月號。精緻旅遊與生態旅遊(上):3-12
鄭秀玲。2013。農村地區螢火蟲棲地營造之研究-以台中市鎌村社區為例。中興大學
Armitage, D., M. Marschke, and R. Plummer. (2008). Adaptive co-management and the paradox of learn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8:86-98.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ernandez-Gimenez, M. E., H. L. Ballard, and V. E. Sturtevant. (2008).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social learning in collaborative and community-based monitoring: a study of five community-based forestry organizations in the western USA. Ecology and Society 13(2): 4.[online] URL: http://www.ecologyandsociety.org/vol13/iss2/art4/
Lee, E and Wang, C. (2016).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64:115-148
Lee, E and M.E. Krasny. (2015). The role of social learning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in Korean village groves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society 20(1):42.
Matsuo and Nakahara. (2013).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4(1): 195-207
M. Sokovic, D. Pavletic, K. Kern Pipan,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2010). PDCA Cycle, RADAR Matrix, DMAIC and DFSS, Journal of Achievements i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43/1 (2010) 476-483.
Moen R and Norman C. (2009). Evolution of the PDCA Cycle:1-11
S. and Gerald T. (2004). Study Designs for PDSA Quality Improvement Research: Q Manage Health Care Vol. 13, No. 1, pp. 17–32
Wals, A., N. van der Hoeven, H. Blanken. (2009). The acoustic of social learning : Designing learning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a more sustainable world. Wegeniggen, NL;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